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年對歐羅巴大陸的人民來說,是一個神聖而偉大的紀元,因為從這一年開始,全歐洲所有的民族都會享受到平等而公正的政治權利。


    從此以後,在歐羅巴聯邦帝國治下的所有國家,都不再有地位高低之分,都是共同致富的平等邦國。


    各個邦國以所在地的主體民族的意誌運行,在歐羅巴聯邦帝國中央政府的領導下,由各邦國議會來為本國國民謀求福利……”


    伴隨著歐羅巴聯邦帝國政體的改革,一個在曆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中央集權邦國製度誕生了。


    單從字麵意思來看,這似乎是一個比較矛盾的政體,實際上這個體製就是李維在安撫被統治的各民族前提下,繼續維持自己的獨裁權力所扯出來的幌子……


    畢竟,在歐洲這片土地上,無論是權貴還是民眾,對聯邦的統治模式都比較認可。


    隨著地盤的擴大,李維不得已將更多的行政名額分配到高級官員身上,而縮減中級官員的比例。


    理所當然的,這無疑削弱了李維政府對地方基層的控製力度。


    畢竟,地方政府的首腦被行政點化,不意味著整個地方政府都會為李維鞠躬盡瘁,尤其是在這個民族思想已經出現的年代裏。


    思想這東西不是短時間內能消滅的,更不用說李維就是法蘭西大革命中走出來的獨裁者,李維本身就是大革命思想的標簽!


    李維總不能把自己這個標簽處理掉吧……


    李維不光不能自殺,還要承認部分法蘭西大革命的成果,因為出身小貴族家庭的李維,統治整個帝國的法理就來自於法蘭西大革命!


    沒辦法,在血統論根深蒂固的歐羅巴,李維隻能抬出革命思想來證明自己具備高貴的帝王血統。


    很多時候,封建和民族主義並不衝突,之所以李維上輩子那個世界上,很多人覺得封建製度和民族主義水火不容,是因為李維上輩子的世界中,很多政權都是通過民族革命從封建君主手裏奪取的。


    水火不容的不是兩種製度,而是革命政權所需要的‘政治正確’。


    這就好比新朝成立後,必然會動用一切手段去抹黑前朝一個道理。


    封建製度不好麽?


    封建製度真要是被世界輿論貶得一無是處,為何在21世紀的社會上,還有不少國民生活水平極高的國家,停留在封建製度中?


    誠然,人家或許是依靠販賣石油致富的,但賣石油的是國家政府和封建王權,而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按照很多國家的說法,封建王權應該剝削老百姓,為何還會反過來給老百姓大量的社會福利。


    甚至高到了你不工作我養你的地步!


    顯而易見的,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高地,跟社會製度沒啥關係,重點還在於當權政府是以什麽態度對付老百姓。


    社會福利體係的寬厚優待,還是不斷發掘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真正的紅利不是落實在老百姓身上,而是國家身上……


    人口紅利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廉價的勞動力帶來的經濟增長。


    顯而易見的,廉價勞動力就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什麽比一個普通老百姓對廉價勞動力感到沾沾自喜更諷刺的事情了。


    因為這說明,這個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就是他口裏的‘廉價產品’。


    來自於21世紀的李維對政治製度看的很透徹,意識形態在他眼裏隻不過是用來控製民眾的方式不同罷了,並沒有什麽絕對意義。


    不管是什麽意識形態,說白了都是為上層建築所服務,隻不過資本主義服務的對象是財閥集團。


    然而,李維作為一個沒有血統的封建帝王,他必須為自己的正統身份的法理依據尋找充實的證據,從而瓦解歐羅巴大陸的舊貴族體係。


    但又不能讓民族主義思想泛濫,從而被敵對國家引導到共和製度上麵。


    這就需要李維選擇一個對自己有利,卻無法從曆史上找到經驗的道路。


    除此之外,建立平等的邦國製度,對李維的帝國來說還有一個巨大好處——可以以公平公正的虎皮,去肢解那些大國!


    尤其是占領的俄羅斯帝國歐洲部分!


