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膽巴被察必說得啞口無言,察必都不管,八八罕和完澤更不會去惹程越生氣,他最後的希望隻剩下同樣篤信佛教的南必。聽說她去蓮花寺許願,程越還親自為他護送活佛過去,顯然南必說話是有用的,不知她迴來了沒有?
不用膽巴動問,南必剛好趕迴宮中來向察必請安,順便說一下許願的事。
南必一進寢殿,見到膽巴國師在與察必說話,忙雙手合什與膽巴見禮。
膽巴道:“皇後殿下來得正好,八思八國師有一事相求,想請皇後殿下幫助出出主意。”
南必尚不知鍾鼓樓的事情,程越一直沒機會跟她提,聞言怔道:“有大皇後在,找我做什麽?”
察必笑道:“我拿這個人沒辦法,或許你有主意也說不定。”
南必麵色一緊,道:“程越?”
膽巴道:“正是鎮南王。”
南必氣哼哼地坐到椅子上,道:“他又闖什麽禍了?就不能消停幾天麽?”
膽巴道:“好教皇後得知,此事怪不得鎮南王。”接著就把事情的原委向南必細細陳述一遍,其間對桑哥雖略有迴護,但基本上沒有偏離真實。
南必這才明白程越為什麽突然出現在寺中,他為了自己,親自奔波十餘裏將活佛送到她麵前,可自己隻因程越在活佛的床榻上吻她就與程越翻臉,似乎有些對不起程越為她的付出。
南必輕咬嘴唇,努力在腦中驅趕程越的模樣,道:“國師,大皇後都管不了,我更不行,國師最好照大皇後的話做。想當初你們兩方互相敵對,各有損傷,但今時不同往日,程越與阿術、伯顏他們都可以把酒言歡,不如借這次的機會讓八思八國師也與程越化敵為友。大汗也會高興的。”
膽巴心中一動,暗道此言有理,為什麽就沒人想過呢?於是道:“皇後教訓得是,我這就迴去與八思八國師講。告辭。”言罷施禮而出。
膽巴急匆匆地趕迴總製院,其他的心腹已陸續迴來。不出意外,所有的大臣都不願為桑哥出頭,免得被程越認定為八思八的同夥,連曾為八思八特地上門規勸過程越的安童都不願再去。
不過眾臣都給了八思八一些麵子。為他出了不少主意,大抵與宮中或伯顏的提議一致。
八思八陷入沉思。他不得不承認,與程越硬碰硬他完全不是對手,那麽,試圖與他化敵為友能成功麽?可是自己的弟弟和上百名喇嘛死在他的槍下,就這麽算了?自己雖暗算過他一次,但程越毫發無損,又殺了許多他手下的人,談什麽各有損傷?根本是自己明裏暗裏地吃虧!
慢來,如果是這樣。與程越和解應該不會太難,隻要自己能放下弟弟的仇恨。
眾喇嘛正在商量,嘉勒斡巴勒帶著丹珠匆匆趕到總製院求見八思八和嘉木揚喇勒智。
眾喇嘛聽說嘉勒斡巴勒求見,皆一臉震驚,八思八連忙命他們兩人進來。
嘉勒斡巴勒與丹珠向八思八行禮後站到一旁。
八思八問道:“你們法會還沒做完,為什麽要突然到這裏來?出了什麽事?”
嘉勒斡巴勒道:“國師知道鎮南王今天到我寺中去了吧?”
八思八道:“不錯,你不是已做好萬全的準備了麽?有什麽問題?”
嘉勒斡巴勒擦拭幾把臉上的冷汗,道:“據丹珠講,鎮南王曾說想看一下小院,到後麵的修行場時又說想解個手。還問那塊空地是做什麽用的,丹珠雖都給化解過去,但我越想越害怕。鎮南王此人深不可測,別的地方不問。偏偏是這幾個地方,我擔心這不是巧合,所以特來稟報。”
嘉勒斡巴勒一番話說得眾喇嘛心頭一緊,八思八對丹珠厲聲道:“丹珠,你把程越當時的神情、語氣、動作,細細地給我學一遍。不得有任何加減。”
丹珠誠惶誠恐地努力將程越的表現模仿個十足,做完後,在場所有人都不禁猶疑不定。
八思八道:“程越除了這幾個地方,還問過其它地方麽?”
