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程越還未剪完最後一個範文虎,宋都木達和奧魯赤也到了。他們是蒙古人,更加痛快,問都不問,範文虎一起身,奧魯赤就坐下請程越動手。
程越也不解釋,幾下剪完再說。很快,花廳中站了一排蒙古大將,人人身著新式軍裝,短發無須,頭上頂一個茶碗,站得直挺挺的。
隨後,唆都、烏馬爾及懷都、抄兒赤、遊顯、已升為萬戶的囊加歹等大將也陸續趕到。
唆都和烏馬爾二話不說,幹淨利落地剪了發,他們都是程越右軍中領兵的大將,沒什麽可猶豫的。
歸屬阿術和伯顏左軍的懷都等大將看到這些大將頭發剪掉後看起來很精神,都有些羨慕,囊加歹於是先過來求剪。
程越來者不拒,幾下解決了囊加歹的一頭發辮。其餘的將領看著眼熱,抱著法不責眾的心態,也有幾個人主動上前剪了發。
剪了發的人出於好奇,全都學張弘範等人一起站著,但有的人能堅持,有的人站了一會兒覺得難受就退到一邊。
張弘範等皆是武將中的重臣,比他們官職大的還沒來,因此除了程越,無人敢坐,造就出花廳中罕見的一幕。好幾排的座椅隻在上首坐了程越一人,一群武將圍在程越旁邊聊得熱火朝天,另一整排大將一動不動地站著,看起來甚是有趣。
過了一會兒,羅夫人進來稟報,高麗使者金煉前來拜見。
程越一怔:金煉?自己沒叫他,他也沒提前送拜帖,怎麽會不請自到?不過他也該來,自己幫了他這麽大的忙,不來一次說不過去。
金煉在高麗國內位高權重,但在程越麵前,他什麽都算不上。亦步亦趨地跟著羅夫人走到花廳,心中大讚羅夫人美貌絕倫,氣質不凡。
金煉一進花廳。登時被裏麵的古怪情形給弄得莫名其妙。他看得明白,花廳中的大將全都是在朝中唿風喚雨的角色,然而在鎮南王麵前,卻連座位都沒有。著實令人驚駭!
程越招唿他道:“金大人,來,這邊坐。”
金煉哪敢如此托大,上前見禮後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
程越笑道:“金大人今天有空來,是有什麽指教麽?”
金煉滿臉堆笑地道:“王爺言重。下官來此做不速之客,一來是恭賀王爺榮升,二來是多謝王爺解敝國之危,最後當然是給王爺拜年。”
程越起身微笑道:“你有話要說吧?隨我來。”
金煉忙跟在程越背後,到側廳就坐。
程越落座後,向金煉道:“你有事盡快講,過一會兒人多,我怕擠不出時間招唿你。”
金煉感激地道:“多謝王爺。下官確有一事,想請王爺垂憐敝國。”抬頭看了一眼程越,忽然大禮跪到地上。重重磕了個頭,接著道:“王爺請恕下官直言。”
程越並不意外,道:“說吧。”
金煉道:“王爺,敝國地狹人稀,百姓貧弱,竭全國之力,尚不足以供給各項所需,為大汗造船糧草接濟不上可為明證。可是,王後並不體諒大王,依然奢侈無度。搜刮急迫。為了要賣人參到江南,雖不產人參的地方也要進恭,還強搶高官婢女三百餘名,搶奪百姓收藏的白銀五十斤。民為之所苦。這還不算,也許因王後年紀尚小,難免要嬌縱些。王後剛到高麗時便因大王看了舊王妃一眼,大鬧宴席,聲稱要迴大都,最後還是靠王後的乳母才得以平息。婚後大王更是動輒得咎。王後不高興便會打罵大王,大王……這個……唯涕泣而已。前幾日王後陪大王到廟中進香時,僅僅因為隨行人數少,便抄起木棍毆打大王,打得大王狼狽不堪。大王躲進殿中,王後依然不依不饒,上前繼續打罵大王,我等群臣,勸解不得,無可奈何,迴家後皆哀歎而夜不能寐。王爺,完澤公主是王後的姐姐,王爺在朝中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並且手掌大宋權柄,貴不可言,天下能勸解王後的隻有鎮南王殿下。而且不瞞王爺,敝國王後喜歡音樂舞蹈,王爺的歌曲傳入敝國後,上下傳唱,轟動八方,王後尤其喜愛,一日不聽則食之無味。微臣想請王爺賜教,如何能令王後對大王和百姓稍加體恤,敝國君臣皆感激不盡。”
程越笑道:“原來金大人是來告狀的。”
金煉拜伏於地,連道不敢。
程越道:“你到我麵前不必有避忌,就算告狀又怎麽樣?我又不會說出去,更不會怪罪你。”
金煉歎道:“這些話,臣除了王爺,對任何人都不敢講。在朝中朝賀時,王爺正告完澤公主,令臣為之動容。臣當時就認定,隻有王爺能救我高麗於水火之中,是以今日才厚顏做一迴不速之客,請王爺恕罪。”
程越道:“你說的這些,我大致都聽說過,忽都裏堅迷失從小嬌生慣養,長大後刁蠻任性,貪婪自私,大汗和伯要兀真皇後都有難以推卸的責任。”
金煉聽到程越毫無顧忌地批評忽必烈和皇後,嚇得脖子一縮,心髒狂跳。暗道鎮南王果然權勢熏天,對大汗和皇後也敢直言不諱。
程越道:“你迴去傳我的口信,就說我身為東征主帥,不僅要征討日本,也要清查不法,振興朝綱,高麗國自上而下,無一例外。忽都魯堅迷失不是笨蛋的話,應該會聽懂我的意思。她若是不服,你們毋需理會,等我到了再處置。”
金煉大喜,忙又問道:“王爺,若是王後暫忍一時,待王爺走後再變本加厲該如何是好?”
