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廉希憲迴到荊州後,對約蘇穆爾在他離開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十分憤怒,然而卻又無可奈何。他剛迴來,就要彈劾另一位行省平章麽?誰知道阿合馬會不會做什麽文章?忽必烈又會怎麽想?隻得強壓住怒火,為約蘇穆爾收拾爛攤子,並下定決心再也不離開荊州,免得約蘇穆爾又搞得一片大亂。
然而,喜從天降!程越一封信改變了所有的事情。有了此信,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對約蘇穆爾下手。程越信裏講得清楚,所有的責任由他負責,讓廉希憲放手去做,務必於程越到達大都時將約蘇穆爾繩之以法,他自會向忽必烈上奏和給阿合馬交待。
以程越中書左丞的職權而言,其實不能下達這樣的命令,他應該先讓廉希憲或者其他人上奏忽必烈,說明約蘇穆爾貪贓枉法的事實,再由忽必烈下旨查辦。但如此一來,裏麵可以做手腳的地方就太多了。
阿合馬不用明裏反對,隻用一個“拖”字訣,便可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程越又不好與阿合馬為區區一個約蘇穆爾翻臉,最後查辦約蘇穆爾一事隻能無疾而終,非但動不了約蘇穆爾,反而會在尚書省和中書省之間埋下隱患,甚至引發對立,對此刻的程越與廉希憲都沒多大的好處。
程越以鎮南王和中書左丞的名義給廉希憲寫信就有所不同。他以秘令的方式要廉希憲對約蘇穆爾暗中操控私鹽的事情查個水落石出,先把這條罪名給他座實,捉拿歸案。忽必烈與阿合馬眼下都在想盡辦法弄錢,對約蘇穆爾這條大罪必定無法原諒,更不可能包庇。程越連證人都給廉希憲送到了眼前,廉希憲還可能失手麽?
取得約蘇穆爾的口供之後,廉希憲就可以再對約蘇穆爾其它的罪行進行追查,那時牆倒眾人推,什麽都能挖出來,沒人能再說三道四。此案即可了結,誰的麵子也傷不到。至於私鹽嘛,總會有人販賣的,不必擔心會大幅漲價。
廉希憲拿著手中的信看了又看。越看越高興。王爺順手一擊,便解決了他身邊最大的麻煩,更重要的是,百姓是最大的獲益者。王爺在大都對大汗奏報此事時,一定會想辦法為湖廣行省派一名好官來做湖廣行省平章政事。他可以再添臂助,百姓也可以過上無需擔驚受怕的生活。
廉希憲放下信,站起身,對著臨安的方向一連三揖,遙拜道:“下官多謝王爺出手相助,定當不負王爺厚望,還荊襄百姓太平!”說完再拜三下。
隨後哈哈一笑,信心百倍地坐迴椅中,提起筆來,開始寫一係列的命令。
趙定應到門口迎接馬敬。瞬間讓馬敬受寵若驚,趙定應現在雖是個清客,以前可是不折不扣的從三品大員,不是隨便可以聽人使喚的,親自來迎,說明廉希憲對他很重視,剛才的蒙古軍士也因此對馬敬刮目相看。
馬敬隨趙定應來到廉希憲的書房,剛見到廉希憲,馬敬立即就要跪下磕頭。
廉希憲和藹地擺手道:“毋須客套,免禮吧。你請坐下說話。”
趙定應坐到左首,馬敬跟著想坐到他下首。
廉希憲指了指右首的椅子道:“馬先生不妨坐在這裏,方便說話。”
馬敬受寵若驚地坐下半邊屁股,趙定應親自為他上了一道茶。馬敬在心中大發感慨:手持王爺的親筆信。就是不一樣啊!
廉希憲待他喝了幾口茶,方道:“你知道你送來的信是誰寫的麽?”
馬敬忙拱手道:“小人才疏學淺,不敢妄加猜測。”
廉希憲笑道:“沒關係,你大概是知道了吧?”
馬敬笑道:“小人如果完全不知道,也不敢來麻煩平章大人。”
廉希憲笑嗬嗬地道:“你能見到王爺,為我不辭勞苦地將王爺的信送到。實在是你難得的緣分,我也很感激。”
馬敬恭恭敬敬地道:“小人馬敬,隻是受王爺之命,忠於王事,不敢居功。”
廉希憲讚賞地點了點頭,道:“好,難怪王爺肯將信交給你,慧眼識英雄啊。”
馬敬一聽此言,非但沒覺得高興,反而頭皮發麻,心中大叫不好!送封信而已,能與英雄扯上什麽關係?難道鎮南王在信中說了什麽?不會把自己對鎮南王說的那些話都寫上了吧?
