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當程越聽說安南在過年時也專程派人送來賀禮時,微微一笑,道:“安南的太子在我手裏,他們是怕我南征時拿他祭旗,順便來探聽消息的。”沒有再往下說,問楊淑妃道:“母後還好吧?我在修別墅時特地考慮了過冬的問題,她老人家住得舒不舒服?”
楊淑妃笑道:“聖人住得讚不絕口,與太後一起,整個冬天一天都沒在宮裏住。不隻是聖人,凡是買了別墅的大臣冬天都是一家人盡數住進別墅,讓人著實羨慕呢。”
定娘笑道:“相公修了別墅,結果我們自己一家人沒住幾天,我娘親她們還小住了一個多月呢。幸虧相公臨走時吩咐在家裏通了暖氣,這個冬天我們才過得比往年好。”
程越歎道:“母後她老人家一生孤苦伶仃、命運多舛,我能對她好一點就盡量好一點,所有最好的東西隻要她喜歡,我什麽都願意給。我沒有家人,隻有從她老人家那裏能感到些親情,你們明白麽?”
眾妾被感動得大半落了淚,楊淑妃抱住程越的肩頭嗚嗚地哭,程越又要反過來安慰她們。
晚上就寢時,因程越跑了大半天,下午又與眾妾大戰一場,身心俱疲,所以程越破例隻召定娘和楊淑妃兩個。三人綿綿說著情話,相擁而眠,十分幸福。
早上起來,神清氣爽,程越到屋外打了一趟拳,氣力便已恢複大半。
用過早飯,眾妾各自忙碌,程越則到了書房,聽定娘和十妃的匯報。
楊淑妃親手為程越沏了茶,親熱地坐進程越懷中,簡直一刻也不願離開他。
程越揮手示意,定娘道:“臨安城外的平安寺相公記得吧?”
程越點頭道:“知道,據說香火鼎盛,求雨很靈驗。”
定娘道:“自從相公殺了一批和尚後,平安寺低調了許多。也不敢公然宣稱求雨靈驗了。但相公北征之時,它又搞出了名堂。”
程越道:“哦?說來聽聽。”
定娘道:“年前平安寺自稱從瑪拉國(今尼泊爾)迎來了佛骨舍利子,弄得臨安全城轟動,聲勢浩大。善男信女不絕於途,楊霆說,平安寺借此至少搜刮了七、八萬兩銀子。本來按照官人的《宗教法》,這些錢要全額納稅,但宮中有人出麵幹涉。說是平安寺千裏迢迢迎來佛骨,耗資巨大,理應扣除成本。但具體的成本是多少,還不是隨平安寺張口就來?於是七扣八扣之下,隻交了幾百兩銀子了事。我們冷眼旁觀,兩位丞相也含糊其詞,這件事明顯大有蹊蹺。後來楊大人多方查實,才得知此事為官家身邊的內侍王埜插手所致,但王埜在其中收了多少錢,楊霆沒法再查下去。以免打草驚蛇。”
程越微微一怔,道:“王埜?他還沒老實?這人怎麽想的,以為我真的不會管麽?”
朱夫人道:“官人有所不知,王埜當年未發跡時,曾到平安寺許願,日後若能得勢,當重謝平安寺。他之所以能到官家身邊侍候,也有幾位平安寺的大師在先後在先帝麵前為他說過好話的緣故。”
程越冷哼一聲道:“好大的狗膽,隻為了迴報當年幾個和尚說的幾句好話,就敢將國法棄之不顧!平安寺的和尚有沒有逃走的?”
定娘道:“事情發生後。楊霆一直派人監視平安寺,除了一些沙彌往來雲遊,平安寺並無異動。想必他們以為相公一向不管具體的政事,又要忙於東征日本。不會搭理他們。”
程越笑道:“誰說我不理他們?正因如此,更得好好理一理。我東征要鑄炮、造船、造槍、製火藥,哪樣不要錢?送上門來的錢我能不理麽?”
王秋兒道:“兩位丞相似乎並未牽涉其中,他們倒是聰明,不該要的錢一概不要。”
程越道:“這兩個人老奸巨滑,一點危險的邊兒也不想沾到。嗬嗬,不愧為大宋丞相啊。”
古夏兒道:“官人要怎麽管?要人上書彈劾麽?”
程越搖頭道:“不用了,從今往後,我要化暗為明,直接接掌朝政,用不著再客氣。”
眾妾聽得精神大振,程越終於要脫穎而出,天下從此必將為之一變!
楊淑妃在程越的嘴上一吻,柔聲笑道:“真的是時候了,官人執掌朝政,對大宋才是最好。”
程越微微一笑,道:“還有呢?”
