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啟程返迴草原的匈奴各部落騎兵,在得知大蜀皇帝項燕然下分的重大消息之後,驚喜若狂,紛紛又殺迴去朔方城。


    三日之後,他們再次趕到朔方城下,他們才發現朔方城已經成為一座空城,5萬騎兵和3萬邊城百姓已經匆匆撤離,裏麵亂糟糟一團什麽也沒有。


    糧倉的庫裏,連米粒都不見一粒。被饑腸轆轆的百姓全給撿光了。


    糧倉裏連老鼠都不見一隻,恐怕早就被拿來充饑。


    可見朔方城已經缺缺糧到何等嚴重的程度。


    朔方城門和城頭上的木械防禦器械,全部被破壞掉。城頭上還留著一些大字,大肆譏諷,軍臣單於愚鈍不知朔方糧盡,白白錯失機會,可笑可笑。


    軍臣單於看到朔方城這副模樣,氣得大罵。


    “騙子!”


    “平王這個騙子,竟然欺我有一年的存糧。早知如此,我把朔方城圍困一個水泄不通,讓他糧盡而亡!”


    伊稚王爺道:“王兄無需氣惱,現在我們有朔方成這個城池基地,可以屯兵。待入秋之後,中原糧草豐收,我們便殺入中原搶掠一番。”


    ...


    金陵帝都。


    朝堂。


    少帝項燕然和幾位輔政大臣,以及眾朝臣們議事。


    “報!”


    “北疆再傳來十萬火急軍情!”


    “匈奴軍臣單於攻打朔方,前些日子聽聞烏江大營諸侯五十萬大軍兵敗,便立刻退兵迴草原。


    但半途之中,匈奴忽聞先帝駕崩,一時狂喜,再次率領數十萬大軍,急攻朔方,朔方城失守!


    太尉李榮大人因缺糧,領朔方城的七八萬軍民退守太原城。太原缺糧,急求朝堂運送糧食。”


    這日,忽然一道十萬火急的軍情,從北方而來,上報到朝堂。


    頓時,朝堂一下炸開了鍋。


    朔方城是抵禦匈奴的最前沿的一座堅固的城池,有民近三萬左右,再加上囤有朝廷騎兵五萬之眾,總共七八萬軍民。


    朔方城駐紮的兵馬不算多。


    隻是匈奴輕騎兵不善於攻城,又怕承受巨大的損失,他們極少直接硬攻,朔方城一直安然無恙。


    太尉李榮親自坐鎮,朔方城居然失守了?


    之前諸侯之亂的時候,朔方城都沒有失守。如今內亂已經平息,此時反而丟掉了一座邊疆重鎮,朝堂上眾大臣們心裏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如果放在之前,先帝在位。丟失了這麽一座邊疆堅城,太尉李榮肯定能受重大責任,受到懲罰。


    但是現在,先帝先逝,5位輔政大臣全權決策國政。


    城丟了也就丟了,也沒人敢對輔政大臣三公太尉平王李榮怎麽樣。


    “北方十路諸侯叛亂,中原一帶損失慘重。朔方城的糧草供應十分緊張,時斷時續。


    李榮大人為了防止在朔方城內,糧盡被圍,為了全城軍民著想,趁著匈奴短暫退兵之時,率五萬大軍和三萬軍民撤離朔方城。


    這也無可厚非。


    但是朔方城,也因此而落入匈奴的手裏!丟失了邊疆一座重要的城池。這對我大楚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太原重城缺失了前線防禦,隨時受到匈奴騎兵的威脅,兵臨城下。...為了邊疆穩固,朔方城必須拿迴來。”


    孔寒友沉吟著說道。


    “諸位!先帝仙逝,然夙願未了!他最大的夙願便是燕然歸勒,滅了匈奴。我們豈能坐視不管!”


    “匈奴犯我邊疆,奪我邊城!此仇不報,豈能為人!”


    “打!”


    “對,打他娘的!”


