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看到這些瓷片,想起了前段時間自己曾經在魯中購買的那些影青瓷片,雖說現在瓷片的收藏熱已經慢慢的興起了,但是這麽多瓷片在一起出售,在古玩市場還是相對較少的,這也是吸引郭毅的原因。


    郭毅想著上次自己曾經收購的影青瓷片就慢慢的用眼中的雙瞳看向了它們,畢竟一片一片的看對郭毅來說難度太大,再說有作弊利器,在這耽擱一秒鍾就有可能與珍寶擦肩而過的地方,還是速度快一些的好。


    眼中雙瞳慢慢的掃視過那一片碎瓷片,不過讓郭毅失望的是隻有其中的幾片瓷片含有靈氣,按照郭毅的斷定應該屬於民國時期,其餘的全部是現代的要麽就是做舊的瓷器不小心打碎然後本著賺一分是一分的目的混淆在裏麵的。


    老板看到郭毅停下了腳步,沒有在說什麽,畢竟剛剛出言趕人是一時的氣氛,沒有人和錢過不去不是。


    隻是郭毅並沒有停留多久,確定了那些碎瓷片隻是一堆沒有價值的近現代工藝品以後,郭毅就抬步往下一個攤子前走去。


    在另一個小攤上郭毅站了一會,搖了搖頭慢慢的離開了,前往下一家而去,這鬼市給他的印象已經大跌,仿製太多,跟有甚者一個小攤上麵全是做舊的物件。


    郭毅正往前走,但是一個蹲在一家店鋪門口邊眼中帶著焦急但是卻一言不發的年齡大約在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麵前鋪著一張報紙,上麵隻放著一隻呈碗壯形狀的瓷器。


    郭毅看到這裏腳步不自由的停了下來,站在那個男子的麵前。


    “可以上手嗎?”郭毅輕聲的對著麵前的男子說道


    “可以。不過要小心。”年輕男子話不多,聽到郭毅的話聲以後應到。


    郭毅沒有廢話,在口袋裏麵掏出準備好的手戴到了手上,然後輕輕的拿起那個碗狀瓷器。


    郭毅那在手裏的瓷器與其說是像碗,不如說是個杯子更合適。因為它的體積實在是小了點,莊睿仔細的衡量一下,估摸出這個瓷器杯口徑大約在8.2厘米左右,底徑約在3.85至4厘米之間,高約3厘米,大小和一個三五錢的酒盅差不多。


    這個杯子的造型為侈口。唇沿極薄,臥足,薄胎潔白精細,釉麵柔潤溫和泛雅黃色,瑩潤致密無一絲棕眼。杯子裏麵光素平滑,但是外壁繪著一幅清秀妍雅的山石牡丹、和躍躍欲動的子母雞,牡丹花葉疏密有致,排列美觀,小雞渾圓可愛,都作展翅歡騰愉悅之態,兩隻公雞一隻呈鳴啼狀,一隻迴頭張望母雞覓食。整組畫麵生動活潑。翻過杯子,在其底有著“大明成化年製”青花雙框六字楷書款,形體方正。筆畫平直,極為清晰。


    要說這個杯子有不足之處,就是在杯沿的上方,有一處銅錢大小的地方很明顯的有著修補的痕跡,並且修補的工藝並不是很好,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個物件曾經殘缺過,要知道。瓷器脆弱,很容易破碎。而修補瓷器和裝裱書畫一樣,都是個技術活。


    有些名貴的瓷器在經曆了數百甚至上千年後,難免會有些損壞,而經過高明的匠人修補之後,不是認真觀察,根本就無法發覺其修補的痕跡,更有甚者,需要用儀器才能看得出來,而這個杯子修補的手法拙劣,一看就是行外人的手藝活。


    “這個杯子多少錢?”郭毅端詳了很久以後,抬起頭對著麵前的人問道


    “不講價,二十五萬,合適的話老板付完錢您拿走,不合適的話請把東西給我放下。”年輕男子看著郭毅知道他看出了一些什麽,但是看著郭毅的穿著,說出來的話口氣有些生硬的說道


    “不能便宜一些嗎?二十五萬有些貴了?”郭毅搖著頭說道


    “二十五萬一分都不能少,不然的話您把杯子給我放下離開吧。”年輕男子說道


    “這位大哥,你是不是碰上什麽困難了。”郭毅凝視著眼前的年輕男子許久,想在他焦急的眼中看出些什麽,等年經男子被郭毅看的不耐煩的時候郭毅才開口問道


    “你這人,難道買東西海帶打聽別人*的嗎?買的話拿錢不買的話請離開,不要打擾我賣東西”年輕男子沒有理會郭毅,口氣繼續生硬的說道


    郭毅沒有說話,本來想套一下話來確認一下自己的鑒定,沒想到這人戒備心這麽強,看著手裏拿著的杯子,可以確定是一個老物件,他用雙瞳看過顏色呈現藍色,可以確定是明朝的,現在如果沒有差錯的話手裏的這個物件應該就是明朝後期之後各個時期都大名鼎鼎的成化鬥彩。


