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瑄瑄”突然失蹤。
其實是駙馬在知道她心有所屬以後,私心所做的決定。在兩班守衛交替之間,將她偷偷放走,然後等到第二天一大早,送早飯進去的婢人發現“瑄瑄”竟然是在層層守衛的嚴加注視下,在自己的房間裏憑空消失的。這件事很快在當年的京城裏引起了軒然大波,兩個和“瑄瑄”有著密切聯係的人,駙馬和瑞陽王其實對於“瑄瑄”的失蹤都很清楚是怎麽迴事。
在這件事漸漸平息下來以後,駙馬見瑞陽王仍然十分掛心,便主動將他約出去,閑聊、貪心......順便將他親自放走了“瑄瑄”的事告訴了瑞陽王,向他請罪。這時駙馬才知道,原來瑞陽王一早就已經發覺“瑄瑄”心有所屬的事情,對於“瑄瑄”的離開,他雖然一時之間有些放不下,但同樣為此慶幸,至少“瑄瑄”選擇了一個她愛的人。
“瑄瑄”失蹤的事情,就這樣被莫名其妙的壓了下來。真相隻有瑞陽王和“瑄瑄”的親生父親知道。在“瑄瑄”離開京城以後,因為一時無法放心便留了信寄給瑞陽王,然後她孤身一人迴到了尹老四身邊,他們在青塢城裏成婚生子......過上了如同千萬普通人一般的生活。或許也有一些不同,那就是尹老四身為修行之人,有他的大義在,為了使青塢城外那些親人不受及連累,“瑄瑄”這些年不敢輕易聯係,況且,她不知道父親是否原諒了她,她還有一個決不能泄露的秘密——尹家陰時所生的那一對雙生子。
第二封信,第三封信......她都說明了對於現在生活的滿足,她在成婚之後是那麽的快樂,那麽期待她腹中一雙兒女的到來,字裏行間都是新生活的期盼。就連瑞陽王都覺得,當初裝作不知情放走了她沒有做錯,他那時候經常會四處遊曆,自然偶爾會期待走到何處的時候,突然間能夠遇到她和她的夫君,瑞陽王也想看看那個能夠令“瑄瑄”不顧一切逃去他身邊的人究竟是什麽樣的。但他始終未能如願......直到,“瑄瑄”的第四封信......
那該是怎樣的絕望。
在讀她的信時,瑞陽王都能感覺到她極度在壓抑著自己的內心,那種悲傷和愴然已經快要讓她崩潰了。她到底經曆什麽?她怎麽樣了?她為什麽會這麽難過?
一連串的問題,則愈發讓人擔心她的處境,瑞陽王再也顧不得什麽,將信拿給了駙馬,二人當下商量,必須找到她!萬一她要是想不開尋了短見......不管她遇到了什麽樣的麻煩,都得幫她一把。
可是第四封信,卻成了訣別信。從那以後,再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瑄瑄失蹤的第二年,孫家老夫人染了一場重病,沒能挺過那個冬天。臨終之前,孫家老夫人一直拉著我的手,她不停地問,瑄瑄到底去哪兒了,瑄瑄是不是死了......她問我,要是她閉上眼睛,能不能看到瑄瑄。她說她一直都覺得瑄瑄還活著,隻是不知道為什麽一聲招唿都不打就走了......”陳福壓著胸口,痛極地說。
尹玉麟的眉頭不經意間壓低了下......孫家的老夫人,“瑄瑄”的祖母......也就是他的......太祖母了。沒想到他頭一次聽說關於這位老人家的事情,竟然是她的死。
“所以你就暗中發誓,要找出‘瑄瑄’失蹤的真相?因為老夫人臨終的遺憾,還有‘瑄瑄’的突然失蹤,你認為這一切都和你的主子瑞陽王有關係?”禹桀看了眼尹玉麟,走過鄭鈺的身邊,悄然暗示鄭鈺留心尹玉麟。
陳福抬起頭看了看他們,“是......瑄瑄不會毫無征兆的失蹤,她會突然間離開京城音信全無,隻是暗中一直和王爺聯係,我想......瑄瑄最放心不下的,應該就是王爺了。後來得知瑄瑄好像成婚了,很快就有了孩子......我,我就以為是......”
