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防火防盜防縣令!


    李虞聽楚天秀要全縣諸吏、三老、亭長、裏正和幾百名青壯百姓,一起出縣城,敲鑼打鼓,迎接他這位新縣令大老爺的時候,一時驚懵了。


    這作風,何止是大紈絝作風!


    這已經升格為昏官作風了。


    再聽夫君,問起大楚縣令的政績考核,都考哪些方麵。


    李虞終於迴過神來,翻了一個俏美的白眼。


    夫君這個縣令什麽狀況都還沒弄清楚,連大楚縣令政績考核要幹什麽都還沒弄明白,也敢誇口說丹陽縣,成為天下縣城之首。


    她哭笑不得,“夫君,我又不曾治理郡縣,也不清楚這些啊!迴頭問問縣裏的小吏吧,他們常年幹活,應該清楚。”


    若是說軍務、馬政,清剿地方賊寇、藩國,甚至是打匈奴,她都能滔滔不絕。


    可如何治理地方,她卻是從未研究過這方麵的古籍。


    縱有天縱之資,她也不知該治理郡縣如何做起。


    “姑爺,我記得朝廷發的文書裏,好像有一本小冊子,寫了一些縣令要考核的政績。”


    祖兒忽然想到了什麽,連忙翻找包裹,卻是在行囊裏找出一份朝廷的文書出來。


    大楚朝廷也挺新潮的,已經開始改用昏侯紙,來發文書了。


    楚天秀接過來,和她們幾個一起看。


    隻見,上麵寫道:“大楚縣令政績考核:一、戶口增額。二、農田糧食增額。三、稅賦增額。四、入學蒙童。五、賊寇清剿。六、官司命案。七。其餘特列。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


    當年比上一年的增加額度,就是縣令的政績。


    增額越多,政績自然是越高。


    尤其是前三項,幾乎決定了縣令政績高下。


    這第六項,官司和命案,當然越少越好。對升遷的影響最低。


    丹陽縣目前的戶口是三千戶,人口一萬五千人,約戶均五人。


    丹陽郡主李虞的封地是丹陽縣,食邑一個縣。增加的新戶口,向朝廷請求封賜的話,也會算入食邑人口。


    狄兒看了,十分驚奇:“這戶口,不就是縣裏的百姓們自己生小孩麽?為何拿來,當做縣令的政績?!”


    楚天秀想了想,笑道:“這戶口,事關國力。耕荒田、修水利、種糧穀,靠的都是人口。自然是新增的人越多,政績越高。


    如果發生兵災、饑荒、病疫帶來大量死亡,造成一縣的戶口銳減,朝廷怕是要懲罰縣令了。百姓生下來是容易,能否養活,就要靠縣令的良政。


    本縣令,要讓百姓們多生啊!”


    古代的農業帝國,戶口、農耕和稅負,這是頭等大事。


    當然也是對縣令考核的重點。


    看完這個政績考核表,楚天秀心裏已經大致有底了。


    戶口、糧食和稅收。


    前兩項,見效最慢。


    稅收,歸根結底一句話,無非就是搞錢嘛!


    這個他最拿手了。


    這支豪華馬車,在驛道上疾馳。


    離開金陵城四五十裏之後,這驛道開始泥濘,漸漸不太好走。馬車的速度隻好減緩了下來。


    到了下午時分。


    他們一行,已經抵達了丹陽縣城外。


    ...


    李敢年得了命令,不敢怠慢,縱馬疾奔,以最快速度,在正午時分抵達了丹陽縣城。


    他氣喘籲籲顧不上休息,嚴詞,向縣衙的眾吏、衙役,下達了小昏侯這位青天大老爺的命令——出城迎接縣令老爺的駕到。


    疏忽怠慢者,當場革職。


    這個命令來的非常突然,讓丹陽縣城上下措手不及。


    不過,好在。


    縣衙小吏們知道小昏侯縣太爺馬上要上任了,都在縣衙等著呢。


    連上一任的縣太爺,這幾日都專門在縣衙守著,準備和小昏侯進行交接。


    “快!”


    “新的縣令大老爺馬上要來了,縣衙、各鄉所有裏正以上,趕緊出城十裏,去迎接大駕!”


