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阿術道:“大汗,臣以為,三大汗國知道大汗親征,必然不敢渡過亦列河進攻阿力麻裏,他們會隔河與我軍對峙,看情形再決定是否接戰。我們三路大軍無論兵力還是將領,都遠在三大汗國之上。可以派兵時常對他們偷襲騷擾,打擊他們的士氣,集小勝為大勝。再趁他們士氣低落時渡河而擊,則三大汗國必敗!”


    忽必烈臉上露出讚許的笑意,阿術的計謀與他的策略不謀而合。他背靠阿力麻裏城,兵力又占優,還有程越這樣的大將為自己所用,三大汗國一點機會都沒有。兩軍相持稍久,蒙古各部反對自己的人就會按捺不住露出頭來,自己隻要屆時一舉擊潰對手,再迴軍對蒙古草原進行掃蕩,就可保得至少十幾二十年的平安。


    忽必烈轉頭對程越道:“程越,你看阿術的謀劃可對?”他很想知道程越用兵的路數,看程越能出什麽奇計。


    程越鄭重地道:“阿術丞相的計策最是妥當,臣附議。”


    忽必烈略有些失望,不過他也想不出還能有更好的主意,問眾將道:“你們怎麽看?”


    眾將齊聲答道:“臣附議。”


    忽必烈點頭道:“那就這樣決定,各軍備戰,明早出發,讓海都他們看看,誰是真正的蒙古男兒!”


    “是!”


    程越冷眼望去,手下眾將都很踴躍,昔裏吉等六王也躍躍欲試,不禁暗暗冷笑。


    定下各軍駐地後,忽必烈留下阿術和程越,帶他們到後殿商議。


    阿術不愧為宿將,對戰事的安排井井有條,打哪裏,怎麽打,敵方會如何反應,哪些地方是關鍵信手拈來,讓程越激賞不已。當初忽必烈下重本換迴阿術的確非常值得。


    忽必烈對海都等人知之甚深。他們自認驍勇善戰,根本看不起漢人,程越自帶的五千精銳正好可以作為奇兵,在最後關頭一擊絕殺。


    三人商定完。程越迴府讓眾妾準備動身。本來出征是不打算帶她們的,但這次離得很近,又要對峙一段時間,帶上她們更好。


    眾妾經過一路的鍛煉,收拾起東西來駕輕就熟。很快就大包小卷地放上馬車,等著明天出發。程越又悄悄來到小宅院,與撒不忽盡情纏綿了一迴。


    第二天一早,大軍再度出發,向北隻一日半路程,就來到遠離阿力麻裏城的一處亦列河釁。兩位公主本來還要跟著程越隨行,卻被程越婉拒,理由是大戰在即怕自己分心,忽必烈得知後大為讚賞。


    阿力麻裏其實就是今天的伊犁,程越由於在邊疆反恐。對附近的地形很熟悉,七百多年來,並沒有大的改變。而亦列河,當然就是今天的伊犁河。


    伊犁河水流平緩,冬天封凍枯水,可以踏馬而過,但因為冰下有的地方會有水窪,千軍萬馬過河會不會有危險很難講。兩岸很少有陡峭的地方,利於駐軍放牧。


    程越率軍到達岸邊的時候,隱約可以看到對麵有人在活動。如同阿術預計的一樣,三大汗國不敢隨便渡河,又想取勝,首鼠兩端。


    程越紮下營盤。立即派人探查敵情和河麵的情況。冰封的河麵哪裏可以過河,哪裏土地鬆軟都要一一確定。


    很快得到探馬迴報,河對麵不到五裏遠的地方,察合台汗都哇和貴由汗之孫禾忽率軍六萬餘,與程越的八萬六千大軍隔河對峙。


    程越啞然失笑,一笑對手太瞧不起自己。二笑禾忽還是如曆史上一樣叛亂了,這樣也好,省得自己還要去找他。


    廉希憲不禁笑道:“恭喜大帥,三大汗國居然膽敢輕視大帥,大帥此戰已勝券在握。”


    程越想了想,搖頭道:“雖說對麵的兵力不多,但都哇和禾忽都很善戰,不可輕忽。”


    眾將道:“是。”


    脫脫木兒站出來道:“大帥,我願率三千人馬為大帥先行探營。”


    程越沉吟片刻,道:“也好,戰事不利就不要糾纏,烏馬爾,你帶兩千人接應他。”兩將領命出發。


    蒙古騎兵與別人交戰,除非無可避免,不會與對手硬碰硬,而是會大範圍地不斷穿插,隨時出現在戰場的任何位置,抽冷子就把一支支箭準確地射向敵人,讓所有與他們對戰的人無所適從。可以說,蒙古人是戰場遊擊戰的鼻祖。