以為是“瑄瑄”懷有身孕,卻遭到了背叛,不得已遠走高飛離開了京城。因為肚子裏的孩子等不及,所以匆匆找了個人成婚......或者,她根本就是騙瑞陽王的,其實她根本沒有成婚,隻是一個人躲了起來,把孩子生下。她一直跟瑞陽王聯係,是希望瑞陽王認迴孩子......
“你真是錯的太離譜了。”尹玉麟眼前有些發黑,他很累了。
“是......我知道,我錯得太離譜了......可是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想到瑄瑄落得那麽淒慘的境地,想到她最無助的時候,王爺卻娶了王妃過門,我......我實在是......實在是......”
替“瑄瑄”抱不平。
“陳福,王妃的死和你有沒有關係?”瑞陽王的聲音聽起來冷冷的。
陳福低著頭不敢說話,他按在地上的手在顫抖著......
“看來是有了。”禹桀說。“能夠想到的是,陳大總管莫名將‘瑄瑄’失蹤的事情怪罪在了瑞陽王的頭上,更是因為瑞陽王迎娶瑞陽王妃而更加覺得說,是王爺負了‘瑄瑄’,因此,王爺和王妃就成了大總管的眼中釘。再加上王爺成婚後不久,便因為王妃信奉佛教而在府中為王妃修建佛堂。想起被王爺‘拋棄’的另一個女人,大總管就對奪走王爺心思的王妃恨之入骨,因為在修建佛堂的時候暗中動了手腳,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陳福,本王再問你一遍,王妃的死和你到底有沒有關係!”瑞陽王問。
“......是,是小的......每日在王妃飲食中下輕微分量的砒霜,太醫自然查不出來什麽,王妃整日在佛堂裏念經祈福的,對著一個總是莫名流淚的佛像,還以為是自己大難臨頭,身體也就一天天垮了......”陳福終於坦白了,他是要瑞陽王妃首先相信,她招致禍端連菩薩都救不了她,因此對於自己染病的事深信不疑,臨死之前還在自責她不能為瑞陽王生下一子半女的,這是菩薩給她的懲罰。
“你......你怎麽能這麽做呢!”瑞陽王又惱又恨......許多事情陰差陽錯間,竟然變得更加遺憾了,那個女人是他一生中最為虧欠的人,卻也因為自己而被害死......
其實是駙馬在知道她心有所屬以後,私心所做的決定。在兩班守衛交替之間,將她偷偷放走,然後等到第二天一大早,送早飯進去的婢人發現“瑄瑄”竟然是在層層守衛的嚴加注視下,在自己的房間裏憑空消失的。這件事很快在當年的京城裏引起了軒然大波,兩個和“瑄瑄”有著密切聯係的人,駙馬和瑞陽王其實對於“瑄瑄”的失蹤都很清楚是怎麽迴事。
在這件事漸漸平息下來以後,駙馬見瑞陽王仍然十分掛心,便主動將他約出去,閑聊、貪心......順便將他親自放走了“瑄瑄”的事告訴了瑞陽王,向他請罪。這時駙馬才知道,原來瑞陽王一早就已經發覺“瑄瑄”心有所屬的事情,對於“瑄瑄”的離開,他雖然一時之間有些放不下,但同樣為此慶幸,至少“瑄瑄”選擇了一個她愛的人。
“瑄瑄”失蹤的事情,就這樣被莫名其妙的壓了下來。真相隻有瑞陽王和“瑄瑄”的親生父親知道。在“瑄瑄”離開京城以後,因為一時無法放心便留了信寄給瑞陽王,然後她孤身一人迴到了尹老四身邊,他們在青塢城裏成婚生子......過上了如同千萬普通人一般的生活。或許也有一些不同,那就是尹老四身為修行之人,有他的大義在,為了使青塢城外那些親人不受及連累,“瑄瑄”這些年不敢輕易聯係,況且,她不知道父親是否原諒了她,她還有一個決不能泄露的秘密——尹家陰時所生的那一對雙生子。
第二封信,第三封信......她都說明了對於現在生活的滿足,她在成婚之後是那麽的快樂,那麽期待她腹中一雙兒女的到來,字裏行間都是新生活的期盼。就連瑞陽王都覺得,當初裝作不知情放走了她沒有做錯,他那時候經常會四處遊曆,自然偶爾會期待走到何處的時候,突然間能夠遇到她和她的夫君,瑞陽王也想看看那個能夠令“瑄瑄”不顧一切逃去他身邊的人究竟是什麽樣的。但他始終未能如願......直到,“瑄瑄”的第四封信......
