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年,又年長一歲。
聽著身後常靈兒的歡聲笑語,劉翠娥和常二海交談著農事,常文武和馮碧紅撫著小腹在一旁低聲耳語,一旁的下人各司其職。
蘭汐心裏覺得淡淡的幸福。
五月十二,常家第一個孫輩常銳瑾出生了,常家頓時陷入一片慌亂和喜悅,劉翠娥也分不出心關心蘭汐咋樣了,不過拉著他給小侄子送禮,蘭汐自然親自挑選出一塊暖玉。
蘭汐也正忙碌著小麥實驗田之事,由於京城地處寒冷,所以種植的都是春小麥。
三月下旬便已種植下去,如今長勢不錯。
今年水稻全國各地已經逐漸推廣開來,從京城、揚州、瓊州等地向四周蔓延開來,剩下的需要時間逐漸擴大。
去年一年,已經讓一些百姓知道朝廷研製出來的藥液真的能提高水稻產量,所以他們今年自然搶著用,而且自發向周圍宣傳擴散。
而蘭汐也在民間有了些知名度,眾人知道蘭汐研製出的藥液,自然對蘭汐拍手稱讚,一心為他們老百姓著想。
尤其慶元縣常家村,對於蘭汐已經滿臉狂熱,走到外麵,提起他們村走出去的大官蘭汐,一副有榮與焉的模樣,旁人也連連誇讚。
而常忠誠和朱氏更是不用說了,在常家村簡直就像老佛爺一般,走到哪裏,眾人都忍不住吹捧兩句,讓他們恨不得一天都在外麵待著。
不過,最近蘭汐卻無緣無故受到彈劾,右僉都禦史唐仕錦彈劾,屯田司員外郎常文軒中飽私囊。
拿著朝廷撥給的研究費用,至今卻毫無作為,反而自己大魚大肉。
還說他當初能夠研製出水稻產量提升之法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蘭汐一個從六品的官,連參加朝會都沒有資格,如今卻莫名其妙被彈劾,而且對方空口無憑。
如今皇上對於蘭汐雖然寄寓厚望,但是這幾個月的時間,也夠衝淡一些,皇上自然不像之前那般表現的聖眷。
蘭汐卻也沒有擔心,明眼一看就知道對方不過是試探,也可以說試探皇上對蘭汐的態度,當然也是對於蘭汐的壓製。
周大人自然對於蘭汐出聲維護,兩人一來一合,最後自然沒有爭執出結果。
當然最終做決定還是皇上,而皇上隻是淡淡掃了唐大人一眼,就轉移開話題。
蘭汐自然對朝廷眾人還有些了解,這位唐大人雖然明著沒有站隊,可是這位唐大人的恩師可是王承恩,而王承恩又是誰,可是大皇子正妃的祖父。
蘭汐想著當初大皇子招攬不成,如今看來報複來了。
不過這都取決於皇上的態度,如今朝廷可用之人並不多,而蘭汐又表現出來的能力不差,所以對於蘭汐,皇上還是給予一定的扶持。
所以他聽到唐仕錦無中生有的彈劾,也就沒有理會。
可是這並不是他們的重點,麵對唐仕錦哭天喊地的哭訴,一副為了魏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甘願赴湯蹈火的模樣,讓皇上有些頭疼。
而周大人看到這副模樣,有些牙疼,這些人真是一點臉麵都不要,不過他心裏提高警惕,看著唐仕錦這副樣子,肯定有什麽幺蛾子。
他看了看最前麵站著的一人,想著自己一定要護住常大人。
而這個時候,禮部尚書王閔士站出來說道,
“陛下,唐禦史雖然口說無憑,但屯田司如今就像常員外郎一人主事,錢郎中明顯力不從心,不如派遣兩人協助常員外郎,也好讓屯田司更快有所收獲。”
隨後,禮部尚書低眉沉眼的迴到隊伍中,看不出任何情緒。
周大人低下頭已經忍不住罵娘,這老賊真是壞到根子上了,這不就是明晃晃的上眼藥,告訴皇上現在屯田司是常大人的一言堂。
而且現在誰不知道,屯田司小麥研製之法已經進行大半,而且效果不錯,現在派兩個過去,說是協助,但誰知道是不是過去架空常大人,順便摘桃子,畢竟常大人哪裏比得過這些背景深厚的人。
魏慶帝微微沉吟,這話倒也不錯,雖然他想扶持蘭汐,但並不想讓蘭汐一人獨大,免得養大了他的心思。
周大人一看皇上的模樣,心裏猛地一沉,看來皇上還真是有些動心了。
周大人忍不住想要為蘭汐辯解兩句,卻沒想到最前麵的一人出聲了,他收起微微抬起的右腳。
最前麵站著的三人,一紫衣,一黑衣,一青衣。
三人均長相不凡,各有千秋,尤其紫衣和黑衣男子最為出眾。
紫衣男子一雙桃花眼,眉眼含笑,卻笑不達眼底,頭戴金冠,鬢間垂下兩縷長發,給他增添了兩分風流。
而黑衣男子,劍眉星目,露出白皙飽滿的額頭,黑衣上繡著騰飛的四爪長蟒,腰間一抹白玉腰帶給他添了一抹溫潤。
就見他不緊不慢的說道,
“本王倒是有些好奇唐大人所說的中飽私囊,這不隻是屯田司之事,屯田司一應用銀皆是戶部所撥,戶部是否所查屯田司賬冊,是否有貪汙之人,若是真有此人,朝廷如何敢用,
戶部可有人在?”
