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會場內頓時一片轟動,聲音裏叫最多、最響亮的是叫好聲,這讓在兩邊涼篷裏觀禮的士紳麵上頗有些難看。
“本官接到急報,窯原、湔嶺、通淼、召池四縣縣城昨天都已被賊兵攻破,相信很快遲平城和觀屏縣城就要麵臨賊兵的圍攻了。”
會場內又是一陣轟動,喜悅者、驚懼者皆有,人們對於官府敢將這樣的軍情當眾宣告都感到萬分不解,尤其縉紳人等麵露驚懼和憤怒。
朱炎沒理會別人的反應,不緊不慢地道:“大家可能都知道,血河妖教的教首餘如閑自稱西天外道魔主降世,我遲平州相信他的妖言的人家可不在少數。”
朱炎目光威嚴地掃過全場:“但是本官可以鄭重地告訴大家,餘如閑是個大騙子,他根本就不是彌勒轉世,他所說的一切都是為蠱惑人心,為誘惑良家子弟獻出錢財,為騙得百姓跟隨他造反。”
人們更加不安地躁動起來,誠如朱炎所言,這裏信奉血河教的人不在少數,如此赤裸裸攻擊他們心目中神佛般存在的教主的話語讓這些人漸漸憤怒起來。
“有人會問,你憑什麽詆毀餘如閑?”朱炎的聲音裏似有股磁力吸引住眾百姓:“本官這就告訴你,因為餘如閑和他的手下妖言惑眾、逆天造反,觸怒了天庭,天庭派遣昆侖山玉虛洞元朔天師下凡到遲平州幫助官府剿滅這夥逆賊。”
華源溯接口道:“不錯,本仙乃玉皇大帝駕下殿前兵曹司部曹華源溯,奉玉帝禦旨下凡指導遲平州官府剿滅那逆天造反的妖人餘如閑及其同夥。”
有先前展示的神通做鋪墊,此刻他的話極有震懾力和說服力,人群的躁動重又平複下來。
朱炎繼續大聲道:“本官在此要正告那些附逆從賊者和與反賊暗通款曲者,你們自己掂量掂量孰去孰從,你們的造反不可能成功,逆天不祥,逆天是要禍及子孫的,本官可以在此保證,隻要及時迴頭官府可以既往不咎,頑固不化者必當誅其九族。”
他的威脅之語效果似乎不佳,在場的百姓表情上沒幾個很在乎。
朱炎接著道:“血河妖教反賊這幾日殺害了不少朝廷命官,罪在不赦,本官要他們知道,官府要以血償血,今天就當眾斬殺妖教封的偽後將軍慕容佩垣和其他三十五名妖教反賊。”
他大手一揮,一隊人馬拖出一串穿囚徒,整齊地按倒跪在台下。
蜃影圖像轉到了這些人身上,慕容佩垣無複兇悍之氣,麵色慘白地跪在地上等死,其他的死囚中固然有以前抓捕的血河教徒,也有幾個是前天帶頭哄搶衙門的衙役,還有幾個是向來橫行街頭作惡多端的地痞無賴。
隨著朱炎一聲令下,三十六顆人頭滾落黃土,血光嚇得不少人瑟瑟發抖,這總算讓一部分人有所動容。
“第二件大事,是要告訴鄉親們,當今聖上、朝廷已經知道了遲平的情況,所以聖上下旨令瑞親王為欽差隨元朔天師一起來到遲平州坐鎮州城,節製諸府、州、縣民政軍事,觀風宣撫,剿滅反賊,諸位快快跪迎瑞親王鑾駕上台。”
黃幔遮蓋的涼篷掀開,全套親王禮服的瑞王在李健和袁立秋率領的侍衛簇擁下登上彩台,在正中的飾龍金椅上坐下。
朱炎率領群僚跪拜,山唿千歲。
瑞王接受完官員、縉紳和百姓的朝拜,道:“孤奉父皇手諭為欽差秘道前來遲平,剿滅反賊、宣慰地方的事還要多多仰仗諸位士大夫、士子和黎民百姓。”
看到在場的不少官紳、士子多有疑色,朱炎大聲宣布:“擺香案,請聖旨,請瑞王殿下宣旨。”