    亞曆山大一世是完蛋了,失去了俄羅斯最富饒的歐洲部分,亞曆山大一世和他的杜馬貴族,是不可能從工業落後的中亞和人口稀少的西伯利亞再次崛起,除非他們挺到第二次工業革命。


    但是,失去了亞曆山大一世,不代表俄國的歐洲部分就會衰敗。


    亞曆山大一世和杜馬貴族不可能把所有人帶走,更不可能將工廠和城市帶走,因為李維不會允許!


    因此,肢解俄羅斯是必然的,而遵從各民族獨立意願的邦國政體,就為這種肢解提供了完美的理由。


    不光是俄羅斯,李維統治下的所有國家都遭到了這種肢解!


    隻有這麽做,才會讓下一級的邦國沒有能力與中央政權對抗。


    在沒有無線電的時代,國家地盤越大統治難度越高,地方政府坐大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李維自然不願意讓自己的地盤上,出現太多的‘強國’。


    於是,北歐分別出現了挪威邦國,瑞典邦國,芬蘭邦國。


    東歐分別出現了聖彼得堡邦國,莫斯科邦國,愛沙尼亞邦國,拉脫維亞邦國,立陶宛邦國,白俄羅斯邦國,烏克蘭邦國,波蘭邦國。


    南歐分別出現了摩爾多瓦邦國,捷克邦國,斯洛伐克邦國,匈牙利邦國,羅馬尼亞邦國,保加利亞邦國,塞爾維亞邦國,君士坦丁堡邦國,馬其頓邦國,阿爾巴尼亞邦國,希臘邦國,黑山邦國,波斯尼亞邦國,黑塞哥維那邦國,克羅地亞邦國,斯洛文尼亞邦國。


    中歐分別出現了奧地利邦國,德意誌邦國,丹麥邦國,瑞士邦國,意大利邦國,荷蘭邦國,比利時邦國。


    西歐分別出現了法蘭西邦國,西班牙邦國,葡萄牙邦國。


    本來李維還想扶植一個加泰羅尼亞邦國,不過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加泰羅尼亞民族已經差不多滅亡了,就沒有再去費事。


    人口不足的少數民族,對李維來說沒有任何安撫的必要,自然不需要給他們安排一個邦國。


    邦國的設定明麵上是尊重各民族的獨立意願,實際上卻是按照‘歸順度’高低來劃分的。


    李維中央政府控製力較低和或征服時間較晚的北歐、東歐、南歐地區被拆分得十分徹底。


    尤其是民族複雜,還窮困潦倒,沒什麽拉攏價值,安排的行政點化官員數量較少的南歐地區,差不多已經被拆成了零碎,利用各民族的矛盾,讓他們永遠也無法擰成一股繩跟中央對抗。


    更別提造反了。


    而文化認同度較高的西歐,基本上沒做什麽拆分,尤其是法李維出身的法蘭西邦國,領土不光沒有縮小,還擴大了不少!


    至於西班牙和葡萄牙,雖然極度反對李維的統治,但由於總人口在鎮壓過程中損耗慘重,對李維十分畏懼,所以也沒有進行拆分。


    當然,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統治的成功案例,李維是不願意拿到其他地區的。


    原因很簡單,戰爭結束後,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區已經成為比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地區還要窮困的地盤!


    大量的青壯人口損失和無數城市的毀滅,讓伊利比亞半島差點迴到青銅時代……


    這麽做固然讓伊利比亞半島喪失了反抗李維統治的能力,但對於李維政權來說,除了要年年補貼伊利比亞半島外,什麽產出都沒有!


    這地盤占領的,不知要虧損多少年!