丹珠忙道:“有的。經過廚房的時候他很感興趣,得知我們用的是他製作的精鹽,還開口問在大都是多少錢一斤。另外,他還問過佛像用多少斤銅,幾兩金子,每年修繕的費用是多少。後來他解過手之後,對茅廁深感不滿,讓我馬上整理出一個幹淨的給像南必皇後這樣的貴人用。哦,對了,他還說應該拓寬上山的道路,他的水泥廠年後就要開工,用水泥築路的話上下山更方便。”
八思八微皺雙眉,思索良久,開口道:“蓮花寺以求子聞名,程越想看看小院很尋常。他喝了一肚子茶,到修行場時剛好要解手也沒什麽不對。至於修行場旁邊那一大塊空地空得確實突兀,他問一句也許有他自己的主意。僅這幾句話就說他起了疑心,未免言之過早。丹珠說他怒氣衝衝地從房中走出來,明顯是與南必起了爭執,他如果真對蓮花寺起疑存心來一窺究竟,怎麽會又與南必吵架呢?不過你們看,他們會起什麽爭執?”
眾人麵麵相覷,膽巴道:“我剛才入宮的時候,正巧南必從外麵迴來,看得出她與程越確實絆過幾句嘴,對與程越有關的事語氣相當不善。但程越應該沒對她提過早上的事情,他們之間另有它因。”
八思八沉吟道:“此事頗費思量,暫且不提。這幾天我們要沉住氣,先找人盯住鎮南王府的動靜,看他是否真對蓮花寺起疑。桑哥的事不能急,我們不去求他,程越也沒辦法要挾我們,等挫挫他的銳氣再說。”
眾喇嘛深以為然,立刻派出人手到鎮南王府附近探查。
傍晚,馬福走進程越的書房,稟報道:“大都督,外麵的攤販增加了七個,有十五個人三次以上經過門口,其它無異動。”
程越“嗯”了一聲,道:“看來八思八已經不急了,他要跟我們拖幾天再說。”
馬福笑道:“八思八這頭蠢驢,自作聰明。大都督,要不要屬下去審問桑哥?”
程越道:“不用。一定會有人勸八思八與我講和,別人不會,察必也會。我放著桑哥不動,就是要給他一個講和的機會。現在還不是收拾八思八的時候,要先從他旁邊的人開始清理起。”
馬福道:“大都督要與八思八和議?”
程越笑道:“是八思八要與我談和,我隻是順勢答應。我們在大都勢力雖大,根基尚淺,不足以撼動八思八和紅教的地位。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而且要吃得幹淨!”
馬福嘿嘿一笑,退出書房。
第二天一早,門口果然收到多出幾倍的狀子,甚至還有幾封血書,都被羅夫人交給管道杲和丁香收好。
一連幾天,鎮南王府風平浪靜,最大的消息就是程越想做生意,命手下人在大都各處物色地方,程越的侍妾也相中了幾處產業,出手買了下來,找人開始收拾。
八思八在經過初九一天的四處出擊後,突然安靜下來,對外隻說八思八國師得知桑哥所作所為後,對桑哥很失望,覺得他應該受些教訓。
朝中提心吊膽的群臣終於暫時鬆了口氣。鎮南王來勢洶洶,八思八四兩撥千金,堅決不與鎮南王正麵衝突。鎮南王一拳打在棉花上,無處施力,隻能等待八思八出招,看來雙方不會真的大打出手。
察必很欣慰,連忽必烈也暗讚八思八身段柔軟,處事得當,讓程越吃了個暗虧。
再次上朝時,程越還是與闊闊倫和八八罕兩人一起去看望完澤和囊加真,不同的是經過南必的寢殿時,程越完全沒有側臉張望,而是一閃而過。南必也沒有現身,刻意躲在殿中。不過這個別人看不出來,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正月十六,程越再次上朝,又上一道奏章請忽必烈賜婚。不是忽必烈不答應,這隻是規矩。多求幾次婚才顯得公主尊貴,如果一次就答應,成何體統?蒙古有句俗語“多求則貴,少求則賤”,據說這個規矩來自於成吉思汗去求親的時候,遂成為蒙古人的傳統。
忽必烈公開的表示還是不置可否,程越也不著急。今天廉希憲與烏馬爾上朝向忽必烈辭行,忽必烈對他們再三勉勵。
散朝後,程越沒有去看公主,而是親自送廉希憲和烏馬爾出大都,文武百官送行的也很多。兩人對程越感激不盡,再次拜謝程越對他們的各種恩德,灑淚而別。
今天也是水泥廠開工的日子,從蘇州派來的工匠帶著經過培訓的元朝工匠一起熱火朝天地大幹起來。尚書省和中書省都有高官跑去觀看,看完後讚不絕口,上表稱賀。
程越連著十幾天沒有任何反常,每天忙著找商鋪和築路的事情,偶爾還有禮部的官員到府與程越談論定親事宜,看來根本沒在乎過蓮花寺。
八思八得報,稍稍放心,將打探的人減少了一半。(未完待續。)
膽巴被察必說得啞口無言,察必都不管,八八罕和完澤更不會去惹程越生氣,他最後的希望隻剩下同樣篤信佛教的南必。聽說她去蓮花寺許願,程越還親自為他護送活佛過去,顯然南必說話是有用的,不知她迴來了沒有?
