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健進言道:“兵荒馬亂,州城為賊軍兵鋒所指,已是險地,主人萬金之軀實不宜置身其中。”
“不錯,我下次有機會再進去看看吧,家中父母想念,請華天師盡速送我迴家為好。”瑞王現在是驚弓之鳥,恨不能立即飛迴京城,哪敢在此耽擱。
華源溯眼珠一翻:“不行,先進城歇歇再說。”
瑞王和李健大感意外,皆眼巴巴地向朱炎投去求援的目光。
朱炎道:“華先生,此地未脫險境,耽擱一天便多三分變數,若有差池,前功盡棄,先生何不一鼓作氣以克全功?”
華源溯露出為難的表情:“仙輩中人萬事隨緣,我與王公子的緣法隻到此為止,再要繼續送下去就要逆天,很難辦呀。”
朱炎明白他在乘機抬高要價,歎了口氣:“唉,果不其然,盡在數中。也罷,既然華先生為難,此事另作安排。”
“咳,隻要還在遲平我便同你們有緣法,我也到城裏坐坐,看看朱大人怎麽打人的屁股,哈哈,哈哈。”華源溯暗地裏傳音:“我事也做了,力氣也出了,你休想賴帳。”
同知是個佐貳閑職,可設可不設,全國幾百個府州大多不設此職,遲平以前沒有設,朱炎因而免去交接的繁瑣,同時也麵臨著一個尷尬,州城以前沒有同知衙門,張真下令改廢棄的舊城隍廟為同知衙門,但改造工程到現在還沒有完工,房間無頂少牆根本不能住人。
瑞王參觀完“新”同知衙門後大罵道:“此地知州真是個蠢材,朝廷下達增設職官的命令已有兩月,他連改造舊宅的小事也辦不好,如此低劣無能者吏部早該撤了他。”
“吏部例依考績銓選官員,隻要考語不差就成,何況此地遠京城萬裏,消息閉塞,縱有風評也傳不進京城諸公耳中。”朱炎換完官服出來正好聽見瑞王的抱怨,半玩笑地接過話題。
“難為你一個堂堂朝廷六品命官今晚要在官衙裏麵露宿。”
“不必露宿,今晚住進知州衙門去。”
“什麽?你太大膽了吧!”瑞王吃驚地道:“就算知州死後由你暫署,按製也必須等到朝廷的正式文書下來後你才能住進去。”
朱炎小聲地道:“按製,親王巡幸地方,應當騰出正堂衙門為行宮,殿下不會不許我隨侍吧?”
瑞王也壓低了聲音:“不是說好不暴露孤的身份麽?”
“殿下無須暴露身份,隻要住進去就行,日後禦史彈劾,下官好以此自辯。”
“原來善水智珠在握。”瑞王恍然大悟,一本正經地說道:“因情勢危困,孤特許暫署遲平州同知朱大人入禁宿衛,可便宜行事。”
“下官領命。”朱炎正兒八經地行大禮,嘴角掛起一絲笑意。
瑞王心裏不踏實,道:“你該不會為此才不力勸華天師送孤迴京吧?”
“下官自兗州城外至此,須臾不離左右,殿下何來此問?”
“倒也是,是孤多疑了,事不宜遲,等會兒接管了知州衙門,你要調重兵守護孤的安全,最要緊的是別讓華天師丟下我們走掉。”
知州衙門正被衣襟襤褸的百姓圍得水泄不通,幸虧孫道正帶領幾個人堵住大門,盡力地保護衙門不被侵占。
朱炎示意歐元陽、李健護住瑞王從人群中擠開一條道進入衙門大門,自己站在門坎上大聲說:“各位父老,我就是新任同知朱炎,張知州戰歿,按朝廷製度由本官自動署理知州事務,本官先在此做個承諾,署任後立即取消告賑錢,敞開各地官倉無條件放糧。請眾位父老鄉親將這個消息告訴你們的親朋戚友,並代本官向那些一時糊塗隨血河教鬧事的人傳個話,隻要他們迴頭是岸,本官以烏紗擔保官府既往不咎。”
下麵發出震天般的歡唿聲,百姓群情激動之下地擁著他衝開門口禁卒的阻攔,湧進衙門俱擠在月台下。
大堂上十幾個書吏和被擠上來的二十幾個皂隸跪了一地。
一名穿從七品官服的官員道:“下官遲平州判官李自勝恭迎朱大人署任。”
“諸位請起。”朱炎坐到公案後問道:“怎麽隻有你們幾個?其他人呢?”
