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傷員感動得哇哇大哭,掙紮著跪了一地。高麗軍中得知此事後,大批高麗漢子不約而同地都跑到程越的帳外跪地磕頭,感謝程越竭盡全力地出手相救。
他們跟隨蒙古人和高麗朝廷打過很多仗,卻還是第一次有人這樣體貼地照顧他們。而且宋軍的傷藥出奇地好,抹上藥的傷兵基本上都救得迴來,傷亡率得以大大降低,令元軍和高麗軍都嘖嘖稱奇。更令他們高興的是,程越慷慨地送了一大批這種叫“白藥”的靈藥給各軍,其它的賞賜也很豐厚。
高麗軍中眾軍士相互砥礪,明天要再立戰功,才對得起王爺的關懷。
下午,程越召集眾將,作戰後的總結。樸球、金周鼎、韓希愈先後陳述,讓眾將更了解日本人作戰的方式,這也是程越主要的目的。
程越道:“你們今天辛苦了,也立下大功,不要失望,你們確實沒衝破日本人的攔阻,但日本人又何嚐把你們攻破了呢?我說過,你們隻要保護好海中路,即是大功一件。若是真把日本人打跑,反而會破壞我的計劃。”
程越話雖如此,金方慶等還是覺得愧對程越。首戰沒有能將日本人的氣焰打掉,反而被日本人打得險些崩潰,無論如何也是他們的失敗。
程越見他們垂頭喪氣,莞爾一笑,道:“你們想出氣麽?”
金方慶等精神立即為之一振,金方慶一揖至地,道:“懇請王爺指教。”
程越微笑道:“你們知不知道日本人為何這麽拚命?”
金方慶搖頭道:“下臣不知。”
程越道:“就是因為他們窮,他們想借戰功來改變命運。所以,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點可以立功的機會,哪怕這個機會看起來十分危險,他們也願意嚐試。”
金方慶納悶地道:“王爺的意思是……”
程越兩手一攤,無奈地苦笑道:“你們吃過多少倭寇的虧?為什麽總是記不住教訓?”
金方慶到底是宿將,對敵的經驗十分豐富,對倭寇也相當了解。心思轉了幾轉,方才恍然大悟,驚問道:“王爺,難道日本人會在晚上偷襲麽?”
程越笑道:“正是。他們不來才奇怪。這些日本人,最喜歡偷襲了。”
金方慶大喜,道:“王爺高明,下臣晚上就帶兵到外圍的船上護衛,有來想占便宜的。擔保他們有來無迴!”
程越笑道:“僅靠你們不行,張世傑!”
張世傑應聲而出,道:“末將在。”
程越道:“你帶五千海軍陸戰隊,與高麗軍一起巡夜,務必保護好船隻和船上的人,不容有失。能活抓的可以抓幾個,抓不了的就殺掉,明白麽?”
張世傑道:“末將得令。”
程越笑了笑,道:“日本人敢來偷襲我們,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好過。劉順!”
劉順站出來道:“是。”
程越道:“大友賴泰的軍隊還守在岸上。你派出一些小船,趁夜上岸,逢人便殺,殺完就走,不能讓他們休息好。”
劉順哈哈大笑,道:“是,屬下迴去就布置。”
程越起身道:“散了吧,迴去休息備戰,晚上還有一堆麻煩事。別把自己累到。”
眾將轟然應命,各自迴營。
大友賴泰和大友親時大戰高麗軍占了上風。十分高興,中午用魚蝦犒賞士兵,下午則跑到鴻臚館,將戰鬥的全過程和心得一一道來。
日本眾將聽得全神貫注。待大友賴泰講完後,安達盛宗冷笑道:“高麗人還是全無長進,真以為上次他們拿下赤阪山就能贏得了我們日本人麽?”
藤原景資大笑道:“我還以為程越有多了不起,首戰即被我們挫敗,他還上得了岸麽?”
福田兼重道:“如此說來,大友閣下那裏。暫時用不到我們了吧?”
大友賴泰道:“是的,除非出現意外,否則我敢保證,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宋人、高麗人,都絕對無法踏上九州!”
