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在寺院內的西側,何水紅跟了過去,她背上背著梁種,梁種已經打瞌睡了,也許是累了,當然他沒有透支體力玩耍,照說不會累,可是到這個從來沒來的地方,由於感官接收的信息比較多,在心理上一時處理不贏,所以就感覺累,一累就有了睡意。
這會兒,梁種把頭靠在母親背上,處於淺睡狀態。何水紅依然把腳步放慢,讓震動的頻率變小,孩子會因少受驚擾而睡得挺香,以至那僧人走過長長的過道,在那邊打開精舍之門,站了一兩分鍾等候著,她才走過來。
那僧人讓何水紅進了精舍,見她把背上的孩子輕輕放在牆邊一把有布坐墊的木椅上,可是何水紅剛一鬆手,孩子就醒了,嘴一扁,就要哭,尚未哭出聲,何水紅又抱起他,然後自己坐在那把木椅上。
由於這是晚秋季節,天有些冷,那僧人就拿來一件舊袈裟蓋在孩子的身上,何水紅點點頭以示感謝。
那僧人問她有什麽事情不順心,何水紅未開口,眼圈就發紅,眼角就噙著淚水。她把過去的不幸經曆,特別是流浪乞討到鴨舌草村,她和施世利莊園裏的花甲雇工梁大柱處上一段孽緣生有一子的事兒,乃至她攜帶瘸腿孩子來到瘸腿漢子牛強家勉強過日子難以過下去的種種遭遇都一五一十地傾訴出來。
那僧人指著她懷裏的孩子說,你所講的瘸腿孩子就是他?何水紅邊點頭邊擦眼淚,並抬頭問道,法師,你幫我想想,這孩子該怎麽辦?我如果繼續和牛強一起生活,這孩子就得找一戶人家寄養,跟寄養的人家做崽都行,可是沒有人會接受,因為他有一腿跛了。
那僧人把眼珠子挪了幾下,說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不過我提個建議,把這孩子放在我們寺院裏養育,你放心不放心?何水紅說,哪有不放心的?寺院裏的人都慈悲為懷,都是菩薩心腸,一定會善待我這個跛腿孩子。說到這裏,何水紅將法院判定施世利每月給梁大柱之子——梁種生活費100元錢的存折拿出來遞給那僧人說,這個存折裏的錢就作為對寺院的補償,寺院養育我和梁大柱的孩子,這點錢當然太少,但是我已經無能為力了。
未料,那僧人手一推,不要那存折,他說,施主有心的話,你以後可以根據情況,將存折裏的錢取出來,放進我們寺院裏的功德箱,這也算布施。老衲我除非外出化緣,在本寺,作為個人概不接受施主布施。
這時,梁種還真的睡著了。何水紅心裏不踏實,對那僧人說,法師,我的孩子還小和我在一起生活慣了,要是把孩子放在寺院裏,他見不到娘,就會哭鬧,這不影響你們僧眾修行麽?
