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他頓了頓,道:“善水說得有道理,不過,孤覺得同樣是新招募不久的人,衙門的差役能夠處變不驚,訓練有素,軍營的新兵卻拍馬也趕不上,這就是領兵之人能力上的差距使然呀。”
“善練兵的人才正是我軍所缺乏。”
“哼,虧得李健還對我誇口他練過兵,結果怎樣,還不是吹牛。袁侍衛是你推薦的,果然是英雄了得,強將手下無弱兵。”
朱炎謙虛了兩句,轉移話題道:“殿下,華天師說今天會請天庭降下三十萬斤鋼鐵,加工兵甲軍械需要不少人手,另外,軍營的聶離將軍前日呈文,指出城防有許多不足之處,修補它們需要大量人手。”
“那就多多招攬民伕。”
“殿下英明。”朱炎道:“下官眼見這兩日遷到州城附近的災民和流民越來越多,若讓他們閑著恐怕要生出事端,正打算從他們當中中招募大量人手。”
“這樣的小事你看著辦就行了。”瑞王有些不解地問:“不過卿何不采用征役之法呢?”
“征役是個好辦法,眼下的情況更宜用募役法。”朱炎解釋道:“蓋因民心趨利,今年天災人禍不斷,誰給飯吃百姓就跟誰,官府現在是在開倉放糧,妖教同樣也在放糧籠絡民心。既然爭就要爭得徹底,募役之法就是放利與民,百姓從官府得到好處,就會因為害怕所獲之利被妖教奪走而自覺地站到官府這邊。”
“對呀,還是你看得透徹。如果還有征役法,會更加激起草民的反感,征役和募役應當看具體的情況來選擇。”
朱炎乘機開導道:“故治民之術貴在因時製宜,先王之法,聖人之術必須根據實際的情況調整、實施,切不可生搬硬套。”
“嗬嗬,善水說的道理比書上的生動,早知道孤就該奏請父皇下令讓你做孤的老師。”
“臣惶恐。”
“不過你說的固然有理,可孤這幾天閑時翻看過衙門帳簿,帳麵上的錢糧多已見底,孤亦向李通判問過,倉庫中實際的錢糧數比帳麵上的更少,這些天已經消耗掉了不少,現在你要募役,錢糧從哪裏出?”
“賣仙丹所得、征集城內外餘糧所得、向縉紳富室募捐所得還能湊些錢糧出來,而且華天師日前曾對下官說,他約到不少朋友半月之後送錢糧支援大軍,相信得到這些援助後可以應付一段日子。”
瑞王聞言大喜,興奮地道:“要是有更多仙人來助陣,孤複何憂。就是不知能否請動仙人們先送孤迴京城,也好免去三軍將士後顧之憂。”
朱炎潑了瓢冷水:“殿下是欽命平賊將軍,若棄三軍而走,聖上會如何看?百官會如何議論?史官會如何寫?況且下官聽華天師說,他的朋友隻答應支援些錢糧過來,動手助戰是絕對不會做的。”
瑞王苦著臉長歎一口氣:“唉,多些錢糧總算件好事吧。”
朱炎想了想道:“下官接手州衙時曾查檢帳簿、文書等,發現其中有不少問題,當時要求相關官吏寫出書麵答辯狀,前日他們都已經交上來,狀中所述頗多涉及前任主官,殿下有沒有興趣看看?”
瑞王憤憤地道:“若非前任貪墨,遲平局麵怎會糜爛如是?你將那些書狀送到孤的書房,孤要好好看看。”轉而和顏悅色地道:“軍政大事請你多多費心,孤的身家性命可全交在你手上呀。”
過了午時,靖寇軍前營主將胡京闐,靖寇軍後營主將康灃,民兵左營主將歐元陽,民兵右營主將毛綬,還有李健陸續按命令來到衙門匯報,事涉軍事機密,瑞王在內衙主持議事。
四位主將依次匯報了各營的損失情況。
在這場意外的炸營兵亂中,四座軍營共死亡七百四十一人、傷兩千三百六十七人、失蹤人數暫時還未統計出來,預計不下三千,營帳、器械損毀無數。
瑞王再一次暴怒起來:“好呀,真有本事,這還沒跟賊軍照麵呐,你們就折損了兩停隊伍,聖上將軍隊交到你們手裏就是用來這樣折損著玩的嗎?朝廷養著你們就是讓你們這樣鬧笑話的嗎?孤的麵子就是給你們這樣作踐的嗎?”