定娘道:“相公,想必相公在蘇州也聽說了,一些食古不化的人不滿相公為大宋帶來的變化,指責相公禍國殃民,顛倒乾坤。他們自稱?耆老會?,人數有七、八千人,分布於大宋境內十餘處地方。特區是由相公掌控的,他們不敢造次,人數極少。臨安和大宋境內其它地方就有許多人,最遠還到廣州。他們崇尚禮教,斥責相公的學說為邪說。趙良淳與徐道隆向南修路,截彎取直,更是得罪了他們,整日大罵相公胡作非為,必遭天譴。眼下這些人的人數越來越多,動輒煽動百姓鬧事,各地官府均十分頭疼。”
程越歎了口氣,道:“這是意料之中的,這種人不出現才是怪事。任何新事物總會遭到反對,以前被我壓製得不敢冒頭,我一走,留夢炎和陳宜中又不管,這些人自然會跳出來。我來處理吧。還有麽?”
定娘道:“還有一件古怪的事,相公,你認識宮中的曹貴妃麽?”
程越怔道:“曹貴妃?哪個?沒什麽印象。”轉頭問楊淑妃道:“她是誰啊?”
楊淑妃道:“她是先帝度宗皇帝的妃子,我查過宮中的記錄,先帝在世時曾寵幸過她三次,沒有子女。據說她是曹操的後人,所以封了貴妃。家族的人很多,現在就有一百多口人住在臨安,上次官人清查後宮嬪妃不法之事,沒收了曹家三千多畝多占的地。”
因為後宮嬪妃的地不用納稅,自然有許多農民將自己的田地掛靠到她們名下,程越曾下令清查退地。此時迴憶起相關的奏折,點點頭道:“我想起來了,有這麽迴事,這個女人怎麽了?”
定娘道:“相公走後,不知怎麽迴事,市井中出現傳言,說是相公喜歡三國,曹貴妃由此與相公搭上了線,以致關係匪淺。隨後曹貴妃的幾個兄弟便四處找人拉關係,試圖覓些生意做,外麵的人不知底細,還真被他們做成幾單大生意,因此相公寵愛曹貴婦的消息更加甚囂塵上,許多人都信以為真,曹家的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年前還要學相公的別墅群想蓋房子賣,被我下令阻止。”
程越不由怔道:“還有這種事?”
許冬兒笑道:“世上之事,無奇不有,我們這樣真的與官人有關係的不說話,她一個冒牌的聲音卻很大,甚是有趣。”
程越問道:“兩位聖人怎麽說?”
楊淑妃道:“兩位聖人都覺得荒唐,卻又不方便管,便一切由著她,隻待官人迴來處置。”
程越皺著眉毛想了一會兒,對定娘道:“這個曹貴妃來見過你麽?”
定娘笑道:“她怎麽敢過來?我一問她不就拆穿了麽?”
程越道:“這件事可以現在處理,朱夫人,你迴宮一趟,找到曹貴妃,就說定娘要見她,讓她到大都督府來一趟,她如果不肯來,以後就不要來了。”
朱夫人立即起身答道:“是,妾身這就去。”微施一禮,快步出府去尋曹貴妃。
朱夫人走後,程越又問道:“曹家人在外麵的風評如何?”
吳春兒道:“到底是名門望族,坊間頗有口碑。相公沒收了曹家幾千畝地,他們也沒有微詞,還在外麵反複誇獎相公嚴肅法紀,頗有他們的先祖曹孟德之風。”
程越道:“他家的人都在做什麽?”
王秋兒道:“曹家這代人學業無成,沒有當官的,做布商的倒有幾個,不過聽說現在過得並不好,反要曹貴妃時常接濟。曹貴妃在宮中幹活兒很勤快,千方百計弄了幾台羊絨的紡織機給家裏人,讓他們也做羊絨麵料發賣。但北方的羊絨已被官人全部壟斷,自己還不夠用,哪有羊絨給別人?所以又落空了。我們都猜想,這就是曹貴妃孤注一擲的原因,然而未免短視。”
程越歎了口氣,道:“我的確是壟斷了所有的羊絨,但這是沒辦法。一來我的需求太大,二來可以防止蒙古人坐地起價。其他布商想做羊絨麵料,確實不太可能。”
錦兒進書房稟報道:“官人,楊霆楊大人求見。”
程越道:“讓他進來吧,你們都去忙,我要與楊霆聊聊。”
眾妾起身退出書房,很快,楊霆樂嗬嗬地來到程越麵前行禮拜見。
程越笑道:“行了,這裏又沒外人,你那麽多禮數做什麽。”
楊霆笑道:“大都督如今成了王爺,正該多禮。”
程越哈哈大笑,道:“區區一個王爺,我根本沒放在眼裏,你也不用當迴事。”
楊霆嘴角泛起微笑,拱手道:“是。”(未完待續。)
當程越聽說安南在過年時也專程派人送來賀禮時,微微一笑,道:“安南的太子在我手裏,他們是怕我南征時拿他祭旗,順便來探聽消息的。”沒有再往下說,問楊淑妃道:“母後還好吧?我在修別墅時特地考慮了過冬的問題,她老人家住得舒不舒服?”