程越道:“我不能向你保證什麽,但我會盡力。忽都裏堅迷失是任性了些,不過還不算壞人,我大概能將她糾正過來一點。”
金煉聞言激動地簡直無以複加。高麗朝野,對這個囂張跋扈的王後都是敢怒不敢言,百姓則是叫苦不迭。然而除了程越,誰能頂著大汗的壓力,管這些與自己無關的閑事?
外麵又傳來許多人的笑聲和說話聲,程越道:“沒有別的事了吧?隨我一道出去可好?”
金煉拭了拭眼角的淚花,道:“臣為王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程越笑著將他扶起,道:“你們這些做臣子的,受再多的委屈也要打落牙齒往肚裏咽,苦了你們了!今天不妨多喝幾杯,多吃幾口菜,就當作我替忽都魯堅迷失給你些補償,人吃胖些迴去也好看。”
金煉喜道:“謝王爺賜宴!”
兩人迴到花廳,接踵而至的文臣武將越來越多,剛打完招唿,羅夫人又嬌喘著跑到程越麵前,道:“王爺,安童丞相與伯顏丞相的車馬已到府前,肖震和馬福在門口迎候。”
程越現在已是王爺,按理說不用迎出門外,但程越還是如從前一樣,親自到府門笑臉相迎。
安童和伯顏感動萬分,伯顏施禮道:“王爺這是何苦?有手下大將在何須王爺親迎?”
程越笑道:“你是我在貧賤時交的朋友,安童是我進大都交的第一個朋友,我若是擺架子在裏麵等你們拜見,還是人麽?”
伯顏和安童禁不住深施一禮,程越急忙扶住兩人,彼此的感情更加深一層。
程越正待請兩人進府,阿術的雙月旗赫然出現在遠處。很快,阿術也打馬來到近前,與三人見禮後,笑道:“王爺,今天朝中的官吏大概到了至少一半吧?大年初二能聚齊這麽多大臣,隻有王爺才做得到!”
程越打趣道:“連你們在內,都是來蹭飯的,講得好像我麵子很大一樣。”
四人一齊哈哈大笑,程越將他們讓進府中。
程越與三位丞相一進花廳,文武百官紛紛上前問好,唯有張弘範等一排人仍然一動不動,頭上的茶碗晃也不晃。
三位丞相大為驚奇,見張弘範等人都剪發剃須,麵貌與之前頗有不同,不禁又笑得前仰後合。
阿術笑道:“王爺,這是在訓練他們麽?往後可怎麽上朝?”
程越道:“要練成我的兵,必須如此,丞相要不要練?”
阿術忙擺手道:“下官還是不要,免得大汗見到下官生氣。”
程越微微一笑,請他們坐下。官職在張弘範等人之上的人極少,大部分人還是要站著。
伯顏問道:“王爺,他們幾個站了多久?”
程越道:“再有半刻鍾就要一個時辰。”
伯顏驚歎道:“竟然嚴苛至此?”
程越道:“這隻是基本功,遠遠不算嚴苛。”
伯顏愕然道:“什麽?那嚴苛起來豈不是要人的命?”
程越道:“雖不中亦不遠矣。”
伯顏與阿術不禁麵麵相覷,相顧駭然。他們這才明白程越練兵有多嚴厲,難怪他手下的騎兵可以在短時間內有如脫胎換骨一般戰力大增,實在可怕!