“孤還指望你們守住遲平,朝廷還指望你們剿滅反賊,聖上還指望你們為社稷立下功炎,全他媽指望不上了。李健,你說你練的什麽兵?還在孤麵前吹牛當年練兵如何如何厲害,原來厲害到了這樣的地步,廢物,飯桶,白癡,王八蛋!”
聽著瑞王不顧皇家體麵地髒字滿天飛,在場的將官除了有限幾人之外,一個個嚇得臉色灰白,噤若寒蟬。
朱炎勸道:“殿下,無論靖寇軍還是民兵都是剛剛招募來,成軍不過旬日,士卒不諳軍令,不習戰陣,連自己的主官也認不全,炸營之變事起倉促,黑暗之中驚惶失措出些岔子在所難免。”
瑞王怒火正盛,轉向朱炎罵道:“你還好意思說?孤將軍務大權交給你,你卻整天埋頭民政,一天到晚隻知道放告審案,沽名釣譽,全沒將軍國大事放在心上,要是你肯拿出一半的精力督促他們加緊練兵,怎會出這樣的醜事?”
朱炎知他在氣頭上,也不爭辯,摘下烏紗跪伏在地:“下官失職,難辭其咎,有負聖上、朝廷期許,愧對殿下重托,願自請罷免。”
旁邊的眾將官見狀也一齊自去頂冠,伏地請罪。
瑞王生氣歸生氣,其實心裏倒怕他們真的摞挑子,又罵過幾句狠話,語氣轉平和些:“孤無意責罰你們,這次的過失暫且記下,你們以後將功補過吧。”
朱炎領眾將官謝罷起身,道:“下官以為,昨夜兵營之禍為害甚烈,幸未發生在接敵之時,隻須督促眾將官加緊練兵,假以時日必可一掃頹勢,成就一支虎狼之師。隻是賊軍逼迫日近,時日無多,非常之時必須以非常之人行非常之法才可收非常之功,靖寇、民兵二軍諸級將校宜做調整。”
瑞王點頭道:“準允所請,你速擬好章程報與孤聞。”
“下官懇請殿下即日親巡四營,一則代天家和朝廷安撫三軍以安軍心,二則檢校諸營損失以定陟罰臧否,三則考察將校賢愚以定黜拔升降。”
事涉眾人的切身利益,在場的將官多露出驚疑之色。
瑞王不理會他們的豐富表情,自顧擊掌叫好:“好,很好,正合孤意。不過孤身體不適不宜出行,就由卿家全權代勞吧,孤信得過你。”
這一席話是兩人早就商量好的,更是不得不為之舉。
官場重文輕武的習氣由來已久,武官的地位很低,各衛所世襲軍戶官員更加不堪,為不被士大夫們看不起,許多衛所武官棄武學文蔚為風尚,譬如遲平千戶所的幾位主官們,吟詩作賦的本事比帶兵打仗的本事要強得多。
前任知州張真並不太昏聵,非常清楚胡京闐等人的本事,平時與他們詩歌唱酬粉飾太平,真要打仗出兵的時候將他們晾在一旁,出兵老窯嶺時將千戶所知戰、能戰的將士幾乎全部帶走了,留下來的要麽隻會舞文弄墨,要麽隻懂揮鋤頭種地,以這些人為班底來組建靖寇軍和民兵的素質可想而知。
當然,在留守的千戶所官兵中並非全無有真本事的人,譬如遊擊將軍聶離,朱炎初時不知道他的底細,後來一查他的履曆不禁大喜過望,原來聶離出身邊軍,從一個普通士兵憑借軍功累升至參將,是一個知兵善戰的驍勇之將。
他頓了頓,道:“善水說得有道理,不過,孤覺得同樣是新招募不久的人,衙門的差役能夠處變不驚,訓練有素,軍營的新兵卻拍馬也趕不上,這就是領兵之人能力上的差距使然呀。”
“善練兵的人才正是我軍所缺乏。”
“哼,虧得李健還對我誇口他練過兵,結果怎樣,還不是吹牛。袁侍衛是你推薦的,果然是英雄了得,強將手下無弱兵。”
朱炎謙虛了兩句,轉移話題道:“殿下,華天師說今天會請天庭降下三十萬斤鋼鐵,加工兵甲軍械需要不少人手,另外,軍營的聶離將軍前日呈文,指出城防有許多不足之處,修補它們需要大量人手。”
“那就多多招攬民伕。”
“殿下英明。”朱炎道:“下官眼見這兩日遷到州城附近的災民和流民越來越多,若讓他們閑著恐怕要生出事端,正打算從他們當中中招募大量人手。”
“這樣的小事你看著辦就行了。”瑞王有些不解地問:“不過卿何不采用征役之法呢?”