此人正是二皇子靖王,雖然聲音不緊不慢,可是眾人卻不敢忽視其中威嚴,負責此事的戶部左侍郎孫世忠急忙出列,正是孫鼎鴻祖父。
“稟皇上,屯田司一應賬冊記錄齊全,每筆所用記錄的清清楚楚,若是需要隨時可供唐禦史查看。”
隨後靖王將目光放在唐仕錦身上,明晃晃的在說他空口無憑,唐仕錦頓時感覺如芒在背,他沒想到二皇子竟然橫叉一腳,會對他發難。
而靖王旁邊的康王輕笑一聲,“唐大人平日裏盡忠盡職,今日卻怎麽這般疏忽大意。”
而唐仕錦聞聲知雅意,頓時顧不得額頭的大汗,下跪行禮道,“稟皇上,王爺,微臣聽下麵主事所提,一時忘了查證,疏忽大意,懇請皇上降罪。”
靖王臉上的笑容不變,皇上不耐煩道,“唐愛卿,總要對得起身上的官袍,不然還不如換了人坐,罰其一月俸祿,定然謹言慎行。”
皇上又怎麽看不清唐仕錦的小心思,所以說的這番話也有些重,也是對他的敲打,不要以為背靠王爺就高枕無憂。
聽著身後常靈兒的歡聲笑語,劉翠娥和常二海交談著農事,常文武和馮碧紅撫著小腹在一旁低聲耳語,一旁的下人各司其職。
蘭汐心裏覺得淡淡的幸福。
五月十二,常家第一個孫輩常銳瑾出生了,常家頓時陷入一片慌亂和喜悅,劉翠娥也分不出心關心蘭汐咋樣了,不過拉著他給小侄子送禮,蘭汐自然親自挑選出一塊暖玉。
蘭汐也正忙碌著小麥實驗田之事,由於京城地處寒冷,所以種植的都是春小麥。
三月下旬便已種植下去,如今長勢不錯。
今年水稻全國各地已經逐漸推廣開來,從京城、揚州、瓊州等地向四周蔓延開來,剩下的需要時間逐漸擴大。
去年一年,已經讓一些百姓知道朝廷研製出來的藥液真的能提高水稻產量,所以他們今年自然搶著用,而且自發向周圍宣傳擴散。
而蘭汐也在民間有了些知名度,眾人知道蘭汐研製出的藥液,自然對蘭汐拍手稱讚,一心為他們老百姓著想。
尤其慶元縣常家村,對於蘭汐已經滿臉狂熱,走到外麵,提起他們村走出去的大官蘭汐,一副有榮與焉的模樣,旁人也連連誇讚。
而常忠誠和朱氏更是不用說了,在常家村簡直就像老佛爺一般,走到哪裏,眾人都忍不住吹捧兩句,讓他們恨不得一天都在外麵待著。
不過,最近蘭汐卻無緣無故受到彈劾,右僉都禦史唐仕錦彈劾,屯田司員外郎常文軒中飽私囊。
拿著朝廷撥給的研究費用,至今卻毫無作為,反而自己大魚大肉。
還說他當初能夠研製出水稻產量提升之法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蘭汐一個從六品的官,連參加朝會都沒有資格,如今卻莫名其妙被彈劾,而且對方空口無憑。
如今皇上對於蘭汐雖然寄寓厚望,但是這幾個月的時間,也夠衝淡一些,皇上自然不像之前那般表現的聖眷。
蘭汐卻也沒有擔心,明眼一看就知道對方不過是試探,也可以說試探皇上對蘭汐的態度,當然也是對於蘭汐的壓製。
周大人自然對於蘭汐出聲維護,兩人一來一合,最後自然沒有爭執出結果。
當然最終做決定還是皇上,而皇上隻是淡淡掃了唐大人一眼,就轉移開話題。
蘭汐自然對朝廷眾人還有些了解,這位唐大人雖然明著沒有站隊,可是這位唐大人的恩師可是王承恩,而王承恩又是誰,可是大皇子正妃的祖父。
蘭汐想著當初大皇子招攬不成,如今看來報複來了。
