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過年這段時間,九寨的人幾乎都走空了。
隻有少量的本地餐館依舊還在開業,而開機後先是要吃飯的。
從這頓飯開始後,直到殺青前,都隻有盒飯吃了。
而這部劇裏麵,領盒飯的人一點不少。
今天下午,一共隻有一場戲,不到六個鏡頭。
拍電影,和拍電視劇區別是很大的。
俗話說,電視劇一天拍十幾頁劇情,而電影一天拍幾個鏡頭。
這麽說不見得是對的,但是是現狀。
當然了,也不乏電視劇一天拍幾個鏡頭,電影一天拍完的,前者就是西遊記原版,後者就是各種大電影。
從觀眾的角度,以藝術去要求電影電視劇無可厚非,不過畢竟都是商業品,很多時候,是和金錢掛鉤的。
向86西遊記耗時七年,拍了五年的作品,恐怕是很少見的。
而現在這部西遊記,經過了三個月的籌劃,計劃用一年拍完,已經是時間比較長的片子了。
原因除去精細度區別外,還有就是86西遊記時代,轉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時間都耗費在了轉移轉場上,而且機器也不夠。
現在,比如過度鏡頭,完全可以副導演帶著攝影師拍,最後導演去選擇材料。
這中間,起碼能省下三年時間。
可是,正兒八經的拍攝時間,還是差距了一年。
原因很簡單,86西遊記時代,西遊記是鴻篇巨著古典名著,而這個時候《西遊記》不過是剛剛問世口碑很好的現代著作。
不管是主演還是導演團隊,都沒有那麽多時間。
包括張謀本人。
張謀現在已經接了16首都奧運會開幕式導演的工作,最多隻有一年半的時間處理這部電視劇,如果哪一邊吃緊,恐怕西遊記就真的隻有一年時間。
下午,眾多人冷的打擺子,而幾個主角穿上了並不那麽厚的衣服,開始了第一場戲。
第一次看拍戲,刷新了景苦的三觀。
現場基本上可以說是和看到的電視劇完全不能聯係起來。
唯獨要坐到導演的監視器後麵看著,才能看出一些端倪。
“卡,重來。”張謀連原因都懶得說。
又拍了一會兒,我尼瑪下雪了……
求雨的戲,拍著拍著下雨了,你說尷尬不尷尬。
“電視劇就是這樣,有時候冬天拍夏天的戲,有時候夏天拍冬天的戲。”演員穿著棉褲上半身穿著短袖,或者穿著棉襖被捂得滿身大汗是很正常的事情。
“還是太粗糙啊。”如果足夠被尊敬,按時按景的拍,才能拍出最好的作品。
西遊記,委屈你了,作為開路先鋒,日後肯定是傳奇,但是現在,隻能這樣了。
日後的作品,拿出來拍,必須精益求精,否則絕不答應。
好在這個場景是臨時搭建的棚子,裏麵不會留積雪,也不會破壞九寨溝的環境。
看了很久,景苦才從側麵了解到,之所以這場戲要在這兒臨時搭建了看起來像是建築實際上隻有一麵牆的景拍攝這場戲,是因為這裏的天夠藍,而且很多演員的時間在調配後,這場戲適合在這兒拍,在這個時間拍。
瞎搞。
這場戲停了下來,卻不能休息,立刻轉場。
進入山林,要拍攝畫地為牢那一段。
“這場戲大家都注意了,力求一遍過,如果沒過,就得換景!”
雪地,潔白無瑕,可如果人踩過去,留下了腳印和汙漬,就無法修複,除非重新下雪。
所以,這場戲必須一遍過,一旦卡一次,就得換一次景,重新搭機器,而演員自己也受不了。
第一遍,不出意料,過不了。
孫悟空的演員,演的還挺像猴,但是也隻是演得像,和原版做到怎麽看都是個猴還差得遠。
特別是拖著金箍棒轉圈的畫麵,活像在拖地。
景苦直接提出了意見:“張導,這麽下去,給這片地都踩花了,這一場戲也過不了。”
“第一天嘛,沒辦法,你有什麽意見沒有?”
最近張謀和景苦交流了很多分鏡頭,所以兩人習慣了交流,當然了是即時通訊軟件上的交流。
景苦思考了一下:“要不我演一遍?”