“征役是個好辦法,眼下的情況更宜用募役法。”朱炎解釋道:“蓋因民心趨利,今年天災人禍不斷,誰給飯吃百姓就跟誰,官府現在是在開倉放糧,妖教同樣也在放糧籠絡民心。既然爭就要爭得徹底,募役之法就是放利與民,百姓從官府得到好處,就會因為害怕所獲之利被妖教奪走而自覺地站到官府這邊。”
“對呀,還是你看得透徹。如果還有征役法,會更加激起草民的反感,征役和募役應當看具體的情況來選擇。”
朱炎乘機開導道:“故治民之術貴在因時製宜,先王之法,聖人之術必須根據實際的情況調整、實施,切不可生搬硬套。”
“嗬嗬,善水說的道理比書上的生動,早知道孤就該奏請父皇下令讓你做孤的老師。”
“臣惶恐。”
“不過你說的固然有理,可孤這幾天閑時翻看過衙門帳簿,帳麵上的錢糧多已見底,孤亦向李通判問過,倉庫中實際的錢糧數比帳麵上的更少,這些天已經消耗掉了不少,現在你要募役,錢糧從哪裏出?”
“賣仙丹所得、征集城內外餘糧所得、向縉紳富室募捐所得還能湊些錢糧出來,而且華天師日前曾對下官說,他約到不少朋友半月之後送錢糧支援大軍,相信得到這些援助後可以應付一段日子。”
瑞王聞言大喜,興奮地道:“要是有更多仙人來助陣,孤複何憂。就是不知能否請動仙人們先送孤迴京城,也好免去三軍將士後顧之憂。”
朱炎潑了瓢冷水:“殿下是欽命平賊將軍,若棄三軍而走,聖上會如何看?百官會如何議論?史官會如何寫?況且下官聽華天師說,他的朋友隻答應支援些錢糧過來,動手助戰是絕對不會做的。”
瑞王苦著臉長歎一口氣:“唉,多些錢糧總算件好事吧。”
朱炎想了想道:“下官接手州衙時曾查檢帳簿、文書等,發現其中有不少問題,當時要求相關官吏寫出書麵答辯狀,前日他們都已經交上來,狀中所述頗多涉及前任主官,殿下有沒有興趣看看?”
瑞王憤憤地道:“若非前任貪墨,遲平局麵怎會糜爛如是?你將那些書狀送到孤的書房,孤要好好看看。”轉而和顏悅色地道:“軍政大事請你多多費心,孤的身家性命可全交在你手上呀。”
過了午時,靖寇軍前營主將胡京闐,靖寇軍後營主將康灃,民兵左營主將歐元陽,民兵右營主將毛綬,還有李健陸續按命令來到衙門匯報,事涉軍事機密,瑞王在內衙主持議事。
四位主將依次匯報了各營的損失情況。
在這場意外的炸營兵亂中,四座軍營共死亡七百四十一人、傷兩千三百六十七人、失蹤人數暫時還未統計出來,預計不下三千,營帳、器械損毀無數。
瑞王再一次暴怒起來:“好呀,真有本事,這還沒跟賊軍照麵呐,你們就折損了兩停隊伍,聖上將軍隊交到你們手裏就是用來這樣折損著玩的嗎?朝廷養著你們就是讓你們這樣鬧笑話的嗎?孤的麵子就是給你們這樣作踐的嗎?”
