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程越道:“你是募化,外麵的事情知道得多些,你說說看,我來這裏還有什麽目的?”
法正沉吟道:“貧僧聽說,大都督昨天剛在泉州城大開殺戒,對伊斯蘭教毫不留情,今天大都督就大駕光臨,貧僧以為,恐有扶植釋教對抗伊斯蘭教之意。至於沒有大張旗鼓而來,大概是因為不想外人覺得大都督有意而為之,對外隻說出城遊玩。”
程越哈哈大笑,道:“好你個法正,說得不錯,可以到我這裏做官了。”
闊闊倫氣得白了他一眼,嘟囔著道:“我就說你不會沒有別的用意,害得我白感動一場。”
程越笑著向她使了個眼色,闊闊倫馬上乖乖地把嘴閉上。
程越想了想,對元妙道:“法空、法本、法華、法正,這四個人,再格外加上一千武僧,我明天想把他們帶走,大師不會反對的吧?”
眾僧皆目瞪口呆,被點到名的四個和尚更是不知所措!
元妙急忙道:“大都督容稟,出家人四大皆空,不染塵俗不殺生,如何能夠為大都督效命,於戰場之上與他人一決生死?豈不與佛法相悖?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程越道:“我基本上不用他們上戰場。他們隻做我的親兵,負責保護我即可。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我想讓他們在軍中傳授武功。我的練兵法中也有許多搏擊之術,但一來我沒有時間親自去傳授,二來每個士卒基礎各不相同,新兵當中很多人學到的隻是皮毛,基礎也不算牢,上戰場時恐怕會吃虧。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最寶貴的,我不想用一條條性命去練出一群百戰之兵,應當從開始就盡量減少他們的傷亡。少林寺的練功法很好,各位師傅也是很好的訓練官,可以彌補我練兵中的不足。大師以為如何?”
元妙還是連連搖頭。道:“大都督,出家人當以佛法為先,豈可墮入塵俗,妄涉殺戮之事?大都督雄姿英發。兵強馬壯,天下有誰能威脅到大宋和大都督?恕少林寺無法從命。”
程越道:“大師謬矣。僧人雖出家為僧,但他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僧人,人是有國家的。沒有大宋的保護。泉州少林的所有人可以安心修行麽?所有的出家人都要謹記,不顧國家安危而獨善其身哪裏是什麽慈悲呢?最後隻會禍及自身。就拿剛被我殺掉的泉州那些穆斯林來說,他們給少林寺找過不少麻煩吧?他們的背後就是蒲壽庚!少林寺若隻顧獨善其身,最後受到懲罰的還能是別人麽?”
眾僧頗為震動,元妙頓了一頓,道:“大都督,鄙寺上下皆是方外之人,眼下又沒有迫在眉睫的危險,大都督威加海內,又何需我等呢?”
程越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看起來的危險未必是真的危險,而現在看到的安全卻未必是真的安全。一年多以前,我大宋與大元生死相搏,當時的情況大師是知道的,大宋可稱得上岌岌可危,常州有五百僧兵壯烈殉國。如果最後不是我擋住元軍,大師以?為,元軍會放過少林寺麽?我知道大師出家前姓趙,是宗室子弟,元軍會怎樣做。大師真的想過麽?會不會放著一個宗室子弟手下有一千餘名精兵不管?好在現在宋元兩國議和,我可以保證,從今以後,大元再也不會威脅到大宋。然而。並非大宋再也沒有外力的隱患,未來的麻煩,必定來自於海上,首先就是我馬上要去征討的日本。”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闊闊倫不由怔道:“日本國小力弱,如何能威脅到大元和大宋?”
程越道:“不要看不起日本。大元和大宋沿海極為廣大。不可能處處設防。日本國內貧苦,武士和百姓中有許多都是亡命之徒,近年來,就有一些倭寇自海上乘隙而來,上岸擄掠一番後,即刻逃走。無論是陸軍還是水軍,都來不及反應。現在還是日本國內穩定的時候,一旦日本動蕩不安,倭寇定然大行其道,成為大宋和大元的心腹之患。況且,大元和大宋並不一定會永遠強盛下去,一旦衰落,馬上就會變成倭寇口中的肥肉。高麗在成為大元屬國之前,沿海被倭寇糟蹋得不成樣子,百裏之內無人敢於居住,即為明證。對大元稱臣後,日本才不敢騷擾,可見日本人欺善怕惡的秉性。”
程越說的認真,眾人聽得卻不以為然,最多不過幾群毛賊,能有多大的危害?到時候還能真拿他們沒辦法麽?
