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刑名和錢穀師爺的價錢高些,少至三、四百,多的有拿到千兩的,不過那是極個別的。
他們在以前的東家手下隻領三百兩,到了朱家就成了領兩份共六百兩銀子,如果再算上年底的獎酬,一年收入可能超過七百兩,比原先多出一倍多,自然樂得合不攏嘴。
卿平縣衙上午收到新任知縣遣人送來的紅諭,立即全衙動員起來,雖然衙署早在月前就已經重新粉刷過,但新長官遲遲不來,不免沾了灰塵,此時便將衙門裏外仔細地重新打掃一遍。
到下午,又一張牌票送了來,牌票上寫一應信息,於是全衙門的書吏、衙役,又在縣丞的指揮下動起來,按指示準備好迎接的器具,將新知縣上任的消息向本地士紳傳達。
八月二十日,衙門的書吏、衙役早早的就在交界路口等待。
剛到辰時,朱炎的車轎準時到達,一幹迎候的人就齊齊跪倒叩頭,朱炎不必下轎,隻掀開轎簾說了聲:“起去”。
吏役們齊聲謝恩起來,一班差役快速過來,扯起一張數丈長,七八尺高的青布幔,擋在後麵官眷乘坐的馬車旁,轎夫抬了一頂中轎進來,朱炎下轎過去,扶丁柔雲換乘。
丁柔雲今天特意化了淡妝,令本來清麗脫俗的絕世容顏,多出一絲嫵媚豔麗。
旁邊準備侍侯的役婦,還有偷看的吏役們,無不被她的絕世美貌所震驚,一個個看得呆住,有的人不知不覺間口角流下哈喇子。
朱炎麵露不快,兩個師爺肚子裏暗暗好笑,他們第一次看見丁柔雲的時候,表現也好不到哪裏去。
昨日就打賭換乘時會出現眼前的狀況,結果不出所料。
錢師爺劇烈地大聲咳嗽,連咳了十數下,才將眾吏、役悉數驚醒,累得錢師爺麵紅耳赤,假咳變作真咳。
朱炎在迴過神的衙役們侍候下,乘坐進大轎,兩個師爺坐進了小轎。
換乘結束,跟班傳話“起轎”,於是鳴鑼夫,鼓夫按著七聲鑼一聲鼓的節奏,鳴鑼開道。
一班衙役走在前麵,老遠便高叫迴避,吹鼓手吹吹打打,皂隸們排好全副儀仗,浩浩蕩蕩隨同官轎前進。
盡管朝廷的法律有嚴禁,朱炎在牌票裏也嚴詞禁絕,但衙門的書吏和衙役仍按慣例,在預先在進城的道路上,設三批迎接的隊伍,鄰近各鄉鎮士紳百姓很多都要參加,場麵很壯觀。
朱炎事先得過師爺的指點,知道這是下屬取悅上官的方式,心裏雖有不快,仍每次下轎跟迎接的人客套一番。
這樣走走停停,五十裏地走了近兩個時辰,快午時才到縣城。
大隊人馬從東門進城,縣丞、主簿、典史等首領官率領縣衙各雜官、六房典吏、全城生員全者候在城門口。
住在縣城的縉紳亦大多親來迎候,朱炎留意了一下,鄧天成隻派了個管家來應景。
在這樣的場合,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固定的套路,出錯了要鬧笑話,朱炎在兩位師爺的指點下,已經將應對儀禮話語記熟在心,公式化地走完過場,發表簡短訓諭之後,大隊人馬由東往西穿城內。
經過衙門的時候,官眷先進入內衙,朱炎則要按慣例先到城隍廟燒香,並在那裏齋戒宿廟,當晚獨自睡在城隍廟的宰牲房裏。
第二天一大早,朱炎早早起來,在屬吏人等的陪同下,正式祭祀城隍神。
祭祀結束後坐上官轎,全副儀仗正式進衙門,特意繞道,仍然是盡量走東向西的道路,這叫紫氣東來。
到了衙門口,隊伍向南轉半圈,這叫兜青龍,衙門的六扇大門一起打開,官轎一直抬到大門內落轎。
