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年,羅馬帝國的地中海艦隊終於成型了,而羅馬帝國的皇帝李維,也在參加完地中海艦隊閱兵禮後,返迴維也納召開了禦前會議。
會議剛開始,李維就目光炯炯的盯向自己的海軍大臣問道:“如果我們跟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爆發戰爭,海軍有多少登陸英倫三島的把握。
在不開啟海上決戰的前提下。”
李維知道,現在的羅馬帝國的海軍隻能與不列顛皇家海軍中的地中海大艦隊平分秋色,這隻是戰艦等硬件上的數據對比。
若是加上水兵炮手等軟件設施的話,羅馬帝國的地中海艦隊勝率還是比較低的。
所以,現在羅馬帝國在地中海隻是擁有跟不列顛皇家海軍碰撞的實力,卻沒有擊敗他們的實力。
畢竟羅馬帝國在下餃子,人家不列顛也不是傻看著!
英倫三島的本土陸軍規模擴編緩慢,就是因為大量的軍費預算都傾斜在皇家海軍身上。
在木殼風帆戰艦的時代,海軍作戰勝負預估其實很簡單,看的就是誰的船多跑多,誰的戰列艦更加高大威猛抗揍!
為何一級戰列艦被稱之為海上的移動堡壘?
就是因為一級戰列艦不是一個外強中幹的大個子,抗炮擊能力也是最強的。
擊沉一艘一級戰列艦的難度,遠超擊沉二三級戰列艦的難度。
至於接舷戰,那更是送死無疑!
沒有同等級的戰列艦,光是彌補雙方甲版的高度差,就要多付出不知多少犧牲。
更何況,一級戰列艦光是一麵側弦就有大幾十門火炮,普通的戰艦能頂得住幾輪排炮?
戰列艦對火炮的後坐力承載是非常高的,艦炮的口徑和有效射程遠超陸地用的野戰炮,也隻有無法移動的要塞炮能與其媲美,再加上風帆戰列艦那坑爹的航速……
所以,在風帆戰列艦時代火炮注定取代接舷戰,火力處於弱勢的一方很難接近敵方的大型戰艦。
當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就是被英國皇家海軍用火炮擊敗的,那可是17世紀的海戰!
現在都已經19世紀初了,風帆戰艦的火炮早已發展到巔峰,最差的一級戰列艦也有上百門火炮配置,至少三層炮甲板。
至於那種航速快體型小的戰艦,即便靠上去也沒什麽意義,並且體型小意味著更容易被擊沉,承載的海員水兵也更少,就算成功接舷戰,麵對戰列艦上數百名水兵也是送人頭的命。
這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統禦世界海權霸主的原因。
“陛下是想搞突襲登陸戰麽?”
海軍大臣思索片刻問道。
“不錯,帝國還要兼顧陸軍,領土和人口雖然占據絕對優勢,但不可能拿出足夠多的財富去跟不列顛人將這場海軍競賽一直持續下去。
我想,我們現在的船隻已經足以承擔起一次性運送數千乃至上萬人登陸英倫三島海岸了。
茫茫大海之上,不列顛的皇家海軍也不可能24小時盯著,隻有布局妥當,應該有機會將一批軍隊運送到英倫三島上麵吧。
不列顛本土的正規陸軍隻有寥寥幾萬人而已,隻要羅馬近衛軍登陸成功,帝國就有機會徹底擊敗不列顛。
沒有不列顛的財力支持,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根本不是羅馬的對手!”
“陛下英明……”
在場的內閣大臣,齊聲附和道。
甭管這個戰略計劃是否成功,反正隻要是皇帝陛下想出來的,都必須要口頭支持!