北條宗政信心滿滿地道:“我們仔細地數過,程越的總兵力隻有十萬到十五萬人,根本沒有二十多萬,不管是不是他分兵,總之,我們的兵力並不吃虧,再加上防壘和地利之便,我們沒有輸的道理!”
島津久經點頭道:“是。就算攻不上島,隻要繼續封鎖住海中路,程越也毫無辦法。如果能等到風暴的話,程越也逃不過失敗的命運!”
眾人皆麵露微笑,信心大增。
藤原資能大聲道:“諸君且慢,先聽我一言。”
藤原經資暗中點頭,沉聲道:“父親請講。”
藤原資能道:“今天來的隻是高麗軍,蒙古人並未動手,程越的宋軍也還在觀望,現在就說一定能守得住,為時尚早。況且,我看到海中路已經被修成了一段,工匠還在不停修築,漲潮也沒耽誤。按昨天和今天的進度看,大概十到十五天就可以修到岸邊,大友一族麵臨的會是一場惡戰,福田一族和安達一族最後不幫忙恐怕是不行的。”
藤原經資重重地點頭道:“父親說得好,我的想法也是如此。第一天的戰鬥不算什麽,等到這條路快修完的時候,才是真正戰鬥的開始。到時候能不能攔住程越登上九州的土地,就是對我們九州和關東武士最大的考驗。”
大友賴泰堅定地道:“我當然知道,但我們一定會把他們擋迴去!”
藤原經資鄭重道:“大友閣下,請你拚命地擋住前三天,路修完一半後,福田閣下和安達閣下的軍隊都會去幫你擋住元宋兩軍的突進。他們的路修得十分順利,顯然是有備而來,不可輕忽。”
大友賴泰道:“是,我並不是阻止別人幫我,而是更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既然奉行大人開口,我一定遵從。”
在日本各路諸侯商量對策的同時,來自日本各地的武士們也在打著自己的主意。大友賴泰取得了第一天的小勝,讓他們更加蠢蠢欲動,建功立業的心思前所未有的活絡。(未完待續。)
傷員感動得哇哇大哭,掙紮著跪了一地。高麗軍中得知此事後,大批高麗漢子不約而同地都跑到程越的帳外跪地磕頭,感謝程越竭盡全力地出手相救。
他們跟隨蒙古人和高麗朝廷打過很多仗,卻還是第一次有人這樣體貼地照顧他們。而且宋軍的傷藥出奇地好,抹上藥的傷兵基本上都救得迴來,傷亡率得以大大降低,令元軍和高麗軍都嘖嘖稱奇。更令他們高興的是,程越慷慨地送了一大批這種叫“白藥”的靈藥給各軍,其它的賞賜也很豐厚。
高麗軍中眾軍士相互砥礪,明天要再立戰功,才對得起王爺的關懷。
下午,程越召集眾將,作戰後的總結。樸球、金周鼎、韓希愈先後陳述,讓眾將更了解日本人作戰的方式,這也是程越主要的目的。
程越道:“你們今天辛苦了,也立下大功,不要失望,你們確實沒衝破日本人的攔阻,但日本人又何嚐把你們攻破了呢?我說過,你們隻要保護好海中路,即是大功一件。若是真把日本人打跑,反而會破壞我的計劃。”
程越話雖如此,金方慶等還是覺得愧對程越。首戰沒有能將日本人的氣焰打掉,反而被日本人打得險些崩潰,無論如何也是他們的失敗。
程越見他們垂頭喪氣,莞爾一笑,道:“你們想出氣麽?”
金方慶等精神立即為之一振,金方慶一揖至地,道:“懇請王爺指教。”
程越微笑道:“你們知不知道日本人為何這麽拚命?”
金方慶搖頭道:“下臣不知。”
程越道:“就是因為他們窮,他們想借戰功來改變命運。所以,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點可以立功的機會,哪怕這個機會看起來十分危險,他們也願意嚐試。”
金方慶納悶地道:“王爺的意思是……”
程越兩手一攤,無奈地苦笑道:“你們吃過多少倭寇的虧?為什麽總是記不住教訓?”