朱炎身著全套公服下轎,朝儀門一跪三叩首,再進儀門,登丹陛,升暖閣,向北三跪九叩首,朝拜公座,“叩謝聖恩”。
起身後,又朝早已擱在專製印架上的官印,叩四個頭,“拜印”。
這些程序在進行時,每一步都有一個縣官學的禮生,在旁邊高聲唱讚。
拜完了印,朱炎將禮生送到月台,由西階下去,隨後傳令擊點“升”,皂隸趕緊擂響三通“升堂鼓”。
朱炎踱到公案後坐下,滿院的皂隸、民壯齊聲高喊,一齊揮舞水火棍,幾次三番,算是趕走了一切祟氣。
按例,首次升堂的第一件事就是“畫卯”點名,朱炎手拿朱筆,將縣丞、主簿、典史、經書、照磨、六房典吏,一一點名。
第二件事是接受官吏的拜賀,先由縣丞、主簿、典史、經書、照磨等人上前叩頭,朱炎須起立拱手答禮。
以下吏、戶、禮、兵、刑、工六房書吏一房房上來叩頭,這時就可安坐受禮了,不必起身。
最後由衙役們遠遠的在丹陛下集體叩頭,至此點完名、受完禮,上任儀式就算結束了,書吏、衙役們退出。
朱炎在二堂擺席,拿剛才祭祀城隍的酒肉招待佐雜同僚,酒過三巡,佐雜官員等識相地告辭退出,朱炎進到內衙,上任的排場總算擺完。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縣衙的眾官員、書吏、衙役等對朱炎這位新官的底細不了解,對他怎樣燒這三把火心裏沒底,所以侍候得格外小心。
當班的衙役起個大早,日出時,衙宅門內打點七下,聽到這個信號,宅門、穿堂門、儀門、大門上的衙役就依次敲一通梆子。
這是衙門開始準備工作的信號,守大門的衙役請內衙發出大門鑰匙,打開大門,當班的書吏、衙役要來衙門報到。
到了早上,內衙宅門內又打點五下,宅門、穿堂門、儀門、大門上的衙役聽了這一信號,趕緊依次敲梆。
這套信號表示知縣已起床梳洗,準備到簽押房辦公,書吏們必須全部到位點卯上班,整理出應該今日處理的公文匯集,送簽押房,並收取前一日已批下的各類公文,分發各房執行。
朱炎起床稍晚一點,有差役進來侍候他梳洗完畢,用完早餐,內衙擊點三聲,這套信號就是表示知縣要出內衙宅門,各部門書吏、衙役都要肅立。
隨著三梆聲,朱炎走出宅門,前往大堂,內衙擊點一聲,大堂衙役擂響堂鼓,排列大堂兩側的皂隸拉長了調子齊聲高喊“升堂”。
朱炎在這氣勢的烘托下,慢慢踱進大堂,進暖閣,在公座上入座,堂鼓和喊叫聲這才停止。
今天是朱炎上任第一天,等了一會,無人來打官司,他索性閉目坐在椅上打起了瞌睡,下麵的三班衙役也不敢上來打擾。
一般早堂一個時辰結束,時辰一到,朱炎似乎瞌睡也醒了,起身宣布退堂,這時衙役擂響堂鼓四通,朱炎在鼓聲中迴到內衙,衙門開始午休,上午的公事就算完了。
內衙裏,錢文功、莫顯達都已經在那裏等候。
朱炎走進來伸了個懶腰,對兩人道:“晚生本欲昨晚向兩位夫子請教公務事宜,想到二位昨天勞累一天,不忍相勞,遂作罷,二位夫子昨夜可休息得好?”
兩人一齊躬身道:“承東翁體恤,我等十分感激。”
“錢夫子,晚生第一天坐早堂,什麽事也沒有,昨天乏了,睡得又晚,不覺在堂上打了個瞌睡,這不會有損官儀吧?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晚生應當從哪裏入手呢?”
