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程越衝著張世傑直翻白眼,道:“世傑兄,你就饒了我吧。我現在家中有四個小妾,還有六個等著進門,定娘再進門,蒙古那邊又有一個公主,算起來已經十二個了。你也知道我還買了八個歌妓,另外聽說蒙古公主還有一堆陪嫁,我都不知道最後得有多少個老婆。世傑兄,我真是不缺女人,你的好意我心領,若我與你侄女有緣,那也以後再說。”
張世傑有些遣憾地輕輕歎了口氣,然後道:“那我們現在是不是該動身了?”
程越起身笑道:“當然要走,而且要快馬加鞭,連夜趕迴去尋人。世傑兄,辛苦你了,咱們迴去吧。”
張世傑起身跟在程越身後,見程越拿出了兩個手電筒,喜得搶過一個來,大聲道:“大都督,你這次可欠我一個人情,這東西我聽說過,叫手電筒是吧?不還了,這東西歸我了,嘿嘿,咱們兩清,兩清。”
程越搖頭道:“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東西用不了多久很快就沒電了,到時候你還得還給我。不過,就讓你用到沒電為止吧。千萬別摔壞了,我有大用,夜間做手術都得靠它,救命用的。”
張世傑是個知道輕重的人,連忙道:“跟大都督開個玩笑,這東西這麽重要,我可不敢要,不過人情大都督可要記著啊,以後得還給我。”
程越笑道:“我讓你帶我的海軍陸戰隊,你怎麽感謝我?一萬條漢子在你手下,你欠我一萬份人情呢。”
張世傑見講不過他。隻好打著哈哈道:“快走快走。晚上馬跑得慢。別讓人起了疑心。”
兩人打著手電,騎著馬一路小跑,快三更的時候終於迴到臨安。
另一路陸秀夫等人趕到文府的時候,文天祥正在裝模作樣地整頓家丁,擦拭鎧甲,刀出鞘,弓上弦,看起來已經準備好要殺到程府。連文天祥一介書生。也在腰間跨了一把刀。
陸秀夫等見狀,顧不上客套,急忙上前攔住文天祥。
禦史孫嶸叟伸手按在文天祥腰間的刀把上,道:“文山(文天祥的自號)且慢,大小姐之事,純屬一場誤會,張世傑已縱馬到城外尋大都督去了,想必大都督接到消息後,很快就能趕迴臨安處理此事。文山素與大都督交好,何必因一個誤會而刀兵相見?此事尚有可為。文山千萬沉住氣,不要一時憤怒。就讓朝中上下動蕩不安。聖人派我等前來,正為此事,文山且請寬心,此事不難解決。”說完,把住刀把怎麽也不鬆手。
孫嶸叟以正直聞名,不管是之前的賈似道,還是現在的留夢炎、陳宜中,都被他多次彈劾過,文天祥敬他一身傲骨,與他十分友好。見他不肯讓自己動彈,長歎一聲道:“唉,我又何嚐願意與大都督翻臉。隻是我那寶貝女兒是賤內的心頭肉,一聽說被程府的家將擄走,賤內哭得昏天黑地,我若是再沒有什麽舉動,怕是女兒還沒搶迴來,夫人先沒了一個。不得已,隻有用家兵去程府圍上一圍,讓他們盡快把定娘交出來,也好保住定娘的名聲。”
右正言陳仲微道:“文山莫急,大都督也不是個不講理的,諒他的家將也不敢把大小姐如何。若是文山真的以家兵包圍大都督府,大都督的家兵一時不忿,雙方起了衝突,反而會讓事情無法收拾。不如我們陪著文山到大都督府要人,大都督雖不在,但他府上的人見你親自登門,豈有拒不放人之理?不怕沒辦法向大都督交待麽?”