“孤還指望你們守住遲平,朝廷還指望你們剿滅反賊,聖上還指望你們為社稷立下功炎,全他媽指望不上了。李健,你說你練的什麽兵?還在孤麵前吹牛當年練兵如何如何厲害,原來厲害到了這樣的地步,廢物,飯桶,白癡,王八蛋!”
聽著瑞王不顧皇家體麵地髒字滿天飛,在場的將官除了有限幾人之外,一個個嚇得臉色灰白,噤若寒蟬。
朱炎勸道:“殿下,無論靖寇軍還是民兵都是剛剛招募來,成軍不過旬日,士卒不諳軍令,不習戰陣,連自己的主官也認不全,炸營之變事起倉促,黑暗之中驚惶失措出些岔子在所難免。”
瑞王怒火正盛,轉向朱炎罵道:“你還好意思說?孤將軍務大權交給你,你卻整天埋頭民政,一天到晚隻知道放告審案,沽名釣譽,全沒將軍國大事放在心上,要是你肯拿出一半的精力督促他們加緊練兵,怎會出這樣的醜事?”
朱炎知他在氣頭上,也不爭辯,摘下烏紗跪伏在地:“下官失職,難辭其咎,有負聖上、朝廷期許,愧對殿下重托,願自請罷免。”
旁邊的眾將官見狀也一齊自去頂冠,伏地請罪。
瑞王生氣歸生氣,其實心裏倒怕他們真的摞挑子,又罵過幾句狠話,語氣轉平和些:“孤無意責罰你們,這次的過失暫且記下,你們以後將功補過吧。”
朱炎領眾將官謝罷起身,道:“下官以為,昨夜兵營之禍為害甚烈,幸未發生在接敵之時,隻須督促眾將官加緊練兵,假以時日必可一掃頹勢,成就一支虎狼之師。隻是賊軍逼迫日近,時日無多,非常之時必須以非常之人行非常之法才可收非常之功,靖寇、民兵二軍諸級將校宜做調整。”
瑞王點頭道:“準允所請,你速擬好章程報與孤聞。”
“下官懇請殿下即日親巡四營,一則代天家和朝廷安撫三軍以安軍心,二則檢校諸營損失以定陟罰臧否,三則考察將校賢愚以定黜拔升降。”
事涉眾人的切身利益,在場的將官多露出驚疑之色。
瑞王不理會他們的豐富表情,自顧擊掌叫好:“好,很好,正合孤意。不過孤身體不適不宜出行,就由卿家全權代勞吧,孤信得過你。”
這一席話是兩人早就商量好的,更是不得不為之舉。
官場重文輕武的習氣由來已久,武官的地位很低,各衛所世襲軍戶官員更加不堪,為不被士大夫們看不起,許多衛所武官棄武學文蔚為風尚,譬如遲平千戶所的幾位主官們,吟詩作賦的本事比帶兵打仗的本事要強得多。
前任知州張真並不太昏聵,非常清楚胡京闐等人的本事,平時與他們詩歌唱酬粉飾太平,真要打仗出兵的時候將他們晾在一旁,出兵老窯嶺時將千戶所知戰、能戰的將士幾乎全部帶走了,留下來的要麽隻會舞文弄墨,要麽隻懂揮鋤頭種地,以這些人為班底來組建靖寇軍和民兵的素質可想而知。
當然,在留守的千戶所官兵中並非全無有真本事的人,譬如遊擊將軍聶離,朱炎初時不知道他的底細,後來一查他的履曆不禁大喜過望,原來聶離出身邊軍,從一個普通士兵憑借軍功累升至參將,是一個知兵善戰的驍勇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