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李家。
離南華三中不遠,二裏地,主要山路,交通不便。
一個愜意祥和的小村落,依山傍水,綠意盎然。
施滿江曾經帶苟冬冬他們上狼峰的時候,路過一趟。
這天早上,陽光明媚,雞犬相聞。
早早,趙紅霞就起床燒鍋放水,今天李威的老師,要來他們家吃飯了。
李威生日。
李威他爹李水生,一大早就出門了,上南華市買了兩條中華,煙酒菜齊備。
說真的,活著這麽大歲數,李水生還是頭一迴買中華香煙。
六十多一包的。
完事兒迴到村,李水生揣著一包香煙就出門了,找同村的青壯,挨個給他們遞煙。“三叔,蛤蟆在家嗎?”
“在呢!咋地啦!”
李水生春風滿麵,上前給三叔打了根中華。“沒啥事兒,就問問蛤蟆一會兒有空沒,我那犢子今天十八歲生日,一會兒他班主任會來,我尋思宰頭豬,感激感激人家。這不找蛤蟆幫手呢嘛!”
“晚點殺豬了,三叔也上我家一塊吃飯去哈!”
“成,蛤蟆去跟水生哥幫忙去。”
“得嘞!”
“三叔,一會兒那啥,到點過來一塊吃頓飯哈!”
“嗨!不用了,你嬸飯都弄好了。”
李水生離開後,三叔嗤之以鼻。“傻了吧唧的,腦門子讓驢踢了吧?來個班主任就殺豬,嗤!我還以為縣長來了捏!”
旁邊還有幾小老頭,農村都這樣,沒什麽娛樂節目,就那麽幾個老掉牙,成天湊一塊嘮嗑,打發時間。
幾老頭聞言哈哈大笑道。“可不是咋滴,我尋思他家來哪位大人物呢!整半天就他家孩子的老師。有必要嘛!這麽熱情洋溢。”
“嘖!走,咱瞅瞅去,反正擱這呆著也沒啥事兒。”
“一塊,看看他孩子老師什麽人物,值得殺豬嘛!”
“哈哈!他老師知道李水生要殺豬的話,估計樂不行了都,哪兒有這麽傻的家長,為了請他吃一頓飯,要殺一頭豬。光桌子就擺了八張,不知道還以為他家孩子結婚呢!”
……
李水生跟趙紅霞在南華呆了有十多年時間,通過勤勞的雙手,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再加上省吃儉用,總算是熬出頭,在南華買了一套房子。
但是這次犒勞施滿江,兩人沒有在南華市區的房子給施滿江做一頓飯,也沒尋思上放點請客。
趙紅霞賣菜的,要自己在家煮飯的話,八成菜她自個兒攤位上就有。那樣的話,總覺得顯得不夠鄭重。
上酒店的話,也不行。
李威都跟他說了,人施滿江開的車那都是價值近千萬的法拉利,而且還是別人送的,就這檔次,什麽酒店沒去過。
太高檔酒店,李水生趙紅霞他們消費不起,中低檔,完了施滿江不定高興。
思來想去,兩人決定迴村,就在後山李家,辦一桌酒席,宴請施滿江。順帶著,請高一三全體學生搓一頓,來者是客。
現在城裏人不都講究農家樂嘛!
菜全是村裏親戚那摘的,新鮮菜,無公害,無汙染。豬是李水生花錢從他同胞兄弟那買的,沒吃過飼料,跟野豬一樣放養,養了快一年了,才三百多斤。
這種豬的豬肉,再有錢的人都吃不到,肉特香,可口香甜有嚼勁,帶著一股山野味。
本來是養自家過年的時候宰殺了吃的。
為了表達自己對施滿江的感激之情,李水生花了點錢,完了靠著情分,這才買下來的。
一早,找好幫手,然後把豬從豬圈裏邊驅趕出來,幾個青年壯漢撲上前,把豬架在兩凳子上,死死摁著,固定住。完了這邊李水生手裏攥著一把殺豬刀,對著豬脖子一刀送進去。
頓時,溫熱的血花噗的一下噴了出來。
“紅霞,你在幹嘛呢你,快拿盆來啊!”