金方慶到底是宿將,對敵的經驗十分豐富,對倭寇也相當了解。心思轉了幾轉,方才恍然大悟,驚問道:“王爺,難道日本人會在晚上偷襲麽?”
程越笑道:“正是。他們不來才奇怪。這些日本人,最喜歡偷襲了。”
金方慶大喜,道:“王爺高明,下臣晚上就帶兵到外圍的船上護衛,有來想占便宜的。擔保他們有來無迴!”
程越笑道:“僅靠你們不行,張世傑!”
張世傑應聲而出,道:“末將在。”
程越道:“你帶五千海軍陸戰隊,與高麗軍一起巡夜,務必保護好船隻和船上的人,不容有失。能活抓的可以抓幾個,抓不了的就殺掉,明白麽?”
張世傑道:“末將得令。”
程越笑了笑,道:“日本人敢來偷襲我們,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好過。劉順!”
劉順站出來道:“是。”
程越道:“大友賴泰的軍隊還守在岸上。你派出一些小船,趁夜上岸,逢人便殺,殺完就走,不能讓他們休息好。”
劉順哈哈大笑,道:“是,屬下迴去就布置。”
程越起身道:“散了吧,迴去休息備戰,晚上還有一堆麻煩事。別把自己累到。”
眾將轟然應命,各自迴營。
大友賴泰和大友親時大戰高麗軍占了上風。十分高興,中午用魚蝦犒賞士兵,下午則跑到鴻臚館,將戰鬥的全過程和心得一一道來。
日本眾將聽得全神貫注。待大友賴泰講完後,安達盛宗冷笑道:“高麗人還是全無長進,真以為上次他們拿下赤阪山就能贏得了我們日本人麽?”
藤原景資大笑道:“我還以為程越有多了不起,首戰即被我們挫敗,他還上得了岸麽?”
福田兼重道:“如此說來,大友閣下那裏。暫時用不到我們了吧?”
大友賴泰道:“是的,除非出現意外,否則我敢保證,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宋人、高麗人,都絕對無法踏上九州!”
北條宗政信心滿滿地道:“我們仔細地數過,程越的總兵力隻有十萬到十五萬人,根本沒有二十多萬,不管是不是他分兵,總之,我們的兵力並不吃虧,再加上防壘和地利之便,我們沒有輸的道理!”
島津久經點頭道:“是。就算攻不上島,隻要繼續封鎖住海中路,程越也毫無辦法。如果能等到風暴的話,程越也逃不過失敗的命運!”
眾人皆麵露微笑,信心大增。
藤原資能大聲道:“諸君且慢,先聽我一言。”
藤原經資暗中點頭,沉聲道:“父親請講。”
藤原資能道:“今天來的隻是高麗軍,蒙古人並未動手,程越的宋軍也還在觀望,現在就說一定能守得住,為時尚早。況且,我看到海中路已經被修成了一段,工匠還在不停修築,漲潮也沒耽誤。按昨天和今天的進度看,大概十到十五天就可以修到岸邊,大友一族麵臨的會是一場惡戰,福田一族和安達一族最後不幫忙恐怕是不行的。”
藤原經資重重地點頭道:“父親說得好,我的想法也是如此。第一天的戰鬥不算什麽,等到這條路快修完的時候,才是真正戰鬥的開始。到時候能不能攔住程越登上九州的土地,就是對我們九州和關東武士最大的考驗。”
大友賴泰堅定地道:“我當然知道,但我們一定會把他們擋迴去!”
藤原經資鄭重道:“大友閣下,請你拚命地擋住前三天,路修完一半後,福田閣下和安達閣下的軍隊都會去幫你擋住元宋兩軍的突進。他們的路修得十分順利,顯然是有備而來,不可輕忽。”
大友賴泰道:“是,我並不是阻止別人幫我,而是更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既然奉行大人開口,我一定遵從。”
在日本各路諸侯商量對策的同時,來自日本各地的武士們也在打著自己的主意。大友賴泰取得了第一天的小勝,讓他們更加蠢蠢欲動,建功立業的心思前所未有的活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