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閣下,我們的部隊又一次打退了弗朗茨一世的皇室近衛軍,他們已經丟下了兩千多具屍體,我估計弗朗茨一世已經沒有能力繼續進攻維也納了。”
艾雷恩的心腹將領滿臉喜色的匯報道。
“不要高興得太早,這次勝利隻是因為弗朗茨一世低估了革命的力量,連火炮都沒有等來就急著進攻維也納,等到明天皇家近衛軍第一批輕型火炮就位,他們肯定還會嚐試著進攻。
這次進攻皇家近衛軍中將會擁有曲射的臼炮,那些臨時武裝起來的維也納市民,能在開花彈的狂轟濫炸下堅持多久?”
那名匯報的林登萬兄弟會將領麵色一怔,隨後小心翼翼的看著艾雷恩的臉色開口道:“奧地利自由黨還有不少人,我們可以讓他們全都頂上去。”
說到這裏,這名林登萬兄弟會的將領頓了一下,發現艾雷恩臉上毫無怒容後,繼續說道:
“奧地利自由黨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他們跟弗朗茨一世的君主專製製度矛盾很大,讓他們全都頂在第一線,既可以擋住弗朗茨一世明日的攻勢,又可以消耗奧地利自由黨的力量。
畢竟這次維也納起義成功後,奧地利自由黨那麵擴編了不少人馬,這裏畢竟是奧地利的地盤,奧地利自由黨的領袖們以奧地利自由黨的名義拉人,更容易招人入夥。”
這名林登萬兄弟會的將領說道最後,語氣中透露出明顯的不滿。
雖然艾雷恩一直強調大家都是林登萬兄弟會的一份子,但下麵的首領頭目們表麵應承,私下裏卻幹著擴編自家親信隊伍的事情。
普通的幫派擴編不足為慮,他們沒有民眾基礎,隻能依靠林登萬兄弟會。
但在潛伏期間,已經自立門戶的奧地利自由黨,可是暗地裏專門弄了個黨內領導組織,還成立了一個奧地利自由黨十人委員會,專門處理奧地利自由黨的內部事務!
這明顯是在林登萬兄弟會和奧地利共和國中,建立獨立的黨派乃至武裝力量啊!
這種行為艾雷恩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也正是因為奧地利自由黨的這種行徑,讓奪取維也納城的革命黨內部逐漸涇渭分明的劃分為兩派。
一派是艾雷恩的堅定支持者,另一派就是以奧地利人治理奧地利為政治理念的奧地利自由黨。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暫時位於中立位置,畢竟雙方還沒有公開對抗,艾雷恩仍然是大家公認的奧地利共和國總統和革命武裝最高領袖!
外有強敵的環境下,哪怕是那些懷有小心思,不想讓一個法國人坐在頭上的奧地利自由黨十人委員會,也不敢公開反駁艾雷恩。
艾雷恩聽著麾下將領的話語,心裏自然是喜滋滋的。
對方可不是被洗腦的法國人,隻是最初被法提斯帶過來的普通法國軍官。
林登萬兄弟會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真正的洗腦士兵數量已經很少了。
林登萬兄弟會對法提斯和艾雷恩絕對忠誠的,主要是當初法提斯帶過來的法國軍人,這些人既具備戰鬥力,又因為在異國他鄉,牢牢團結在林登萬兄弟會最高領袖身邊。
這些法國人大半都被留在了中歐,並且被提拔為林登萬兄弟會的中高層。
俄羅斯帝國在這時候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國家,法提斯去俄羅斯帝國創立達瓦裏氏互助會很難帶過去太多人,隻能把大部分法國人留在中歐從事革命活動。
長期的革命活動和親眼目睹林登萬兄弟會從無到有一步步壯大,這些最初的林登萬兄弟會法國元老,忠誠度還是很可靠的。
所以,奧地利自由黨剛有小動作,就有人來到艾雷恩這裏打小報告,甚至提出如此明目張膽坑害隊友的計劃。
當然,這不是說艾雷恩的支持者隻有這些法國人,林登萬兄弟會中同樣發展了許多奧地利人,這些奧地利人跟奧地利自由黨不同。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無國界人士,認為應該像林登萬兄弟會中高層的法國人那樣,無視民族國家,在有需求的地方傳播革命思想,為廣大勞苦受難的民眾帶去革命的曙光。