廉希憲接著道:“馬先生不忙吧,我想細細問上一問。”
馬敬忙道:“不忙,小人今日特來聆聽平章大人教誨,平章大人想問什麽,小人知無不言。”
廉希憲點頭道:“好,馬先生可不可以將有關這封信的事說上一說?”
馬敬思索之下,隱去他對程越講的關於時局的話,隻挑私鹽和修路的事說,邊說還要邊想辦法掩飾,說得結結巴巴,大汗淋漓,不過總算大致上說清楚了。
廉希憲何等精明,馬上從他的話中聽出許多蛛絲馬跡,略作推敲,便知所以,微微一笑,道:“馬先生用心良苦啊,多謝你在王爺麵前為我美言。”
馬敬額頭冒汗,忙道:“不敢,平章大人隨王爺北征三大汗國,備受王爺信重,哪裏用得到小人多嘴。”
廉希憲笑道:“王爺果然沒有看錯人,你的確是個人才。”
馬敬聞言,不由緊緊握住拳頭,廉大人要說正事了!
廉希憲道:“王爺在信中說,要請你幫我做一件大事,你可以擔當麽?”
馬敬南來北往許多年,如何聽不出廉希憲的弦外之音,口中是在與他商量,但他怎麽可能有別的選擇?當然要聽從安排,否則連命都可能保不住!
馬敬毫不遲疑地起身行禮道:“隻要王爺和平章大人一聲令下,小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廉希憲點頭道:“好,王爺既然信任你,我也可以信任你。你的家人還在外麵吧?”
馬敬道:“是,平章大人有何吩咐?”
廉希憲道:“等一下你去告訴他們,你要留在我府中做客幾天,讓他們先迴去。”
馬敬問都不問,馬上道:“是。”
廉希憲接著道:“打發走他們後,你迴來與趙先生一起,將約蘇穆爾及一幹手下如何收受重賄,放縱私鹽一事說個清清楚楚,能想到的事情都寫出來,能找到的證據都交出來,涉及到什麽人一概不許隱瞞,需要傳召什麽人由我安排,務必要將約蘇穆爾等人一網打盡!”
馬敬腦中頓時如五雷轟頂,炸得嗡嗡作響!
我的天哪——!王爺讓我送信原來是這個目的!定下除掉約蘇穆爾平章的全盤計策,還讓他這個關鍵的證人拿著他定下的計策自己來到廉平章麵前!好高妙的手段,好周密的計劃!
王爺,你害得我好苦啊——!
馬敬滿嘴發苦,心中更是苦不堪言。一旦王爺的計策成真,不知得有多少腦袋落地!他有什麽好處?說不定還會被連累,這種權力的鬥爭豈是他區區一個鹽商可以攙雜進來的?避之惟恐不及才對!
馬敬正想著該找什麽借口置身事外,廉希憲道:“馬敬,我知道你為難,但你要明白,曆來為王爺效命的人,沒有一個人吃過虧,更不用提以後得到的好處。而與王爺作對的人,下場是什麽你可以想想。王爺是為民請命,否則約蘇穆爾在荊襄為非作歹,與王爺何幹?王爺把送信的重責大任交給你,對你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錯過了,你非但前功盡棄,日後也休想不受牽累。你想想看,王爺想拿下約蘇穆爾,他還能活麽?等他被捕入獄,你會有什麽下場?何去何從,你可要想清楚。”
馬敬冷汗滾滾而下,想到鎮南王對看不順眼的那些人下的狠手,他就不寒而栗。明明看起來是那樣笑容可掬的年輕人,為何卻是人人聞風喪膽的殺神?!廉平章話說得已足夠明白,他再不識好歹,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裏,馬敬擦了擦臉上的冷汗,道:“小人謹遵王爺和平章之命,決不會有半點隱瞞。約蘇穆爾平章魚肉百姓,小人平日裏虛與委蛇,早就受夠了,此番可以助王爺和平章大人一臂之力,鏟除此等兇頑,雖死無憾!”
