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王被魏慶帝一個眼神嚇得後退半步,隨後又想到什麽,哈哈大笑,逐漸靠近床。
隨後雙手死死捏住魏慶帝的肩膀,眼中的瘋狂再也掩飾不住,
“是啊,你是高高在上的魏國皇帝,什麽人都不能違反你的決定,我這個當兒子還沒有那些個臣子得你歡心。”
“可是你也忘了,你老了,你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傲睨萬物的九五之尊,你看看你,如今白發橫生,走路都需要人攙扶,你也該讓位了,若不是你一直不立太子,也不會造成今日這般。”
祿王手中力道逐漸加重,讓魏慶帝吃痛,卻未出聲,隻一雙眼平靜的看向祿王。
旁邊劉公公小聲勸阻,還想將祿王的手拿開,“祿王爺,你抓得太緊,當心陛下的身子。”
結果,祿王直接一隻手甩開劉公公,將他甩到地麵上,禮帽都滾至一旁,劉公公不敢有任何言語,隻小心翼翼的站起來,顧不得身上的傷,還想要上前,結果被魏慶帝一個眼神製止。
魏慶帝可能真的生氣了,“老三,你平日裏最為乖巧,為何朕不會將重要事情交給你,蓋因你能力平庸,如今不要一錯再錯,收手還來得及。”
魏慶帝對於祿王這個兒子心中還是有些不舍,所以言語間勸阻一番。
祿王轉身大笑,“父皇,我既然走到今日這一步,還能迴頭嗎,若是迴頭,我這一脈還能有人生還嗎,父皇還是太天真。”
“父皇如今身體有恙,不如早日傳位,正好今日大臣都在。”
魏慶帝搖頭歎氣一聲,隨後看向康王和靖王,“你們也是這個想法嗎?”
康王一雙眼睛微微眯起,他在想魏慶帝此舉到底為何,而看魏慶帝一臉平靜,難道是有什麽自己遺漏的地方。
可是這皇宮的侍衛頭領早就偷偷換了他的人,整個京城他已經偷偷安排進入五千精兵,就等自己一聲令下。
而軍隊駐紮在城外三十裏外,想要到皇宮怎麽也要一日的時間,可是魏慶帝神色太平靜,平靜的可怕,所以康王有些拿住不準。
不過他心裏還是偏向魏慶帝不過虛張聲勢罷了,他已經為了今日做了多少年的準備,所以今日隻許成功,不能失敗。
康王未說話,靖王直接開口,“父皇還在一日,便是這魏國之主,一切單憑父皇做主。”
魏慶帝眼神掃過靖王,微微點頭,然後看向沉默不語的康王,心中嘲諷,沒想到,他幾個兒子中,也就靖王算有些孝心,其他人說不定早就迫不及待想把他攆下去。
不過今日未見老四老五,微微皺眉,難道他們……,若真是如此,他們不顧手足,真是冷酷無情,魏慶帝眼中閃過一抹狠辣。
“父皇還是早早寫下詔書,以免再受些苦頭。”祿王已經無心掩飾自己,眼中隻有對那個位子的渴望,他現在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坐上那個唯我獨尊的位子。
魏慶帝咳嗽兩聲,眼神淡淡看了眼前三人一眼,隨後吩咐劉公公。
“劉公公,扶朕起來,墨墨,朕要立詔書。”
魏慶帝沒有任何反抗,直接下令下詔書,祿王一臉激動,而康王卻無端心中有一絲不安,魏慶帝之前多麽一個深沉之人,現在卻答應的這般痛快,其中怎麽可能未有詐。
劉公公顧不得披頭散發,一瘸一拐上前扶起魏慶帝,一步步攙扶著向書桌走去,祿王還在一旁催促著快些。
靖王低眉順眼毫無動作,他心中不是不焦灼,可是他想到之前蘭汐和他說的話,又看到魏慶帝今日的行為,所以他也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所以他不敢有任何動作。
可是看著已經動筆的魏慶帝,康王心中越發著急,若是今日父皇立下傳位老三的詔書,再有什麽意外,老三登基可謂說名正言順,到時候什麽都晚了。
所以麵對高位的誘惑,康王再也掩藏不住自己的野心,即便父皇有詐又如何,今日隻要父皇敢寫下詔書,那他就有辦法登上高位,畢竟大不了父皇可以出什麽意外。
想到這,康王眼中的狠辣無情轉瞬即逝。
房間內悶熱的溫度,讓康王很不適應,手心已經濕透,可是他心中已經不再想其他事,腦海裏也忘了幕僚和他說的話,康王跨步兩步,走到書桌前。
“父皇,自古以來,多少百姓家都是以長子為主,而且三弟能力有限,所以這份重任還是由兒臣來擔,二弟三弟適合做個閑散王爺。”
魏慶帝手中的筆一頓,抬頭看了康王一眼,隨後又看了靖王一眼,“老二,你是否也是這個想法?”