顯而易見的,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牢牢團結在林登萬兄弟會身邊,而不是隻顧著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奧地利自由黨。
維也納城市的奪取,已經讓奧地利自由黨內部出現了分裂,不少人都想要保住奧地利共和國的革命成果,然後與歐洲的君主製國家達成和平協議,謀求共存。
另一部分則是林登萬兄弟會革命理念的認同者,覺得應該持續對外輸出革命思想,不要隻注重國家和民族的區域劃分。
後者才是林登萬兄弟會一直宣傳的政治理念,前者的出現隻能說明,這個時代的歐陸君主勢力太過強大,使得很多人即便革命成功,也不敢跟傳統的君主製度對抗到底。
艾雷恩自然很清楚這一點,甚至在維也納起義之前,他就已經察覺到奧地利自由黨內部的政見分裂,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到政治鬥爭的時候。
“現在維也納保衛戰還沒有結束,我們應該團結所有的力量。
奧地利自由黨既然發展了那麽多成員,自然要多發揮出一些力量,不過我們林登萬兄弟會也不能閑著,把那些追隨我們的幫派武裝都一起派上去。
至於我們的老兄弟,要承擔後方懲處逃兵的任務,所以無法親臨前線了。”
艾雷恩說完後,林登萬兄弟會的將領麵色大喜,這些法國老人最擔心的就是艾雷恩顧忌大局,不敢對奧地利自由黨下手。
以奧地利自由黨的發展趨勢,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為奧地利共和國的中堅力量,艾雷恩這個共和國總統可是選舉出來的,不是世襲得到的,一旦奧地利自由黨徹底壯大,艾雷恩總統的位置必然保不住!
到了那時候,林登萬兄弟會的這幫老兄弟怎麽辦?
他們身上早就烙印下了艾雷恩一派的印記,奧地利自由黨掌權後,絕對沒有他們什麽好果子吃。
更何況,奧地利自由黨中的少數極端民族主義分子,一直叫囂著不能讓法國人騎在他們頭上,要將林登萬兄弟會中的法國中高層驅逐!
這是林登萬兄弟會中的老兄弟們無法容忍的,若是沒有他們的存在,奧地利自由黨根本不可能出現,現在這幫人翅膀硬了,竟然想要奪權!
不過,奧地利自由黨的謀劃在艾雷恩眼裏就是一個笑話,他們畢竟是艾雷恩發展出來的下屬機構,當初為了讓奧地利自由黨去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吸引維也納當局政府的目光,隻能將奧地利自由黨丟出去自己發展。
沒辦法,那時候奧地利自由黨都是通緝犯,身為合法組織領袖的艾雷恩不能與非法的奧地利自由黨有太親密的接觸。
這就給了奧地利自由黨萌生自身利益群體的機會!
這都是發展革命勢力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第二天清晨,不出意外的,皇家近衛軍用上了剛剛運抵的輕型火炮,主要是小口徑的野戰炮和輕便的臼炮。
小口徑野戰炮是無法轟垮維也納城牆的,再加上仰射角度和有效射程不過關,是沒辦法對維也納守軍產生什麽威脅的。
這些小口徑野戰炮被發明出來,也不是用來攻城,而是用於機動野戰。
小口徑野戰炮都是騎兵帶著滿地跑,在野戰中可以迅速抵達戰術位置進行快速炮擊,打完以後就換個地方。
這其實就是騎兵炮。
不過臼炮在攻城戰裏的用途可就大了,甚至可以說臼炮外加數學知識,終結了棱堡時代!
有了火炮的補充,外加上一晚上的休整後,皇家近衛軍的士氣得到穩步恢複。
在弗朗茨一世親自督戰下,皇家近衛軍又一次瘋狂的衝向維也納城牆。
而維也納城牆上的火炮,如同昨天一樣,準頭欠佳,遠距離的實心彈幾乎不會對皇家近衛軍造成什麽傷亡,隻有近距離發射霰彈的時候,才會讓皇家近衛軍感到難受。
不過這一次攻城,皇家近衛軍不用在看著維也納城牆炮台上的火炮幹瞪眼了,一門門臼炮跟在攻城的皇家近衛軍士兵後麵,計算好角度後,快速布置臼炮陣地,輕便的臼炮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朝著那些炮台發射出一枚枚開花彈!