花廳中更加熱鬧,程越與兩位丞相和幾個重臣攀談,眾多文臣武將各自聊天。
羅夫人又進來稟報:“王爺,真金太子帶領七十幾名中書省官員到達,請王爺出迎。”(未完待續。)
程越還未剪完最後一個範文虎,宋都木達和奧魯赤也到了。他們是蒙古人,更加痛快,問都不問,範文虎一起身,奧魯赤就坐下請程越動手。
程越也不解釋,幾下剪完再說。很快,花廳中站了一排蒙古大將,人人身著新式軍裝,短發無須,頭上頂一個茶碗,站得直挺挺的。
隨後,唆都、烏馬爾及懷都、抄兒赤、遊顯、已升為萬戶的囊加歹等大將也陸續趕到。
唆都和烏馬爾二話不說,幹淨利落地剪了發,他們都是程越右軍中領兵的大將,沒什麽可猶豫的。
歸屬阿術和伯顏左軍的懷都等大將看到這些大將頭發剪掉後看起來很精神,都有些羨慕,囊加歹於是先過來求剪。
程越來者不拒,幾下解決了囊加歹的一頭發辮。其餘的將領看著眼熱,抱著法不責眾的心態,也有幾個人主動上前剪了發。
剪了發的人出於好奇,全都學張弘範等人一起站著,但有的人能堅持,有的人站了一會兒覺得難受就退到一邊。
張弘範等皆是武將中的重臣,比他們官職大的還沒來,因此除了程越,無人敢坐,造就出花廳中罕見的一幕。好幾排的座椅隻在上首坐了程越一人,一群武將圍在程越旁邊聊得熱火朝天,另一整排大將一動不動地站著,看起來甚是有趣。
過了一會兒,羅夫人進來稟報,高麗使者金煉前來拜見。
程越一怔:金煉?自己沒叫他,他也沒提前送拜帖,怎麽會不請自到?不過他也該來,自己幫了他這麽大的忙,不來一次說不過去。
金煉在高麗國內位高權重,但在程越麵前,他什麽都算不上。亦步亦趨地跟著羅夫人走到花廳,心中大讚羅夫人美貌絕倫,氣質不凡。
金煉一進花廳。登時被裏麵的古怪情形給弄得莫名其妙。他看得明白,花廳中的大將全都是在朝中唿風喚雨的角色,然而在鎮南王麵前,卻連座位都沒有。著實令人驚駭!
程越招唿他道:“金大人,來,這邊坐。”
金煉哪敢如此托大,上前見禮後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
程越笑道:“金大人今天有空來,是有什麽指教麽?”
金煉滿臉堆笑地道:“王爺言重。下官來此做不速之客,一來是恭賀王爺榮升,二來是多謝王爺解敝國之危,最後當然是給王爺拜年。”
程越起身微笑道:“你有話要說吧?隨我來。”
金煉忙跟在程越背後,到側廳就坐。
程越落座後,向金煉道:“你有事盡快講,過一會兒人多,我怕擠不出時間招唿你。”
金煉感激地道:“多謝王爺。下官確有一事,想請王爺垂憐敝國。”抬頭看了一眼程越,忽然大禮跪到地上。重重磕了個頭,接著道:“王爺請恕下官直言。”
程越並不意外,道:“說吧。”
金煉道:“王爺,敝國地狹人稀,百姓貧弱,竭全國之力,尚不足以供給各項所需,為大汗造船糧草接濟不上可為明證。可是,王後並不體諒大王,依然奢侈無度。搜刮急迫。為了要賣人參到江南,雖不產人參的地方也要進恭,還強搶高官婢女三百餘名,搶奪百姓收藏的白銀五十斤。民為之所苦。這還不算,也許因王後年紀尚小,難免要嬌縱些。王後剛到高麗時便因大王看了舊王妃一眼,大鬧宴席,聲稱要迴大都,最後還是靠王後的乳母才得以平息。婚後大王更是動輒得咎。王後不高興便會打罵大王,大王……這個……唯涕泣而已。前幾日王後陪大王到廟中進香時,僅僅因為隨行人數少,便抄起木棍毆打大王,打得大王狼狽不堪。大王躲進殿中,王後依然不依不饒,上前繼續打罵大王,我等群臣,勸解不得,無可奈何,迴家後皆哀歎而夜不能寐。王爺,完澤公主是王後的姐姐,王爺在朝中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並且手掌大宋權柄,貴不可言,天下能勸解王後的隻有鎮南王殿下。而且不瞞王爺,敝國王後喜歡音樂舞蹈,王爺的歌曲傳入敝國後,上下傳唱,轟動八方,王後尤其喜愛,一日不聽則食之無味。微臣想請王爺賜教,如何能令王後對大王和百姓稍加體恤,敝國君臣皆感激不盡。”
程越笑道:“原來金大人是來告狀的。”
金煉拜伏於地,連道不敢。
程越道:“你到我麵前不必有避忌,就算告狀又怎麽樣?我又不會說出去,更不會怪罪你。”
金煉歎道:“這些話,臣除了王爺,對任何人都不敢講。在朝中朝賀時,王爺正告完澤公主,令臣為之動容。臣當時就認定,隻有王爺能救我高麗於水火之中,是以今日才厚顏做一迴不速之客,請王爺恕罪。”
程越道:“你說的這些,我大致都聽說過,忽都裏堅迷失從小嬌生慣養,長大後刁蠻任性,貪婪自私,大汗和伯要兀真皇後都有難以推卸的責任。”
金煉聽到程越毫無顧忌地批評忽必烈和皇後,嚇得脖子一縮,心髒狂跳。暗道鎮南王果然權勢熏天,對大汗和皇後也敢直言不諱。
程越道:“你迴去傳我的口信,就說我身為東征主帥,不僅要征討日本,也要清查不法,振興朝綱,高麗國自上而下,無一例外。忽都魯堅迷失不是笨蛋的話,應該會聽懂我的意思。她若是不服,你們毋需理會,等我到了再處置。”
金煉大喜,忙又問道:“王爺,若是王後暫忍一時,待王爺走後再變本加厲該如何是好?”