不用膽巴動問,南必剛好趕迴宮中來向察必請安,順便說一下許願的事。
南必一進寢殿,見到膽巴國師在與察必說話,忙雙手合什與膽巴見禮。
膽巴道:“皇後殿下來得正好,八思八國師有一事相求,想請皇後殿下幫助出出主意。”
南必尚不知鍾鼓樓的事情,程越一直沒機會跟她提,聞言怔道:“有大皇後在,找我做什麽?”
察必笑道:“我拿這個人沒辦法,或許你有主意也說不定。”
南必麵色一緊,道:“程越?”
膽巴道:“正是鎮南王。”
南必氣哼哼地坐到椅子上,道:“他又闖什麽禍了?就不能消停幾天麽?”
膽巴道:“好教皇後得知,此事怪不得鎮南王。”接著就把事情的原委向南必細細陳述一遍,其間對桑哥雖略有迴護,但基本上沒有偏離真實。
南必這才明白程越為什麽突然出現在寺中,他為了自己,親自奔波十餘裏將活佛送到她麵前,可自己隻因程越在活佛的床榻上吻她就與程越翻臉,似乎有些對不起程越為她的付出。
南必輕咬嘴唇,努力在腦中驅趕程越的模樣,道:“國師,大皇後都管不了,我更不行,國師最好照大皇後的話做。想當初你們兩方互相敵對,各有損傷,但今時不同往日,程越與阿術、伯顏他們都可以把酒言歡,不如借這次的機會讓八思八國師也與程越化敵為友。大汗也會高興的。”
膽巴心中一動,暗道此言有理,為什麽就沒人想過呢?於是道:“皇後教訓得是,我這就迴去與八思八國師講。告辭。”言罷施禮而出。
膽巴急匆匆地趕迴總製院,其他的心腹已陸續迴來。不出意外,所有的大臣都不願為桑哥出頭,免得被程越認定為八思八的同夥,連曾為八思八特地上門規勸過程越的安童都不願再去。
不過眾臣都給了八思八一些麵子。為他出了不少主意,大抵與宮中或伯顏的提議一致。
八思八陷入沉思。他不得不承認,與程越硬碰硬他完全不是對手,那麽,試圖與他化敵為友能成功麽?可是自己的弟弟和上百名喇嘛死在他的槍下,就這麽算了?自己雖暗算過他一次,但程越毫發無損,又殺了許多他手下的人,談什麽各有損傷?根本是自己明裏暗裏地吃虧!
慢來,如果是這樣。與程越和解應該不會太難,隻要自己能放下弟弟的仇恨。
眾喇嘛正在商量,嘉勒斡巴勒帶著丹珠匆匆趕到總製院求見八思八和嘉木揚喇勒智。
眾喇嘛聽說嘉勒斡巴勒求見,皆一臉震驚,八思八連忙命他們兩人進來。
嘉勒斡巴勒與丹珠向八思八行禮後站到一旁。
八思八問道:“你們法會還沒做完,為什麽要突然到這裏來?出了什麽事?”
嘉勒斡巴勒道:“國師知道鎮南王今天到我寺中去了吧?”
八思八道:“不錯,你不是已做好萬全的準備了麽?有什麽問題?”
嘉勒斡巴勒擦拭幾把臉上的冷汗,道:“據丹珠講,鎮南王曾說想看一下小院,到後麵的修行場時又說想解個手。還問那塊空地是做什麽用的,丹珠雖都給化解過去,但我越想越害怕。鎮南王此人深不可測,別的地方不問。偏偏是這幾個地方,我擔心這不是巧合,所以特來稟報。”
嘉勒斡巴勒一番話說得眾喇嘛心頭一緊,八思八對丹珠厲聲道:“丹珠,你把程越當時的神情、語氣、動作,細細地給我學一遍。不得有任何加減。”
丹珠誠惶誠恐地努力將程越的表現模仿個十足,做完後,在場所有人都不禁猶疑不定。
八思八道:“程越除了這幾個地方,還問過其它地方麽?”