    丹陽縣衙的縣尉、典吏等小吏、眾衙役們亂成一團,心中忐忑恐慌,匆匆各組織一些縣城裏的百姓,前往迎接縣令大老爺。


    縣裏誰都知道,金陵大紈絝小昏侯,非同一般的厲害。


    被小昏侯給盯上,連金陵城裏的大人物,不死也要脫一層皮。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丹陽縣城。


    他們自然是不敢絲毫怠慢。


    很快,衙役,便跑去鄉下,通知各鄉去迎接縣令老爺。


    縣城周圍的各鄉老們,更是在各個村莊裏,敲鑼打鼓,高聲唿喊。


    “鄉紳們、鄉親們,聽好了!”


    “小昏侯馬上要來咱們丹陽縣當縣令大老爺了,各家各戶的錢糧,都要藏好了!”


    “小昏侯奢淫無度,愛美色,貪財如命,最擅長斂財。”


    “這是我們丹陽縣,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日子!這種暗無天日的日子,恐怕會持續四年之久。熬過這四年,便是春天到來!”


    “我們就一句口號:防火防盜防縣令!”


    “大災臨頭,各家各戶都要警惕起來,團結起來,放哨的放哨,守夜的守夜,日夜警惕縣令老爺,對我們丹陽縣,刮地三尺,搜刮民脂民膏!


    家裏有美女的,都藏好了,別出來拋頭露麵!若是被小昏侯給發現,隻能忍辱負重,為我們丹陽獻身了。”


    有粗丫頭慌張,揚聲道:“我這貌美如花,可是鄉裏數一數二的大美女。這...這可怎麽是好?縣老爺會不會抓我去當縣夫人?”


    “滾,撒泡尿照照自己!小昏侯的夫人可是丹陽郡主,咱們丹陽縣三千戶的主人。


    你這個隻會幹粗活的胚子,連當洗腳丫鬟都不配。我說的是鄉紳小姐,大戶人家的小姐,關你屁事。”


    鄉老瞥了她一眼,罵道,“所有亭長和裏正,立刻跟隨老夫去迎接縣令。”


    終於,在一片亂哄哄的混亂之中。


    即將卸任的老縣令,帶著縣尉、典吏、衙役們,以及城裏數百名百姓們,舉著恭迎的匾牌。


    還有從各鄉趕來的三老、亭長、裏正。


    他們來到城外十裏,敲鑼打鼓,熱鬧非凡,一片“喜氣洋洋”,迎接小昏侯,這位從金陵城來的新任丹陽縣令,大駕光臨。


    “快看,咱們縣令青天大老爺的馬車隊伍正在朝我們駛來,全都打起精神來,唉聲歎氣幹什麽?!”


    “衙役們,一個個都挺胸、抬頭!向縣令老爺,展示你們銳利的眼神,雄壯的胸膛,粗壯胳膊。”


    “笑,都給我笑起來!你家死人了嗎,笑的比苦還難看。就算是死,也要給我笑起來。”


    縣尉、典吏、鄉老們,都是氣急敗壞。


    “李縣丞大人!小侯爺...縣太爺,是我平生見過的最講究場麵和氣派的新縣令,居然勒令眾官、百姓出城十裏迎接。他就不怕禦史台,各位禦史,參他一本?”


    隻有老縣令悠悠哉哉,一副神情輕鬆。


    他馬上就卸任了,丹陽縣就算洪水滔天,烈火炎炎,也跟他無關。


    隻可憐,一縣三千戶一萬五千口百姓,要在小昏侯的淫威下,瑟瑟發抖了。


    禦史台的禦史們,知道此事,怕是會將小昏侯,往死裏罵!


    “哼,禦史台的禦史,抨擊我家姑爺?


    我隻知道,禦史大夫孔大人,對我家姑爺讚賞有加,特上書請求讓我家姑爺參加殿試,這才得以出任縣令。”


    李敢年冷笑道。


    老縣令聽的有些懵,禦史台不是專門監察百官,雞蛋裏挑骨頭的嗎,孔大人為何還會欣賞小昏侯?!


    卻見,一支“轟隆隆”破塵而來的豪華馬車隊伍,十多輛馬車座駕,在一支精銳騎兵侍衛的護送下,奔馳來到丹陽縣城十裏外。


    威嚴的馬車隊伍,在迎接的縣衙、百姓隊伍前麵,徐徐停下。


    老縣令、縣衙眾吏、鄉老和百姓們,看著丹陽縣令這新官上任的奢豪氣派,都震驚住了。


    哪裏是什麽縣令上任,分明就是王侯出巡啊!


    眾小吏們一個個瑟瑟,不敢開口說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昏侯楚天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璽並收藏小昏侯楚天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