至於不足之處,大家在後麵慢慢補充就是。
異口同聲的恭賀後,海軍大臣才再次開口道:
“陛下說的沒錯,在茫茫大海上,我們突然派出一支支艦隊航行到人煙稀少的英倫三島海岸線,並不是什麽難事。
隻是,沒有現成的港口,必然會延長登陸時間,若是真的一次性運送幾千人的話,在沒有任何港口設施的海岸線,光是卸載士兵和他們攜帶的軍用物資,就需要數日時間。
而大批登陸的軍隊,很難長時間隱瞞蹤跡,我們的登陸點早晚會被發現,到時候就會引來不列顛皇家海軍的圍追堵截。
或許,我們登陸的部隊不會遭到危險,但返航的海軍艦船大概率會被不列顛皇家海軍堵住或追上,最終葬送海底。
如此一來,我們不光會喪失大量的艦船,還會導致已經登陸的部隊無法從本土獲取任何補給品。
隻能依靠他們帶過去的那些物資打仗。
士兵們吃穿用度的東西,或許可以以戰養戰,就地補給,但武器彈藥的話,恐怕難以獲取。
除非能攻下擁有軍火庫的大城市或軍事要塞。
隻是,英倫三島上的英軍都是本土精銳,無論是大城市還是軍事要塞,都必然會駐紮大批軍隊,並且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有本土作戰優勢和本土民眾的情報支持,我方登陸部隊很難隱藏行蹤,無論進攻哪裏,都必然會遭遇大股敵軍的攔截和抵抗。
最終,恐怕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戰鬥,在彈盡糧絕中滅亡。
陛下,沒有本土物資支持的軍隊,就如同無根浮萍,隻需要一次失敗,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而這種登陸機會,我們隻有一次,因為艦隊覆滅後,我們很難再組織一支大艦隊運送部隊登陸英倫三島了。”
“一次性運送大量部隊登陸,目標確實大了點,需要的艦船也多,需要押上我們的大艦隊。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將艦隊化整為零,一艘或幾艘船組成一個登陸小分隊,散在英倫三島漫長的海岸線上,把登陸部隊送上去之後,再讓他們自己匯合作戰。
羅馬近衛軍不畏艱辛死亡,他們一定會配合好的。
而且,分散的部隊,也可以讓不列顛本土陸軍兵力分散。”
“陛下,運送作戰士兵不單單是把人送上去即可,如果要保證士兵的戰鬥力和續航能力,必須給他們準備充足的物資。
這些物資都會占據船艙中不小的空間,甚至比士兵本人占據的船艙空間大得多。
所以,一艘船或者幾艘船根本運不了多少士兵,大船的話運送上百人登陸就很不錯了,畢竟船上還有水兵和其他航運補給。
若是縮減士兵的作戰物資,讓他們輕裝登陸的話,倒是可以多運送上去一些人,但他們登陸後必須在幾日內就搜刮到足夠的食物飲水,並且彈藥方麵也會捉襟見肘,估計打上一場激烈的戰鬥就會用光攜帶的彈藥。
英倫三島上除了正規軍外,還有大量的民兵,每一個村鎮都有數量不等的民兵,若是小股部隊登陸,光是擊敗成群結隊前來騷擾的民兵,恐怕就會耗光子彈。
民兵的戰鬥力或許不行,但他們熟悉地形,並且仇視我們的軍隊,即便是打冷槍,也容易讓小股部隊損失慘重。
運送小股部隊登陸英倫三島,很難看見他們匯合的那一刻。
不過,我們可以在大部隊登陸後,再運送小股部隊登陸,作為大部隊的支援力量。
一艘船或者幾艘船的小規模船隊,比大規模船隊更難以被察覺到。
如果不追求運輸效率的話,我們可以大量運用體型不大的快船,哪怕一次隻能運送幾十人,但隻要跑得快,就很難被不列顛皇家海軍追擊擊沉。
不至於將海軍艦船當成一次性消耗品。
當然,無論是哪種登陸方式,帝國都會遭受慘重的損失,要做好大艦隊被覆滅,登陸主力全軍覆沒的心理準備。
並且,即便帝國用盡全力往英倫三島運輸小股部隊,也遠遠比不上不列顛人本土作戰的支援,最終登陸的部隊就算一直打勝仗,也會被徹底消耗殆盡。
依靠這種突襲方式的登陸作戰,是無法擊敗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
他們畢竟不是羸弱的土著王國。”
李維聽後算是明白了。
沒有製海權搞突襲登陸,大股登陸的話,海軍就是一錘子買賣,小股登陸的話,無非是去跟不列顛民兵死磕,多殺一些人而已。
即便兩種戰術方針拚湊在一起,小股分散登陸作為支援方式,也趕不上大股部隊在人家老家裏被圍毆消耗的速度。
畢竟,一旦突襲登陸成功,不列顛的皇家海軍必然會瘋了一般封鎖整個英倫三島的海岸線,登陸的難度隻會越來越大!