靖王心中自然想要自己做上那個位置,麵對眼前這個誘惑,他心底死死繃住弦,手指陷入掌心,刺痛感讓他稍稍清醒。
“一切單憑父皇做主,任何結果兒臣都未有意見。”
魏慶帝嘴角揚起一抹不可見的笑,轉瞬即逝。
旁邊的祿王氣急敗壞,明顯老大要搶他的位子。
“大哥不要忘了,你身邊都是誰的人,不要為了皇位,連性命都不要。”
康王卻鎮定一笑,“三弟是不是覺得今日皇宮侍衛少的可憐,咱們一路上也未碰見幾個,不然也不會這般容易進入養心殿,三弟不好奇嗎?”
祿王神色一僵,緊接著,門口就傳來一陣騷動,祿王忍不住抬腿兩步,走到門內看去。
隨後,祿王忍不住後退兩步,不過他脖子上多了一柄銀光閃閃的長劍,持劍之人正是侍衛統領方彭。
靖王看到方彭也驚訝了一下,沒想到老大竟然連方彭都收服了,真是驚人。
魏慶帝還是那副樣子,不悲不喜,雲淡風輕的模樣。
康王一笑,“現在三弟應該同意了吧。”
祿王雙眼通紅的看向康王,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可是他不敢有任何聲音。
隨後康王將目光放在魏慶帝身上,笑得溫和,“父皇接著寫就好,隻不過將名字換成兒臣就好。”
魏慶帝冷冷看了康王一眼,沒有說什麽,接著手中的動作,動作不緊不慢,就和平常沒有兩樣。
寫完後,劉公公拿過玉璽蓋上,康王拿過聖旨,一點點看去,臉上的笑容逐步擴大。
隨後雙手死死捏住魏慶帝的肩膀,眼中的瘋狂再也掩飾不住,
“是啊,你是高高在上的魏國皇帝,什麽人都不能違反你的決定,我這個當兒子還沒有那些個臣子得你歡心。”
“可是你也忘了,你老了,你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傲睨萬物的九五之尊,你看看你,如今白發橫生,走路都需要人攙扶,你也該讓位了,若不是你一直不立太子,也不會造成今日這般。”
祿王手中力道逐漸加重,讓魏慶帝吃痛,卻未出聲,隻一雙眼平靜的看向祿王。
旁邊劉公公小聲勸阻,還想將祿王的手拿開,“祿王爺,你抓得太緊,當心陛下的身子。”
結果,祿王直接一隻手甩開劉公公,將他甩到地麵上,禮帽都滾至一旁,劉公公不敢有任何言語,隻小心翼翼的站起來,顧不得身上的傷,還想要上前,結果被魏慶帝一個眼神製止。
魏慶帝可能真的生氣了,“老三,你平日裏最為乖巧,為何朕不會將重要事情交給你,蓋因你能力平庸,如今不要一錯再錯,收手還來得及。”
魏慶帝對於祿王這個兒子心中還是有些不舍,所以言語間勸阻一番。
祿王轉身大笑,“父皇,我既然走到今日這一步,還能迴頭嗎,若是迴頭,我這一脈還能有人生還嗎,父皇還是太天真。”
“父皇如今身體有恙,不如早日傳位,正好今日大臣都在。”
魏慶帝搖頭歎氣一聲,隨後看向康王和靖王,“你們也是這個想法嗎?”
