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眾信徒驚聞噩耗,有的呆立當場,有的唿天搶地,全都難以置信!


    他們心目中如同神明一般的八思八竟然在大都當著大汗、鎮南王等人的麵被三位名不見經傳的老僧擊敗!


    有人當即就指出,鎮南王親自坐鎮,勝負也是鎮南王判定的,說不定是鎮南王有意偏頗。


    這種意見馬上就遭到反駁,寺中上至大汗,下至高官顯貴,人人都又聾又瞎麽?難道大汗也怕了鎮南王,竟不敢為帝師主持公道?


    同時也有許多人在歡唿,漢人的禪宗擊敗密宗紅教,正說明漢人的佛教才最為正宗。


    人群中咒罵喇嘛的聲音也陸續傳了出來,在門外的宿衛這迴就不敢動手懲戒這些人,惟恐因此被歸為八思八同黨,惹怒鎮南王。


    忽必烈則麵對一個尷尬的局麵。八思八主動認輸,但他是忽必烈親封的帝師,還給忽必烈和察必灌頂受戒,忽必烈總不能把他帝師的名號撤了吧?那樣豈不是自打嘴巴?唯一可以欣慰的是,八思八至少在自己那場辯論時並未落敗,甚至還占據了一絲上風,忽必烈就可以借此裝糊塗將此事敷衍過去。


    不過忽必烈對禪宗卻由此興趣大增,程越那個問題更是想得他抓心撓肝。在程越陪著他往外走的時候,忽必烈悄悄地對程越道:“程越,過幾天,你帶三位高僧到香山來見我,不要聲張。”


    程越微微一笑,道:“是。”忽然想起一件事,對忽必烈道:“大汗,臣打算三月十五出發迴南宋,特向大汗稟告。”


    忽必烈心一揪,事到臨頭,還是舍不得他的兩個女兒和後宮眾多嬪妃一起跟著程越南下,連忙道:“著什麽急?大婚之後,你好歹也要在大都住滿一個月吧?哪有這麽快就走的道理?”


    程越看出忽必烈不舍,笑了笑道:“是,那臣就在三月二十三日出發,不能再晚了。”


    忽必烈有心再挽留他幾天,但他知道程越必定不肯聽從,隻好點頭道:“也好,不過三位大師能不能給朕留下一兩位?”


    程越想了想,道:“蘭溪道隆和大休正念都是大宋的僧人,很想迴歸故土,臣不好讓他們留下,圓爾辯圓應該可以,待臣問一問再說。”


    忽必烈這才覺得有些安慰,程越這次離開,下迴到大都,真不知要何年何月,完全取決於程越的心思。


    出寺後,君臣各自散開。最淒涼的就是八思八的佛輦,從來時的萬眾擁戴,到走時的冷落不堪,僅僅隻用了一天時間。而三位高僧卻一下子變得倍受追捧,許多大都的權貴都派人私下裏請他們到府中講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三位高僧在大都沒有寺廟,他們住的鎮南王府又不是可以隨便進出的地方,還要給喇嘛留一點麵子,私請當然是唯一的選擇。


    三位高僧秉承程越的意思,答應下了許多邀約,這本就在程越的意料之中。


    程越迴到王府,將迴程的日期說了,又賞賜給三位高僧和恆仁、久仁幾件從八思八那裏弄到的佛器,皆大歡喜。


    三月初三,李居壽奉忽必烈之命,早早地到了香山別墅。上午做法事拜祭玄天上帝和王母娘娘,下午就要單獨為忽必烈講道。


    忽必烈在做法事的時候,明顯比從前虔誠了許多。李居壽昨天也去了大護國仁王寺,自然對原因心知肚明。


    中午,李居壽陪忽必烈用了午飯,還在休息喝茶的時候,伯顏、安童與董文忠忽然一齊來到別墅求見。


    三名重臣求見,忽必烈連忙請他們進來。三人拜見後,伯顏羨慕地道:“大汗,如今四麵百花盛開,更顯香山為洞天福地,大汗居此實乃福報啊!”


    忽必烈得意地笑道:“是啊,夏天大都格外炎熱,這裏就涼快得多,朕越住越是舒服,打算長居於此了。”接著輕輕一點桌子,道:“你們三人一齊到朕這裏來,有什麽要緊的事?”


    伯顏、安童和董文忠聞言各拿出一大疊奏折,全是他們從年前攢到現在的各地麻煩事,故意湊在今天,一並奏報給忽必烈。


    伯顏振振有詞地道:“這些奏折原本早該給大汗拿來,但前些日子剛過完年,緊接著又是鎮南王和兩位公主的大婚,跟著便是八思八國師與三位高僧辯佛,臣等隻好將這些事情暫緩到今天,實在等不下去了,臣等就一齊前來,請大汗批奏。”


    忽必烈一見這許多奏折,登時就有些不悅,但聽伯顏說得也有理,隻好拿過來一一地批閱。結果不看還好,越看越是煩悶。幾十封奏折,沒有一件簡潔明快的,全是糾纏不清的事情,看得忽必烈昏頭脹腦。相比山居的閑適,忽必烈真是對層出不窮的朝政愈發厭煩,看了一會兒就把筆擲到一旁,用力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安童見狀微微一笑,偷偷向李居壽遞了個眼色,李居壽心領神會,輕咳一聲,道:“大汗,臣方才在齋蘸之時,忽然有所感應,眼下看到大汗勞苦,臣更能確定。”


    忽必烈來了興致,問道:“什麽感應?說給朕聽聽。”


    李居壽道:“皇太子春秋鼎盛,宜預國政,大汗不宜再如此操勞。”


    忽必烈一怔,看著麵前一大堆奏折,油然而生同感,長長地歎了口氣,道:“太子是該多做一些事情了。”


    董文忠見機不可失,在旁勸道:“這些瑣碎的事情,本來就不該由大汗處置,交給大臣又不好,讓太子代其勞,正當其時。”


    忽必烈連連點頭,向伯顏和安童發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伯顏和安童都有意裝作想了一會兒,安童方慎重地道:“大汗,太子於朝政之事,素有心得,似可稍作安排。”


    伯顏則說得更明白,道:“大汗,太子既為儲君,長年不掌管朝政,如何能得上下之心?臣以為,有大汗在,總不出了亂子,臣附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篡宋滅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白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白水並收藏篡宋滅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