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阿裏海牙頭一次聽說東征失敗的真相,深感震驚,道:“原來如此!忻都三番兩次上奏大汗,要再次出兵日本,幸好大汗讓大都督掛帥出征,否則定會壞了大事!”
程越道:“日本兵力雖強,但戰法落後,現在還喜歡武將之間的單挑,大將在前衝鋒,士卒其後緊跟。勇則勇矣,卻不合時宜。而且日本藩國林立,軍隊各自為戰,缺乏配合,往往陷於混亂。蒙古軍失敗的地方有兩點,其一,補給無力,糧草和箭矢供應不及。其二,過分輕敵,以為日本地小兵弱,可以一鼓而下。然而日本土地並不小,兵力也很強,進攻受挫後,難以為繼,失敗便成必然。”
眾臣恍然大悟,夏老將軍讚道:“大都督料敵於先,所以才能每戰必勝,老朽領教。”
程越笑道:“老將軍過獎,不過一點淺見,班門弄斧而已。”
一直沒有說話的王明道:“大都督,自從三年前元軍征日失敗,日本人一直在九州海岸邊修矮牆,尤以博多灣為重中之重,九州各藩的武士陸續趕來,邊幫忙築牆邊練兵,大都督,進攻日本之時,要不要換個地方登陸?”
程越笑道:“恰恰相反,我偏要在他們防備最嚴密的地方登陸。他們集中兵力讓我們殺,我們為何要放過他們呢?一舉殲滅這些日軍,九州便可盡入我手。施即北上攻四國、本州,直取鐮倉,最後才是京都。其實北條時宗口氣雖大,也敢斬殺忽必烈的使者,但心裏還是很害怕,否則費那麽大的力氣修牆做什麽。不僅是他,日本的天皇和百姓也都很害怕,隻不過各藩的大名和武士都主張對蒙古強硬,要維護日本的所謂國體和尊嚴,他們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撐下去罷了。隻要我們在九州成功登陸。打開缺口,再一舉登陸四國和本州,兵鋒直指鐮倉,日本各地還能抵抗多久。勢必存疑。”
曆史上蒙古第二次征日,還未成功登陸,便引發全日本無限恐慌,各地亂作一團。
蘇劉義道:“大都督是想降服日本還是據為領地?”
程越道:“當然是後者。忽必烈至今不明白我的打算,他是想把日本列為一個行省。我估計他連接收的官員都找好了。但我怎麽可能讓他如願?日本這塊大肥肉,我決不肯讓給他人,再難我也要說服忽必烈,把日本收入囊中。王明、王立,你們一文一武,我打下日本後,你們要替我治理日本,一定要治理好!”
王明、王立大喜,起身道:“是,我等決不辜負大都督重托。”
程越點點頭。問陸秀夫道:“我的歌和書傳到日本了麽?”
陸秀夫笑道:“當然,大都督的歌和《三字經》、《臨江仙》現在已名震日本,現在京都和鐮倉的歌妓唱大都督的歌蔚為風潮,北條時宗下過幾道禁令禁止也無用。就連大都督最近寫的《三國演義》,也已經由張瑄、朱清特地帶到日本,開始在貴族中流傳,據說北條時宗看了開頭幾十章後,擊節叫好,欲罷不能,無奈路途遙遠。接下來的幾十章不知什麽時候才能送到。大都督的玻璃、鏡子、肥皂、香水、蚊香等等在日本價格雖高昂,還是每每搶購一空,這半年多來,為大都督賺了許多錢。依下官看。即便不攻取日本,同樣能得到源源不絕的金銀。”
程越歎道:“你不懂,這是千年的大計,不能隻看眼下,日本非拿下不可。”
眾臣不明白程越所說的千年大計是什麽,但他們對程越有種近乎盲目的信任。隻要程越說了,他們便深信不疑。
陸秀夫輕咳一聲,道:“北條時宗要我等交出國書,替我等送到京都。我等堅持不肯,定要親自送交國書。北條時宗無奈,便遣軍‘護送’我們到達京都,拜見後宇多天皇。”
劉岊冷笑道:“天皇?哼,好大的口氣。”
陸秀夫淡淡一笑,道:“越是小地方的人越妄自尊大,大抵如此。”
程越道:“忽必烈派的使者從來沒見過日本的天皇,國書都由北條氏轉交,讓你們去見天皇,算是賣了大宋的麵子,對北條氏也不容易。”
陸秀夫笑道:“的確。北條時宗答應我等到京都麵見天皇時,他的家臣平賴綱等人反對得很激烈。他們擔心天皇與我們大宋互相勾結,對北條氏不利。但北條時宗不以為然,說國書盡是責備之語,提出的條件也很苛刻,天皇決無可能接受如此屈辱的條件,我等才得以麵見後宇多天皇和代他執掌院政的龜山上皇。”
定娘好奇地插口道:“聽說後宇多天皇隻有九歲?”
