丹陽縣城的城頭。


    在長達一個時辰的守城戰,連續擊退了五六波攻城之後。


    六千丹陽兵們意外驚喜發現,自己很能打,不由一個個滿臉的興奮,信心暴漲起來。


    丹陽兵,不是一兩個能打,而是絕大部分人都很能打。


    尤其是那些二三十歲,正值青壯年,精壯彪悍的鐵匠們,最是能打。


    雖然他們不懂什麽武技,也沒有刻意花什麽時間去練習刀法槍法。


    可是,他們幾乎全是鐵匠、礦工。


    打鐵,挖礦。


    這跟尋常的農夫不同。


    打鐵那是力氣活,苦力活,也是技巧活。


    下手講究精、準、狠!


    精煉!


    準確!


    兇狠!


    每天都要揮舞著一二十斤重的鐵錘打鐵,砸幾千、上萬下。


    每一錘子,狠狠的砸中一個點位上,把鐵錠砸出鐵渣來。


    長年累月下來,他們揮舞一二十多斤重的鐵錘,就跟抬起自己的手臂一樣輕鬆。


    真正的戰場上,士卒哪裏需要什麽繁雜的刀法。


    衝上去砍過去,砍中敵人就足夠了。


    那些吳軍的所謂的精銳步兵,訓練有素,也不過如此而已,隔三差五劈砍一下木頭。訓練的強度,甚至遠遠不如他們。


    力氣比不上他們。


    砍也沒他們的準頭。


    耐力也不如他們。


    哪怕一對一,丹陽兵也絲毫不懼這些吳軍精銳步兵,能直接砍翻他們。


    尤其是丹陽兵們發現自己其實很能打,吳軍精兵正麵也打不過自己之後,士氣頓時節節暴漲。


    丹陽兵們甚至也不用火藥槍,故意在城頭上放吳軍幾百名精兵上來打,然後硬是把吳軍精銳步兵給打的哭爹喊娘,逼得他們直接跳下城頭去。


    打到最後。


    吳軍傷亡慘重,疲憊不堪,已經徹底沮喪了,喪失了爬上城頭的欲望。哪怕他們衝上了城頭,也一樣在城上待不住,很快被打下城來。


    ...


    入夜時分。


    夜幕下看不見人影。


    吳軍終於偃旗息鼓,再也沒敢繼續衝擊丹陽城。


    不過,丹陽兵們依然守在城頭上,點燃了火把守夜,防止吳軍連夜衝入城來。


    “老吳,你砍了幾個?”


    “老子砍了五個!”


    “吹牛皮!”


    “老子從上陣就沒下去過,從黃昏到現在,一直在最前麵。五個吳兵爬上城頭,都被老子大刀給砍下去!”


    一群丹陽兵提著刀守在城頭上,吹噓著自己的戰績。


    打了一天下來,知道打仗是怎麽一迴事,他們已經不再畏懼打仗。


    隻是縣令李敢年有些保守,沒有讓他們出城去和吳軍戰鬥,隻是守住丹陽縣城。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夜幕之下。


    城外的樹林看不清晰。


    也不知道吳軍是在原地紮營,還是已經悄悄離去。


    ...


    忽然。


    地麵似乎隱隱震動起來。


    聽這動靜,似乎有一股龐大的兵馬抵達了丹陽縣城附近。


    李敢年報著刀,正在城頭小憩。聽到動靜,頓時驚嚇,連忙爬起來看城外的動靜。


    卻見。


    一支數萬兵馬的朝廷大軍,舉著如長龍一般的火把,抵達丹陽城外。


    領頭的將軍,赫然是小昏侯楚天秀和丹陽郡主李虞。


    在兩人身後除了朝廷大軍之外,還有幾百名李家子弟兵,這次跟著一起李虞上陣。


    “小侯爺,郡主來了!”


    “我們援兵來了!”


    城頭上,丹陽兵們歡唿起來。


    李敢年連忙開了城門,“李敢年,叩見姑爺、郡主!”


    縣尉趙虎、典吏蔣岡,還有眾丹陽兵們也紛紛湧了出來,拜見小昏侯和丹陽郡主。


    “丹陽縣打了仗?”


    楚天秀聞著血腥味,看到城外許多吳軍旗幟和尚未收拾的屍體,不由吃驚。


    這麽快,戰火就燒到了金陵城外一百裏處的丹陽城?


    這吳軍的推進速度也太快了吧?


    “稟姑爺,郡主,中午時分來了一支上萬兵馬的吳軍,估計是先鋒。我把縣城裏的幾千名鐵匠、礦工全都組織起來守城,他們攻打了丹陽縣城小半天,攻不下來。到夜裏才退去,此刻不知去向,估計已經撤走了。”


    李敢年連忙道。


    “跑了就算了。守住丹陽縣城就行!把這些吳軍屍體都清理一下,清點一下戰果。”


    楚天秀點頭。


    五萬朝廷精兵,也沒有進城,在丹陽縣城外,靠牆駐紮大營。


    楚天秀和李虞,準備在丹陽縣城建立一座大營,先在丹陽整軍。朝廷給了他們招募地方兵的權力,當然要擴充軍隊數量。


    ...


    深夜。


    丹陽大營,火炬熊熊,亮如白晨。


    李敢年把戰績呈交上來。


    “丹陽兵六千人,火藥槍五千支、小鋼炮一百門。陣亡三人,輕傷一百餘人。”


    “吳軍共一萬,精兵約三千。陣亡三千六百人,皮甲精兵近兩千。其餘負傷不計其數。”


    楚天秀看了這份戰果,隻有驚歎。


    以前丹陽兵沒打過仗,就是一群雜兵,也沒人敢說他們厲害。


    現在打完了,已經很清楚了這是一支丹陽精兵。


    丹陽精兵!


    這就是“大漢朝”曆史上,赫赫有名,威震一方,驍勇善戰的丹陽精兵。


    大漢時期強兵無數,丹陽兵依然是其中的翹楚。


    名將李陵曾經率五千丹陽兵,大戰匈奴八萬精銳輕騎兵,且戰且走一路打了上千裏,令匈奴損傷無數。


    三國時期,陶謙把幾千丹陽兵送給劉備,更是成了劉備手裏的主力。小霸王孫策也是以幾千名丹陽兵起家。


    丹陽兵就是當時最有名的地方兵。


    這份戰績,絕非靠火藥槍打下來的,是這些丹陽兵自己很能打。


    當然,有了鋼甲、火藥槍和小鋼炮,防禦、近戰、遠攻都厲害,更是如虎添翼。


    現在,這大楚皇朝的“丹陽精兵”,裝備極為精良,要比大漢的丹陽精兵還厲害許多倍。


    李虞更是震驚。


    她從沒想過,丹陽縣城的一群縣民,能把吳軍的精銳步兵打的如此淒慘。戰績打的如此出眾,恐怕比朝廷主力,還能打。


    難怪夫君領了朝廷五萬軍隊,既不南下抗擊吳王,也不背上阻止楚王渡江,直接就奔丹陽縣城來了。


    把這六千名丹陽精兵拿到手,足以抵得上數萬規模的精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氏楚天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璽並收藏楚氏楚天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