那僧人感覺她說得有道理,還沒有想出迴答的話語,何水紅又說,法師,這個問題好解決?就讓我削發為尼,也好在寺院裏照顧孩子。
那僧人沒有表態,說要征求住持的意見。何水紅便請那僧人去找住持,自己抱著熟睡的孩子在精舍裏等候,一副忐忑不安的樣子,她擔心住持不會答應她留下來做尼姑,但她這種擔心又找不出理由,隻是一種感覺。
為了檢驗這個感覺是否正確,也為了預知住持是否接受她削發為尼的請求,何水紅很迷信地俯下身子,解開鞋帶,脫開一隻鞋拿著,望空拋丟。她打算連拋三下,要是這隻空鞋從空中掉在地上,有兩次是正麵,一次是反麵,自己就有希望留下來,當然連續三次拋丟都是正麵,留下來的希望就更大,否則,這隻空鞋從空中掉落在地上,現出鞋的反麵的次數多於正麵或者全都現出鞋的反麵,那就沒有希望了。
她這麽考慮時,望空拋丟的那隻空鞋在精舍裏翻了整個個兒,落在地上竟然是個正麵,她心裏暗生喜悅,又拿著地上的空鞋再拋第二次,壞了,這次掉下來是個反麵。她有些緊張,又麻利抓起它朝腦後一丟,還沒有轉過身,就聽到“嘣咚”一響,不知那隻空鞋落在地上是正麵還是反麵。她隻想旋即轉過身子,但是不能轉快了,一轉快,身子搖晃的頻率大,有可能使懷裏入睡的孩子醒過來,她隻好控製自己輕輕地轉過身,一看,那隻掉在地上的空鞋是個反麵。
此時,她沮喪極了,拿起那隻空鞋在地上沉重的摔了幾下,仿佛它不能現出兩個正麵來,是它的錯,便隻好拿它出氣。繼而她把自己赤著的一隻腳塞進鞋裏,又在地上蹬了幾下,分明是心裏的氣還沒有完全消除。她嘴裏仍默默地念著,完了,完了,住持不會同意我這個苦命女人,在這個寺院裏半路出家。
正自擔憂之際,那僧人帶著一個高大而肥胖的和尚從過道上橐橐地走過來,走近精舍時,抱著孩子迎上的何水紅不知說什麽好。
那僧人介紹,這是我們寺院裏的住持。
那住持慈顏善目,才進門,就雙手合十,口念阿彌陀佛。之後說女施主,把萬緣放下,遁入空門,削發為尼,修菩薩道,出離苦海,喜登蓮台,善哉!善哉!本院將擇日為女施主剃度。
何水紅做夢也沒有想到,到了第四天,她被趕出山門,在離開清涼寺之際,她跪地求情,要求住持把孩子留下,說千錯萬錯,隻是自己錯了,孩子沒有錯。那麽何水紅究竟錯在哪裏?那是第三天夜晚,何水紅在寺院專門騰出的一間尼姑寢室裏就寢,熄燈後,她還處在淺睡狀態。忽然一陣撲剌剌的響聲讓驚悚中的她睡意全消,她感覺外麵有什麽東西從敞開的窗口跳進來了,便披衣起床,燃起燈,發現榻前的地麵上一隻大鳥,有雞婆大,歇著不動。她不再恐慌,麻利關上窗戶,來抓這大鳥,未料它一動不動,就讓她抓住。
這時,她就著燈光辨認出這大鳥是一隻貓頭鷹,彎鉤似的青喙,圓滾滾的眼珠,灰白色的翅羽。她抓住它就產生了一種吃肉的**,**驅使著她將貓頭鷹拿到寺院後麵的食堂殺死,並燒開水搴毛,把它當雞一樣剁成碎塊丟進鍋裏熬湯。
當肉香味在寺院的空氣中彌漫時,夜宿在西邊精舍的住持聞到了,感覺不對勁,這不像從鄉間民居中飄散出來的香味,即使偶爾有這種情況,味道也不會這麽濃。
住持當即從臥榻坐起,繼而披著袈裟從精舍裏出來,嘴裏念著,阿彌陀佛,寺院裏怎麽會有這麽濃重的肉香味呢?這不是對佛菩薩的褻瀆嗎?他不解其故,循著愈聞愈濃的肉香味繞到寺院後麵,看見食堂裏有燈光,就斷想一定是哪個僧人在偷偷地弄肉吃,這可是犯戒呀!
於是,住持加快步子,還沒有走進食堂,就看見新來的正等候剃度的何水紅手拿掃帚在地上掃什麽,走攏去才知道是掃大片大片糾結在一起的鳥毛。
住持尚未開口,何水紅就拿著掃把,笑吟吟地迎上來講,長老,您來得正好,那灶鍋裏正在煮貓頭鷹的肉哩!您在這兒坐等一會兒,就可以吃了。
住持盯著她,拉長臉問,哪兒弄來的?你不知道我們出家人禁食眾生肉麽?