“迴大人,本州原有判官三人,下官排在最末,其他兩位一位隨張大人出征陣亡,另一位昨夜離城不知去向。吏目一職向來空缺。六房書吏原有三十二人,未逃者止有十五人。三班衙役共兩百一十四人,隨張大人出征者一百三十人,在此候駕的二十九人,連夜逃走十七人,另三十八人今晨圖謀乘亂劫掠庫房,幸被大人的護衛及時趕到將他們拿下,現押在二衙聽候發落。”
“可惡,這些人該誅九族。”瑞王怒火中燒,大叫道:“善水,你馬上發令將逃跑的人抓捕歸案,將他們一並處斬,不,立即千刀淩遲,以儆效尤。”
“王公子毋須憂慮,公事由本官依律法處置即可。”朱炎冷冷地頂迴瑞王,接著問:“李大人,本城守備是誰?為何不來參見本官?”
“本州有遲平千戶所,士卒一千人,千戶胡京闐大人兼領本城守備,下官已經派人去請了。”
李健上前一步請命:“朱大人,我願前去催請胡千戶速來。”
“如此有勞了。”朱炎巴不得如此,李健的為人行事比較強勢,正適合現今局麵下出麵。
發完簽令,他繼續問李自勝:“大人可知道本州尚有多少兵丁可用?”
李自勝對答如流:“因本州多盜匪,州城向由千戶所分兵五百駐守,安靖地方則士卒不足,故張知州曾按大縣一千,小縣五百之例募得三千民壯,編為遲平靖綏義勇營,東奔西走撲滅民亂。
五天前,忽接窯原縣報血河教匪首餘如閑現身老窯嶺大集上萬教匪圖謀不軌,張大人遂於前日親率千戶所官軍五百人和義勇營前往抓捕,不料反而被亂民所害,張大人戰死,官軍全軍覆沒。
目下城中能調動的兵馬隻有剩下的五百守城軍和州衙裏現在的這些人。”
瑞王的額頭冒出冷汗:加上衙役才五百多一點,守城已自不足。
朱炎平靜地道:“王公子和本官今天就要入駐州衙,故張知州的遺眷不宜繼續留在衙門裏,可將他們暫時安頓到同知衙門。
他的幕賓、長隨人等須經本官核對府庫圖冊無誤後才許離開。此二事麻煩李大人速速辦妥。”
李自勝神色間露出不忍,拱拱手算是領命。
朱炎轉過身走到月台前麵向百姓大聲道:“本官宣布從今天起取消告賑錢,已經收取的按冊發還原主,各地官倉敞開放賑,以救民於水火。除此之外,州衙收取的雜稅還有兩百一十七項,據本官看其中一百九十三項為苛稅,從今天起一概廢除,剩下的二十四項也需重新核訂標準後征收。”
月台下百姓發出雷鳴般的歡唿聲響應。
有一個極不協調的尖嗓門刺耳地大叫起來:“大人無權這樣做。”說話的是個上點年紀的儒士,站在月台下目光陰冷地看著上麵。
朱炎轉身踱迴桌案後坐下,方始問:“你是什麽人?為何質疑本官的決定?”