趙紅霞忙遞過來一木盆。
豬這玩意兒可是好東西,全身的寶。
幾個青年依舊死死摁著豬,免得豬掙紮跑了,糟蹋了豬血。
前些年隔壁村的就發生一件趣事兒,過年的時候,也是殺豬。把豬給殺了,血放的差不多,滾熱的開水一燙,毛都刮半邊了,結果那頭豬居然還站起來,在院子裏搖搖晃晃溜達了一圈,最後才倒下。
“唿唿!”
豬喘著粗氣,嘴角不斷冒出血泡。
豬是家禽中最愚蠢的畜生,沒有之一。
所以殺豬不會覺得血腥,憐憫什麽的。
有喜事兒,喜慶的日子才會殺豬。
狗啊,牛什麽的,會顯得特殘忍,尤其狗跟牛都比較靈性。知道要死了,狗會發出嗚嗚的悲鳴,眼巴巴瞅著你,牛會掉眼淚。
“趕緊的,快做飯啊!威來電話了都,他們現在就在路上呢!在有一會兒該到了。”
李水生在殺豬,趙紅霞也沒閑著。
一邊燒開水浸泡豬毛,一邊把各種菜切好,端到廚房,然後由請來的,村裏的那種大廚,親自操刀做飯。
李水生殺豬,旁邊不少人圍觀,基本還在李家村的,都到齊了。
三叔也在。
除了蛤蟆極個別年輕體壯的,剩下全是老頭老太太。國家飛速發展,年輕人都上外邊撈金掙錢去了,農村現在基本上都一個畫麵——幾間搖搖欲墜的土坯房,幾個頭發蒼白的老人。
這就是華夏農村現貌。
眾人圍繞著李水生議論紛紛,話題主要圍繞著施滿江跟那頭豬。
一頭豬,三百多斤,五十個人吃是吃不完的。
放了血,內髒什麽的,也有近二百斤肉。
平均每人四斤肉,誰吃的下,又不是豬排牛排,平均一個人吃四兩肉都夠嗆。
二百斤肉,能多出一百好幾十斤,這些肉,李水生到時候帶迴南華一點,送施滿江一半,剩下的,就給這些七大姑八大嬸,讓他們拿去分了。
殺完了,李水生他們找來一個梯子,用鉤子鉤住豬蹄,把豬倒掛在梯子上。李水生攥著屠刀,從頭到腳,把豬開膛破肚,然後再用手扒拉,把豬的內髒掏出來,擱篩子上,一會兒還得整理,灌腸什麽的。
一殺豬,三叔就流哈喇子,沒別的愛好,這輩子就好生吃豬板油。
“來,三叔,趁熱乎。”李水生自然知道三叔有這個嗜好,麻溜從豬肚裏邊掏出溫熱的板油遞給三叔,後者笑盈盈頜首接過,直接丟嘴裏吧唧咀嚼起來,一臉享受。
一邊吃著,一邊嘴還沒個停。
“水生啊!你今天這請的是誰啊?該不會隻有李威班主任一個人吧?殺這麽大一頭豬誒!”
“就是啊!到底有沒有大人物來啊!”
對於農民而言,一頭牛那是他們的命根子,一頭豬也是價值不菲。
殺豬待客,那得多大的客?
“沒,”
李水生笑容滿麵道。“確實是小威的班主任,還有他們班的學生。前段時間,小威不懂事,在學校跟人鬧矛盾,是他班主任幫他解決的,我尋思正好小威十八周歲生日,搞一頓飯,請人家吃一頓,聊表感激。”
要不是施滿江幫手,李威的腎都給人弄走了。
別說殺頭豬,施滿江就是要他李水生半條命,李水生連眼皮都不帶眨一下的。
“扯犢子呢吧!”
