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前,鄭老大、陳老二、禹老三、尹老四、宋老五、狄老六幾個人方才在青塢城立下腳,算是分別將一家老小安置妥當。有一天,突然收到了宮裏的密旨,宣“能人異士”入京,眾人不知這是什麽情況,商量之下,鄭老大、陳老二、尹老四和宋老五四個兄弟赴約,趕去了京城。
那是一件涉及到宮廷秘事的案子。
當時在位的是先皇,先皇並不算年邁,不過將才不惑,但卻舊病纏身,身邊隻有一雙兒女。便是後來的少帝和雲佩公主,而出事的,正是疑似少帝和雲佩公主生母的冤魂......
先皇因為身體緣故,在少帝之前並沒有任何子嗣,即便哪個皇妃懷有身孕,不出三月便會小產。起初本以為是皇妃的緣由,後來是先皇的兄弟,年輕的瑞陽王尋訪名醫為先皇的皇妃診治,更覺奇怪的是,每一個為皇妃看診的名醫都說過同樣的一番話,皇妃無恙。
問題並不是出在皇妃身上的,那就隻可能是因為先皇了......
先皇自幼體弱多病,繼承皇位之後又不辭辛勞,虛耗過甚,導致他的子嗣在母胎之內便極難成活。而事實上,又不止如此......
一個從西南被請來的巫醫,讓先皇將食指割破,滴入一盆渾水當中。卻在渾水裏看到了一些詭異的狀況,他說,先皇是被人詛咒了的。
先皇和瑞陽王的父皇,便是帶兵覆滅前朝,創立此朝的開國太祖。他們的鐵蹄踏入了前朝人生活的家園,掠奪了前朝人生活的土地,所以被人詛咒......如果是這樣的緣由,或許更多人還能接受。但真相並不隻如此,開國太祖當年是前朝的一個大官家的下人,大官被人冤枉下了大獄,太祖娶了大官的女兒,借著那位大官的勢力在地方起義......
當朝廷上知道他起義的事情以後......便將那位押在牢裏的大官,以及大官的家人,甚至包括已經懷有身孕的,太祖的妻子一並誅殺,屍體懸在京城的城樓上。當太祖一路殺到京城,看著城門上懸著的二十一具屍體,頓時痛不欲生,直入皇宮,斬殺了昏君。從此改朝換代,才有了現在的......大榷。
太祖膝下四子,長子生來殘疾,雙腿萎縮不能走動,生母是太祖當年起義的時候在鄉下遇到的一個粗鄙的女子,雖然後來太祖將他們母子迎迴到了京城,但是對他們母子卻漸而變得嫌棄和厭惡。好像那生來殘疾的兒子是他這一生唯一的恥辱,是他背叛了那位大官家的小姐,自己的原配夫人在起義之地與那醜陋粗鄙的鄉下女子廝混,才會生出這樣的兒子。
次子是他很寵愛的一個女子所生,那女子是他覆滅前朝創立大榷之後,迎娶的一位......官家小姐,他賜封那女子的父親為當朝宰相,因為他能夠如此快的拿下京城,一洗血海深仇,將前朝王室趕盡殺絕,如同昔日他們對待自己的妻子,還有有恩於自己的妻子娘家一家一般,都是因為宰相識時務相助,太祖追封自己的亡妻為後,賜封丞相之女為淑妃。淑妃入宮的第三年生下了一個兒子,是太祖此生最寵愛的兒子,本應是未來繼承王位的人選,可惜卻在一場伐前朝餘孽的惡戰中......重傷不治。
淑妃因此大受打擊,一夜白頭,渾渾噩噩如同瘋魔。而太祖也因最寵愛的兒子被殺而突然間重病,很快便一蹶不振,鬱鬱而終。
太祖過世之後,由太祖的第三子,也就是先帝繼承了皇位。
先帝生來身體就不好,不至於像是太祖的長子一般那麽嚴重,但是也日漸虛弱。先帝繼位時已經二十六歲了,除了一位正妃,還有兩位側妃,卻沒有任何子嗣。繼位之後,先帝的病情便更加嚴重了,為了國事操勞讓他的情況幾度不宜樂觀,當時的太後因為擔心先帝會像太祖一樣毫無征兆的故去,所以一直在催促先帝留下子嗣,太後做主,為先帝選妃,一下便納入王宮二百多個美女,可兩年過去了,除了兩位貴人傳出過懷有子嗣卻不幸小產的消息之外,再沒聽說過誰懷有身孕了。
先帝和瑞陽王並非同母所生,瑞陽王的生母地位更高一些,隻不過故去的早了一些,便由先帝的生母,當時的太後撫養長大。先帝繼位的時候,瑞陽王較為稚嫩,可是當先帝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瑞陽王則漸漸長大,太後擔心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有一天若是先帝病故,這天下還是得交給瑞陽王才行......
