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謝道清沉吟道:“大都督自然不會擔心蒙古人,兩位愛卿說得有理。大都督奏折中說,要在臨安外麵提前布置營地,準備糧草,此事,就交由張樞密吧。”


    張鈺立即閃身而出,行禮道:“臣遵旨。”


    賈餘慶出來道:“聖人,臣最近得知一個消息,不知是真是假。”


    謝道清道:“講。”


    賈餘慶道:“臣得知,忽必烈大汗已封賞大都督為大元諸王之首,僅位列忽必烈大汗之下,而在諸王群臣之上!”


    此事程越隻在家書中對定娘講過,但也沒有刻意保密。賈餘慶每天都惦記著大都傳來的消息,終於被他知曉,為了搶功,立即在殿上說了出來。


    賈餘慶一言既出,殿上一片愕然!


    諸王之首?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還了得?!


    大都督在大元成為諸王之首,在大宋該當如何?還是隻能做大都督麽?


    謝道清忙問道:“此事確實麽?你從何得知?”


    賈餘慶道:“臣是從大都來的商隊口中得知,每個人都是這般說詞,料想不會有錯。而且他們還說,大都督此次在大都過年,統領內外,號令群臣,蒙古權貴,莫之能違。年前有上書彈劾大都督的,被大都督當庭駁斥,忽必烈大汗立即下令將其車裂而死。連忽土倫公主出嫁之事,忽必烈大汗也特地推恩,由塔剌海皇後充作長輩,與囊加真公主一同嫁與大都督。總而言之,大都督在大元的權勢可謂如日中天,已可左右朝局。”


    賈餘慶一番話講得慷慨激昂,殿中上下俱為之心旌神搖。


    快哉!大丈夫當如是——!


    大都督有這般能耐,蒙古還敢覬覦大宋麽?!


    全玖小心地問文天祥道:“請問學士,賈安撫所言,大都督的家書中都提到了麽?”


    文天祥是定娘的父親,又是程黨的核心,真有其事的話,文天祥必定知曉。


    文天祥點了點頭,雲淡風輕地道:“的確不假,不過,大都督並未把這些瑣事放在心上,所以也就沒有奏報。”


    群臣皆驚!


    大都督好大的氣魄!


    這許多殊榮,每一件都值得拿出來大書特書,但大都督竟然完全不放在心上!可見大都督的心胸之寬廣,委實不是一般人能夠了解的!


    謝道清感慨地搖了搖頭,道:“大都督還有什麽事沒講?讓哀家再開開眼界。”


    文天祥猶豫了一下,道:“確有一件大事,不過……說起來,也不算什麽……”


    謝道清見文天祥欲言又止,不禁有些訝異,道:“學士有話便說,大都督是哀家的義子,還需要瞞著哀家麽?”


    文天祥忙道:“臣不敢無禮。”輕咳一聲,接著道:“大都督與忽必烈大汗訂立了一項盟約,忽必烈大汗派大軍交由大都督指揮南征,打下的領土一律不要,但得到的財寶,蒙古要占三分之一。每滅一國,則視國土大小,另有貢獻。合計下來,至少達紋銀百萬兩以上,糧餉不計。”


    謝道清聽得清楚,輕輕一揮手,不以為然地道:“我道是什麽?沒割讓一塊土地,這算什麽大事?蒙古出兵,自然要給報酬,天經地義,況且大宋又沒吃虧。大都督既然答應了,哀家絕無異議。盟約何時送來,哀家立即就給蓋玉璽。”


    文天祥微笑道:“大都督說,這道盟約事前沒有聖旨授權,所以隻能算是他與忽必烈大汗的約定,不必蓋玉璽,免得以後若有糾紛,再把朝廷牽扯進去。”


    謝道清聞言大喜,嗬嗬笑道:“諸卿聽見沒有?這就叫股肱之臣!大宋曆來對外訂約的大臣,何曾有大都督這般有為的?!”


    謝道清不說還好,一說群臣全都不由自主地把頭低下了。蒙古南侵時,群臣不斷聽到各種噩耗,即便是以文天祥為首的主戰派,提出的和談條件也是割地和歲幣,全無他法,對比程越今日的強橫,令群臣十分愧對謝道清。


    再往前追溯,大宋自開國以來,隻有宋太祖趙匡胤的時候還有點出息,打起仗來從不畏懼任何對手,但其實也是因為繼承了後周明主柴榮培養出來的精兵猛將才有了一時的局麵。


    本來以宋朝無險可守的地勢而言,應該在民間大力提倡尚武的精神,至少也要男子人人精於射箭,北方的契丹和後來的金才不敢南下,否則北宋缺乏馬匹,何以應對如狼似虎的北方鐵騎?但趙匡胤這個蠢貨,偏偏隻在乎皇位而不管未來的禍端。僅僅因為趙光義的反對和運糧的不便,便把都城依舊立在一馬平川的汴梁。


    如此一來,若要自保,就必須擁有精兵強將,可趙匡胤又杯酒釋兵權,製定了以文治天下的策略,對武將多所掣肘,甚至公然蔑視。於是強盛一時的後周大軍便不斷地衰落下去,大宋對外戰爭的失利也越來越多,到後來隻好對外屢屢妥協。雖說許多算是事出無奈,但大宋國力不盛,一代代的君臣大都安於現狀,一味隻想息事寧人,缺乏武人的赳赳之氣,以致不斷地喪權辱國,卻是不爭的事實。


    謝道清見狀,深知自己失言,連忙道:“大都督這樣的能臣,怕是幾百年也出不了一名,大宋有幸得之,當與眾卿共勉。”


    群臣一齊施禮道:“是,臣等慚愧。”


    劉岊明白賈餘慶的意思,可不想錯失這個機會,立即上前道:“聖人,臣以為,大都督僅憑借數省之地,北抗蒙元,東征日本,南懾諸國,內懲奸佞,功勞之大,立國未聞!大宋社稷,皆仰賴大都督一力維係。如今,蒙元忽必烈大汗不吝封賞,非但立大都督為諸王之長,還令兩位公主下嫁,內外悉聽號令,備極寵信。臣敢問,大都督對大宋的功勞莫非比蒙元少麽?為何至今僅止一臣下耳?大都督是聖人的義子,征伐日本擴地千裏,實施新法富國強兵,難道不值得一個王位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篡宋滅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白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白水並收藏篡宋滅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