    要說起成化鬥彩“……朱明去此弗甚遙,宣成雅具時猶見。寒芒秀采總稱珍,就中雞缸最為冠。牡丹麗日春風和,牝雞逐隊雄雞絢。金尾鐵距首昂藏,怒勢如聽賈昌喚。良工物態肖無遺,趨華風氣隨時變,我獨警心在齊詩,不敢耽安興以晏。”


    從這首清代乾隆丙午禦題仿古雞缸杯詩中,可以知道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在成化以後二百多年的清代乾隆時期還能依稀見到,並被尊為成化製瓷中的最成功之作,乾隆皇帝不僅讓當時的景德鎮禦窯仿製,還題詩作誌。


    “鬥彩”瓷器,創燒於明代成化時期,在景德鎮禦窯燒製的雪白的瓷器胎體上,用成化時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輪廓線,再以豔麗的紅、綠、黃、紫等諸色填在釉上,入窯經低溫二次燒成,姹紫嫣紅、交相輝映。


    有史書上說,成化皇帝熱衷書畫,有一次他欣賞宋代人畫的《子母雞圖》,看到母雞帶著幾隻小雞覓食的溫馨場景,非常有感觸,就在這幅畫上題了一首七言詩,表達了母雞對小雞的嗬護之情。也許正因為如此,成化皇帝萌發了要做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心願。另有學者分析說,畫雞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成化元年是雞年;再一個就是“雞”和“吉祥”的“吉”諧音。


    最早載有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價值的明代萬曆《神宗實錄》中寫道:“神宗時尚食,禦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另據明代萬曆沈德符《野獲編》中稱:“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其中十萬之值與白銀百金相近,“值錢十萬”應指雞缸杯的價值等於當時流通用的銅製十萬枚製錢,“十萬”是形容多的虛數。


    成化鬥彩雞缸杯為明代成化皇帝的禦用酒杯,燒造時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宮廷,次品則被銷毀,因而流傳到民間的數量極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經流傳這樣一句話:“寧存成窯,不苟富貴。成化官窯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見一斑


    明朝成化年間由於政局穩定,成化年間的工藝品製作也達到了頂峰,鬥彩瓷器就是成化時期的傑作,是成化朝為豐富彩瓷品種而做出的一大貢獻,成化鬥彩是以青花作紋飾的輪廓線,或作局部圖案再填彩色,經低溫二次燒成。


    郭毅知道,成化鬥彩其彩色透明鮮亮,尤其紅彩,鮮豔耀目,後仿者難及,黃彩變化多端,綠彩有深淺之分,紫色多如熟葡萄的黑紫或茄皮的淺紫,特殊的是姹紫,色如赤鐵,表麵幹澀無光,上麵這幾點都可作為識別成化鬥彩的特殊依據。


    如果郭毅自認沒有看錯的話,應該就是真品成化鬥彩雞缸杯了,這種物件流傳到民間的極少,即使那杯子有所破損,其價格也是郭毅難以估量的。


    郭毅那在手裏的杯子如果是成化鬥彩雞缸杯的話,這東西1999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是以2917萬港元的天價成交的,成為當時中國古代瓷器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最高記錄。,麵前這個雖然有些破損,但是二十五萬買下的話郭毅算是撿漏了,麵前的這個年輕男子可能不知道眼前這隻雞缸杯的價值,才會以這個價格賣出去。


    “你要現金還是支票,轉賬?”郭毅沉默了一會對著麵前的年輕男子問道“轉賬,前麵就有銀行取款機”麵前的年輕男人見到郭毅開口要買,臉上浮現了一絲喜色,說道


    “我是工行的,你是哪個銀行的。”郭毅問道,現在的自動取款機還不能跨行轉賬,是以郭毅有此一問。


    “我也是工行的。”年輕男子說道。


    郭毅點了點頭,沒有說話把雞缸杯還給年輕男子,付款之後雞缸杯才是屬於他的,現在還不是。


    兩人來到銀行自動取款機麵前,郭毅要了他的銀行卡號,把自己的卡插入取款機裏麵,選擇了轉賬一欄,然後輸入年輕男子的賬號,等成功以後,郭毅轉過身把他叫到跟前讓他看了一眼上麵顯示的轉賬成功和賬號,然後從他的手裏接過雞缸杯,取出自己的銀行卡,讓年輕男子自己查一下。


    沒一會年輕男子查詢完完畢,確認無誤以後,兩人算是正式的完成交易,年輕男子臉上帶著激動的神色,但是什麽都沒有說,對郭毅抱了抱拳就離開了。


    郭毅把雞缸杯用報紙包好,拿在手心裏,然後繼續往前走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靜夜思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靜夜思眠並收藏百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