程越知道很難令他們相信,道:“以福建對麵的琉球來說。琉球南北方,都有海盜的巢穴。我收服海盜,再令劉順派人占領琉球,這才能讓福建長治久安。海盜的人數其實也沒有多少,但這些人縱橫海上,給大宋添了多少麻煩?若有人再與他們內外勾結,茫茫大海,要如何平定?”
許夫人終於找到插話的時機,讚同道:“大都督平靖海上,深得民心。從前貨船和漁船動輒遭搶,有時候還有性命之憂。自從大都督下令靖海後,群賊俯首,海路順暢,漁船、貨船都大為增加,貨品的價格也降低許多。沿海百姓漸多,安居樂業,俱感大都督恩德。”
八八罕道:“那以後再靖海即可,怕什麽海盜呢?自古哪有海盜成為國家心腹大患的?”
程越笑道:“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淑芳,你告訴她們我為了靖海花了多少錢。”
張淑芳應聲道:“是。”轉頭對闊闊倫等女道:“稟告各位貴人。官人派人占領琉球,為免後患再起,先後移民五萬餘人,招兵兩萬餘人,遣軍五千餘人,工匠一千餘人。運送牛一萬五千頭,羊八萬隻,豬八萬頭,馬兩千匹。修建五處港口,兩百八十七處工廠,七百餘裏道路,一萬七千多座房屋。”
“官人為建立海軍,大造海船兵器,一年多以來,共造出大海船兩百餘艘,中等海船五百餘艘,武器若幹。以這兩項主要的花費,共計支出一千八百萬貫以上!”
“我的天哪——!”即使是每日與程越一起批閱奏章的完澤也嚇了一大跳!
“這麽多錢!?”
程越歎了口氣,道:“是啊,這就是為靖海所付出的代價!而且海軍建立後,必須要不斷維護和重修,開支極為浩大。試問除我之外,有幾個人願意花這麽多錢隻為對付幾個毛賊的?但等到倭寇成群結隊,還能來得及麽?所以我必須伐日,將這個隱患消弭於萌芽。你們現在很難明白,大汗征日本最開始的時候也隻是為了逼日本稱臣納貢,然而我想的卻不同,為了大宋和大元日後的安危,花再多的錢,動用再多的兵力,我也要打下日本。國家安全守是守不住的,必須進攻,防守隻能挨打,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好一個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闊闊倫忍不住拍手叫好!
完澤也讚同道:“想我先祖成吉思汗,就是不斷地進攻,才有今日蒙古偌大的疆域!那些隻想著守住國土的,最後還不是都做了亡國奴?”
程越點頭道:“另外還有一件事,養活海軍要花很多錢,對外擴張剛好一舉兩得,以戰養戰,才能越發強大!你們明白了麽?看事情目光要長遠,不能因為眼下沒有危險就對小的隱患視而不見,養癰為患的苦果,大宋還沒嚐夠麽?遼也好,金也罷,最開始都隻是一個小部落,日本遠比他們強大,更不能無視它。”
少林寺的一眾僧人被程越講得越來越糊塗,倘如大都督所言,不管日本有沒有侵犯大宋,隻要大都督不放心,就可以去打它,而且過錯還是日本人的?
可大都督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倭寇的事情他們也偶有所聞,雖說現在成不了氣候,不過日後很難講。那為了大宋的安危,是不是就應該攻打日本,消除所有的隱患呢?
元妙思之再三,猶豫著道:“大都督隻讓他們保護大都督和教授士卒武功麽?”
程越笑道:“當然,我手下那麽多兵力,還差一千僧兵麽?大師不必懷疑。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跟隨我到海外傳播正宗的釋教,這不正是大師希望的麽?”
元妙忙道:“不敢。”隨即下定決心道:“大都督乃國之幹城,不容有失,隻要大都督不要隨便他們衝鋒陷陣,老僧可以答應。”
程越點頭微笑道:“一言為定。”
法空、法本、法華、法正口宣佛號,上前再次拜見程越。
許夫人興奮難當,站出來道:“大都督英明,妾身的輕功和劍術都曾得到法本大師的指點,恭喜大都督又添四員大將和一千精兵!”
程越搖頭道:“沒那麽容易,他們跟隨我之後,也要接受軍中的訓練,隻憑武僧的鍛煉,遠遠不夠。”(未完待續。)
程越道:“你是募化,外麵的事情知道得多些,你說說看,我來這裏還有什麽目的?”