    事實證明,實行屠殺政策得來的地盤,破壞程度遠高於正常戰爭手段得來的地盤。


    比如說原俄羅斯帝國的歐洲部分,雖然很多城市遭遇過戰火,但打完之後就恢複了生產建設,戰爭結束後用不了幾個月,就能有所產出。


    反觀伊利比亞半島,就算想恢複生產,也找不到足夠的勞工……


    光憑帝國控製的那些勞務所勞工,完全是杯水車薪,畢竟勞務所勞工不可能隻為伊利比亞半島服務,整個帝國都需要這些勞動力。


    現如今,真正給歐羅巴聯邦帝國供血的,隻有法蘭西和中歐的國家。


    就連南歐,都因為經濟落後,無法給中央政府提供多少財政。


    甚至還有不少土地處於拋荒狀態。


    北歐的三個小國,雖然沒有經曆過戰火熏陶,但北歐小國本就地廣人稀,工業化程度也不高,產出的利益也很低。


    當然,歐羅巴聯邦帝國改組後,至少在政治上,各個邦國做到了平等。


    隻不過,這種平等是做給老百姓看的,說白了還是為了安撫民眾的反帝國情緒。


    除此之外,改組過程中,損失最慘烈的當屬舊貴族。


    舊貴族的權力在改組之後,又一次遭到了慘重的削弱,這可都是投誠的舊貴族!


    李維中央政府,利用輕飄飄的人民權利平等這一條,取締了舊貴族為數不多的權力,並通過教育改革,不斷拉平貴族與平民之間教育資源的差距。


    當然,受損的隻是舊貴族,對於平民階級出身的新貴,還是受到帝國認可的,畢竟新貴不是靠血統,而是靠能力崛起。


    在李維政府中,能力是比血統更重要的晉升渠道。


    歐羅巴聯邦帝國的每一個邦國,都有一個邦國議會,隻可惜這邦國議會隻是輿論宣傳的皿煮牌麵,他們沒有立法權也沒有司法權,更別提向軍隊伸手了。


    邦國議會的權力僅限於參政議政。


    簡單來說,邦國議會可以提意見,對地方政府監督,但也僅限於此。


    不管怎麽說,議會製度已經成為歐洲人心中皿煮的代言詞,所以李維覺得還是有必要拿出來做個招牌的,這一招自然也是他從上輩子的政體中學到的經驗。


    每一個老百姓都知道議會的存在和意義,但他們絲毫感受不到議會在政治中體現出來的權勢。


    反倒是背鍋的時候,邦國議會是一個很好的靶子,因為邦國議會在法理上,各個議員都是由各國公民選舉出來的。


    選舉製度,不就是用來忽悠民眾最好的方式麽?


    什麽?


    你說你從來沒有投過選票?


    那不是製度的問題,隻能說明你的層次太低!


    法律是法律,選票是選票,誰規定法律上人人都可以投選票,你一個老百姓就有資格投選票了?


    不錯,政治權利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但你沒辦法使用你的政治權利就是你自己的問題,有種你去打官司啊!


    總而言之,歐羅巴聯邦帝國就這麽成立了。


    很多法律看起來都很尊重民眾的權力,但真要是有那個民眾去履行自己的政治權利,他就會發現前方有無數道隱形的障礙等著他。


    真要是頭鐵的話,被政府搞的家破人亡都不算什麽大事。


    畢竟,打官司是要花錢的!


    最重要的是,你花了錢還未必能看到結果。


    一句什麽都要走法律流程,就能把你一個普通老百姓活活拖死。


    當然,大多數老百姓不會在這方麵較真,人們更關心的還是自己的衣食住行,而不是自己的政治權利有‘多大’。


    實際上,當邦國議會落實後,那些邦國議會議員都是各地的貴族和資本家,雖說邦國議會隻有參政議政的權力,但好歹也是個權力不是?


    在歐羅巴聯邦帝國中,能用錢買到的權力也隻有這點了,至少有一個議員身份,可以有一個把聲音發出去的渠道,不然的話跟普通老百姓有啥區別?


    而李維對各個邦國議會議員上任的隱性標準,其實就是稅收。


    你繳稅多,人脈廣,就能上去!


    當然,這一條不能寫到明文法律裏,否則怎麽體現出皿煮製度?


    歐羅巴聯邦帝國的政治口號就是,李維之下人人平等!


    而李維,則被歐羅巴聯邦帝國的輿論口舌捧上神壇,甚至都不再會比李維會催眠的事實,將其稱之為‘神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世紀全麵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吐槽是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吐槽是福並收藏18世紀全麵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