這玩意比起傳統的投石機,不知好了多少倍!
準確度更高,爆炸威力更強!
隻要有一枚開花彈落在火炮周圍,整個炮台就是一片殘屍!
沒多久,皇家近衛軍重點進攻的城牆上的炮台,被挨個點名,雙方的炮兵在巨大的技術代差下,革命軍的炮台全都被臼炮掀翻!
不是火炮被炸毀,而是上麵的炮兵死的死殘的殘,革命軍的武裝市民數量管夠,但會開炮的人卻屈指可數,消耗幾輪後,革命軍裏已經找不到多少會開炮的士兵了……
操控火炮不是說你能把火炮打響就合格,至少你要懂得怎麽瞄準吧,大致方向總得對吧,否則你打出再多的炮彈,朝著敵軍隔壁轟擊,除了浪費炮彈有什麽意義?
能打出炮彈的人或許不少,但會瞄準的人那就是真正的炮兵了,哪怕隻是炮手新兵,在此時的革命軍裏也是極少數。
好在,艾雷恩早就預估到這個情況,保留了一部分熟練的炮手沒有派過去跟皇家近衛軍對耗。
雙方的近距離炮戰中,皇家近衛軍的炮手可是打出了驚人的一比五的戰損比!
也就是說,革命軍那麵平均要死傷5個炮手,皇家近衛軍這麵才會死傷一名炮手。
別看皇家近衛軍人少,但他們的炮兵數量和革命軍的炮手數量差距並不大,如此懸殊的戰損比,艾雷恩自然不會跟奧地利皇家近衛軍拚到底。
沒有了城頭火炮壓製後,皇家近衛軍的傷亡降低了不少,很快又一次登上城頭。
隨後就麵對烏泱泱的人群,艾雷恩把革命軍的人海戰術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並且這一次艾雷恩用奧地利皇家近衛軍擁有火炮,維也納保衛戰麵臨危機為理由,將奧地利自由黨的所有武裝力量都派上城頭,讓他們帶領著武裝市民鏖戰。
這時候,艾雷恩的奧地利共和國總統身份就起到了關鍵,草創的奧地利共和國總統同時還兼職著陸軍總司令的職位,軍政一把抓,尤其是在戰爭時期,擁有無限製權力!
正因如此,艾雷恩才將奧地利自由黨私下裏的小動作看成一個笑話。
擁有如此大權力的共和國總統,怎麽可能放任奧地利自由黨坐大?
即便沒有這次維也納保衛者,艾雷恩也有的是方法把奧地利自由黨當作炮灰。
艾雷恩之所以沒有製止奧地利自由黨以自身的名義拉人,主要目的是為了多一點炮灰,以及避免革命軍內訌提前爆發。
在這場維也納保衛戰中,奧地利自由黨還是很好用的。
沒多久,登上城頭的奧地利皇家近衛軍就被趕了下去,而奧地利自由黨的成員則忙著指揮武裝平民躲避下方的臼炮炮擊。
維也納城防體係十分完善,有專門的防炮洞,就是上麵有堅固頂層的區域,可以有效防止從天而降的臼炮炮彈。
所以單憑開花彈是無法將城牆內守軍炸到崩潰的。
不過敵軍如果衝上城頭,維也納革命軍就要走出防炮洞頂上去了,自然也會遭到開花彈的轟擊。
十分了解維也納城防體係的皇家近衛軍沒有浪費多少開花彈對城牆內的革命軍轟擊,城頭看不到人影後,就停止開炮。
沒多久,下一波皇家近衛軍衝了上來。
就這樣,皇家近衛軍不計傷亡的反複衝擊維也納城牆,憑借臼炮開花彈的支持,將城內革命軍殺得鬼哭狼嚎,半天時間過去,城牆內外已經遍布屍體,甚至找不到幹淨的落腳點,敵我雙方都是踩著滑溜溜的血水鏖戰!