    不過,兩隊蒙古人對戰時另當別論,畢竟彼此間太熟悉,使那些招數一點用都沒有,還不如真刀真槍地戰上一迴。


    脫脫木兒領兵三千,烏馬爾領兵兩千,從右軍大營中出發後一起找到地方渡河。


    未等他們渡完河,對麵的岸邊不遠處已是旌旗招展,重兵雲集。


    禾忽在旌旗下看著渡河的脫脫木兒和賽音諤德齊又驚又喜,驚的是這兩人都是名將,怎麽會到了程越的手下?喜的是他與脫脫木兒是老相識,想法也相近,而且他是這次三大汗國計策達成的關鍵人物之一,隻要說服了他,不愁大事不成。於是急忙揮手製止了手下要進攻的請求,先放他們過來。


    脫脫木兒見禾忽沒有進攻,放心大膽地過了河。烏馬爾留在岸邊押陣,脫脫木兒帶三千人直接麵對禾忽的大軍。


    脫脫木兒遠遠看到禾忽,笑著單騎拍馬向兩軍中間走。禾忽一見,也孤身一人上前與他相見。


    兩人很快碰上馬頭,脫脫木兒笑道:“禾忽,你什麽時候跟著海都幹了?忽必烈這次可是來者不善哪。”


    禾忽聽脫脫木兒沒說“大汗”,而是說的“忽必烈”,微微一笑,道:“海都汗是窩闊台汗的子孫,你忘了先祖成吉思汗親口許下的諾言了麽?再者說來,就算海都汗不當這個勞什子大汗,當初忽裏台大會推舉的大汗可是阿裏不哥汗,阿裏不哥汗雖然被忽必烈毒死,可是他的長子藥木忽兒和小兒子明裏帖木兒還在,憑什麽讓忽必烈自封為大汗?你們都是宗王,為什麽要替忽必烈那個無恥的小人效力?對得起你們的先祖麽?”


    脫脫木兒被說得啞口無言,這本來就是他的想法,也是蒙古北方諸王共同的看法。忽必烈得位不正,天下誰不知道?這也罷了,他為了汗位,毒死了親弟弟,而且還有臉來討伐嚴守成吉思汗訓令的諸王,這是什麽道理?脫脫木兒為忽必烈效力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受。


    禾忽見脫脫木兒被他說動,接著道:“自從忽必烈自封為大汗,我們蒙古人還叫蒙古人麽?南邊的土地不能放牧,照樣要種田,我們蒙古人打下的江山,倒讓漢人當了官。你聽說了吧?忽必烈剛剛下了一道命令,要所有當官的蒙古人學漢文!天大的笑話!我們蒙古人是漢人的主子,現在倒讓我們說漢話,學漢文,到底誰聽誰的?再過幾代,我們是不是也要學著漢人考科舉,滿口的之乎者也拜孔子去?到時候除了大汗是我們蒙古人,還有什麽是蒙古的?跟我們被汗人統治有什麽兩樣?”


    脫脫木兒不覺點了點頭,深感有理。忽必烈的這個旨意他們也覺得荒唐,但聽說程越為此大鬧大明殿,把滿朝文武罵了個狗血淋頭,還打了阿術一巴掌,誰還敢開口反對?


    禾忽趁熱打鐵,又道:“就拿你來說,身為察合台宗王,何等尊貴,現在卻要給一個漢人小子行禮,聽他的差遣,你也忍得下去?如果先祖成吉思汗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定會氣得立即下令讓忽必烈遜位!江山是我們的,不是漢人的!是不是這個理?隻要是蒙古男兒的,怎麽能咽得下這口氣?”


    脫脫木兒被禾忽挑起了心頭的憤恨,咬著牙道:“不咽下去又怎麽辦?我勸你不要小瞧了程越,這家夥確實是個厲害人物,不然以忽必烈的脾氣,怎麽可以對他這麽縱容?完澤和囊加真隨便他挑,忽必烈手下最厲害的大將,隻要程越開口要的也都給了他。你知道麽,連廉希憲都在他手下,像侍候忽必烈一樣侍候程越,這個漢人小子,決不簡單!”


    禾忽冷笑一聲,道:“我知道,他不就是有些不知從哪裏弄來的武器麽?那又怎麽樣。他的武器肯定很少,不然早就北上找忽必烈的麻煩了,還能反過來聽忽必烈的擺布麽?如果他把武器端出來,我那裏準備了上萬名奴隸,就讓他們替我們擋著,難道還怕了他不成?”


    脫脫木兒先是一怔,馬上又拍手叫好,笑道:“虧你能想得出這麽好的主意,程越要殺就讓他殺個夠,奴隸都是漢人麽?”


    禾忽陰陰一笑,道:“主意是我們一起想的,那些奴隸不用也是白不用。奴隸大部分都是漢人,我看程越下不下得了手,嘿嘿!等他把這些漢人殺光了,還能有多少武器對付我們?程越失去了武器,跟赤手空拳有什麽兩樣?他手下那些人會馬上驚慌失措,到時候我再掩殺過去,你猜誰贏誰輸?”(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篡宋滅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白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白水並收藏篡宋滅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