    朝堂眾文臣們一個個的義憤填膺,擼起袖子,大聲痛罵。


    而另外一邊。


    朝堂上武將們隊伍,卻是出奇的沉默。


    沒有一個人吭聲喊打。


    文官喊打,隻是隨口說說而已,他們無需親自上陣。武官喊打,那是要親自上陣搏殺的。


    匈奴五十萬騎兵,多難打?


    那可都是草原上的精銳輕騎兵,自幼在馬背上長大,弓馬嫻熟,絕非十路諸侯王拚湊起來的50萬大軍可比。


    太尉李榮親自前往邊關坐鎮,邊疆各鎮,散布著多達三十萬大楚精銳騎兵。但他不是去打匈奴,而是防禦匈奴五十萬大軍大舉入侵的。


    連太尉李榮都不支持主動進攻,隻是防守而已。


    更何況他們這些大將。


    再說了,太尉李榮放棄朔方城,是因為缺糧。


    現在整個中原地區都大量缺糧,哪裏還有多少富裕的糧草,去供應軍糧,反攻朔方城。


    糧草不足,前線士卒,何來安穩作戰的軍心?沒有足夠強的軍心,剛出兵便要擔心糧食供應不上,如何能戰!


    文臣喊打。


    武將們卻無一人願意出聲。


    楚[豆豆小說.doudouxs]天秀也沉默著。


    他盤算了一下,怎麽也要等到秋天收割之後,極大的緩解缺點的狀況,才有出兵的可能。


    “我父皇剛走,匈奴便欺辱到我的頭上!父皇這輩子最大的夙願,便是北征匈奴,燕然歸勒。朕即位以來,尚未立下寸功,便丟了一座邊城...愧對先皇。”


    項天歌眼眶都紅了,望著楚天秀,“小昏侯,你說,我們打不打匈奴?”


    眾文武臣們不由都望向小昏侯。


    先帝已去,而平王李榮留守邊疆也不在朝廷。


    這朝堂上最善於用兵的莫過於驃騎將軍小昏侯。要不要出兵攻打匈奴,很大程度上要楚天秀來判斷。


    他們對楚天秀的戰鬥力還是非常信任的。


    楚天秀看了一眼充滿期待的少帝,還有這滿朝的文武大臣,歎了一口氣,道:“臣盡早準備吧,待秋糧收割之後,抓緊送大批軍糧到太原城,才好奪迴朔方。


    拿迴朔方之後,才能反攻草原......實現先帝的夙願!”


    如今的大楚皇朝一年前已經截然不同。


    這個月,十路諸侯覆滅之後,大楚朝廷實際控製的郡縣版圖至少增加了一倍,各諸侯國私有的糧草、稅賦、兵員,自然也歸中央朝廷調度。這便讓大楚朝廷翻了一倍的實力。


    再加上半年前,鑄銅幣、鹽鐵專營,都收歸中央。這也讓中央財政收入在短時間內,迅速翻了一倍。


    這樣粗略一算,大楚朝廷的實力至少翻了3~4倍。


    這是相當恐怖的實力。


    這意味著大楚朝廷在秋收之後,除了賑災之外,依然還有極大的富餘錢財可以投入在軍事上。


    而這顯然對攻打匈奴極為有利。


    “臣等,支持!”


    孔寒友和王肅相視一眼,默契的點頭。


    匈奴五十萬精銳騎兵的戰鬥力,恐怕要比十路諸侯聯軍強個10倍以上。大楚皇朝滅十路諸侯隻用了兩三個月而已,但是和匈奴已經鬥了數十年之久,至今未有勝負。


    讓小昏侯去北疆,和匈奴去鬥,恐怕沒有個七八年,難以分出勝負。


    讓小昏侯遠離朝堂,也讓他們這些大臣們少一點壓力。至於七八年之後...他們早就老的隱退了,誰還管那麽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昏侯楚天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璽並收藏小昏侯楚天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