陸秀夫道:“是,他的父親龜山上皇也隻有二十七歲,是因為天皇繼承權的紛爭被迫讓位給後宇多天皇的,但權力還在他的手中。雖說如此,日本實際的權力依然為北條氏擁有,天皇不過是有名無實的尊位。”
陸秀夫此言一出,眾臣都不由眼角跳了幾跳。大宋的情形與日本越來越像,實際的權力逐漸被大都督所掌握,皇帝年幼,臨朝聽政的兩位聖人難以違背大都督的意誌。宋日兩國隔海相望,相似點可不少。
陸秀夫擔心地看了一眼程越,他沒有要借機諷諫程越的意思。好在程越麵色從容,恍若未聞。
陸秀夫鬆了口氣,接著道:“我等將國書送上,龜山上皇十分為難。與群臣商量了許多天才迴了一道國書。隻說一切皆屬誤會,兩國不該兵戈相見。國書已上呈兩位聖人。”
程越點了點頭,道:“你們辛苦了,夏天的時候一起隨我出征吧。”
陸秀夫等三人答道:“是。”
程越道:“阿裏海牙,我要你把鍾表的事都交給貫隻哥,你和忽失海牙自領一軍,為第六軍,到軍中去學習我的戰法,你們也要隨我去征日。”
阿裏海牙大喜,起身敬了個軍禮,道:“是!”
程越道:“接下來我要仔細說說明天和以後的事情。”
眾臣忙側耳傾聽,程越一一道來,與眾臣討論到傍晚方散。
眾臣走後,馬福奉程越之命,悄悄登門拜訪度支尚書吳浚。
吳浚聽說馬福來訪,急得鞋都顧不上穿,跑到外宅去迎見。從馬福口中得到程越的授意後,更是賭咒發誓地保證,絕不敢誤大都督的大事。
馬福微笑一禮,悄然而退。
吳浚樂得迴到後宅大吼大叫,妻妾問他,他也不敢說,隻道明日自有好處。
晚上程越召八姬和柔娘、丁香侍寢,八姬纏著程越教她們新的曲子,一夜歡愛。
翌日清晨,程越精神抖擻地起床,換上許久不穿的朝服,打馬上朝。
留夢炎過年時送給程越兩匹大宛馬,高大溫馴,健步如飛,程越很喜歡,自己留一匹,另一匹給了忽土倫。忽土倫身材修長,騎大宛馬才能顯出她的好身段。
程越在宮門外一出現,滿朝文武皆趨前請安。每個人心裏都清楚,從今天開始,程越將正式執掌朝政,實行變法,大宋上下很快便要開始掀起滔天巨浪!
程越與群臣談笑風生,一臉輕鬆。他並不在意即將到來的變法。經過一年多的準備,他有信心變法不會在朝中遇到多大反對,而且他的變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推行,到目前為止,他仍沒有觸動土地、賦稅等根本性的問題,商稅加得也很少,對既得利益的那群人觸動並不大,來自官紳的反對自然就不會激烈,而且,他還有足夠的手段應對可能的動蕩。
時辰到,宮門大開,百官魚貫而入,幾乎每個人都麵帶興奮之色。
趙顯進殿看到程越,高興得撒腿跑到程越麵前問東問西。程越伏身摸了摸他的小臉蛋兒,逗弄他幾句,趙顯才被全玖拉迴禦座上。
行禮已畢,程越沒有先發聲,而是等在一旁,讓群臣先上奏。
度支尚書吳浚上前奏道:“臣得兩廣奏報,轄內因修路建房,錢幣不敷使用,幣值大漲兩成,為免缺錢更甚,今年的租稅懇請以穀物布匹上繳。”
謝道清微一皺眉,道:“這怎麽行?長途轉運,損耗甚巨,運到臨安還剩幾何?”轉頭看著一臉從容的程越,道:“大都督,你有什麽良策?”
程越道:“聖人不必擔憂,臣的工商銀行已製成新幣,朝廷需要的話,臣可以日夜兼程向兩廣運送新幣,代替目前亂作一團的各種紙幣和鑄錢。”說完便從懷中取出一個布包,裏麵裝的即是紙幣和銀幣、鋼幣的樣品。
謝道清還是頭一次聽說新幣的事情,驀然一驚,滿心疑懼地接過布包。打開一看,心中的不滿立即化為烏有,轉為大喜!
程越造的新幣無論是紙幣還是鑄幣,其精美程度為她生平僅見!想仿造幾乎是不可能的。程越什麽時候造出了這麽了不起的東西?