張謀也覺得,磨刀不誤砍柴工,同意這個觀點。
景苦看著胡宇飾演的唐僧和八戒沙僧站在原地,自己接過金箍棒,從劇情動作開始。
先是準備離開,然後目光左右閃爍像是想事情,最後抓耳撓腮,提起金箍棒,佝僂著背,圍著三師徒轉了一圈。
景苦也不記得原版是不是這麽一套動作,但是這些動作無疑都是六小齡童大師經常做的動作。
不見得神似,起碼形似。
看完後,張謀鼓掌:“好,不錯,還是原作者有想法。”
飾演孫悟空的,是國內一線明星,名叫做章玉澤,看了景苦的動作後,若有所思。
要說演技這東西,科班畢業的人好歹是有得,有一點演技和沒演技差別很大,演技精湛和有一點演技之間差距也是巨大的。
而說到底,演技實際上是學習和模仿的能力,章玉澤有模有樣的自己來了一遍,加上裝扮,看起來就很不錯了。
景苦當時看選角名單的時候,就覺得章玉澤和六小齡童老師長得像,演起來果然形似,不過眼神總是差一點。
猴精猴精的感覺出不出來。
猴子是很聰明的,孫悟空無疑是其中很聰明的一個,要演出感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光會耍棒子,是不行的。
景苦想了很久,一拍腦門,想起了一個曾經看過的新聞。
六小齡童老師是個近視眼,演起來總是做不到目光有神,而孫悟空的設定是火眼金睛,眼睛必須有神,瞪著死魚眼是不行的,更何況六小齡童老師還有近視。
六小齡童老師冥思苦想,最終想出了一個辦法,晚上睡覺前,點燃一炷香,坐在遠處目不轉睛的看著香頭的火星,最終才習慣了聚焦,眼神自然變得神采奕奕。
又是一場戲失敗,又轉換場地,景苦上前和章玉澤低聲說了幾句。
章玉澤眼睛一亮,豁然開朗。
接下來的一場戲,章玉澤左顧右盼時,眼睛炯炯有神,在特寫鏡頭下顯得神采奕奕,張謀都忍不住鼓掌。
“好!”
這個鏡頭,總算是過了,已經有一大片雪地被隨行三百個工作人員踩花了。
景苦了解到,秋冬景致的外景部分,全部都要在九寨溝完成,拍攝時間還有兩個月,也就是說,這兩個月的戲,都可能是這個情況。
景苦在張謀給出選角人員的時候,就盡量按照原版去選擇了外形來推薦,自然是希望能拍出86的感覺,所以心頭有些打鼓。
一天拍下來,一共完成了三個鏡頭,空鏡頭不說,有人的鏡頭就隻有三個,相比之下,已經是非常的講良心了。
也因為初上手不熟悉,所以才這樣的。
晚間,張謀提議讓景苦這兩個月跟著團隊一起,景苦也有些猶豫,的確,因為景苦雖然不會拍戲,也不會演戲,但是看過86西遊記,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景苦的確有資格來指導一些東西,加上自己又是掛名作者,大家都認為自己對這部戲了解最深,都很信任。
或者,借這個機會剛好熟悉一下影視作品的製作和拍攝?
隻有少量的本地餐館依舊還在開業,而開機後先是要吃飯的。
從這頓飯開始後,直到殺青前,都隻有盒飯吃了。
而這部劇裏麵,領盒飯的人一點不少。
今天下午,一共隻有一場戲,不到六個鏡頭。
拍電影,和拍電視劇區別是很大的。
俗話說,電視劇一天拍十幾頁劇情,而電影一天拍幾個鏡頭。
這麽說不見得是對的,但是是現狀。
當然了,也不乏電視劇一天拍幾個鏡頭,電影一天拍完的,前者就是西遊記原版,後者就是各種大電影。
從觀眾的角度,以藝術去要求電影電視劇無可厚非,不過畢竟都是商業品,很多時候,是和金錢掛鉤的。
向86西遊記耗時七年,拍了五年的作品,恐怕是很少見的。
而現在這部西遊記,經過了三個月的籌劃,計劃用一年拍完,已經是時間比較長的片子了。
原因除去精細度區別外,還有就是86西遊記時代,轉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時間都耗費在了轉移轉場上,而且機器也不夠。
現在,比如過度鏡頭,完全可以副導演帶著攝影師拍,最後導演去選擇材料。
這中間,起碼能省下三年時間。
可是,正兒八經的拍攝時間,還是差距了一年。
原因很簡單,86西遊記時代,西遊記是鴻篇巨著古典名著,而這個時候《西遊記》不過是剛剛問世口碑很好的現代著作。
不管是主演還是導演團隊,都沒有那麽多時間。
包括張謀本人。
張謀現在已經接了16首都奧運會開幕式導演的工作,最多隻有一年半的時間處理這部電視劇,如果哪一邊吃緊,恐怕西遊記就真的隻有一年時間。
下午,眾多人冷的打擺子,而幾個主角穿上了並不那麽厚的衣服,開始了第一場戲。
第一次看拍戲,刷新了景苦的三觀。
現場基本上可以說是和看到的電視劇完全不能聯係起來。
唯獨要坐到導演的監視器後麵看著,才能看出一些端倪。
“卡,重來。”張謀連原因都懶得說。
又拍了一會兒,我尼瑪下雪了……
求雨的戲,拍著拍著下雨了,你說尷尬不尷尬。
“電視劇就是這樣,有時候冬天拍夏天的戲,有時候夏天拍冬天的戲。”演員穿著棉褲上半身穿著短袖,或者穿著棉襖被捂得滿身大汗是很正常的事情。
“還是太粗糙啊。”如果足夠被尊敬,按時按景的拍,才能拍出最好的作品。
西遊記,委屈你了,作為開路先鋒,日後肯定是傳奇,但是現在,隻能這樣了。
日後的作品,拿出來拍,必須精益求精,否則絕不答應。
好在這個場景是臨時搭建的棚子,裏麵不會留積雪,也不會破壞九寨溝的環境。
看了很久,景苦才從側麵了解到,之所以這場戲要在這兒臨時搭建了看起來像是建築實際上隻有一麵牆的景拍攝這場戲,是因為這裏的天夠藍,而且很多演員的時間在調配後,這場戲適合在這兒拍,在這個時間拍。
瞎搞。
這場戲停了下來,卻不能休息,立刻轉場。
進入山林,要拍攝畫地為牢那一段。
“這場戲大家都注意了,力求一遍過,如果沒過,就得換景!”