法正沉吟道:“貧僧聽說,大都督昨天剛在泉州城大開殺戒,對伊斯蘭教毫不留情,今天大都督就大駕光臨,貧僧以為,恐有扶植釋教對抗伊斯蘭教之意。至於沒有大張旗鼓而來,大概是因為不想外人覺得大都督有意而為之,對外隻說出城遊玩。”
程越哈哈大笑,道:“好你個法正,說得不錯,可以到我這裏做官了。”
闊闊倫氣得白了他一眼,嘟囔著道:“我就說你不會沒有別的用意,害得我白感動一場。”
程越笑著向她使了個眼色,闊闊倫馬上乖乖地把嘴閉上。
程越想了想,對元妙道:“法空、法本、法華、法正,這四個人,再格外加上一千武僧,我明天想把他們帶走,大師不會反對的吧?”
眾僧皆目瞪口呆,被點到名的四個和尚更是不知所措!
元妙急忙道:“大都督容稟,出家人四大皆空,不染塵俗不殺生,如何能夠為大都督效命,於戰場之上與他人一決生死?豈不與佛法相悖?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程越道:“我基本上不用他們上戰場。他們隻做我的親兵,負責保護我即可。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我想讓他們在軍中傳授武功。我的練兵法中也有許多搏擊之術,但一來我沒有時間親自去傳授,二來每個士卒基礎各不相同,新兵當中很多人學到的隻是皮毛,基礎也不算牢,上戰場時恐怕會吃虧。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最寶貴的,我不想用一條條性命去練出一群百戰之兵,應當從開始就盡量減少他們的傷亡。少林寺的練功法很好,各位師傅也是很好的訓練官,可以彌補我練兵中的不足。大師以為如何?”
元妙還是連連搖頭。道:“大都督,出家人當以佛法為先,豈可墮入塵俗,妄涉殺戮之事?大都督雄姿英發。兵強馬壯,天下有誰能威脅到大宋和大都督?恕少林寺無法從命。”
程越道:“大師謬矣。僧人雖出家為僧,但他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僧人,人是有國家的。沒有大宋的保護。泉州少林的所有人可以安心修行麽?所有的出家人都要謹記,不顧國家安危而獨善其身哪裏是什麽慈悲呢?最後隻會禍及自身。就拿剛被我殺掉的泉州那些穆斯林來說,他們給少林寺找過不少麻煩吧?他們的背後就是蒲壽庚!少林寺若隻顧獨善其身,最後受到懲罰的還能是別人麽?”
眾僧頗為震動,元妙頓了一頓,道:“大都督,鄙寺上下皆是方外之人,眼下又沒有迫在眉睫的危險,大都督威加海內,又何需我等呢?”
程越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看起來的危險未必是真的危險,而現在看到的安全卻未必是真的安全。一年多以前,我大宋與大元生死相搏,當時的情況大師是知道的,大宋可稱得上岌岌可危,常州有五百僧兵壯烈殉國。如果最後不是我擋住元軍,大師以?為,元軍會放過少林寺麽?我知道大師出家前姓趙,是宗室子弟,元軍會怎樣做。大師真的想過麽?會不會放著一個宗室子弟手下有一千餘名精兵不管?好在現在宋元兩國議和,我可以保證,從今以後,大元再也不會威脅到大宋。然而。並非大宋再也沒有外力的隱患,未來的麻煩,必定來自於海上,首先就是我馬上要去征討的日本。”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闊闊倫不由怔道:“日本國小力弱,如何能威脅到大元和大宋?”
程越道:“不要看不起日本。大元和大宋沿海極為廣大。不可能處處設防。日本國內貧苦,武士和百姓中有許多都是亡命之徒,近年來,就有一些倭寇自海上乘隙而來,上岸擄掠一番後,即刻逃走。無論是陸軍還是水軍,都來不及反應。現在還是日本國內穩定的時候,一旦日本動蕩不安,倭寇定然大行其道,成為大宋和大元的心腹之患。況且,大元和大宋並不一定會永遠強盛下去,一旦衰落,馬上就會變成倭寇口中的肥肉。高麗在成為大元屬國之前,沿海被倭寇糟蹋得不成樣子,百裏之內無人敢於居住,即為明證。對大元稱臣後,日本才不敢騷擾,可見日本人欺善怕惡的秉性。”
程越說的認真,眾人聽得卻不以為然,最多不過幾群毛賊,能有多大的危害?到時候還能真拿他們沒辦法麽?