至於城牆後麵處決逃兵的地方,已經掛起了數百具逃兵屍體!
艾雷恩的心腹將領滿臉喜色的匯報道。
“不要高興得太早,這次勝利隻是因為弗朗茨一世低估了革命的力量,連火炮都沒有等來就急著進攻維也納,等到明天皇家近衛軍第一批輕型火炮就位,他們肯定還會嚐試著進攻。
這次進攻皇家近衛軍中將會擁有曲射的臼炮,那些臨時武裝起來的維也納市民,能在開花彈的狂轟濫炸下堅持多久?”
那名匯報的林登萬兄弟會將領麵色一怔,隨後小心翼翼的看著艾雷恩的臉色開口道:“奧地利自由黨還有不少人,我們可以讓他們全都頂上去。”
說到這裏,這名林登萬兄弟會的將領頓了一下,發現艾雷恩臉上毫無怒容後,繼續說道:
“奧地利自由黨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他們跟弗朗茨一世的君主專製製度矛盾很大,讓他們全都頂在第一線,既可以擋住弗朗茨一世明日的攻勢,又可以消耗奧地利自由黨的力量。
畢竟這次維也納起義成功後,奧地利自由黨那麵擴編了不少人馬,這裏畢竟是奧地利的地盤,奧地利自由黨的領袖們以奧地利自由黨的名義拉人,更容易招人入夥。”
這名林登萬兄弟會的將領說道最後,語氣中透露出明顯的不滿。
雖然艾雷恩一直強調大家都是林登萬兄弟會的一份子,但下麵的首領頭目們表麵應承,私下裏卻幹著擴編自家親信隊伍的事情。
普通的幫派擴編不足為慮,他們沒有民眾基礎,隻能依靠林登萬兄弟會。
但在潛伏期間,已經自立門戶的奧地利自由黨,可是暗地裏專門弄了個黨內領導組織,還成立了一個奧地利自由黨十人委員會,專門處理奧地利自由黨的內部事務!
這明顯是在林登萬兄弟會和奧地利共和國中,建立獨立的黨派乃至武裝力量啊!
這種行為艾雷恩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也正是因為奧地利自由黨的這種行徑,讓奪取維也納城的革命黨內部逐漸涇渭分明的劃分為兩派。
一派是艾雷恩的堅定支持者,另一派就是以奧地利人治理奧地利為政治理念的奧地利自由黨。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暫時位於中立位置,畢竟雙方還沒有公開對抗,艾雷恩仍然是大家公認的奧地利共和國總統和革命武裝最高領袖!
外有強敵的環境下,哪怕是那些懷有小心思,不想讓一個法國人坐在頭上的奧地利自由黨十人委員會,也不敢公開反駁艾雷恩。
艾雷恩聽著麾下將領的話語,心裏自然是喜滋滋的。
對方可不是被洗腦的法國人,隻是最初被法提斯帶過來的普通法國軍官。
林登萬兄弟會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真正的洗腦士兵數量已經很少了。
林登萬兄弟會對法提斯和艾雷恩絕對忠誠的,主要是當初法提斯帶過來的法國軍人,這些人既具備戰鬥力,又因為在異國他鄉,牢牢團結在林登萬兄弟會最高領袖身邊。
這些法國人大半都被留在了中歐,並且被提拔為林登萬兄弟會的中高層。
俄羅斯帝國在這時候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國家,法提斯去俄羅斯帝國創立達瓦裏氏互助會很難帶過去太多人,隻能把大部分法國人留在中歐從事革命活動。
長期的革命活動和親眼目睹林登萬兄弟會從無到有一步步壯大,這些最初的林登萬兄弟會法國元老,忠誠度還是很可靠的。
所以,奧地利自由黨剛有小動作,就有人來到艾雷恩這裏打小報告,甚至提出如此明目張膽坑害隊友的計劃。
當然,這不是說艾雷恩的支持者隻有這些法國人,林登萬兄弟會中同樣發展了許多奧地利人,這些奧地利人跟奧地利自由黨不同。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無國界人士,認為應該像林登萬兄弟會中高層的法國人那樣,無視民族國家,在有需求的地方傳播革命思想,為廣大勞苦受難的民眾帶去革命的曙光。