何水紅見住持不高興,感覺做錯了事,便說,不知道。還講出她如何從尼姑寢室裏逮住這隻從窗外飛進來的貓頭鷹等情況。
住持聽了,斥道,罪過、罪過,竟敢在寺院裏殺生。你明天一早跟我還俗去吧!不對,你本來就是一個俗家婦人,你做了這等事,我不會剃度你,也不能剃度你。
這會兒,梁種把頭靠在母親背上,處於淺睡狀態。何水紅依然把腳步放慢,讓震動的頻率變小,孩子會因少受驚擾而睡得挺香,以至那僧人走過長長的過道,在那邊打開精舍之門,站了一兩分鍾等候著,她才走過來。
那僧人讓何水紅進了精舍,見她把背上的孩子輕輕放在牆邊一把有布坐墊的木椅上,可是何水紅剛一鬆手,孩子就醒了,嘴一扁,就要哭,尚未哭出聲,何水紅又抱起他,然後自己坐在那把木椅上。
由於這是晚秋季節,天有些冷,那僧人就拿來一件舊袈裟蓋在孩子的身上,何水紅點點頭以示感謝。
那僧人問她有什麽事情不順心,何水紅未開口,眼圈就發紅,眼角就噙著淚水。她把過去的不幸經曆,特別是流浪乞討到鴨舌草村,她和施世利莊園裏的花甲雇工梁大柱處上一段孽緣生有一子的事兒,乃至她攜帶瘸腿孩子來到瘸腿漢子牛強家勉強過日子難以過下去的種種遭遇都一五一十地傾訴出來。
那僧人指著她懷裏的孩子說,你所講的瘸腿孩子就是他?何水紅邊點頭邊擦眼淚,並抬頭問道,法師,你幫我想想,這孩子該怎麽辦?我如果繼續和牛強一起生活,這孩子就得找一戶人家寄養,跟寄養的人家做崽都行,可是沒有人會接受,因為他有一腿跛了。
那僧人把眼珠子挪了幾下,說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不過我提個建議,把這孩子放在我們寺院裏養育,你放心不放心?何水紅說,哪有不放心的?寺院裏的人都慈悲為懷,都是菩薩心腸,一定會善待我這個跛腿孩子。說到這裏,何水紅將法院判定施世利每月給梁大柱之子——梁種生活費100元錢的存折拿出來遞給那僧人說,這個存折裏的錢就作為對寺院的補償,寺院養育我和梁大柱的孩子,這點錢當然太少,但是我已經無能為力了。
未料,那僧人手一推,不要那存折,他說,施主有心的話,你以後可以根據情況,將存折裏的錢取出來,放進我們寺院裏的功德箱,這也算布施。老衲我除非外出化緣,在本寺,作為個人概不接受施主布施。
這時,梁種還真的睡著了。何水紅心裏不踏實,對那僧人說,法師,我的孩子還小和我在一起生活慣了,要是把孩子放在寺院裏,他見不到娘,就會哭鬧,這不影響你們僧眾修行麽?
那僧人感覺她說得有道理,還沒有想出迴答的話語,何水紅又說,法師,這個問題好解決?就讓我削發為尼,也好在寺院裏照顧孩子。
那僧人沒有表態,說要征求住持的意見。何水紅便請那僧人去找住持,自己抱著熟睡的孩子在精舍裏等候,一副忐忑不安的樣子,她擔心住持不會答應她留下來做尼姑,但她這種擔心又找不出理由,隻是一種感覺。
為了檢驗這個感覺是否正確,也為了預知住持是否接受她削發為尼的請求,何水紅很迷信地俯下身子,解開鞋帶,脫開一隻鞋拿著,望空拋丟。她打算連拋三下,要是這隻空鞋從空中掉在地上,有兩次是正麵,一次是反麵,自己就有希望留下來,當然連續三次拋丟都是正麵,留下來的希望就更大,否則,這隻空鞋從空中掉落在地上,現出鞋的反麵的次數多於正麵或者全都現出鞋的反麵,那就沒有希望了。