瑞王起身,展開三道聖旨大聲宣讀。
第一道聖旨授瑞王平賊將軍銜、總兵大將,以親王璽印及原欽差關防大印節製遲平州及其鄰近各府、縣軍政事務,可黜、斬文官從四品以下、武官正三品以下從賊、附逆、貪瀆、不聽號令、貽誤軍機者,可任命代官,事後奏聞。
第二道聖旨任命朱炎為遲平州代知州,讚理軍務。
第三道聖旨授權瑞王按兩衛之製建靖寇軍剿賊,遲平州可募民兵助剿,以兩萬為率。
宣旨已畢,瑞王不緊不慢地道:“若有人懷疑孤王身份和聖旨真偽,隻管上前來驗看聖旨及印信便是,孤赦其無罪。”
真還有幾個不曉事理的人上前查驗,其中包括致仕的官員,驗看過後俱是驚唿道:“這是中旨。”掉過頭看向朱炎。
瑞王出示的這份聖旨餘皆合式,獨獨沒有內閣的票擬,這樣的聖旨便稱為中旨了。
中旨雖然也合法,但缺乏權威性,就算朝廷官員拒絕奉詔也沒有不對,如今朱炎已是遲平的最高長官,這份中旨有沒有效當然決定於他的態度。
“中旨便不是聖旨了麽?”朱炎冷聲反問道。
他看似篤定,實則心下也有些尷尬,要知道對於靠皇帝中旨升官的人,士林的統一評價就是“不要臉”。
瑞王又拿出的親王玉牒、印綬和欽差金印,眾人驗看後自然都承認是真貨,會場內外對瑞王的身份和聖旨的真偽再無懷疑。
拿到這三道聖旨可謂一波三折,瑞王魂魄當晚借畫卷迴到紫禁城麵見皇帝,詳奏被劫經曆和脫險至遲平州前後的情況,依朱炎的建議提出了三事,孰料平時耽於修道煉丹的皇帝遇到這種大事時並不似往常那般昏聵,雖傷感於兒子的悲慘經曆,對其所奏請之事並不鬆口。
畫軸的法力隻能維持一個時辰,瑞王不得不魂迴遲平,同時發現畫軸的法力隨著使用次數增加而減少,最多還能使用五次。
心急之下的瑞王當晚第二次用畫軸魂魄迴京麵聖,這次帶上了蓋有他親王印璽、欽差大印和遲平州正堂大印、同知金印、朱炎私印、通判金印及簽名的聯名奏章。
皇帝見到這封奏章後一邊叫人核對印信和簽名的真偽,一邊破天荒地叫了早朝,將奏章放到早朝上討論,結果絕大部分官員認為此事太荒謬,應當先等地方的奏報再行定計。
滿懷希望的瑞王第三次進覲後得知這一結果,失聲痛哭,一邊曆數父子間相處的私秘往事,一邊再三哀告請旨。
終於被親情打動的皇帝急召內閣,命擬旨準複奏章所請三事,結果內閣不肯奉詔,給事中威脅要封還。
最後,勃然大怒的皇帝親自寫手諭蓋玉璽,交由第四度前來的瑞王魂魄帶迴。
驗完聖旨真偽,瑞王起身道:“聖上賜孤以征專大權,然孤年幼,不諳軍政事務,恐負聖恩,故一切軍政事務皆委讚理軍務、代知州朱炎大人,孤隻掌用印及複核。”
皇帝在聖旨裏並沒有交代這些,但曾當著他的麵讚賞朱炎的提議老成持重,所以他仍老老實實地依照前約當眾宣布交出權力,實際上他能宣布交出便也能隨時宣布收迴權力,聖旨中不寫清楚何嚐不是對朱炎的製約。
朱炎跪拜謝恩,起身後轉向台下百姓,朗聲道:“賊兵日益迫近,遲平危在旦夕,為了確保州城無恙,本官宣布從今天起全境戒嚴,州城、觀屏縣城實行宵禁。其二,對糧草等重要的軍備物資實行軍管,所有縣、鄉、裏、村家中存糧超過五石以上部分不論公私俱征為軍糧,要全部交到官倉,所有人的口糧統一由官府按人按日配給,有敢隱匿藏私者以抗命附逆論,一經發現,格殺勿論。”