廉希憲含笑點頭,道:“去吧,有什麽需要就向趙先生說,也可以直接向我說。隻要你能立下大功,別的事情一樣也毋須擔心。”
馬敬行禮道:“是,小人一切仰賴大人。”
廉希憲轉頭對趙定應道:“趙先生,這幾天辛苦你,不要走漏了風聲。”
趙定應頓時雄心萬丈,明白自己碰到了足以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霍地起身施禮道:“屬下定當竭盡全力,為王爺與大人除此惡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廉希憲微微一笑,將案頭寫好的幾道命令交給趙定應,讓他附耳過來,低聲吩咐幾句。趙定應頻頻點頭。隨後,趙定應向馬敬一招手,帶馬敬走出書房,找到一處僻靜的所在,開始著手收集證據。(未完待續。)
廉希憲迴到荊州後,對約蘇穆爾在他離開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十分憤怒,然而卻又無可奈何。他剛迴來,就要彈劾另一位行省平章麽?誰知道阿合馬會不會做什麽文章?忽必烈又會怎麽想?隻得強壓住怒火,為約蘇穆爾收拾爛攤子,並下定決心再也不離開荊州,免得約蘇穆爾又搞得一片大亂。
然而,喜從天降!程越一封信改變了所有的事情。有了此信,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對約蘇穆爾下手。程越信裏講得清楚,所有的責任由他負責,讓廉希憲放手去做,務必於程越到達大都時將約蘇穆爾繩之以法,他自會向忽必烈上奏和給阿合馬交待。
以程越中書左丞的職權而言,其實不能下達這樣的命令,他應該先讓廉希憲或者其他人上奏忽必烈,說明約蘇穆爾貪贓枉法的事實,再由忽必烈下旨查辦。但如此一來,裏麵可以做手腳的地方就太多了。
阿合馬不用明裏反對,隻用一個“拖”字訣,便可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程越又不好與阿合馬為區區一個約蘇穆爾翻臉,最後查辦約蘇穆爾一事隻能無疾而終,非但動不了約蘇穆爾,反而會在尚書省和中書省之間埋下隱患,甚至引發對立,對此刻的程越與廉希憲都沒多大的好處。
程越以鎮南王和中書左丞的名義給廉希憲寫信就有所不同。他以秘令的方式要廉希憲對約蘇穆爾暗中操控私鹽的事情查個水落石出,先把這條罪名給他座實,捉拿歸案。忽必烈與阿合馬眼下都在想盡辦法弄錢,對約蘇穆爾這條大罪必定無法原諒,更不可能包庇。程越連證人都給廉希憲送到了眼前,廉希憲還可能失手麽?
取得約蘇穆爾的口供之後,廉希憲就可以再對約蘇穆爾其它的罪行進行追查,那時牆倒眾人推,什麽都能挖出來,沒人能再說三道四。此案即可了結,誰的麵子也傷不到。至於私鹽嘛,總會有人販賣的,不必擔心會大幅漲價。
廉希憲拿著手中的信看了又看。越看越高興。王爺順手一擊,便解決了他身邊最大的麻煩,更重要的是,百姓是最大的獲益者。王爺在大都對大汗奏報此事時,一定會想辦法為湖廣行省派一名好官來做湖廣行省平章政事。他可以再添臂助,百姓也可以過上無需擔驚受怕的生活。
廉希憲放下信,站起身,對著臨安的方向一連三揖,遙拜道:“下官多謝王爺出手相助,定當不負王爺厚望,還荊襄百姓太平!”說完再拜三下。
隨後哈哈一笑,信心百倍地坐迴椅中,提起筆來,開始寫一係列的命令。
趙定應到門口迎接馬敬。瞬間讓馬敬受寵若驚,趙定應現在雖是個清客,以前可是不折不扣的從三品大員,不是隨便可以聽人使喚的,親自來迎,說明廉希憲對他很重視,剛才的蒙古軍士也因此對馬敬刮目相看。
馬敬隨趙定應來到廉希憲的書房,剛見到廉希憲,馬敬立即就要跪下磕頭。
廉希憲和藹地擺手道:“毋須客套,免禮吧。你請坐下說話。”
趙定應坐到左首,馬敬跟著想坐到他下首。
廉希憲指了指右首的椅子道:“馬先生不妨坐在這裏,方便說話。”
馬敬受寵若驚地坐下半邊屁股,趙定應親自為他上了一道茶。馬敬在心中大發感慨:手持王爺的親筆信。就是不一樣啊!
廉希憲待他喝了幾口茶,方道:“你知道你送來的信是誰寫的麽?”
馬敬忙拱手道:“小人才疏學淺,不敢妄加猜測。”
廉希憲笑道:“沒關係,你大概是知道了吧?”
馬敬笑道:“小人如果完全不知道,也不敢來麻煩平章大人。”
廉希憲笑嗬嗬地道:“你能見到王爺,為我不辭勞苦地將王爺的信送到。實在是你難得的緣分,我也很感激。”
馬敬恭恭敬敬地道:“小人馬敬,隻是受王爺之命,忠於王事,不敢居功。”
廉希憲讚賞地點了點頭,道:“好,難怪王爺肯將信交給你,慧眼識英雄啊。”
馬敬一聽此言,非但沒覺得高興,反而頭皮發麻,心中大叫不好!送封信而已,能與英雄扯上什麽關係?難道鎮南王在信中說了什麽?不會把自己對鎮南王說的那些話都寫上了吧?