她這麽考慮時,望空拋丟的那隻空鞋在精舍裏翻了整個個兒,落在地上竟然是個正麵,她心裏暗生喜悅,又拿著地上的空鞋再拋第二次,壞了,這次掉下來是個反麵。她有些緊張,又麻利抓起它朝腦後一丟,還沒有轉過身,就聽到“嘣咚”一響,不知那隻空鞋落在地上是正麵還是反麵。她隻想旋即轉過身子,但是不能轉快了,一轉快,身子搖晃的頻率大,有可能使懷裏入睡的孩子醒過來,她隻好控製自己輕輕地轉過身,一看,那隻掉在地上的空鞋是個反麵。
此時,她沮喪極了,拿起那隻空鞋在地上沉重的摔了幾下,仿佛它不能現出兩個正麵來,是它的錯,便隻好拿它出氣。繼而她把自己赤著的一隻腳塞進鞋裏,又在地上蹬了幾下,分明是心裏的氣還沒有完全消除。她嘴裏仍默默地念著,完了,完了,住持不會同意我這個苦命女人,在這個寺院裏半路出家。
正自擔憂之際,那僧人帶著一個高大而肥胖的和尚從過道上橐橐地走過來,走近精舍時,抱著孩子迎上的何水紅不知說什麽好。
那僧人介紹,這是我們寺院裏的住持。
那住持慈顏善目,才進門,就雙手合十,口念阿彌陀佛。之後說女施主,把萬緣放下,遁入空門,削發為尼,修菩薩道,出離苦海,喜登蓮台,善哉!善哉!本院將擇日為女施主剃度。
何水紅做夢也沒有想到,到了第四天,她被趕出山門,在離開清涼寺之際,她跪地求情,要求住持把孩子留下,說千錯萬錯,隻是自己錯了,孩子沒有錯。那麽何水紅究竟錯在哪裏?那是第三天夜晚,何水紅在寺院專門騰出的一間尼姑寢室裏就寢,熄燈後,她還處在淺睡狀態。忽然一陣撲剌剌的響聲讓驚悚中的她睡意全消,她感覺外麵有什麽東西從敞開的窗口跳進來了,便披衣起床,燃起燈,發現榻前的地麵上一隻大鳥,有雞婆大,歇著不動。她不再恐慌,麻利關上窗戶,來抓這大鳥,未料它一動不動,就讓她抓住。
這時,她就著燈光辨認出這大鳥是一隻貓頭鷹,彎鉤似的青喙,圓滾滾的眼珠,灰白色的翅羽。她抓住它就產生了一種吃肉的**,**驅使著她將貓頭鷹拿到寺院後麵的食堂殺死,並燒開水搴毛,把它當雞一樣剁成碎塊丟進鍋裏熬湯。
當肉香味在寺院的空氣中彌漫時,夜宿在西邊精舍的住持聞到了,感覺不對勁,這不像從鄉間民居中飄散出來的香味,即使偶爾有這種情況,味道也不會這麽濃。
住持當即從臥榻坐起,繼而披著袈裟從精舍裏出來,嘴裏念著,阿彌陀佛,寺院裏怎麽會有這麽濃重的肉香味呢?這不是對佛菩薩的褻瀆嗎?他不解其故,循著愈聞愈濃的肉香味繞到寺院後麵,看見食堂裏有燈光,就斷想一定是哪個僧人在偷偷地弄肉吃,這可是犯戒呀!
於是,住持加快步子,還沒有走進食堂,就看見新來的正等候剃度的何水紅手拿掃帚在地上掃什麽,走攏去才知道是掃大片大片糾結在一起的鳥毛。
住持尚未開口,何水紅就拿著掃把,笑吟吟地迎上來講,長老,您來得正好,那灶鍋裏正在煮貓頭鷹的肉哩!您在這兒坐等一會兒,就可以吃了。
住持盯著她,拉長臉問,哪兒弄來的?你不知道我們出家人禁食眾生肉麽?
何水紅見住持不高興,感覺做錯了事,便說,不知道。還講出她如何從尼姑寢室裏逮住這隻從窗外飛進來的貓頭鷹等情況。
住持聽了,斥道,罪過、罪過,竟敢在寺院裏殺生。你明天一早跟我還俗去吧!不對,你本來就是一個俗家婦人,你做了這等事,我不會剃度你,也不能剃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