顯而易見的,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牢牢團結在林登萬兄弟會身邊,而不是隻顧著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奧地利自由黨。
維也納城市的奪取,已經讓奧地利自由黨內部出現了分裂,不少人都想要保住奧地利共和國的革命成果,然後與歐洲的君主製國家達成和平協議,謀求共存。
另一部分則是林登萬兄弟會革命理念的認同者,覺得應該持續對外輸出革命思想,不要隻注重國家和民族的區域劃分。
後者才是林登萬兄弟會一直宣傳的政治理念,前者的出現隻能說明,這個時代的歐陸君主勢力太過強大,使得很多人即便革命成功,也不敢跟傳統的君主製度對抗到底。
艾雷恩自然很清楚這一點,甚至在維也納起義之前,他就已經察覺到奧地利自由黨內部的政見分裂,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到政治鬥爭的時候。
“現在維也納保衛戰還沒有結束,我們應該團結所有的力量。
奧地利自由黨既然發展了那麽多成員,自然要多發揮出一些力量,不過我們林登萬兄弟會也不能閑著,把那些追隨我們的幫派武裝都一起派上去。
至於我們的老兄弟,要承擔後方懲處逃兵的任務,所以無法親臨前線了。”
艾雷恩說完後,林登萬兄弟會的將領麵色大喜,這些法國老人最擔心的就是艾雷恩顧忌大局,不敢對奧地利自由黨下手。
以奧地利自由黨的發展趨勢,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為奧地利共和國的中堅力量,艾雷恩這個共和國總統可是選舉出來的,不是世襲得到的,一旦奧地利自由黨徹底壯大,艾雷恩總統的位置必然保不住!
到了那時候,林登萬兄弟會的這幫老兄弟怎麽辦?
他們身上早就烙印下了艾雷恩一派的印記,奧地利自由黨掌權後,絕對沒有他們什麽好果子吃。
更何況,奧地利自由黨中的少數極端民族主義分子,一直叫囂著不能讓法國人騎在他們頭上,要將林登萬兄弟會中的法國中高層驅逐!
這是林登萬兄弟會中的老兄弟們無法容忍的,若是沒有他們的存在,奧地利自由黨根本不可能出現,現在這幫人翅膀硬了,竟然想要奪權!
不過,奧地利自由黨的謀劃在艾雷恩眼裏就是一個笑話,他們畢竟是艾雷恩發展出來的下屬機構,當初為了讓奧地利自由黨去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吸引維也納當局政府的目光,隻能將奧地利自由黨丟出去自己發展。
沒辦法,那時候奧地利自由黨都是通緝犯,身為合法組織領袖的艾雷恩不能與非法的奧地利自由黨有太親密的接觸。
這就給了奧地利自由黨萌生自身利益群體的機會!
這都是發展革命勢力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第二天清晨,不出意外的,皇家近衛軍用上了剛剛運抵的輕型火炮,主要是小口徑的野戰炮和輕便的臼炮。
小口徑野戰炮是無法轟垮維也納城牆的,再加上仰射角度和有效射程不過關,是沒辦法對維也納守軍產生什麽威脅的。
這些小口徑野戰炮被發明出來,也不是用來攻城,而是用於機動野戰。
小口徑野戰炮都是騎兵帶著滿地跑,在野戰中可以迅速抵達戰術位置進行快速炮擊,打完以後就換個地方。
這其實就是騎兵炮。
不過臼炮在攻城戰裏的用途可就大了,甚至可以說臼炮外加數學知識,終結了棱堡時代!
有了火炮的補充,外加上一晚上的休整後,皇家近衛軍的士氣得到穩步恢複。
在弗朗茨一世親自督戰下,皇家近衛軍又一次瘋狂的衝向維也納城牆。
而維也納城牆上的火炮,如同昨天一樣,準頭欠佳,遠距離的實心彈幾乎不會對皇家近衛軍造成什麽傷亡,隻有近距離發射霰彈的時候,才會讓皇家近衛軍感到難受。
不過這一次攻城,皇家近衛軍不用在看著維也納城牆炮台上的火炮幹瞪眼了,一門門臼炮跟在攻城的皇家近衛軍士兵後麵,計算好角度後,快速布置臼炮陣地,輕便的臼炮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朝著那些炮台發射出一枚枚開花彈!