全玖也吃驚地張大嘴巴,拿到手中反複地看,越看越喜愛。(未完待續。)
阿裏海牙頭一次聽說東征失敗的真相,深感震驚,道:“原來如此!忻都三番兩次上奏大汗,要再次出兵日本,幸好大汗讓大都督掛帥出征,否則定會壞了大事!”
程越道:“日本兵力雖強,但戰法落後,現在還喜歡武將之間的單挑,大將在前衝鋒,士卒其後緊跟。勇則勇矣,卻不合時宜。而且日本藩國林立,軍隊各自為戰,缺乏配合,往往陷於混亂。蒙古軍失敗的地方有兩點,其一,補給無力,糧草和箭矢供應不及。其二,過分輕敵,以為日本地小兵弱,可以一鼓而下。然而日本土地並不小,兵力也很強,進攻受挫後,難以為繼,失敗便成必然。”
眾臣恍然大悟,夏老將軍讚道:“大都督料敵於先,所以才能每戰必勝,老朽領教。”
程越笑道:“老將軍過獎,不過一點淺見,班門弄斧而已。”
一直沒有說話的王明道:“大都督,自從三年前元軍征日失敗,日本人一直在九州海岸邊修矮牆,尤以博多灣為重中之重,九州各藩的武士陸續趕來,邊幫忙築牆邊練兵,大都督,進攻日本之時,要不要換個地方登陸?”
程越笑道:“恰恰相反,我偏要在他們防備最嚴密的地方登陸。他們集中兵力讓我們殺,我們為何要放過他們呢?一舉殲滅這些日軍,九州便可盡入我手。施即北上攻四國、本州,直取鐮倉,最後才是京都。其實北條時宗口氣雖大,也敢斬殺忽必烈的使者,但心裏還是很害怕,否則費那麽大的力氣修牆做什麽。不僅是他,日本的天皇和百姓也都很害怕,隻不過各藩的大名和武士都主張對蒙古強硬,要維護日本的所謂國體和尊嚴,他們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撐下去罷了。隻要我們在九州成功登陸。打開缺口,再一舉登陸四國和本州,兵鋒直指鐮倉,日本各地還能抵抗多久。勢必存疑。”
曆史上蒙古第二次征日,還未成功登陸,便引發全日本無限恐慌,各地亂作一團。
蘇劉義道:“大都督是想降服日本還是據為領地?”
程越道:“當然是後者。忽必烈至今不明白我的打算,他是想把日本列為一個行省。我估計他連接收的官員都找好了。但我怎麽可能讓他如願?日本這塊大肥肉,我決不肯讓給他人,再難我也要說服忽必烈,把日本收入囊中。王明、王立,你們一文一武,我打下日本後,你們要替我治理日本,一定要治理好!”
王明、王立大喜,起身道:“是,我等決不辜負大都督重托。”
程越點點頭。問陸秀夫道:“我的歌和書傳到日本了麽?”
陸秀夫笑道:“當然,大都督的歌和《三字經》、《臨江仙》現在已名震日本,現在京都和鐮倉的歌妓唱大都督的歌蔚為風潮,北條時宗下過幾道禁令禁止也無用。就連大都督最近寫的《三國演義》,也已經由張瑄、朱清特地帶到日本,開始在貴族中流傳,據說北條時宗看了開頭幾十章後,擊節叫好,欲罷不能,無奈路途遙遠。接下來的幾十章不知什麽時候才能送到。大都督的玻璃、鏡子、肥皂、香水、蚊香等等在日本價格雖高昂,還是每每搶購一空,這半年多來,為大都督賺了許多錢。依下官看。即便不攻取日本,同樣能得到源源不絕的金銀。”
程越歎道:“你不懂,這是千年的大計,不能隻看眼下,日本非拿下不可。”
眾臣不明白程越所說的千年大計是什麽,但他們對程越有種近乎盲目的信任。隻要程越說了,他們便深信不疑。
陸秀夫輕咳一聲,道:“北條時宗要我等交出國書,替我等送到京都。我等堅持不肯,定要親自送交國書。北條時宗無奈,便遣軍‘護送’我們到達京都,拜見後宇多天皇。”
劉岊冷笑道:“天皇?哼,好大的口氣。”
陸秀夫淡淡一笑,道:“越是小地方的人越妄自尊大,大抵如此。”
程越道:“忽必烈派的使者從來沒見過日本的天皇,國書都由北條氏轉交,讓你們去見天皇,算是賣了大宋的麵子,對北條氏也不容易。”
陸秀夫笑道:“的確。北條時宗答應我等到京都麵見天皇時,他的家臣平賴綱等人反對得很激烈。他們擔心天皇與我們大宋互相勾結,對北條氏不利。但北條時宗不以為然,說國書盡是責備之語,提出的條件也很苛刻,天皇決無可能接受如此屈辱的條件,我等才得以麵見後宇多天皇和代他執掌院政的龜山上皇。”
定娘好奇地插口道:“聽說後宇多天皇隻有九歲?”