當然,最大的限製還在於這個時代的風帆木殼戰艦運力不足,運力大的艦船體型大,跑得速度不夠快,突襲運輸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隻要不列顛皇家海軍不眼瞎,肯定能追上。
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將運力大的艦船都編入第一波大規模投送登陸中,和主力艦隊擺在一起,即便被擊沉也要在不列顛皇家海軍身上咬下一塊肉。
那些快船則安排在後續的小股登陸部隊身上。
“無法覆滅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沒關係,隻要我們能讓英倫三島陷入戰火中,到他們的土地上燒殺搶掠一番,損耗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力,令他們無暇他顧歐洲戰場即可。
為此付出一些軍隊的損失,也是值得的。”
“陛下,請恕老臣直言。
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真正支持歐陸各國的財力,主要出自於那些有錢的資本家和貴族手中。
這些人往往都紮堆居住在大城市和家傳城堡裏。
一旦登陸成功,這些有錢人必然會逃亡駐兵眾多的大城市和軍事重鎮,想要抓到他們恐怕很難。
我軍在英倫三島上的燒殺搶掠,隻會讓這些人更加懼怕我們,從而不惜血本的向我們的敵人投資。
當然,也會向他們的政府軍隊投資,用來解決帝國軍隊。
當戰爭威脅到那些有錢人的個人生命財產安全後,誰也無法保證他們會做出什麽瘋狂的事情。
金錢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
如果我們不進攻英倫三島,那些資本家沒有切身體會到危機感,哪怕倫敦政府再強調羅馬帝國的威脅論,資本家們也不會把太多資金投入戰爭的無底洞中。
若是我軍登陸英倫三島的話,能不能摧毀那些資本家不一定,但傾家蕩產要跟帝國做對的不列顛資本家數量絕對會飆升!
到時候,便宜的隻會是俄羅斯帝國和普魯士王國。”
李維聽後頓時皺起眉頭,這番言論讓他想起了上輩子的二戰中,那個強橫無比卻最終撲街的國家。
二戰前的蘇聯和二戰後的蘇聯完全是兩種‘生物’。
戰爭不光沒有讓蘇聯變弱,反倒讓戰後的蘇聯成為世界兩極之一!
這不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給‘奶’出來的麽?
小胡子在二戰中將世界列強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那些敵國就采取了迂迴路線,開始不計血本的支援小胡子的敵人。
於是,蘇聯崛起了!
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成為世界之巔!
如果自己登陸英倫三島,讓上麵那批世界上最有錢的資本家們感到威脅,他們會不會不計血本的支援自己的敵人?
答案幾乎百分百肯定啊!
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就是一個弟弟,對那些頂尖資本家而言,並不是一個好去處。
若非必要的話,那些有錢的資本老板怎麽願意放棄工業發達的不列顛老巢?
現在羅馬帝國在陸地上的兩大敵人——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
都是那種窮橫窮橫的國家。
普魯士王國由於成為這個世界當前時代,最先完成全民動員機製的國家,暴兵潛力難以想象,缺的隻是錢而已!