丹珠忙道:“有的。經過廚房的時候他很感興趣,得知我們用的是他製作的精鹽,還開口問在大都是多少錢一斤。另外,他還問過佛像用多少斤銅,幾兩金子,每年修繕的費用是多少。後來他解過手之後,對茅廁深感不滿,讓我馬上整理出一個幹淨的給像南必皇後這樣的貴人用。哦,對了,他還說應該拓寬上山的道路,他的水泥廠年後就要開工,用水泥築路的話上下山更方便。”
八思八微皺雙眉,思索良久,開口道:“蓮花寺以求子聞名,程越想看看小院很尋常。他喝了一肚子茶,到修行場時剛好要解手也沒什麽不對。至於修行場旁邊那一大塊空地空得確實突兀,他問一句也許有他自己的主意。僅這幾句話就說他起了疑心,未免言之過早。丹珠說他怒氣衝衝地從房中走出來,明顯是與南必起了爭執,他如果真對蓮花寺起疑存心來一窺究竟,怎麽會又與南必吵架呢?不過你們看,他們會起什麽爭執?”
眾人麵麵相覷,膽巴道:“我剛才入宮的時候,正巧南必從外麵迴來,看得出她與程越確實絆過幾句嘴,對與程越有關的事語氣相當不善。但程越應該沒對她提過早上的事情,他們之間另有它因。”
八思八沉吟道:“此事頗費思量,暫且不提。這幾天我們要沉住氣,先找人盯住鎮南王府的動靜,看他是否真對蓮花寺起疑。桑哥的事不能急,我們不去求他,程越也沒辦法要挾我們,等挫挫他的銳氣再說。”
眾喇嘛深以為然,立刻派出人手到鎮南王府附近探查。
傍晚,馬福走進程越的書房,稟報道:“大都督,外麵的攤販增加了七個,有十五個人三次以上經過門口,其它無異動。”
程越“嗯”了一聲,道:“看來八思八已經不急了,他要跟我們拖幾天再說。”
馬福笑道:“八思八這頭蠢驢,自作聰明。大都督,要不要屬下去審問桑哥?”
程越道:“不用。一定會有人勸八思八與我講和,別人不會,察必也會。我放著桑哥不動,就是要給他一個講和的機會。現在還不是收拾八思八的時候,要先從他旁邊的人開始清理起。”
馬福道:“大都督要與八思八和議?”
程越笑道:“是八思八要與我談和,我隻是順勢答應。我們在大都勢力雖大,根基尚淺,不足以撼動八思八和紅教的地位。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而且要吃得幹淨!”
馬福嘿嘿一笑,退出書房。
第二天一早,門口果然收到多出幾倍的狀子,甚至還有幾封血書,都被羅夫人交給管道杲和丁香收好。
一連幾天,鎮南王府風平浪靜,最大的消息就是程越想做生意,命手下人在大都各處物色地方,程越的侍妾也相中了幾處產業,出手買了下來,找人開始收拾。
八思八在經過初九一天的四處出擊後,突然安靜下來,對外隻說八思八國師得知桑哥所作所為後,對桑哥很失望,覺得他應該受些教訓。
朝中提心吊膽的群臣終於暫時鬆了口氣。鎮南王來勢洶洶,八思八四兩撥千金,堅決不與鎮南王正麵衝突。鎮南王一拳打在棉花上,無處施力,隻能等待八思八出招,看來雙方不會真的大打出手。
察必很欣慰,連忽必烈也暗讚八思八身段柔軟,處事得當,讓程越吃了個暗虧。
再次上朝時,程越還是與闊闊倫和八八罕兩人一起去看望完澤和囊加真,不同的是經過南必的寢殿時,程越完全沒有側臉張望,而是一閃而過。南必也沒有現身,刻意躲在殿中。不過這個別人看不出來,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正月十六,程越再次上朝,又上一道奏章請忽必烈賜婚。不是忽必烈不答應,這隻是規矩。多求幾次婚才顯得公主尊貴,如果一次就答應,成何體統?蒙古有句俗語“多求則貴,少求則賤”,據說這個規矩來自於成吉思汗去求親的時候,遂成為蒙古人的傳統。
忽必烈公開的表示還是不置可否,程越也不著急。今天廉希憲與烏馬爾上朝向忽必烈辭行,忽必烈對他們再三勉勵。
散朝後,程越沒有去看公主,而是親自送廉希憲和烏馬爾出大都,文武百官送行的也很多。兩人對程越感激不盡,再次拜謝程越對他們的各種恩德,灑淚而別。
今天也是水泥廠開工的日子,從蘇州派來的工匠帶著經過培訓的元朝工匠一起熱火朝天地大幹起來。尚書省和中書省都有高官跑去觀看,看完後讚不絕口,上表稱賀。
程越連著十幾天沒有任何反常,每天忙著找商鋪和築路的事情,偶爾還有禮部的官員到府與程越談論定親事宜,看來根本沒在乎過蓮花寺。
八思八得報,稍稍放心,將打探的人減少了一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