陸秀夫道:“是,他的父親龜山上皇也隻有二十七歲,是因為天皇繼承權的紛爭被迫讓位給後宇多天皇的,但權力還在他的手中。雖說如此,日本實際的權力依然為北條氏擁有,天皇不過是有名無實的尊位。”
陸秀夫此言一出,眾臣都不由眼角跳了幾跳。大宋的情形與日本越來越像,實際的權力逐漸被大都督所掌握,皇帝年幼,臨朝聽政的兩位聖人難以違背大都督的意誌。宋日兩國隔海相望,相似點可不少。
陸秀夫擔心地看了一眼程越,他沒有要借機諷諫程越的意思。好在程越麵色從容,恍若未聞。
陸秀夫鬆了口氣,接著道:“我等將國書送上,龜山上皇十分為難。與群臣商量了許多天才迴了一道國書。隻說一切皆屬誤會,兩國不該兵戈相見。國書已上呈兩位聖人。”
程越點了點頭,道:“你們辛苦了,夏天的時候一起隨我出征吧。”
陸秀夫等三人答道:“是。”
程越道:“阿裏海牙,我要你把鍾表的事都交給貫隻哥,你和忽失海牙自領一軍,為第六軍,到軍中去學習我的戰法,你們也要隨我去征日。”
阿裏海牙大喜,起身敬了個軍禮,道:“是!”
程越道:“接下來我要仔細說說明天和以後的事情。”
眾臣忙側耳傾聽,程越一一道來,與眾臣討論到傍晚方散。
眾臣走後,馬福奉程越之命,悄悄登門拜訪度支尚書吳浚。
吳浚聽說馬福來訪,急得鞋都顧不上穿,跑到外宅去迎見。從馬福口中得到程越的授意後,更是賭咒發誓地保證,絕不敢誤大都督的大事。
馬福微笑一禮,悄然而退。
吳浚樂得迴到後宅大吼大叫,妻妾問他,他也不敢說,隻道明日自有好處。
晚上程越召八姬和柔娘、丁香侍寢,八姬纏著程越教她們新的曲子,一夜歡愛。
翌日清晨,程越精神抖擻地起床,換上許久不穿的朝服,打馬上朝。
留夢炎過年時送給程越兩匹大宛馬,高大溫馴,健步如飛,程越很喜歡,自己留一匹,另一匹給了忽土倫。忽土倫身材修長,騎大宛馬才能顯出她的好身段。
程越在宮門外一出現,滿朝文武皆趨前請安。每個人心裏都清楚,從今天開始,程越將正式執掌朝政,實行變法,大宋上下很快便要開始掀起滔天巨浪!
程越與群臣談笑風生,一臉輕鬆。他並不在意即將到來的變法。經過一年多的準備,他有信心變法不會在朝中遇到多大反對,而且他的變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推行,到目前為止,他仍沒有觸動土地、賦稅等根本性的問題,商稅加得也很少,對既得利益的那群人觸動並不大,來自官紳的反對自然就不會激烈,而且,他還有足夠的手段應對可能的動蕩。
時辰到,宮門大開,百官魚貫而入,幾乎每個人都麵帶興奮之色。
趙顯進殿看到程越,高興得撒腿跑到程越麵前問東問西。程越伏身摸了摸他的小臉蛋兒,逗弄他幾句,趙顯才被全玖拉迴禦座上。
行禮已畢,程越沒有先發聲,而是等在一旁,讓群臣先上奏。
度支尚書吳浚上前奏道:“臣得兩廣奏報,轄內因修路建房,錢幣不敷使用,幣值大漲兩成,為免缺錢更甚,今年的租稅懇請以穀物布匹上繳。”
謝道清微一皺眉,道:“這怎麽行?長途轉運,損耗甚巨,運到臨安還剩幾何?”轉頭看著一臉從容的程越,道:“大都督,你有什麽良策?”
程越道:“聖人不必擔憂,臣的工商銀行已製成新幣,朝廷需要的話,臣可以日夜兼程向兩廣運送新幣,代替目前亂作一團的各種紙幣和鑄錢。”說完便從懷中取出一個布包,裏麵裝的即是紙幣和銀幣、鋼幣的樣品。
謝道清還是頭一次聽說新幣的事情,驀然一驚,滿心疑懼地接過布包。打開一看,心中的不滿立即化為烏有,轉為大喜!
程越造的新幣無論是紙幣還是鑄幣,其精美程度為她生平僅見!想仿造幾乎是不可能的。程越什麽時候造出了這麽了不起的東西?
全玖也吃驚地張大嘴巴,拿到手中反複地看,越看越喜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