俄羅斯帝國更不用說了,上億灰色牲口嗷嗷待哺呢,隻要給他們每人一杆槍,這些灰色牲口完全可以無視掉戰爭的殘酷。
畢竟灰色牲口們的日常生活也十分殘酷……
如果說窮山惡水出強兵的話,俄羅斯帝國的農奴們個個都算得上‘強兵’。
這麽一算,似乎先拿英倫三島開刀是一件非常危險的戰略選擇啊。
李維摩挲著自己的下巴,覺得自己的海獅計劃應該往後麵挪一挪了。
“既然登陸英倫三島容易刺激到我們的對手,那就換下一個目標吧。”
會議剛開始,李維就目光炯炯的盯向自己的海軍大臣問道:“如果我們跟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爆發戰爭,海軍有多少登陸英倫三島的把握。
在不開啟海上決戰的前提下。”
李維知道,現在的羅馬帝國的海軍隻能與不列顛皇家海軍中的地中海大艦隊平分秋色,這隻是戰艦等硬件上的數據對比。
若是加上水兵炮手等軟件設施的話,羅馬帝國的地中海艦隊勝率還是比較低的。
所以,現在羅馬帝國在地中海隻是擁有跟不列顛皇家海軍碰撞的實力,卻沒有擊敗他們的實力。
畢竟羅馬帝國在下餃子,人家不列顛也不是傻看著!
英倫三島的本土陸軍規模擴編緩慢,就是因為大量的軍費預算都傾斜在皇家海軍身上。
在木殼風帆戰艦的時代,海軍作戰勝負預估其實很簡單,看的就是誰的船多跑多,誰的戰列艦更加高大威猛抗揍!
為何一級戰列艦被稱之為海上的移動堡壘?
就是因為一級戰列艦不是一個外強中幹的大個子,抗炮擊能力也是最強的。
擊沉一艘一級戰列艦的難度,遠超擊沉二三級戰列艦的難度。
至於接舷戰,那更是送死無疑!
沒有同等級的戰列艦,光是彌補雙方甲版的高度差,就要多付出不知多少犧牲。
更何況,一級戰列艦光是一麵側弦就有大幾十門火炮,普通的戰艦能頂得住幾輪排炮?
戰列艦對火炮的後坐力承載是非常高的,艦炮的口徑和有效射程遠超陸地用的野戰炮,也隻有無法移動的要塞炮能與其媲美,再加上風帆戰列艦那坑爹的航速……
所以,在風帆戰列艦時代火炮注定取代接舷戰,火力處於弱勢的一方很難接近敵方的大型戰艦。
當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就是被英國皇家海軍用火炮擊敗的,那可是17世紀的海戰!
現在都已經19世紀初了,風帆戰艦的火炮早已發展到巔峰,最差的一級戰列艦也有上百門火炮配置,至少三層炮甲板。
至於那種航速快體型小的戰艦,即便靠上去也沒什麽意義,並且體型小意味著更容易被擊沉,承載的海員水兵也更少,就算成功接舷戰,麵對戰列艦上數百名水兵也是送人頭的命。
這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統禦世界海權霸主的原因。
“陛下是想搞突襲登陸戰麽?”
海軍大臣思索片刻問道。
“不錯,帝國還要兼顧陸軍,領土和人口雖然占據絕對優勢,但不可能拿出足夠多的財富去跟不列顛人將這場海軍競賽一直持續下去。
我想,我們現在的船隻已經足以承擔起一次性運送數千乃至上萬人登陸英倫三島海岸了。
茫茫大海之上,不列顛的皇家海軍也不可能24小時盯著,隻有布局妥當,應該有機會將一批軍隊運送到英倫三島上麵吧。
不列顛本土的正規陸軍隻有寥寥幾萬人而已,隻要羅馬近衛軍登陸成功,帝國就有機會徹底擊敗不列顛。
沒有不列顛的財力支持,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根本不是羅馬的對手!”
“陛下英明……”
在場的內閣大臣,齊聲附和道。
甭管這個戰略計劃是否成功,反正隻要是皇帝陛下想出來的,都必須要口頭支持!