這玩意比起傳統的投石機,不知好了多少倍!
準確度更高,爆炸威力更強!
隻要有一枚開花彈落在火炮周圍,整個炮台就是一片殘屍!
沒多久,皇家近衛軍重點進攻的城牆上的炮台,被挨個點名,雙方的炮兵在巨大的技術代差下,革命軍的炮台全都被臼炮掀翻!
不是火炮被炸毀,而是上麵的炮兵死的死殘的殘,革命軍的武裝市民數量管夠,但會開炮的人卻屈指可數,消耗幾輪後,革命軍裏已經找不到多少會開炮的士兵了……
操控火炮不是說你能把火炮打響就合格,至少你要懂得怎麽瞄準吧,大致方向總得對吧,否則你打出再多的炮彈,朝著敵軍隔壁轟擊,除了浪費炮彈有什麽意義?
能打出炮彈的人或許不少,但會瞄準的人那就是真正的炮兵了,哪怕隻是炮手新兵,在此時的革命軍裏也是極少數。
好在,艾雷恩早就預估到這個情況,保留了一部分熟練的炮手沒有派過去跟皇家近衛軍對耗。
雙方的近距離炮戰中,皇家近衛軍的炮手可是打出了驚人的一比五的戰損比!
也就是說,革命軍那麵平均要死傷5個炮手,皇家近衛軍這麵才會死傷一名炮手。
別看皇家近衛軍人少,但他們的炮兵數量和革命軍的炮手數量差距並不大,如此懸殊的戰損比,艾雷恩自然不會跟奧地利皇家近衛軍拚到底。
沒有了城頭火炮壓製後,皇家近衛軍的傷亡降低了不少,很快又一次登上城頭。
隨後就麵對烏泱泱的人群,艾雷恩把革命軍的人海戰術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並且這一次艾雷恩用奧地利皇家近衛軍擁有火炮,維也納保衛戰麵臨危機為理由,將奧地利自由黨的所有武裝力量都派上城頭,讓他們帶領著武裝市民鏖戰。
這時候,艾雷恩的奧地利共和國總統身份就起到了關鍵,草創的奧地利共和國總統同時還兼職著陸軍總司令的職位,軍政一把抓,尤其是在戰爭時期,擁有無限製權力!
正因如此,艾雷恩才將奧地利自由黨私下裏的小動作看成一個笑話。
擁有如此大權力的共和國總統,怎麽可能放任奧地利自由黨坐大?
即便沒有這次維也納保衛者,艾雷恩也有的是方法把奧地利自由黨當作炮灰。
艾雷恩之所以沒有製止奧地利自由黨以自身的名義拉人,主要目的是為了多一點炮灰,以及避免革命軍內訌提前爆發。
在這場維也納保衛戰中,奧地利自由黨還是很好用的。
沒多久,登上城頭的奧地利皇家近衛軍就被趕了下去,而奧地利自由黨的成員則忙著指揮武裝平民躲避下方的臼炮炮擊。
維也納城防體係十分完善,有專門的防炮洞,就是上麵有堅固頂層的區域,可以有效防止從天而降的臼炮炮彈。
所以單憑開花彈是無法將城牆內守軍炸到崩潰的。
不過敵軍如果衝上城頭,維也納革命軍就要走出防炮洞頂上去了,自然也會遭到開花彈的轟擊。
十分了解維也納城防體係的皇家近衛軍沒有浪費多少開花彈對城牆內的革命軍轟擊,城頭看不到人影後,就停止開炮。
沒多久,下一波皇家近衛軍衝了上來。
就這樣,皇家近衛軍不計傷亡的反複衝擊維也納城牆,憑借臼炮開花彈的支持,將城內革命軍殺得鬼哭狼嚎,半天時間過去,城牆內外已經遍布屍體,甚至找不到幹淨的落腳點,敵我雙方都是踩著滑溜溜的血水鏖戰!
至於城牆後麵處決逃兵的地方,已經掛起了數百具逃兵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