“嗬嗬,早堂打個瞌睡倒不妨事,昨晚我就想向東翁進言,見東翁太乏所以不敢打擾,沒想到東翁第一天便起大早坐堂,勤政之心可鑒,亦知東翁有心開辟一番新氣像,此情傳出去,既讓本縣的士紳百姓知道東翁確實是個清官,更主要的是對本衙門的佐雜官員、書吏衙役昭示,東翁強龍硬壓地頭蛇的樣子。”
刑名和錢穀師爺的價錢高些,少至三、四百,多的有拿到千兩的,不過那是極個別的。
他們在以前的東家手下隻領三百兩,到了朱家就成了領兩份共六百兩銀子,如果再算上年底的獎酬,一年收入可能超過七百兩,比原先多出一倍多,自然樂得合不攏嘴。
卿平縣衙上午收到新任知縣遣人送來的紅諭,立即全衙動員起來,雖然衙署早在月前就已經重新粉刷過,但新長官遲遲不來,不免沾了灰塵,此時便將衙門裏外仔細地重新打掃一遍。
到下午,又一張牌票送了來,牌票上寫一應信息,於是全衙門的書吏、衙役,又在縣丞的指揮下動起來,按指示準備好迎接的器具,將新知縣上任的消息向本地士紳傳達。
八月二十日,衙門的書吏、衙役早早的就在交界路口等待。
剛到辰時,朱炎的車轎準時到達,一幹迎候的人就齊齊跪倒叩頭,朱炎不必下轎,隻掀開轎簾說了聲:“起去”。
吏役們齊聲謝恩起來,一班差役快速過來,扯起一張數丈長,七八尺高的青布幔,擋在後麵官眷乘坐的馬車旁,轎夫抬了一頂中轎進來,朱炎下轎過去,扶丁柔雲換乘。
丁柔雲今天特意化了淡妝,令本來清麗脫俗的絕世容顏,多出一絲嫵媚豔麗。
旁邊準備侍侯的役婦,還有偷看的吏役們,無不被她的絕世美貌所震驚,一個個看得呆住,有的人不知不覺間口角流下哈喇子。
朱炎麵露不快,兩個師爺肚子裏暗暗好笑,他們第一次看見丁柔雲的時候,表現也好不到哪裏去。
昨日就打賭換乘時會出現眼前的狀況,結果不出所料。
錢師爺劇烈地大聲咳嗽,連咳了十數下,才將眾吏、役悉數驚醒,累得錢師爺麵紅耳赤,假咳變作真咳。
朱炎在迴過神的衙役們侍候下,乘坐進大轎,兩個師爺坐進了小轎。
換乘結束,跟班傳話“起轎”,於是鳴鑼夫,鼓夫按著七聲鑼一聲鼓的節奏,鳴鑼開道。
一班衙役走在前麵,老遠便高叫迴避,吹鼓手吹吹打打,皂隸們排好全副儀仗,浩浩蕩蕩隨同官轎前進。
盡管朝廷的法律有嚴禁,朱炎在牌票裏也嚴詞禁絕,但衙門的書吏和衙役仍按慣例,在預先在進城的道路上,設三批迎接的隊伍,鄰近各鄉鎮士紳百姓很多都要參加,場麵很壯觀。
朱炎事先得過師爺的指點,知道這是下屬取悅上官的方式,心裏雖有不快,仍每次下轎跟迎接的人客套一番。
這樣走走停停,五十裏地走了近兩個時辰,快午時才到縣城。
大隊人馬從東門進城,縣丞、主簿、典史等首領官率領縣衙各雜官、六房典吏、全城生員全者候在城門口。
住在縣城的縉紳亦大多親來迎候,朱炎留意了一下,鄧天成隻派了個管家來應景。
在這樣的場合,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固定的套路,出錯了要鬧笑話,朱炎在兩位師爺的指點下,已經將應對儀禮話語記熟在心,公式化地走完過場,發表簡短訓諭之後,大隊人馬由東往西穿城內。
經過衙門的時候,官眷先進入內衙,朱炎則要按慣例先到城隍廟燒香,並在那裏齋戒宿廟,當晚獨自睡在城隍廟的宰牲房裏。
第二天一大早,朱炎早早起來,在屬吏人等的陪同下,正式祭祀城隍神。
祭祀結束後坐上官轎,全副儀仗正式進衙門,特意繞道,仍然是盡量走東向西的道路,這叫紫氣東來。
到了衙門口,隊伍向南轉半圈,這叫兜青龍,衙門的六扇大門一起打開,官轎一直抬到大門內落轎。
朱炎身著全套公服下轎,朝儀門一跪三叩首,再進儀門,登丹陛,升暖閣,向北三跪九叩首,朝拜公座,“叩謝聖恩”。