至於不足之處,大家在後麵慢慢補充就是。
異口同聲的恭賀後,海軍大臣才再次開口道:
“陛下說的沒錯,在茫茫大海上,我們突然派出一支支艦隊航行到人煙稀少的英倫三島海岸線,並不是什麽難事。
隻是,沒有現成的港口,必然會延長登陸時間,若是真的一次性運送幾千人的話,在沒有任何港口設施的海岸線,光是卸載士兵和他們攜帶的軍用物資,就需要數日時間。
而大批登陸的軍隊,很難長時間隱瞞蹤跡,我們的登陸點早晚會被發現,到時候就會引來不列顛皇家海軍的圍追堵截。
或許,我們登陸的部隊不會遭到危險,但返航的海軍艦船大概率會被不列顛皇家海軍堵住或追上,最終葬送海底。
如此一來,我們不光會喪失大量的艦船,還會導致已經登陸的部隊無法從本土獲取任何補給品。
隻能依靠他們帶過去的那些物資打仗。
士兵們吃穿用度的東西,或許可以以戰養戰,就地補給,但武器彈藥的話,恐怕難以獲取。
除非能攻下擁有軍火庫的大城市或軍事要塞。
隻是,英倫三島上的英軍都是本土精銳,無論是大城市還是軍事要塞,都必然會駐紮大批軍隊,並且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有本土作戰優勢和本土民眾的情報支持,我方登陸部隊很難隱藏行蹤,無論進攻哪裏,都必然會遭遇大股敵軍的攔截和抵抗。
最終,恐怕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戰鬥,在彈盡糧絕中滅亡。
陛下,沒有本土物資支持的軍隊,就如同無根浮萍,隻需要一次失敗,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而這種登陸機會,我們隻有一次,因為艦隊覆滅後,我們很難再組織一支大艦隊運送部隊登陸英倫三島了。”
“一次性運送大量部隊登陸,目標確實大了點,需要的艦船也多,需要押上我們的大艦隊。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將艦隊化整為零,一艘或幾艘船組成一個登陸小分隊,散在英倫三島漫長的海岸線上,把登陸部隊送上去之後,再讓他們自己匯合作戰。
羅馬近衛軍不畏艱辛死亡,他們一定會配合好的。
而且,分散的部隊,也可以讓不列顛本土陸軍兵力分散。”
“陛下,運送作戰士兵不單單是把人送上去即可,如果要保證士兵的戰鬥力和續航能力,必須給他們準備充足的物資。
這些物資都會占據船艙中不小的空間,甚至比士兵本人占據的船艙空間大得多。
所以,一艘船或者幾艘船根本運不了多少士兵,大船的話運送上百人登陸就很不錯了,畢竟船上還有水兵和其他航運補給。
若是縮減士兵的作戰物資,讓他們輕裝登陸的話,倒是可以多運送上去一些人,但他們登陸後必須在幾日內就搜刮到足夠的食物飲水,並且彈藥方麵也會捉襟見肘,估計打上一場激烈的戰鬥就會用光攜帶的彈藥。
英倫三島上除了正規軍外,還有大量的民兵,每一個村鎮都有數量不等的民兵,若是小股部隊登陸,光是擊敗成群結隊前來騷擾的民兵,恐怕就會耗光子彈。
民兵的戰鬥力或許不行,但他們熟悉地形,並且仇視我們的軍隊,即便是打冷槍,也容易讓小股部隊損失慘重。
運送小股部隊登陸英倫三島,很難看見他們匯合的那一刻。
不過,我們可以在大部隊登陸後,再運送小股部隊登陸,作為大部隊的支援力量。
一艘船或者幾艘船的小規模船隊,比大規模船隊更難以被察覺到。
如果不追求運輸效率的話,我們可以大量運用體型不大的快船,哪怕一次隻能運送幾十人,但隻要跑得快,就很難被不列顛皇家海軍追擊擊沉。
不至於將海軍艦船當成一次性消耗品。
當然,無論是哪種登陸方式,帝國都會遭受慘重的損失,要做好大艦隊被覆滅,登陸主力全軍覆沒的心理準備。
並且,即便帝國用盡全力往英倫三島運輸小股部隊,也遠遠比不上不列顛人本土作戰的支援,最終登陸的部隊就算一直打勝仗,也會被徹底消耗殆盡。
依靠這種突襲方式的登陸作戰,是無法擊敗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
他們畢竟不是羸弱的土著王國。”
李維聽後算是明白了。
沒有製海權搞突襲登陸,大股登陸的話,海軍就是一錘子買賣,小股登陸的話,無非是去跟不列顛民兵死磕,多殺一些人而已。
即便兩種戰術方針拚湊在一起,小股分散登陸作為支援方式,也趕不上大股部隊在人家老家裏被圍毆消耗的速度。
畢竟,一旦突襲登陸成功,不列顛的皇家海軍必然會瘋了一般封鎖整個英倫三島的海岸線,登陸的難度隻會越來越大!