楊淑妃笑道:“聖人住得讚不絕口,與太後一起,整個冬天一天都沒在宮裏住。不隻是聖人,凡是買了別墅的大臣冬天都是一家人盡數住進別墅,讓人著實羨慕呢。”
定娘笑道:“相公修了別墅,結果我們自己一家人沒住幾天,我娘親她們還小住了一個多月呢。幸虧相公臨走時吩咐在家裏通了暖氣,這個冬天我們才過得比往年好。”
程越歎道:“母後她老人家一生孤苦伶仃、命運多舛,我能對她好一點就盡量好一點,所有最好的東西隻要她喜歡,我什麽都願意給。我沒有家人,隻有從她老人家那裏能感到些親情,你們明白麽?”
眾妾被感動得大半落了淚,楊淑妃抱住程越的肩頭嗚嗚地哭,程越又要反過來安慰她們。
晚上就寢時,因程越跑了大半天,下午又與眾妾大戰一場,身心俱疲,所以程越破例隻召定娘和楊淑妃兩個。三人綿綿說著情話,相擁而眠,十分幸福。
早上起來,神清氣爽,程越到屋外打了一趟拳,氣力便已恢複大半。
用過早飯,眾妾各自忙碌,程越則到了書房,聽定娘和十妃的匯報。
楊淑妃親手為程越沏了茶,親熱地坐進程越懷中,簡直一刻也不願離開他。
程越揮手示意,定娘道:“臨安城外的平安寺相公記得吧?”
程越點頭道:“知道,據說香火鼎盛,求雨很靈驗。”
定娘道:“自從相公殺了一批和尚後,平安寺低調了許多。也不敢公然宣稱求雨靈驗了。但相公北征之時,它又搞出了名堂。”
程越道:“哦?說來聽聽。”
定娘道:“年前平安寺自稱從瑪拉國(今尼泊爾)迎來了佛骨舍利子,弄得臨安全城轟動,聲勢浩大。善男信女不絕於途,楊霆說,平安寺借此至少搜刮了七、八萬兩銀子。本來按照官人的《宗教法》,這些錢要全額納稅,但宮中有人出麵幹涉。說是平安寺千裏迢迢迎來佛骨,耗資巨大,理應扣除成本。但具體的成本是多少,還不是隨平安寺張口就來?於是七扣八扣之下,隻交了幾百兩銀子了事。我們冷眼旁觀,兩位丞相也含糊其詞,這件事明顯大有蹊蹺。後來楊大人多方查實,才得知此事為官家身邊的內侍王埜插手所致,但王埜在其中收了多少錢,楊霆沒法再查下去。以免打草驚蛇。”
程越微微一怔,道:“王埜?他還沒老實?這人怎麽想的,以為我真的不會管麽?”
朱夫人道:“官人有所不知,王埜當年未發跡時,曾到平安寺許願,日後若能得勢,當重謝平安寺。他之所以能到官家身邊侍候,也有幾位平安寺的大師在先後在先帝麵前為他說過好話的緣故。”
程越冷哼一聲道:“好大的狗膽,隻為了迴報當年幾個和尚說的幾句好話,就敢將國法棄之不顧!平安寺的和尚有沒有逃走的?”
定娘道:“事情發生後。楊霆一直派人監視平安寺,除了一些沙彌往來雲遊,平安寺並無異動。想必他們以為相公一向不管具體的政事,又要忙於東征日本。不會搭理他們。”
程越笑道:“誰說我不理他們?正因如此,更得好好理一理。我東征要鑄炮、造船、造槍、製火藥,哪樣不要錢?送上門來的錢我能不理麽?”
王秋兒道:“兩位丞相似乎並未牽涉其中,他們倒是聰明,不該要的錢一概不要。”
程越道:“這兩個人老奸巨滑,一點危險的邊兒也不想沾到。嗬嗬,不愧為大宋丞相啊。”
古夏兒道:“官人要怎麽管?要人上書彈劾麽?”
程越搖頭道:“不用了,從今往後,我要化暗為明,直接接掌朝政,用不著再客氣。”
眾妾聽得精神大振,程越終於要脫穎而出,天下從此必將為之一變!
楊淑妃在程越的嘴上一吻,柔聲笑道:“真的是時候了,官人執掌朝政,對大宋才是最好。”
程越微微一笑,道:“還有呢?”
