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開這迴事,實際上也隻是假象,因為西遊記是已經完本的,而飛龍八部臨近完本,七龍珠是漫畫不是小說,隻有封神演義和蜀山劍俠傳在同時開寫。


    而這兩本書,一本是古白,而蜀山劍俠傳成書的時代,已經經曆了白話文改革,雖然留有古白影子,但是已經非常白了。


    古文學的曆史,就是語言越來越白的曆史。


    一方麵古學典籍,詩詞歌賦,從體裁用詞上變化都不大。


    另一方麵,從漢代白話《史記》到民國白話《蜀山劍俠傳》之間,幾乎已經演變成了另一種文字,從語法從行文從用詞以及獨立到每個字的個體意味都不同。


    所以,從明代古白小說到蜀山之間,差距很巨大,寫起來也不會讓人混淆。


    之前景苦是因為記憶融合不完全,把自己原世界攜帶的記憶也給蒙住了,現在經曆了在鄉下的修養,契合度越來越高,記起的東西越來越多。


    在飛龍八部動手的時候,景苦甚至覺得自己沒辦法寫古老的小說,但是現在景苦已經有自信寫古老的書了。


    不過,權衡利弊之下,景苦暫時沒有動手。


    原因很簡單,金古二位大家的書,可以用兩人各自的一個角色來對比。


    露小縫與瞄人縫。


    古老的書就像是露小縫,行文慢,話少,花心,事多,留下的修改空間很大,古老自己一直都在對自己的各書進行修改,而且融匯了一些西方思維,有一種讓人窺視的感覺。


    他的文風精煉特殊,加上故事架構之間空間大,給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間,一條小縫隙留出來,讓人去想那曼妙的身姿。


    而金老的書就像是瞄人縫,本身正直不阿,奉守傳統中華思維,受眾極廣。並且他行文快捷,故事緊湊圓滿,讓人沒辦法找到縫隙。他不會給你留下想象的空間,而是不停地去追尋。


    看他的書,不是你在找書中的精彩,而是書中的精彩在往你身上契合。


    如果說從引導創作的角度說,那麽古老無疑更強。


    但如果從吸引人氣上講,金老是強幾分的。


    自從抄了飛龍八部,景苦就決定了要以吸引人氣為主,至於引導創作,那還是交給蜀山劍俠傳吧。


    金老曾經說過蜀山劍俠傳是天下第一奇書,不是沒有緣由的,任何新派武俠都能找到蜀山的影子,不是說蜀山平淡無奇,而是因為蜀山作為開宗立派的經典,實在偉大,讓後人繞不過去。


    以蜀山作為仙俠開礦的第一把鐵鍬,無疑是事半功倍的。


    至於封神演義,是為了梳理神話譜係,讓洪荒流有一個可追尋的影子。


    其間,景苦故意而為,講很多不屬於封神演義的法寶和角色加了進去。


    比如封神演義中驚鴻一瞥的鴻鈞,本身是沒有造化玉蝶這迴事兒的,但是加上這件法寶後,無疑等於提出了一個思路。


    鴻鈞天生是道,而升級打怪小說無緣故的進入那個境界是沒辦法想象的。


    可如果有一件以道為名的先天靈寶作為寄托就不同了。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能說出來的,存在於無形,有了造化玉蝶,才給洪荒流留下了升級的可能性。


    這就好像從九品中正製到科舉製度之間的轉化,規則化的上升之路,給人希望。


    寫神話,就繞不開西遊和封神,你得在體係中選一個來架構世界觀。


    兩個世界雖然有眾多重疊角色,卻完全不同,混寫是很難吸引人的。


    “這個叫做申公豹的角色真有意思,居然還可以這樣玩兒。”


    “不說還不覺得,看到蓮藕化人,才覺得人的手臂肢體和蓮藕真的很相似。”


    兩本書,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在開頭那些章迴並沒有讓人覺得驚豔,而封神演義雖然行文上不如西遊記,卻架設了另一個世界觀,讓人覺得有趣。