那該是怎樣的絕望。
在讀她的信時,瑞陽王都能感覺到她極度在壓抑著自己的內心,那種悲傷和愴然已經快要讓她崩潰了。她到底經曆什麽?她怎麽樣了?她為什麽會這麽難過?
一連串的問題,則愈發讓人擔心她的處境,瑞陽王再也顧不得什麽,將信拿給了駙馬,二人當下商量,必須找到她!萬一她要是想不開尋了短見......不管她遇到了什麽樣的麻煩,都得幫她一把。
可是第四封信,卻成了訣別信。從那以後,再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瑄瑄失蹤的第二年,孫家老夫人染了一場重病,沒能挺過那個冬天。臨終之前,孫家老夫人一直拉著我的手,她不停地問,瑄瑄到底去哪兒了,瑄瑄是不是死了......她問我,要是她閉上眼睛,能不能看到瑄瑄。她說她一直都覺得瑄瑄還活著,隻是不知道為什麽一聲招唿都不打就走了......”陳福壓著胸口,痛極地說。
尹玉麟的眉頭不經意間壓低了下......孫家的老夫人,“瑄瑄”的祖母......也就是他的......太祖母了。沒想到他頭一次聽說關於這位老人家的事情,竟然是她的死。
“所以你就暗中發誓,要找出‘瑄瑄’失蹤的真相?因為老夫人臨終的遺憾,還有‘瑄瑄’的突然失蹤,你認為這一切都和你的主子瑞陽王有關係?”禹桀看了眼尹玉麟,走過鄭鈺的身邊,悄然暗示鄭鈺留心尹玉麟。
陳福抬起頭看了看他們,“是......瑄瑄不會毫無征兆的失蹤,她會突然間離開京城音信全無,隻是暗中一直和王爺聯係,我想......瑄瑄最放心不下的,應該就是王爺了。後來得知瑄瑄好像成婚了,很快就有了孩子......我,我就以為是......”
以為是“瑄瑄”懷有身孕,卻遭到了背叛,不得已遠走高飛離開了京城。因為肚子裏的孩子等不及,所以匆匆找了個人成婚......或者,她根本就是騙瑞陽王的,其實她根本沒有成婚,隻是一個人躲了起來,把孩子生下。她一直跟瑞陽王聯係,是希望瑞陽王認迴孩子......
“你真是錯的太離譜了。”尹玉麟眼前有些發黑,他很累了。
“是......我知道,我錯得太離譜了......可是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想到瑄瑄落得那麽淒慘的境地,想到她最無助的時候,王爺卻娶了王妃過門,我......我實在是......實在是......”
替“瑄瑄”抱不平。
“陳福,王妃的死和你有沒有關係?”瑞陽王的聲音聽起來冷冷的。
陳福低著頭不敢說話,他按在地上的手在顫抖著......
“看來是有了。”禹桀說。“能夠想到的是,陳大總管莫名將‘瑄瑄’失蹤的事情怪罪在了瑞陽王的頭上,更是因為瑞陽王迎娶瑞陽王妃而更加覺得說,是王爺負了‘瑄瑄’,因此,王爺和王妃就成了大總管的眼中釘。再加上王爺成婚後不久,便因為王妃信奉佛教而在府中為王妃修建佛堂。想起被王爺‘拋棄’的另一個女人,大總管就對奪走王爺心思的王妃恨之入骨,因為在修建佛堂的時候暗中動了手腳,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陳福,本王再問你一遍,王妃的死和你到底有沒有關係!”瑞陽王問。
“......是,是小的......每日在王妃飲食中下輕微分量的砒霜,太醫自然查不出來什麽,王妃整日在佛堂裏念經祈福的,對著一個總是莫名流淚的佛像,還以為是自己大難臨頭,身體也就一天天垮了......”陳福終於坦白了,他是要瑞陽王妃首先相信,她招致禍端連菩薩都救不了她,因此對於自己染病的事深信不疑,臨死之前還在自責她不能為瑞陽王生下一子半女的,這是菩薩給她的懲罰。
“你......你怎麽能這麽做呢!”瑞陽王又惱又恨......許多事情陰差陽錯間,竟然變得更加遺憾了,那個女人是他一生中最為虧欠的人,卻也因為自己而被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