定娘道:“相公,想必相公在蘇州也聽說了,一些食古不化的人不滿相公為大宋帶來的變化,指責相公禍國殃民,顛倒乾坤。他們自稱?耆老會?,人數有七、八千人,分布於大宋境內十餘處地方。特區是由相公掌控的,他們不敢造次,人數極少。臨安和大宋境內其它地方就有許多人,最遠還到廣州。他們崇尚禮教,斥責相公的學說為邪說。趙良淳與徐道隆向南修路,截彎取直,更是得罪了他們,整日大罵相公胡作非為,必遭天譴。眼下這些人的人數越來越多,動輒煽動百姓鬧事,各地官府均十分頭疼。”
程越歎了口氣,道:“這是意料之中的,這種人不出現才是怪事。任何新事物總會遭到反對,以前被我壓製得不敢冒頭,我一走,留夢炎和陳宜中又不管,這些人自然會跳出來。我來處理吧。還有麽?”
定娘道:“還有一件古怪的事,相公,你認識宮中的曹貴妃麽?”
程越怔道:“曹貴妃?哪個?沒什麽印象。”轉頭問楊淑妃道:“她是誰啊?”
楊淑妃道:“她是先帝度宗皇帝的妃子,我查過宮中的記錄,先帝在世時曾寵幸過她三次,沒有子女。據說她是曹操的後人,所以封了貴妃。家族的人很多,現在就有一百多口人住在臨安,上次官人清查後宮嬪妃不法之事,沒收了曹家三千多畝多占的地。”
因為後宮嬪妃的地不用納稅,自然有許多農民將自己的田地掛靠到她們名下,程越曾下令清查退地。此時迴憶起相關的奏折,點點頭道:“我想起來了,有這麽迴事,這個女人怎麽了?”
定娘道:“相公走後,不知怎麽迴事,市井中出現傳言,說是相公喜歡三國,曹貴妃由此與相公搭上了線,以致關係匪淺。隨後曹貴妃的幾個兄弟便四處找人拉關係,試圖覓些生意做,外麵的人不知底細,還真被他們做成幾單大生意,因此相公寵愛曹貴婦的消息更加甚囂塵上,許多人都信以為真,曹家的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年前還要學相公的別墅群想蓋房子賣,被我下令阻止。”
程越不由怔道:“還有這種事?”
許冬兒笑道:“世上之事,無奇不有,我們這樣真的與官人有關係的不說話,她一個冒牌的聲音卻很大,甚是有趣。”
程越問道:“兩位聖人怎麽說?”
楊淑妃道:“兩位聖人都覺得荒唐,卻又不方便管,便一切由著她,隻待官人迴來處置。”
程越皺著眉毛想了一會兒,對定娘道:“這個曹貴妃來見過你麽?”
定娘笑道:“她怎麽敢過來?我一問她不就拆穿了麽?”
程越道:“這件事可以現在處理,朱夫人,你迴宮一趟,找到曹貴妃,就說定娘要見她,讓她到大都督府來一趟,她如果不肯來,以後就不要來了。”
朱夫人立即起身答道:“是,妾身這就去。”微施一禮,快步出府去尋曹貴妃。
朱夫人走後,程越又問道:“曹家人在外麵的風評如何?”
吳春兒道:“到底是名門望族,坊間頗有口碑。相公沒收了曹家幾千畝地,他們也沒有微詞,還在外麵反複誇獎相公嚴肅法紀,頗有他們的先祖曹孟德之風。”
程越道:“他家的人都在做什麽?”
王秋兒道:“曹家這代人學業無成,沒有當官的,做布商的倒有幾個,不過聽說現在過得並不好,反要曹貴妃時常接濟。曹貴妃在宮中幹活兒很勤快,千方百計弄了幾台羊絨的紡織機給家裏人,讓他們也做羊絨麵料發賣。但北方的羊絨已被官人全部壟斷,自己還不夠用,哪有羊絨給別人?所以又落空了。我們都猜想,這就是曹貴妃孤注一擲的原因,然而未免短視。”
程越歎了口氣,道:“我的確是壟斷了所有的羊絨,但這是沒辦法。一來我的需求太大,二來可以防止蒙古人坐地起價。其他布商想做羊絨麵料,確實不太可能。”
錦兒進書房稟報道:“官人,楊霆楊大人求見。”
程越道:“讓他進來吧,你們都去忙,我要與楊霆聊聊。”
眾妾起身退出書房,很快,楊霆樂嗬嗬地來到程越麵前行禮拜見。
程越笑道:“行了,這裏又沒外人,你那麽多禮數做什麽。”
楊霆笑道:“大都督如今成了王爺,正該多禮。”
程越哈哈大笑,道:“區區一個王爺,我根本沒放在眼裏,你也不用當迴事。”
楊霆嘴角泛起微笑,拱手道:“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