所以到了後來,太後不遺餘力的派人尋找能夠解決先帝病症的人。直到她聽說瑞陽王找來的巫醫斷定,先帝不能孕育子嗣不僅僅是身體的緣由,還是因為詛咒......
是太祖為了報仇狠毒殺害前朝王室所有人,才會被人詛咒,傳不過三代,必滅其族......
太祖是第一代,先帝是第二代,那麽先帝的子嗣就是第三代......
傳不過三代,注定先帝沒有子嗣。
太後想著辦法想要解決先帝沒有子嗣的問題,夜夜不能安寢。直到有一日,黃昏前後她倚在殿裏淺睡,做了個夢。她夢見自己費盡力氣爬上了一座山,一個白胡子的仙人在等著她,那仙人問她是不是在為了皇帝沒有子嗣的事情發愁。還告訴她了一件事,那就是......南山有一女,名月姬,月姬是巫女之後,天生命格特殊,如果能讓她成為皇帝的愛妃,那麽她自然可以為皇帝生下子嗣。
太後聽了別提多高興了。
不過那白胡子仙人還在夢裏囑咐她,月姬隻能為皇帝生下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在月姬生下女兒之後,必須殺了月姬,否則大榷的江山便會斷送在月姬的手中。
太後從夢中醒來,不顧天色已暗,立刻安排手下前往夢中那仙人所說的南山,尋找一個叫月姬的女子。半個月後,太後派去的人果然將月姬帶迴。
月姬生在鄉下,但身姿婀娜氣質不凡,她常年用一塊粗麻布遮著臉,太後命她取下粗麻布。月姬不得不答應,但是當她摘下粗麻布的時候,太後和先皇看了卻很不是滋味。
月姬長得很美,但是臉上卻有著很大一塊胎記。
那是一件涉及到宮廷秘事的案子。
當時在位的是先皇,先皇並不算年邁,不過將才不惑,但卻舊病纏身,身邊隻有一雙兒女。便是後來的少帝和雲佩公主,而出事的,正是疑似少帝和雲佩公主生母的冤魂......
先皇因為身體緣故,在少帝之前並沒有任何子嗣,即便哪個皇妃懷有身孕,不出三月便會小產。起初本以為是皇妃的緣由,後來是先皇的兄弟,年輕的瑞陽王尋訪名醫為先皇的皇妃診治,更覺奇怪的是,每一個為皇妃看診的名醫都說過同樣的一番話,皇妃無恙。
問題並不是出在皇妃身上的,那就隻可能是因為先皇了......
先皇自幼體弱多病,繼承皇位之後又不辭辛勞,虛耗過甚,導致他的子嗣在母胎之內便極難成活。而事實上,又不止如此......
一個從西南被請來的巫醫,讓先皇將食指割破,滴入一盆渾水當中。卻在渾水裏看到了一些詭異的狀況,他說,先皇是被人詛咒了的。
先皇和瑞陽王的父皇,便是帶兵覆滅前朝,創立此朝的開國太祖。他們的鐵蹄踏入了前朝人生活的家園,掠奪了前朝人生活的土地,所以被人詛咒......如果是這樣的緣由,或許更多人還能接受。但真相並不隻如此,開國太祖當年是前朝的一個大官家的下人,大官被人冤枉下了大獄,太祖娶了大官的女兒,借著那位大官的勢力在地方起義......