康王一雙眼睛微微眯起,他在想魏慶帝此舉到底為何,而看魏慶帝一臉平靜,難道是有什麽自己遺漏的地方。
可是這皇宮的侍衛頭領早就偷偷換了他的人,整個京城他已經偷偷安排進入五千精兵,就等自己一聲令下。
而軍隊駐紮在城外三十裏外,想要到皇宮怎麽也要一日的時間,可是魏慶帝神色太平靜,平靜的可怕,所以康王有些拿住不準。
不過他心裏還是偏向魏慶帝不過虛張聲勢罷了,他已經為了今日做了多少年的準備,所以今日隻許成功,不能失敗。
康王未說話,靖王直接開口,“父皇還在一日,便是這魏國之主,一切單憑父皇做主。”
魏慶帝眼神掃過靖王,微微點頭,然後看向沉默不語的康王,心中嘲諷,沒想到,他幾個兒子中,也就靖王算有些孝心,其他人說不定早就迫不及待想把他攆下去。
不過今日未見老四老五,微微皺眉,難道他們……,若真是如此,他們不顧手足,真是冷酷無情,魏慶帝眼中閃過一抹狠辣。
“父皇還是早早寫下詔書,以免再受些苦頭。”祿王已經無心掩飾自己,眼中隻有對那個位子的渴望,他現在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坐上那個唯我獨尊的位子。
魏慶帝咳嗽兩聲,眼神淡淡看了眼前三人一眼,隨後吩咐劉公公。
“劉公公,扶朕起來,墨墨,朕要立詔書。”
魏慶帝沒有任何反抗,直接下令下詔書,祿王一臉激動,而康王卻無端心中有一絲不安,魏慶帝之前多麽一個深沉之人,現在卻答應的這般痛快,其中怎麽可能未有詐。
劉公公顧不得披頭散發,一瘸一拐上前扶起魏慶帝,一步步攙扶著向書桌走去,祿王還在一旁催促著快些。
靖王低眉順眼毫無動作,他心中不是不焦灼,可是他想到之前蘭汐和他說的話,又看到魏慶帝今日的行為,所以他也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所以他不敢有任何動作。
可是看著已經動筆的魏慶帝,康王心中越發著急,若是今日父皇立下傳位老三的詔書,再有什麽意外,老三登基可謂說名正言順,到時候什麽都晚了。
所以麵對高位的誘惑,康王再也掩藏不住自己的野心,即便父皇有詐又如何,今日隻要父皇敢寫下詔書,那他就有辦法登上高位,畢竟大不了父皇可以出什麽意外。
想到這,康王眼中的狠辣無情轉瞬即逝。
房間內悶熱的溫度,讓康王很不適應,手心已經濕透,可是他心中已經不再想其他事,腦海裏也忘了幕僚和他說的話,康王跨步兩步,走到書桌前。
“父皇,自古以來,多少百姓家都是以長子為主,而且三弟能力有限,所以這份重任還是由兒臣來擔,二弟三弟適合做個閑散王爺。”
魏慶帝手中的筆一頓,抬頭看了康王一眼,隨後又看了靖王一眼,“老二,你是否也是這個想法?”
靖王心中自然想要自己做上那個位置,麵對眼前這個誘惑,他心底死死繃住弦,手指陷入掌心,刺痛感讓他稍稍清醒。
“一切單憑父皇做主,任何結果兒臣都未有意見。”
魏慶帝嘴角揚起一抹不可見的笑,轉瞬即逝。
旁邊的祿王氣急敗壞,明顯老大要搶他的位子。
“大哥不要忘了,你身邊都是誰的人,不要為了皇位,連性命都不要。”
康王卻鎮定一笑,“三弟是不是覺得今日皇宮侍衛少的可憐,咱們一路上也未碰見幾個,不然也不會這般容易進入養心殿,三弟不好奇嗎?”
祿王神色一僵,緊接著,門口就傳來一陣騷動,祿王忍不住抬腿兩步,走到門內看去。
隨後,祿王忍不住後退兩步,不過他脖子上多了一柄銀光閃閃的長劍,持劍之人正是侍衛統領方彭。
靖王看到方彭也驚訝了一下,沒想到老大竟然連方彭都收服了,真是驚人。
魏慶帝還是那副樣子,不悲不喜,雲淡風輕的模樣。
康王一笑,“現在三弟應該同意了吧。”
祿王雙眼通紅的看向康王,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可是他不敢有任何聲音。
隨後康王將目光放在魏慶帝身上,笑得溫和,“父皇接著寫就好,隻不過將名字換成兒臣就好。”
魏慶帝冷冷看了康王一眼,沒有說什麽,接著手中的動作,動作不緊不慢,就和平常沒有兩樣。
寫完後,劉公公拿過玉璽蓋上,康王拿過聖旨,一點點看去,臉上的笑容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