當然,最大的限製還在於這個時代的風帆木殼戰艦運力不足,運力大的艦船體型大,跑得速度不夠快,突襲運輸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隻要不列顛皇家海軍不眼瞎,肯定能追上。
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將運力大的艦船都編入第一波大規模投送登陸中,和主力艦隊擺在一起,即便被擊沉也要在不列顛皇家海軍身上咬下一塊肉。
那些快船則安排在後續的小股登陸部隊身上。
“無法覆滅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沒關係,隻要我們能讓英倫三島陷入戰火中,到他們的土地上燒殺搶掠一番,損耗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力,令他們無暇他顧歐洲戰場即可。
為此付出一些軍隊的損失,也是值得的。”
“陛下,請恕老臣直言。
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真正支持歐陸各國的財力,主要出自於那些有錢的資本家和貴族手中。
這些人往往都紮堆居住在大城市和家傳城堡裏。
一旦登陸成功,這些有錢人必然會逃亡駐兵眾多的大城市和軍事重鎮,想要抓到他們恐怕很難。
我軍在英倫三島上的燒殺搶掠,隻會讓這些人更加懼怕我們,從而不惜血本的向我們的敵人投資。
當然,也會向他們的政府軍隊投資,用來解決帝國軍隊。
當戰爭威脅到那些有錢人的個人生命財產安全後,誰也無法保證他們會做出什麽瘋狂的事情。
金錢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
如果我們不進攻英倫三島,那些資本家沒有切身體會到危機感,哪怕倫敦政府再強調羅馬帝國的威脅論,資本家們也不會把太多資金投入戰爭的無底洞中。
若是我軍登陸英倫三島的話,能不能摧毀那些資本家不一定,但傾家蕩產要跟帝國做對的不列顛資本家數量絕對會飆升!
到時候,便宜的隻會是俄羅斯帝國和普魯士王國。”
李維聽後頓時皺起眉頭,這番言論讓他想起了上輩子的二戰中,那個強橫無比卻最終撲街的國家。
二戰前的蘇聯和二戰後的蘇聯完全是兩種‘生物’。
戰爭不光沒有讓蘇聯變弱,反倒讓戰後的蘇聯成為世界兩極之一!
這不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給‘奶’出來的麽?
小胡子在二戰中將世界列強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那些敵國就采取了迂迴路線,開始不計血本的支援小胡子的敵人。
於是,蘇聯崛起了!
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成為世界之巔!
如果自己登陸英倫三島,讓上麵那批世界上最有錢的資本家們感到威脅,他們會不會不計血本的支援自己的敵人?
答案幾乎百分百肯定啊!
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就是一個弟弟,對那些頂尖資本家而言,並不是一個好去處。
若非必要的話,那些有錢的資本老板怎麽願意放棄工業發達的不列顛老巢?
現在羅馬帝國在陸地上的兩大敵人——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
都是那種窮橫窮橫的國家。
普魯士王國由於成為這個世界當前時代,最先完成全民動員機製的國家,暴兵潛力難以想象,缺的隻是錢而已!
俄羅斯帝國更不用說了,上億灰色牲口嗷嗷待哺呢,隻要給他們每人一杆槍,這些灰色牲口完全可以無視掉戰爭的殘酷。
畢竟灰色牲口們的日常生活也十分殘酷……
如果說窮山惡水出強兵的話,俄羅斯帝國的農奴們個個都算得上‘強兵’。
這麽一算,似乎先拿英倫三島開刀是一件非常危險的戰略選擇啊。
李維摩挲著自己的下巴,覺得自己的海獅計劃應該往後麵挪一挪了。
“既然登陸英倫三島容易刺激到我們的對手,那就換下一個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