當朝廷上知道他起義的事情以後......便將那位押在牢裏的大官,以及大官的家人,甚至包括已經懷有身孕的,太祖的妻子一並誅殺,屍體懸在京城的城樓上。當太祖一路殺到京城,看著城門上懸著的二十一具屍體,頓時痛不欲生,直入皇宮,斬殺了昏君。從此改朝換代,才有了現在的......大榷。
太祖膝下四子,長子生來殘疾,雙腿萎縮不能走動,生母是太祖當年起義的時候在鄉下遇到的一個粗鄙的女子,雖然後來太祖將他們母子迎迴到了京城,但是對他們母子卻漸而變得嫌棄和厭惡。好像那生來殘疾的兒子是他這一生唯一的恥辱,是他背叛了那位大官家的小姐,自己的原配夫人在起義之地與那醜陋粗鄙的鄉下女子廝混,才會生出這樣的兒子。
次子是他很寵愛的一個女子所生,那女子是他覆滅前朝創立大榷之後,迎娶的一位......官家小姐,他賜封那女子的父親為當朝宰相,因為他能夠如此快的拿下京城,一洗血海深仇,將前朝王室趕盡殺絕,如同昔日他們對待自己的妻子,還有有恩於自己的妻子娘家一家一般,都是因為宰相識時務相助,太祖追封自己的亡妻為後,賜封丞相之女為淑妃。淑妃入宮的第三年生下了一個兒子,是太祖此生最寵愛的兒子,本應是未來繼承王位的人選,可惜卻在一場伐前朝餘孽的惡戰中......重傷不治。
淑妃因此大受打擊,一夜白頭,渾渾噩噩如同瘋魔。而太祖也因最寵愛的兒子被殺而突然間重病,很快便一蹶不振,鬱鬱而終。
太祖過世之後,由太祖的第三子,也就是先帝繼承了皇位。
先帝生來身體就不好,不至於像是太祖的長子一般那麽嚴重,但是也日漸虛弱。先帝繼位時已經二十六歲了,除了一位正妃,還有兩位側妃,卻沒有任何子嗣。繼位之後,先帝的病情便更加嚴重了,為了國事操勞讓他的情況幾度不宜樂觀,當時的太後因為擔心先帝會像太祖一樣毫無征兆的故去,所以一直在催促先帝留下子嗣,太後做主,為先帝選妃,一下便納入王宮二百多個美女,可兩年過去了,除了兩位貴人傳出過懷有子嗣卻不幸小產的消息之外,再沒聽說過誰懷有身孕了。
先帝和瑞陽王並非同母所生,瑞陽王的生母地位更高一些,隻不過故去的早了一些,便由先帝的生母,當時的太後撫養長大。先帝繼位的時候,瑞陽王較為稚嫩,可是當先帝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瑞陽王則漸漸長大,太後擔心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有一天若是先帝病故,這天下還是得交給瑞陽王才行......
所以到了後來,太後不遺餘力的派人尋找能夠解決先帝病症的人。直到她聽說瑞陽王找來的巫醫斷定,先帝不能孕育子嗣不僅僅是身體的緣由,還是因為詛咒......
是太祖為了報仇狠毒殺害前朝王室所有人,才會被人詛咒,傳不過三代,必滅其族......
太祖是第一代,先帝是第二代,那麽先帝的子嗣就是第三代......
傳不過三代,注定先帝沒有子嗣。
太後想著辦法想要解決先帝沒有子嗣的問題,夜夜不能安寢。直到有一日,黃昏前後她倚在殿裏淺睡,做了個夢。她夢見自己費盡力氣爬上了一座山,一個白胡子的仙人在等著她,那仙人問她是不是在為了皇帝沒有子嗣的事情發愁。還告訴她了一件事,那就是......南山有一女,名月姬,月姬是巫女之後,天生命格特殊,如果能讓她成為皇帝的愛妃,那麽她自然可以為皇帝生下子嗣。
太後聽了別提多高興了。
不過那白胡子仙人還在夢裏囑咐她,月姬隻能為皇帝生下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在月姬生下女兒之後,必須殺了月姬,否則大榷的江山便會斷送在月姬的手中。
太後從夢中醒來,不顧天色已暗,立刻安排手下前往夢中那仙人所說的南山,尋找一個叫月姬的女子。半個月後,太後派去的人果然將月姬帶迴。
月姬生在鄉下,但身姿婀娜氣質不凡,她常年用一塊粗麻布遮著臉,太後命她取下粗麻布。月姬不得不答應,但是當她摘下粗麻布的時候,太後和先皇看了卻很不是滋味。
月姬長得很美,但是臉上卻有著很大一塊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