廉希憲接著道:“馬先生不忙吧,我想細細問上一問。”
馬敬忙道:“不忙,小人今日特來聆聽平章大人教誨,平章大人想問什麽,小人知無不言。”
廉希憲點頭道:“好,馬先生可不可以將有關這封信的事說上一說?”
馬敬思索之下,隱去他對程越講的關於時局的話,隻挑私鹽和修路的事說,邊說還要邊想辦法掩飾,說得結結巴巴,大汗淋漓,不過總算大致上說清楚了。
廉希憲何等精明,馬上從他的話中聽出許多蛛絲馬跡,略作推敲,便知所以,微微一笑,道:“馬先生用心良苦啊,多謝你在王爺麵前為我美言。”
馬敬額頭冒汗,忙道:“不敢,平章大人隨王爺北征三大汗國,備受王爺信重,哪裏用得到小人多嘴。”
廉希憲笑道:“王爺果然沒有看錯人,你的確是個人才。”
馬敬聞言,不由緊緊握住拳頭,廉大人要說正事了!
廉希憲道:“王爺在信中說,要請你幫我做一件大事,你可以擔當麽?”
馬敬南來北往許多年,如何聽不出廉希憲的弦外之音,口中是在與他商量,但他怎麽可能有別的選擇?當然要聽從安排,否則連命都可能保不住!
馬敬毫不遲疑地起身行禮道:“隻要王爺和平章大人一聲令下,小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廉希憲點頭道:“好,王爺既然信任你,我也可以信任你。你的家人還在外麵吧?”
馬敬道:“是,平章大人有何吩咐?”
廉希憲道:“等一下你去告訴他們,你要留在我府中做客幾天,讓他們先迴去。”
馬敬問都不問,馬上道:“是。”
廉希憲接著道:“打發走他們後,你迴來與趙先生一起,將約蘇穆爾及一幹手下如何收受重賄,放縱私鹽一事說個清清楚楚,能想到的事情都寫出來,能找到的證據都交出來,涉及到什麽人一概不許隱瞞,需要傳召什麽人由我安排,務必要將約蘇穆爾等人一網打盡!”
馬敬腦中頓時如五雷轟頂,炸得嗡嗡作響!
我的天哪——!王爺讓我送信原來是這個目的!定下除掉約蘇穆爾平章的全盤計策,還讓他這個關鍵的證人拿著他定下的計策自己來到廉平章麵前!好高妙的手段,好周密的計劃!
王爺,你害得我好苦啊——!
馬敬滿嘴發苦,心中更是苦不堪言。一旦王爺的計策成真,不知得有多少腦袋落地!他有什麽好處?說不定還會被連累,這種權力的鬥爭豈是他區區一個鹽商可以攙雜進來的?避之惟恐不及才對!
馬敬正想著該找什麽借口置身事外,廉希憲道:“馬敬,我知道你為難,但你要明白,曆來為王爺效命的人,沒有一個人吃過虧,更不用提以後得到的好處。而與王爺作對的人,下場是什麽你可以想想。王爺是為民請命,否則約蘇穆爾在荊襄為非作歹,與王爺何幹?王爺把送信的重責大任交給你,對你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錯過了,你非但前功盡棄,日後也休想不受牽累。你想想看,王爺想拿下約蘇穆爾,他還能活麽?等他被捕入獄,你會有什麽下場?何去何從,你可要想清楚。”
馬敬冷汗滾滾而下,想到鎮南王對看不順眼的那些人下的狠手,他就不寒而栗。明明看起來是那樣笑容可掬的年輕人,為何卻是人人聞風喪膽的殺神?!廉平章話說得已足夠明白,他再不識好歹,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裏,馬敬擦了擦臉上的冷汗,道:“小人謹遵王爺和平章之命,決不會有半點隱瞞。約蘇穆爾平章魚肉百姓,小人平日裏虛與委蛇,早就受夠了,此番可以助王爺和平章大人一臂之力,鏟除此等兇頑,雖死無憾!”
廉希憲含笑點頭,道:“去吧,有什麽需要就向趙先生說,也可以直接向我說。隻要你能立下大功,別的事情一樣也毋須擔心。”
馬敬行禮道:“是,小人一切仰賴大人。”
廉希憲轉頭對趙定應道:“趙先生,這幾天辛苦你,不要走漏了風聲。”
趙定應頓時雄心萬丈,明白自己碰到了足以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霍地起身施禮道:“屬下定當竭盡全力,為王爺與大人除此惡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廉希憲微微一笑,將案頭寫好的幾道命令交給趙定應,讓他附耳過來,低聲吩咐幾句。趙定應頻頻點頭。隨後,趙定應向馬敬一招手,帶馬敬走出書房,找到一處僻靜的所在,開始著手收集證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