    從氣量上比,蜀山就像是一個小世界中發生的林林總總,而封神是一個龐大的世界,所以在初期,新起點的讀者,更鍾愛封神,所以討論也更多。


    蜀山劍俠傳因為字數多,所以有非常大的空間,還珠樓主天馬行空,往往一個故事的兩個部分要在很久之後才能互相聯係起來。


    而這裏,也創造了一個網絡小說必有的套路。


    那就是斷章。


    新一代劍俠小輩們的故事以第三次峨眉鬥劍為線索,在書中一直交代不久就會開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眉鬥劍,這次鬥劍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後的比試,所有的恩怨都在這時完結,在交代故事的間隙中,還珠樓主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點鬥劍的結果。這讓讀者的心一直記掛著這場大戰。


    不過,在這種氣氛烘托起來之前,封神更強大更緊密更明快的時間線結構無疑是更有優勢的。


    不過中長篇和超長篇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如果一味的用明朗的時間線結構來架構一本超長篇,恐怕讀到一半,就會有大量讀者讀不下去了,因為他們能預測到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麽,無非是一個等級一個等級之間的輪迴,頂多換湯不換藥。


    當然了這種寫法非常累,好在景苦是抄不是寫,用不著費勁心力去考慮結構問題。


    如果硬要找一本現代小說來對比這種寫法的話,那三體應該比較相似,主角出場非常靠後,故事之間穿插的很厲害,讓讀者同時牽腸掛肚幾個不同的事件的結果,欲罷不能。


    用了一周事件,景苦將蜀山開篇部分全部完成並發送出來後,眾多讀者才看出一些端倪。


    “這恐怕是一本超長篇吧!”


    “搞了半天,原來開頭講的是這個,這麽多字要是別的小說都已經結束了,這兒剛剛講了一個開頭。”


    “樓上的恐怕想錯了,確切的說,這是開頭的開頭,據我推算,作者大大留下的幾個坑可能不是坑,而是另幾條線,如果按照同樣的寫法寫下去,三百萬字打底。”


    這就是景苦最終選擇了還珠樓主的蜀山的原因。


    網絡小說,以超長著稱,要引導讀者對這種出版實體後著作等身高的書有興趣,就要培養出長期追更習慣,並且要讓他們適應超長篇的節奏。


    事實上,到了網文發展的高峰期,基本上百萬字是一個基礎,沒有百萬字,看都沒人看。


    一方麵語言上有些灌水,沒有百萬字就代表可能並沒有什麽精彩的架構。另一方麵超長才能讓人沉浸。


    電子閱覽遠比實體書來的快捷,讓人看一周的實體小說變成電子檔之後,一晚上就能看完,沒有超長的篇幅支撐,就沒辦法讓人看得過癮。


    “尼瑪五方磐石是個觸手怪啊,這也忒快了。”


    “呸,肯定是存稿,就像西遊記一樣。”


    工作量的巨大,讓景苦思考著做取舍。


    兩個方案,一個是隻寫最經典,稍微有點瑕疵的都不寫。


    另一個方案是,提供腳本,讓別人去寫。


    又是一周的辛苦碼字,終於讓景苦掉頭發了。


    之前過了駕校考試的第一考和第二考,實際操作的第二考場考也在最近瘋狂寫書時抽了時間考過了,但是路考失敗了。


    景苦逐漸意識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前世的很多東西隨便拿一個點子或者腦洞出來在這裏都可以完成一本著作,而自己沒有那麽多時間去弄那麽多書籍。


    前段時間還有水狐的記者在親自嚐試後宣稱日更萬字是不可能的,新起點傳出來的日更速度肯定是作假的炒作,而作為新起點的企劃人,景苦日更幾萬字終於把自己累的一個字都不想寫了。


    “還是要放出去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字大變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方磐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方磐石並收藏文字大變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