程越知道很難令他們相信,道:“以福建對麵的琉球來說。琉球南北方,都有海盜的巢穴。我收服海盜,再令劉順派人占領琉球,這才能讓福建長治久安。海盜的人數其實也沒有多少,但這些人縱橫海上,給大宋添了多少麻煩?若有人再與他們內外勾結,茫茫大海,要如何平定?”
許夫人終於找到插話的時機,讚同道:“大都督平靖海上,深得民心。從前貨船和漁船動輒遭搶,有時候還有性命之憂。自從大都督下令靖海後,群賊俯首,海路順暢,漁船、貨船都大為增加,貨品的價格也降低許多。沿海百姓漸多,安居樂業,俱感大都督恩德。”
八八罕道:“那以後再靖海即可,怕什麽海盜呢?自古哪有海盜成為國家心腹大患的?”
程越笑道:“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淑芳,你告訴她們我為了靖海花了多少錢。”
張淑芳應聲道:“是。”轉頭對闊闊倫等女道:“稟告各位貴人。官人派人占領琉球,為免後患再起,先後移民五萬餘人,招兵兩萬餘人,遣軍五千餘人,工匠一千餘人。運送牛一萬五千頭,羊八萬隻,豬八萬頭,馬兩千匹。修建五處港口,兩百八十七處工廠,七百餘裏道路,一萬七千多座房屋。”
“官人為建立海軍,大造海船兵器,一年多以來,共造出大海船兩百餘艘,中等海船五百餘艘,武器若幹。以這兩項主要的花費,共計支出一千八百萬貫以上!”
“我的天哪——!”即使是每日與程越一起批閱奏章的完澤也嚇了一大跳!
“這麽多錢!?”
程越歎了口氣,道:“是啊,這就是為靖海所付出的代價!而且海軍建立後,必須要不斷維護和重修,開支極為浩大。試問除我之外,有幾個人願意花這麽多錢隻為對付幾個毛賊的?但等到倭寇成群結隊,還能來得及麽?所以我必須伐日,將這個隱患消弭於萌芽。你們現在很難明白,大汗征日本最開始的時候也隻是為了逼日本稱臣納貢,然而我想的卻不同,為了大宋和大元日後的安危,花再多的錢,動用再多的兵力,我也要打下日本。國家安全守是守不住的,必須進攻,防守隻能挨打,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好一個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闊闊倫忍不住拍手叫好!
完澤也讚同道:“想我先祖成吉思汗,就是不斷地進攻,才有今日蒙古偌大的疆域!那些隻想著守住國土的,最後還不是都做了亡國奴?”
程越點頭道:“另外還有一件事,養活海軍要花很多錢,對外擴張剛好一舉兩得,以戰養戰,才能越發強大!你們明白了麽?看事情目光要長遠,不能因為眼下沒有危險就對小的隱患視而不見,養癰為患的苦果,大宋還沒嚐夠麽?遼也好,金也罷,最開始都隻是一個小部落,日本遠比他們強大,更不能無視它。”
少林寺的一眾僧人被程越講得越來越糊塗,倘如大都督所言,不管日本有沒有侵犯大宋,隻要大都督不放心,就可以去打它,而且過錯還是日本人的?
可大都督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倭寇的事情他們也偶有所聞,雖說現在成不了氣候,不過日後很難講。那為了大宋的安危,是不是就應該攻打日本,消除所有的隱患呢?
元妙思之再三,猶豫著道:“大都督隻讓他們保護大都督和教授士卒武功麽?”
程越笑道:“當然,我手下那麽多兵力,還差一千僧兵麽?大師不必懷疑。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跟隨我到海外傳播正宗的釋教,這不正是大師希望的麽?”
元妙忙道:“不敢。”隨即下定決心道:“大都督乃國之幹城,不容有失,隻要大都督不要隨便他們衝鋒陷陣,老僧可以答應。”
程越點頭微笑道:“一言為定。”
法空、法本、法華、法正口宣佛號,上前再次拜見程越。
許夫人興奮難當,站出來道:“大都督英明,妾身的輕功和劍術都曾得到法本大師的指點,恭喜大都督又添四員大將和一千精兵!”
程越搖頭道:“沒那麽容易,他們跟隨我之後,也要接受軍中的訓練,隻憑武僧的鍛煉,遠遠不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