三叔他們不信。
殺一頭豬宴請學校班主任,那……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簡直就是個奇葩。
三叔等那些老頭,一個個嘴角浮現出一抹譏誚之色。
雖然他們沒什麽出息,農村小老頭,但是人家心高氣傲,牛掰啊!
旁邊還有一個擔著尿桶的,大家都叫他癩子,本來是準備上地裏施肥的,這會兒也是一臉倨傲,神情淡漠。
沒辦法,癩子這輩子不行,但人家崽厲害。
年前剛從南華迴來,衣錦還鄉,開著一輛五手的奧拓。車雖說爛了點,但怎麽滴,那也算是有車一族。
自打癩子他崽把奧拓開迴家後,癩子腿也不酸了,腰也不疼了,說話那嗓門都比普通人要高出好幾個分貝。
一學校的破老師,癩子自然是瞧不起。
老師一個月才多少錢工資?別說買沒買車,有沒有考駕照都是個問題。
不像自己的兒子那麽有出息。
當然,全村最富有的,最有地位的還是三叔。
他的大兒子,在南華開塑料廠,一年掙好幾十萬呐!人家的座駕是二十多萬的現代越野。聽三叔在那吹,說他崽明年要換寶馬了都。
“來了來了。”
有眼尖的老頭喊了一嗓子。
轉頭望去,村口十幾輛車,浩浩蕩蕩,形成一條車龍。這場麵,尤為壯觀,殊不知,後山李家這樣沒落的小村子,路麵崎嶇,平時能有一輛車進村,那指定都會引起軒然大波,吸引所有村民的注意,更別說這麽多車了。
“這麽快?”
李水生蛋疼了,豬剛殺,肉跟內髒什麽的都還沒處理好。完了趙紅霞那邊,菜也剛切好,鍋都還沒熱乎呢!
“小威這事兒辦的,來的時候也不打個招唿。”
李水生忙招唿著,讓人把桌子椅子什麽的,全搬出來,擦拭幹淨,準備招待客人。
...
離南華三中不遠,二裏地,主要山路,交通不便。
一個愜意祥和的小村落,依山傍水,綠意盎然。
施滿江曾經帶苟冬冬他們上狼峰的時候,路過一趟。
這天早上,陽光明媚,雞犬相聞。
早早,趙紅霞就起床燒鍋放水,今天李威的老師,要來他們家吃飯了。
李威生日。
李威他爹李水生,一大早就出門了,上南華市買了兩條中華,煙酒菜齊備。
說真的,活著這麽大歲數,李水生還是頭一迴買中華香煙。
六十多一包的。
完事兒迴到村,李水生揣著一包香煙就出門了,找同村的青壯,挨個給他們遞煙。“三叔,蛤蟆在家嗎?”
“在呢!咋地啦!”
李水生春風滿麵,上前給三叔打了根中華。“沒啥事兒,就問問蛤蟆一會兒有空沒,我那犢子今天十八歲生日,一會兒他班主任會來,我尋思宰頭豬,感激感激人家。這不找蛤蟆幫手呢嘛!”
“晚點殺豬了,三叔也上我家一塊吃飯去哈!”
“成,蛤蟆去跟水生哥幫忙去。”
“得嘞!”
“三叔,一會兒那啥,到點過來一塊吃頓飯哈!”
“嗨!不用了,你嬸飯都弄好了。”
李水生離開後,三叔嗤之以鼻。“傻了吧唧的,腦門子讓驢踢了吧?來個班主任就殺豬,嗤!我還以為縣長來了捏!”
旁邊還有幾小老頭,農村都這樣,沒什麽娛樂節目,就那麽幾個老掉牙,成天湊一塊嘮嗑,打發時間。
幾老頭聞言哈哈大笑道。“可不是咋滴,我尋思他家來哪位大人物呢!整半天就他家孩子的老師。有必要嘛!這麽熱情洋溢。”
“嘖!走,咱瞅瞅去,反正擱這呆著也沒啥事兒。”
“一塊,看看他孩子老師什麽人物,值得殺豬嘛!”