程越道:“我不能向你保證什麽,但我會盡力。忽都裏堅迷失是任性了些,不過還不算壞人,我大概能將她糾正過來一點。”
金煉聞言激動地簡直無以複加。高麗朝野,對這個囂張跋扈的王後都是敢怒不敢言,百姓則是叫苦不迭。然而除了程越,誰能頂著大汗的壓力,管這些與自己無關的閑事?
外麵又傳來許多人的笑聲和說話聲,程越道:“沒有別的事了吧?隨我一道出去可好?”
金煉拭了拭眼角的淚花,道:“臣為王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程越笑著將他扶起,道:“你們這些做臣子的,受再多的委屈也要打落牙齒往肚裏咽,苦了你們了!今天不妨多喝幾杯,多吃幾口菜,就當作我替忽都魯堅迷失給你些補償,人吃胖些迴去也好看。”
金煉喜道:“謝王爺賜宴!”
兩人迴到花廳,接踵而至的文臣武將越來越多,剛打完招唿,羅夫人又嬌喘著跑到程越麵前,道:“王爺,安童丞相與伯顏丞相的車馬已到府前,肖震和馬福在門口迎候。”
程越現在已是王爺,按理說不用迎出門外,但程越還是如從前一樣,親自到府門笑臉相迎。
安童和伯顏感動萬分,伯顏施禮道:“王爺這是何苦?有手下大將在何須王爺親迎?”
程越笑道:“你是我在貧賤時交的朋友,安童是我進大都交的第一個朋友,我若是擺架子在裏麵等你們拜見,還是人麽?”
伯顏和安童禁不住深施一禮,程越急忙扶住兩人,彼此的感情更加深一層。
程越正待請兩人進府,阿術的雙月旗赫然出現在遠處。很快,阿術也打馬來到近前,與三人見禮後,笑道:“王爺,今天朝中的官吏大概到了至少一半吧?大年初二能聚齊這麽多大臣,隻有王爺才做得到!”
程越打趣道:“連你們在內,都是來蹭飯的,講得好像我麵子很大一樣。”
四人一齊哈哈大笑,程越將他們讓進府中。
程越與三位丞相一進花廳,文武百官紛紛上前問好,唯有張弘範等一排人仍然一動不動,頭上的茶碗晃也不晃。
三位丞相大為驚奇,見張弘範等人都剪發剃須,麵貌與之前頗有不同,不禁又笑得前仰後合。
阿術笑道:“王爺,這是在訓練他們麽?往後可怎麽上朝?”
程越道:“要練成我的兵,必須如此,丞相要不要練?”
阿術忙擺手道:“下官還是不要,免得大汗見到下官生氣。”
程越微微一笑,請他們坐下。官職在張弘範等人之上的人極少,大部分人還是要站著。
伯顏問道:“王爺,他們幾個站了多久?”
程越道:“再有半刻鍾就要一個時辰。”
伯顏驚歎道:“竟然嚴苛至此?”
程越道:“這隻是基本功,遠遠不算嚴苛。”
伯顏愕然道:“什麽?那嚴苛起來豈不是要人的命?”
程越道:“雖不中亦不遠矣。”
伯顏與阿術不禁麵麵相覷,相顧駭然。他們這才明白程越練兵有多嚴厲,難怪他手下的騎兵可以在短時間內有如脫胎換骨一般戰力大增,實在可怕!
花廳中更加熱鬧,程越與兩位丞相和幾個重臣攀談,眾多文臣武將各自聊天。
羅夫人又進來稟報:“王爺,真金太子帶領七十幾名中書省官員到達,請王爺出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