會場內頓時一片轟動,聲音裏叫最多、最響亮的是叫好聲,這讓在兩邊涼篷裏觀禮的士紳麵上頗有些難看。
“本官接到急報,窯原、湔嶺、通淼、召池四縣縣城昨天都已被賊兵攻破,相信很快遲平城和觀屏縣城就要麵臨賊兵的圍攻了。”
會場內又是一陣轟動,喜悅者、驚懼者皆有,人們對於官府敢將這樣的軍情當眾宣告都感到萬分不解,尤其縉紳人等麵露驚懼和憤怒。
朱炎沒理會別人的反應,不緊不慢地道:“大家可能都知道,血河妖教的教首餘如閑自稱西天外道魔主降世,我遲平州相信他的妖言的人家可不在少數。”
朱炎目光威嚴地掃過全場:“但是本官可以鄭重地告訴大家,餘如閑是個大騙子,他根本就不是彌勒轉世,他所說的一切都是為蠱惑人心,為誘惑良家子弟獻出錢財,為騙得百姓跟隨他造反。”
人們更加不安地躁動起來,誠如朱炎所言,這裏信奉血河教的人不在少數,如此赤裸裸攻擊他們心目中神佛般存在的教主的話語讓這些人漸漸憤怒起來。
“有人會問,你憑什麽詆毀餘如閑?”朱炎的聲音裏似有股磁力吸引住眾百姓:“本官這就告訴你,因為餘如閑和他的手下妖言惑眾、逆天造反,觸怒了天庭,天庭派遣昆侖山玉虛洞元朔天師下凡到遲平州幫助官府剿滅這夥逆賊。”
華源溯接口道:“不錯,本仙乃玉皇大帝駕下殿前兵曹司部曹華源溯,奉玉帝禦旨下凡指導遲平州官府剿滅那逆天造反的妖人餘如閑及其同夥。”
有先前展示的神通做鋪墊,此刻他的話極有震懾力和說服力,人群的躁動重又平複下來。
朱炎繼續大聲道:“本官在此要正告那些附逆從賊者和與反賊暗通款曲者,你們自己掂量掂量孰去孰從,你們的造反不可能成功,逆天不祥,逆天是要禍及子孫的,本官可以在此保證,隻要及時迴頭官府可以既往不咎,頑固不化者必當誅其九族。”
他的威脅之語效果似乎不佳,在場的百姓表情上沒幾個很在乎。
朱炎接著道:“血河妖教反賊這幾日殺害了不少朝廷命官,罪在不赦,本官要他們知道,官府要以血償血,今天就當眾斬殺妖教封的偽後將軍慕容佩垣和其他三十五名妖教反賊。”
他大手一揮,一隊人馬拖出一串穿囚徒,整齊地按倒跪在台下。
蜃影圖像轉到了這些人身上,慕容佩垣無複兇悍之氣,麵色慘白地跪在地上等死,其他的死囚中固然有以前抓捕的血河教徒,也有幾個是前天帶頭哄搶衙門的衙役,還有幾個是向來橫行街頭作惡多端的地痞無賴。
隨著朱炎一聲令下,三十六顆人頭滾落黃土,血光嚇得不少人瑟瑟發抖,這總算讓一部分人有所動容。
“第二件大事,是要告訴鄉親們,當今聖上、朝廷已經知道了遲平的情況,所以聖上下旨令瑞親王為欽差隨元朔天師一起來到遲平州坐鎮州城,節製諸府、州、縣民政軍事,觀風宣撫,剿滅反賊,諸位快快跪迎瑞親王鑾駕上台。”
黃幔遮蓋的涼篷掀開,全套親王禮服的瑞王在李健和袁立秋率領的侍衛簇擁下登上彩台,在正中的飾龍金椅上坐下。
朱炎率領群僚跪拜,山唿千歲。
瑞王接受完官員、縉紳和百姓的朝拜,道:“孤奉父皇手諭為欽差秘道前來遲平,剿滅反賊、宣慰地方的事還要多多仰仗諸位士大夫、士子和黎民百姓。”
看到在場的不少官紳、士子多有疑色,朱炎大聲宣布:“擺香案,請聖旨,請瑞王殿下宣旨。”
瑞王起身,展開三道聖旨大聲宣讀。