雪地,潔白無瑕,可如果人踩過去,留下了腳印和汙漬,就無法修複,除非重新下雪。
所以,這場戲必須一遍過,一旦卡一次,就得換一次景,重新搭機器,而演員自己也受不了。
第一遍,不出意料,過不了。
孫悟空的演員,演的還挺像猴,但是也隻是演得像,和原版做到怎麽看都是個猴還差得遠。
特別是拖著金箍棒轉圈的畫麵,活像在拖地。
景苦直接提出了意見:“張導,這麽下去,給這片地都踩花了,這一場戲也過不了。”
“第一天嘛,沒辦法,你有什麽意見沒有?”
最近張謀和景苦交流了很多分鏡頭,所以兩人習慣了交流,當然了是即時通訊軟件上的交流。
景苦思考了一下:“要不我演一遍?”
張謀也覺得,磨刀不誤砍柴工,同意這個觀點。
景苦看著胡宇飾演的唐僧和八戒沙僧站在原地,自己接過金箍棒,從劇情動作開始。
先是準備離開,然後目光左右閃爍像是想事情,最後抓耳撓腮,提起金箍棒,佝僂著背,圍著三師徒轉了一圈。
景苦也不記得原版是不是這麽一套動作,但是這些動作無疑都是六小齡童大師經常做的動作。
不見得神似,起碼形似。
看完後,張謀鼓掌:“好,不錯,還是原作者有想法。”
飾演孫悟空的,是國內一線明星,名叫做章玉澤,看了景苦的動作後,若有所思。
要說演技這東西,科班畢業的人好歹是有得,有一點演技和沒演技差別很大,演技精湛和有一點演技之間差距也是巨大的。
而說到底,演技實際上是學習和模仿的能力,章玉澤有模有樣的自己來了一遍,加上裝扮,看起來就很不錯了。
景苦當時看選角名單的時候,就覺得章玉澤和六小齡童老師長得像,演起來果然形似,不過眼神總是差一點。
猴精猴精的感覺出不出來。
猴子是很聰明的,孫悟空無疑是其中很聰明的一個,要演出感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光會耍棒子,是不行的。
景苦想了很久,一拍腦門,想起了一個曾經看過的新聞。
六小齡童老師是個近視眼,演起來總是做不到目光有神,而孫悟空的設定是火眼金睛,眼睛必須有神,瞪著死魚眼是不行的,更何況六小齡童老師還有近視。
六小齡童老師冥思苦想,最終想出了一個辦法,晚上睡覺前,點燃一炷香,坐在遠處目不轉睛的看著香頭的火星,最終才習慣了聚焦,眼神自然變得神采奕奕。
又是一場戲失敗,又轉換場地,景苦上前和章玉澤低聲說了幾句。
章玉澤眼睛一亮,豁然開朗。
接下來的一場戲,章玉澤左顧右盼時,眼睛炯炯有神,在特寫鏡頭下顯得神采奕奕,張謀都忍不住鼓掌。
“好!”
這個鏡頭,總算是過了,已經有一大片雪地被隨行三百個工作人員踩花了。
景苦了解到,秋冬景致的外景部分,全部都要在九寨溝完成,拍攝時間還有兩個月,也就是說,這兩個月的戲,都可能是這個情況。
景苦在張謀給出選角人員的時候,就盡量按照原版去選擇了外形來推薦,自然是希望能拍出86的感覺,所以心頭有些打鼓。
一天拍下來,一共完成了三個鏡頭,空鏡頭不說,有人的鏡頭就隻有三個,相比之下,已經是非常的講良心了。
也因為初上手不熟悉,所以才這樣的。
晚間,張謀提議讓景苦這兩個月跟著團隊一起,景苦也有些猶豫,的確,因為景苦雖然不會拍戲,也不會演戲,但是看過86西遊記,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景苦的確有資格來指導一些東西,加上自己又是掛名作者,大家都認為自己對這部戲了解最深,都很信任。
或者,借這個機會剛好熟悉一下影視作品的製作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