“我文博,為故張知州的幕賓,掌刑名。我粗通朝廷律法,大人現暫署知州事,無權更改前任正堂頒布的諭令,除非大人得到朝廷正式任命。就算得到正式任命,隻要已由部、省核過稅額的雜稅大人亦無權裁撤減免,而且據我所知,兩百一十七項雜稅有一百七十五項已經被部、省正式厘定進本州稅額之中。”
李健進言道:“兵荒馬亂,州城為賊軍兵鋒所指,已是險地,主人萬金之軀實不宜置身其中。”
“不錯,我下次有機會再進去看看吧,家中父母想念,請華天師盡速送我迴家為好。”瑞王現在是驚弓之鳥,恨不能立即飛迴京城,哪敢在此耽擱。
華源溯眼珠一翻:“不行,先進城歇歇再說。”
瑞王和李健大感意外,皆眼巴巴地向朱炎投去求援的目光。
朱炎道:“華先生,此地未脫險境,耽擱一天便多三分變數,若有差池,前功盡棄,先生何不一鼓作氣以克全功?”
華源溯露出為難的表情:“仙輩中人萬事隨緣,我與王公子的緣法隻到此為止,再要繼續送下去就要逆天,很難辦呀。”
朱炎明白他在乘機抬高要價,歎了口氣:“唉,果不其然,盡在數中。也罷,既然華先生為難,此事另作安排。”
“咳,隻要還在遲平我便同你們有緣法,我也到城裏坐坐,看看朱大人怎麽打人的屁股,哈哈,哈哈。”華源溯暗地裏傳音:“我事也做了,力氣也出了,你休想賴帳。”
同知是個佐貳閑職,可設可不設,全國幾百個府州大多不設此職,遲平以前沒有設,朱炎因而免去交接的繁瑣,同時也麵臨著一個尷尬,州城以前沒有同知衙門,張真下令改廢棄的舊城隍廟為同知衙門,但改造工程到現在還沒有完工,房間無頂少牆根本不能住人。
瑞王參觀完“新”同知衙門後大罵道:“此地知州真是個蠢材,朝廷下達增設職官的命令已有兩月,他連改造舊宅的小事也辦不好,如此低劣無能者吏部早該撤了他。”
“吏部例依考績銓選官員,隻要考語不差就成,何況此地遠京城萬裏,消息閉塞,縱有風評也傳不進京城諸公耳中。”朱炎換完官服出來正好聽見瑞王的抱怨,半玩笑地接過話題。
“難為你一個堂堂朝廷六品命官今晚要在官衙裏麵露宿。”
“不必露宿,今晚住進知州衙門去。”
“什麽?你太大膽了吧!”瑞王吃驚地道:“就算知州死後由你暫署,按製也必須等到朝廷的正式文書下來後你才能住進去。”
朱炎小聲地道:“按製,親王巡幸地方,應當騰出正堂衙門為行宮,殿下不會不許我隨侍吧?”
瑞王也壓低了聲音:“不是說好不暴露孤的身份麽?”
“殿下無須暴露身份,隻要住進去就行,日後禦史彈劾,下官好以此自辯。”
“原來善水智珠在握。”瑞王恍然大悟,一本正經地說道:“因情勢危困,孤特許暫署遲平州同知朱大人入禁宿衛,可便宜行事。”
“下官領命。”朱炎正兒八經地行大禮,嘴角掛起一絲笑意。
瑞王心裏不踏實,道:“你該不會為此才不力勸華天師送孤迴京吧?”
“下官自兗州城外至此,須臾不離左右,殿下何來此問?”
“倒也是,是孤多疑了,事不宜遲,等會兒接管了知州衙門,你要調重兵守護孤的安全,最要緊的是別讓華天師丟下我們走掉。”
知州衙門正被衣襟襤褸的百姓圍得水泄不通,幸虧孫道正帶領幾個人堵住大門,盡力地保護衙門不被侵占。
朱炎示意歐元陽、李健護住瑞王從人群中擠開一條道進入衙門大門,自己站在門坎上大聲說:“各位父老,我就是新任同知朱炎,張知州戰歿,按朝廷製度由本官自動署理知州事務,本官先在此做個承諾,署任後立即取消告賑錢,敞開各地官倉無條件放糧。請眾位父老鄉親將這個消息告訴你們的親朋戚友,並代本官向那些一時糊塗隨血河教鬧事的人傳個話,隻要他們迴頭是岸,本官以烏紗擔保官府既往不咎。”
下麵發出震天般的歡唿聲,百姓群情激動之下地擁著他衝開門口禁卒的阻攔,湧進衙門俱擠在月台下。
大堂上十幾個書吏和被擠上來的二十幾個皂隸跪了一地。
一名穿從七品官服的官員道:“下官遲平州判官李自勝恭迎朱大人署任。”
“諸位請起。”朱炎坐到公案後問道:“怎麽隻有你們幾個?其他人呢?”