第一道聖旨授瑞王平賊將軍銜、總兵大將,以親王璽印及原欽差關防大印節製遲平州及其鄰近各府、縣軍政事務,可黜、斬文官從四品以下、武官正三品以下從賊、附逆、貪瀆、不聽號令、貽誤軍機者,可任命代官,事後奏聞。
第二道聖旨任命朱炎為遲平州代知州,讚理軍務。
第三道聖旨授權瑞王按兩衛之製建靖寇軍剿賊,遲平州可募民兵助剿,以兩萬為率。
宣旨已畢,瑞王不緊不慢地道:“若有人懷疑孤王身份和聖旨真偽,隻管上前來驗看聖旨及印信便是,孤赦其無罪。”
真還有幾個不曉事理的人上前查驗,其中包括致仕的官員,驗看過後俱是驚唿道:“這是中旨。”掉過頭看向朱炎。
瑞王出示的這份聖旨餘皆合式,獨獨沒有內閣的票擬,這樣的聖旨便稱為中旨了。
中旨雖然也合法,但缺乏權威性,就算朝廷官員拒絕奉詔也沒有不對,如今朱炎已是遲平的最高長官,這份中旨有沒有效當然決定於他的態度。
“中旨便不是聖旨了麽?”朱炎冷聲反問道。
他看似篤定,實則心下也有些尷尬,要知道對於靠皇帝中旨升官的人,士林的統一評價就是“不要臉”。
瑞王又拿出的親王玉牒、印綬和欽差金印,眾人驗看後自然都承認是真貨,會場內外對瑞王的身份和聖旨的真偽再無懷疑。
拿到這三道聖旨可謂一波三折,瑞王魂魄當晚借畫卷迴到紫禁城麵見皇帝,詳奏被劫經曆和脫險至遲平州前後的情況,依朱炎的建議提出了三事,孰料平時耽於修道煉丹的皇帝遇到這種大事時並不似往常那般昏聵,雖傷感於兒子的悲慘經曆,對其所奏請之事並不鬆口。
畫軸的法力隻能維持一個時辰,瑞王不得不魂迴遲平,同時發現畫軸的法力隨著使用次數增加而減少,最多還能使用五次。
心急之下的瑞王當晚第二次用畫軸魂魄迴京麵聖,這次帶上了蓋有他親王印璽、欽差大印和遲平州正堂大印、同知金印、朱炎私印、通判金印及簽名的聯名奏章。
皇帝見到這封奏章後一邊叫人核對印信和簽名的真偽,一邊破天荒地叫了早朝,將奏章放到早朝上討論,結果絕大部分官員認為此事太荒謬,應當先等地方的奏報再行定計。
滿懷希望的瑞王第三次進覲後得知這一結果,失聲痛哭,一邊曆數父子間相處的私秘往事,一邊再三哀告請旨。
終於被親情打動的皇帝急召內閣,命擬旨準複奏章所請三事,結果內閣不肯奉詔,給事中威脅要封還。
最後,勃然大怒的皇帝親自寫手諭蓋玉璽,交由第四度前來的瑞王魂魄帶迴。
驗完聖旨真偽,瑞王起身道:“聖上賜孤以征專大權,然孤年幼,不諳軍政事務,恐負聖恩,故一切軍政事務皆委讚理軍務、代知州朱炎大人,孤隻掌用印及複核。”
皇帝在聖旨裏並沒有交代這些,但曾當著他的麵讚賞朱炎的提議老成持重,所以他仍老老實實地依照前約當眾宣布交出權力,實際上他能宣布交出便也能隨時宣布收迴權力,聖旨中不寫清楚何嚐不是對朱炎的製約。
朱炎跪拜謝恩,起身後轉向台下百姓,朗聲道:“賊兵日益迫近,遲平危在旦夕,為了確保州城無恙,本官宣布從今天起全境戒嚴,州城、觀屏縣城實行宵禁。其二,對糧草等重要的軍備物資實行軍管,所有縣、鄉、裏、村家中存糧超過五石以上部分不論公私俱征為軍糧,要全部交到官倉,所有人的口糧統一由官府按人按日配給,有敢隱匿藏私者以抗命附逆論,一經發現,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