起身後,又朝早已擱在專製印架上的官印,叩四個頭,“拜印”。
這些程序在進行時,每一步都有一個縣官學的禮生,在旁邊高聲唱讚。
拜完了印,朱炎將禮生送到月台,由西階下去,隨後傳令擊點“升”,皂隸趕緊擂響三通“升堂鼓”。
朱炎踱到公案後坐下,滿院的皂隸、民壯齊聲高喊,一齊揮舞水火棍,幾次三番,算是趕走了一切祟氣。
按例,首次升堂的第一件事就是“畫卯”點名,朱炎手拿朱筆,將縣丞、主簿、典史、經書、照磨、六房典吏,一一點名。
第二件事是接受官吏的拜賀,先由縣丞、主簿、典史、經書、照磨等人上前叩頭,朱炎須起立拱手答禮。
以下吏、戶、禮、兵、刑、工六房書吏一房房上來叩頭,這時就可安坐受禮了,不必起身。
最後由衙役們遠遠的在丹陛下集體叩頭,至此點完名、受完禮,上任儀式就算結束了,書吏、衙役們退出。
朱炎在二堂擺席,拿剛才祭祀城隍的酒肉招待佐雜同僚,酒過三巡,佐雜官員等識相地告辭退出,朱炎進到內衙,上任的排場總算擺完。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縣衙的眾官員、書吏、衙役等對朱炎這位新官的底細不了解,對他怎樣燒這三把火心裏沒底,所以侍候得格外小心。
當班的衙役起個大早,日出時,衙宅門內打點七下,聽到這個信號,宅門、穿堂門、儀門、大門上的衙役就依次敲一通梆子。
這是衙門開始準備工作的信號,守大門的衙役請內衙發出大門鑰匙,打開大門,當班的書吏、衙役要來衙門報到。
到了早上,內衙宅門內又打點五下,宅門、穿堂門、儀門、大門上的衙役聽了這一信號,趕緊依次敲梆。
這套信號表示知縣已起床梳洗,準備到簽押房辦公,書吏們必須全部到位點卯上班,整理出應該今日處理的公文匯集,送簽押房,並收取前一日已批下的各類公文,分發各房執行。
朱炎起床稍晚一點,有差役進來侍候他梳洗完畢,用完早餐,內衙擊點三聲,這套信號就是表示知縣要出內衙宅門,各部門書吏、衙役都要肅立。
隨著三梆聲,朱炎走出宅門,前往大堂,內衙擊點一聲,大堂衙役擂響堂鼓,排列大堂兩側的皂隸拉長了調子齊聲高喊“升堂”。
朱炎在這氣勢的烘托下,慢慢踱進大堂,進暖閣,在公座上入座,堂鼓和喊叫聲這才停止。
今天是朱炎上任第一天,等了一會,無人來打官司,他索性閉目坐在椅上打起了瞌睡,下麵的三班衙役也不敢上來打擾。
一般早堂一個時辰結束,時辰一到,朱炎似乎瞌睡也醒了,起身宣布退堂,這時衙役擂響堂鼓四通,朱炎在鼓聲中迴到內衙,衙門開始午休,上午的公事就算完了。
內衙裏,錢文功、莫顯達都已經在那裏等候。
朱炎走進來伸了個懶腰,對兩人道:“晚生本欲昨晚向兩位夫子請教公務事宜,想到二位昨天勞累一天,不忍相勞,遂作罷,二位夫子昨夜可休息得好?”
兩人一齊躬身道:“承東翁體恤,我等十分感激。”
“錢夫子,晚生第一天坐早堂,什麽事也沒有,昨天乏了,睡得又晚,不覺在堂上打了個瞌睡,這不會有損官儀吧?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晚生應當從哪裏入手呢?”
“嗬嗬,早堂打個瞌睡倒不妨事,昨晚我就想向東翁進言,見東翁太乏所以不敢打擾,沒想到東翁第一天便起大早坐堂,勤政之心可鑒,亦知東翁有心開辟一番新氣像,此情傳出去,既讓本縣的士紳百姓知道東翁確實是個清官,更主要的是對本衙門的佐雜官員、書吏衙役昭示,東翁強龍硬壓地頭蛇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