“迴大人,本州原有判官三人,下官排在最末,其他兩位一位隨張大人出征陣亡,另一位昨夜離城不知去向。吏目一職向來空缺。六房書吏原有三十二人,未逃者止有十五人。三班衙役共兩百一十四人,隨張大人出征者一百三十人,在此候駕的二十九人,連夜逃走十七人,另三十八人今晨圖謀乘亂劫掠庫房,幸被大人的護衛及時趕到將他們拿下,現押在二衙聽候發落。”
“可惡,這些人該誅九族。”瑞王怒火中燒,大叫道:“善水,你馬上發令將逃跑的人抓捕歸案,將他們一並處斬,不,立即千刀淩遲,以儆效尤。”
“王公子毋須憂慮,公事由本官依律法處置即可。”朱炎冷冷地頂迴瑞王,接著問:“李大人,本城守備是誰?為何不來參見本官?”
“本州有遲平千戶所,士卒一千人,千戶胡京闐大人兼領本城守備,下官已經派人去請了。”
李健上前一步請命:“朱大人,我願前去催請胡千戶速來。”
“如此有勞了。”朱炎巴不得如此,李健的為人行事比較強勢,正適合現今局麵下出麵。
發完簽令,他繼續問李自勝:“大人可知道本州尚有多少兵丁可用?”
李自勝對答如流:“因本州多盜匪,州城向由千戶所分兵五百駐守,安靖地方則士卒不足,故張知州曾按大縣一千,小縣五百之例募得三千民壯,編為遲平靖綏義勇營,東奔西走撲滅民亂。
五天前,忽接窯原縣報血河教匪首餘如閑現身老窯嶺大集上萬教匪圖謀不軌,張大人遂於前日親率千戶所官軍五百人和義勇營前往抓捕,不料反而被亂民所害,張大人戰死,官軍全軍覆沒。
目下城中能調動的兵馬隻有剩下的五百守城軍和州衙裏現在的這些人。”
瑞王的額頭冒出冷汗:加上衙役才五百多一點,守城已自不足。
朱炎平靜地道:“王公子和本官今天就要入駐州衙,故張知州的遺眷不宜繼續留在衙門裏,可將他們暫時安頓到同知衙門。
他的幕賓、長隨人等須經本官核對府庫圖冊無誤後才許離開。此二事麻煩李大人速速辦妥。”
李自勝神色間露出不忍,拱拱手算是領命。
朱炎轉過身走到月台前麵向百姓大聲道:“本官宣布從今天起取消告賑錢,已經收取的按冊發還原主,各地官倉敞開放賑,以救民於水火。除此之外,州衙收取的雜稅還有兩百一十七項,據本官看其中一百九十三項為苛稅,從今天起一概廢除,剩下的二十四項也需重新核訂標準後征收。”
月台下百姓發出雷鳴般的歡唿聲響應。
有一個極不協調的尖嗓門刺耳地大叫起來:“大人無權這樣做。”說話的是個上點年紀的儒士,站在月台下目光陰冷地看著上麵。
朱炎轉身踱迴桌案後坐下,方始問:“你是什麽人?為何質疑本官的決定?”
“我文博,為故張知州的幕賓,掌刑名。我粗通朝廷律法,大人現暫署知州事,無權更改前任正堂頒布的諭令,除非大人得到朝廷正式任命。就算得到正式任命,隻要已由部、省核過稅額的雜稅大人亦無權裁撤減免,而且據我所知,兩百一十七項雜稅有一百七十五項已經被部、省正式厘定進本州稅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