不過這都取決於皇上的態度,如今朝廷可用之人並不多,而蘭汐又表現出來的能力不差,所以對於蘭汐,皇上還是給予一定的扶持。
所以他聽到唐仕錦無中生有的彈劾,也就沒有理會。
可是這並不是他們的重點,麵對唐仕錦哭天喊地的哭訴,一副為了魏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甘願赴湯蹈火的模樣,讓皇上有些頭疼。
而周大人看到這副模樣,有些牙疼,這些人真是一點臉麵都不要,不過他心裏提高警惕,看著唐仕錦這副樣子,肯定有什麽幺蛾子。
他看了看最前麵站著的一人,想著自己一定要護住常大人。
而這個時候,禮部尚書王閔士站出來說道,
“陛下,唐禦史雖然口說無憑,但屯田司如今就像常員外郎一人主事,錢郎中明顯力不從心,不如派遣兩人協助常員外郎,也好讓屯田司更快有所收獲。”
隨後,禮部尚書低眉沉眼的迴到隊伍中,看不出任何情緒。
周大人低下頭已經忍不住罵娘,這老賊真是壞到根子上了,這不就是明晃晃的上眼藥,告訴皇上現在屯田司是常大人的一言堂。
而且現在誰不知道,屯田司小麥研製之法已經進行大半,而且效果不錯,現在派兩個過去,說是協助,但誰知道是不是過去架空常大人,順便摘桃子,畢竟常大人哪裏比得過這些背景深厚的人。
魏慶帝微微沉吟,這話倒也不錯,雖然他想扶持蘭汐,但並不想讓蘭汐一人獨大,免得養大了他的心思。
周大人一看皇上的模樣,心裏猛地一沉,看來皇上還真是有些動心了。
周大人忍不住想要為蘭汐辯解兩句,卻沒想到最前麵的一人出聲了,他收起微微抬起的右腳。
最前麵站著的三人,一紫衣,一黑衣,一青衣。
三人均長相不凡,各有千秋,尤其紫衣和黑衣男子最為出眾。
紫衣男子一雙桃花眼,眉眼含笑,卻笑不達眼底,頭戴金冠,鬢間垂下兩縷長發,給他增添了兩分風流。
而黑衣男子,劍眉星目,露出白皙飽滿的額頭,黑衣上繡著騰飛的四爪長蟒,腰間一抹白玉腰帶給他添了一抹溫潤。
就見他不緊不慢的說道,
“本王倒是有些好奇唐大人所說的中飽私囊,這不隻是屯田司之事,屯田司一應用銀皆是戶部所撥,戶部是否所查屯田司賬冊,是否有貪汙之人,若是真有此人,朝廷如何敢用,
戶部可有人在?”
此人正是二皇子靖王,雖然聲音不緊不慢,可是眾人卻不敢忽視其中威嚴,負責此事的戶部左侍郎孫世忠急忙出列,正是孫鼎鴻祖父。
“稟皇上,屯田司一應賬冊記錄齊全,每筆所用記錄的清清楚楚,若是需要隨時可供唐禦史查看。”
隨後靖王將目光放在唐仕錦身上,明晃晃的在說他空口無憑,唐仕錦頓時感覺如芒在背,他沒想到二皇子竟然橫叉一腳,會對他發難。
而靖王旁邊的康王輕笑一聲,“唐大人平日裏盡忠盡職,今日卻怎麽這般疏忽大意。”
而唐仕錦聞聲知雅意,頓時顧不得額頭的大汗,下跪行禮道,“稟皇上,王爺,微臣聽下麵主事所提,一時忘了查證,疏忽大意,懇請皇上降罪。”
靖王臉上的笑容不變,皇上不耐煩道,“唐愛卿,總要對得起身上的官袍,不然還不如換了人坐,罰其一月俸祿,定然謹言慎行。”
皇上又怎麽看不清唐仕錦的小心思,所以說的這番話也有些重,也是對他的敲打,不要以為背靠王爺就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