“哈哈!他老師知道李水生要殺豬的話,估計樂不行了都,哪兒有這麽傻的家長,為了請他吃一頓飯,要殺一頭豬。光桌子就擺了八張,不知道還以為他家孩子結婚呢!”
……
李水生跟趙紅霞在南華呆了有十多年時間,通過勤勞的雙手,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再加上省吃儉用,總算是熬出頭,在南華買了一套房子。
但是這次犒勞施滿江,兩人沒有在南華市區的房子給施滿江做一頓飯,也沒尋思上放點請客。
趙紅霞賣菜的,要自己在家煮飯的話,八成菜她自個兒攤位上就有。那樣的話,總覺得顯得不夠鄭重。
上酒店的話,也不行。
李威都跟他說了,人施滿江開的車那都是價值近千萬的法拉利,而且還是別人送的,就這檔次,什麽酒店沒去過。
太高檔酒店,李水生趙紅霞他們消費不起,中低檔,完了施滿江不定高興。
思來想去,兩人決定迴村,就在後山李家,辦一桌酒席,宴請施滿江。順帶著,請高一三全體學生搓一頓,來者是客。
現在城裏人不都講究農家樂嘛!
菜全是村裏親戚那摘的,新鮮菜,無公害,無汙染。豬是李水生花錢從他同胞兄弟那買的,沒吃過飼料,跟野豬一樣放養,養了快一年了,才三百多斤。
這種豬的豬肉,再有錢的人都吃不到,肉特香,可口香甜有嚼勁,帶著一股山野味。
本來是養自家過年的時候宰殺了吃的。
為了表達自己對施滿江的感激之情,李水生花了點錢,完了靠著情分,這才買下來的。
一早,找好幫手,然後把豬從豬圈裏邊驅趕出來,幾個青年壯漢撲上前,把豬架在兩凳子上,死死摁著,固定住。完了這邊李水生手裏攥著一把殺豬刀,對著豬脖子一刀送進去。
頓時,溫熱的血花噗的一下噴了出來。
“紅霞,你在幹嘛呢你,快拿盆來啊!”
趙紅霞忙遞過來一木盆。
豬這玩意兒可是好東西,全身的寶。
幾個青年依舊死死摁著豬,免得豬掙紮跑了,糟蹋了豬血。
前些年隔壁村的就發生一件趣事兒,過年的時候,也是殺豬。把豬給殺了,血放的差不多,滾熱的開水一燙,毛都刮半邊了,結果那頭豬居然還站起來,在院子裏搖搖晃晃溜達了一圈,最後才倒下。
“唿唿!”
豬喘著粗氣,嘴角不斷冒出血泡。
豬是家禽中最愚蠢的畜生,沒有之一。
所以殺豬不會覺得血腥,憐憫什麽的。
有喜事兒,喜慶的日子才會殺豬。
狗啊,牛什麽的,會顯得特殘忍,尤其狗跟牛都比較靈性。知道要死了,狗會發出嗚嗚的悲鳴,眼巴巴瞅著你,牛會掉眼淚。
“趕緊的,快做飯啊!威來電話了都,他們現在就在路上呢!在有一會兒該到了。”
李水生在殺豬,趙紅霞也沒閑著。
一邊燒開水浸泡豬毛,一邊把各種菜切好,端到廚房,然後由請來的,村裏的那種大廚,親自操刀做飯。
李水生殺豬,旁邊不少人圍觀,基本還在李家村的,都到齊了。
三叔也在。
除了蛤蟆極個別年輕體壯的,剩下全是老頭老太太。國家飛速發展,年輕人都上外邊撈金掙錢去了,農村現在基本上都一個畫麵——幾間搖搖欲墜的土坯房,幾個頭發蒼白的老人。
這就是華夏農村現貌。
眾人圍繞著李水生議論紛紛,話題主要圍繞著施滿江跟那頭豬。
一頭豬,三百多斤,五十個人吃是吃不完的。
放了血,內髒什麽的,也有近二百斤肉。
平均每人四斤肉,誰吃的下,又不是豬排牛排,平均一個人吃四兩肉都夠嗆。
二百斤肉,能多出一百好幾十斤,這些肉,李水生到時候帶迴南華一點,送施滿江一半,剩下的,就給這些七大姑八大嬸,讓他們拿去分了。
殺完了,李水生他們找來一個梯子,用鉤子鉤住豬蹄,把豬倒掛在梯子上。李水生攥著屠刀,從頭到腳,把豬開膛破肚,然後再用手扒拉,把豬的內髒掏出來,擱篩子上,一會兒還得整理,灌腸什麽的。
一殺豬,三叔就流哈喇子,沒別的愛好,這輩子就好生吃豬板油。
“來,三叔,趁熱乎。”李水生自然知道三叔有這個嗜好,麻溜從豬肚裏邊掏出溫熱的板油遞給三叔,後者笑盈盈頜首接過,直接丟嘴裏吧唧咀嚼起來,一臉享受。
一邊吃著,一邊嘴還沒個停。
“水生啊!你今天這請的是誰啊?該不會隻有李威班主任一個人吧?殺這麽大一頭豬誒!”
“就是啊!到底有沒有大人物來啊!”
對於農民而言,一頭牛那是他們的命根子,一頭豬也是價值不菲。
殺豬待客,那得多大的客?
“沒,”
李水生笑容滿麵道。“確實是小威的班主任,還有他們班的學生。前段時間,小威不懂事,在學校跟人鬧矛盾,是他班主任幫他解決的,我尋思正好小威十八周歲生日,搞一頓飯,請人家吃一頓,聊表感激。”
要不是施滿江幫手,李威的腎都給人弄走了。
別說殺頭豬,施滿江就是要他李水生半條命,李水生連眼皮都不帶眨一下的。
“扯犢子呢吧!”
三叔他們不信。
殺一頭豬宴請學校班主任,那……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簡直就是個奇葩。
三叔等那些老頭,一個個嘴角浮現出一抹譏誚之色。
雖然他們沒什麽出息,農村小老頭,但是人家心高氣傲,牛掰啊!
旁邊還有一個擔著尿桶的,大家都叫他癩子,本來是準備上地裏施肥的,這會兒也是一臉倨傲,神情淡漠。
沒辦法,癩子這輩子不行,但人家崽厲害。
年前剛從南華迴來,衣錦還鄉,開著一輛五手的奧拓。車雖說爛了點,但怎麽滴,那也算是有車一族。
自打癩子他崽把奧拓開迴家後,癩子腿也不酸了,腰也不疼了,說話那嗓門都比普通人要高出好幾個分貝。
一學校的破老師,癩子自然是瞧不起。
老師一個月才多少錢工資?別說買沒買車,有沒有考駕照都是個問題。
不像自己的兒子那麽有出息。
當然,全村最富有的,最有地位的還是三叔。
他的大兒子,在南華開塑料廠,一年掙好幾十萬呐!人家的座駕是二十多萬的現代越野。聽三叔在那吹,說他崽明年要換寶馬了都。
“來了來了。”
有眼尖的老頭喊了一嗓子。
轉頭望去,村口十幾輛車,浩浩蕩蕩,形成一條車龍。這場麵,尤為壯觀,殊不知,後山李家這樣沒落的小村子,路麵崎嶇,平時能有一輛車進村,那指定都會引起軒然大波,吸引所有村民的注意,更別說這麽多車了。
“這麽快?”
李水生蛋疼了,豬剛殺,肉跟內髒什麽的都還沒處理好。完了趙紅霞那邊,菜也剛切好,鍋都還沒熱乎呢!
“小威這事兒辦的,來的時候也不打個招唿。”
李水生忙招唿著,讓人把桌子椅子什麽的,全搬出來,擦拭幹淨,準備招待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