陳仲微也向來以敢言著稱,頗有治名,所轄之處,皆有民望。
幾位大臣也都深表讚同,一同勸說起文天祥來。
文天祥見已達到目的,便裝作猶豫再三才道:“致廣(陳仲微的字)此言甚是,我一時心急,竟沒想到此間。那好,就請幾位大人與我一起到程府,一定要他們把人交出來。”
幾位大臣見總算及時勸住了文天祥,都喜不自禁,不辭勞苦地又陪他往程府而去,文天祥腰間的那把刀自然被丟給家兵保管。隻有陸秀夫若有所思,一言不發地跟在後麵。
文天祥與幾位大臣來到程府,天色已快要暗下來。丁義和石秀見文天祥和眾大臣果然上門,連忙一個進府通稟一直等在那裏的楊霆等人,另一個就把他們讓了進來,陪著他們慢慢往裏走。
楊霆等四人接報,相視一笑,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齊齊迎了出來。
雙方都是步履匆匆,在偏廳迎頭碰上,楊霆十分惶急地先施一禮,把眾大臣先讓進偏廳。剛一落座,也等不及上茶,就馬上問道:“大都督不在府中,文相公和眾位大人突然來此,可是有什麽賜教?”
文天祥憤然道:“楊大人休要裝糊塗,你們程府的人今天把我的長女定娘抓進府中,是何道理?如果有意如此,那你們程府必須要給我一個交待。定娘生性恬靜,什麽時候得罪了程府?若是誤會,那就更要請問,為何到現在還不放人?程府是沒人管了嗎?”話說得極重,但都是於理有據,說得眾臣都頻頻點頭。
楊霆等人都“大驚失色”,馬福一下子跳了起來,快步走到文天祥麵前下跪道:“不想馬福竟闖下大禍!末將本隻是想將歌妓順利地接迴府中,卻不料那些歌妓竟上了大小姐的馬車。末將隻道是她們提前雇好的馬車,也不顧車夫的解釋,就將馬車押入府中,車上的女子全都送入了後宅,等大都督迴府後發落。”
文天祥怒道:“原來是你!你也算大都督的心腹,怎地如何魯莽?我文府的馬車也有人敢隨便冒充麽?何況又是在臨安,你難道就不能到我府上查證一下嗎?荒唐!實在荒唐!”
馬福老老實實地跪在那裏聽文天祥一句接著一句地怒罵他,心道文相公不愧是狀元出身,戲演得也這麽好,與大都督真是一對好翁婿。
楊霆見火候差不多了,忙上前施禮道:“文相公息怒,此事我也有不對的地方,貿然就相信了他,也不查證。待此事雨過天晴之後,我等自會到府上請罪。”
僉樞密院事吳堅沉聲道:“此事你們既然認錯,何不馬上請出文大小姐,好生賠禮再送迴文府?”
吳堅是謝道清的表妹夫,一生仕宦,皆有政績,官聲甚佳。曆史上留夢炎與陳宜中在元軍大軍圍城後逃跑,吳堅則堅持與謝堂等幾個學士留了下來,後來還奉命去大都送降表,並且病死在大都。但程越的橫空出世,卻無意中救了他老人家一命。他卻“恩將仇報”,跑到程越府上興師問罪來了。曆史,真是有趣。
趙孟頫為難地道:“諸位大人,大都督的內宅,豈是我等可以擅闖的?更不要提向內宅發號施令了。請諸位大人稍待,大都督的兩位小夫人馬上就要迴府,到時隻要由兩位小夫人吩咐一下,就可以馬上將文大小姐送出。我們定會好好賠罪,大都督那裏,也會自請處分。”
眾大臣知道趙孟頫是宗室,禮數甚嚴,說得也在理。現在天色已暗,程越的兩個小妾應該馬上就會迴來,不差這一會兒的工夫,於是紛紛點頭。
文天祥歎了口氣道:“好吧,你們知錯就好。馬福,你也起來吧。我們就在這兒等上一會兒,現在是晚飯時候,你們府上有飯沒有?快給幾位大人端上來。他們辛苦一天也該餓了,快些去辦,我們邊吃邊等。”
楊霆等人心道這位大都督的老泰山,不是專程來蹭飯的吧?看他理直氣壯頤指氣使的樣子,很可能就是借題發揮,先拿點好處再說。畢竟女兒要嫁到程家做妾,心中不痛快是當然的。
四人哪敢得罪程越這位未來的老丈人,趕緊吩咐廚房做幾樣菜送過來,他們也在這裏陪著。
因為正是晚飯的時辰,廚房裏飯菜都準備了不少,勻出來一些給他們送來很輕鬆。
飯菜上來後,眾大臣雖是滿腹心事,但還是吃得有滋有味,氣氛也輕鬆許多,險些忘了這趟來要辦的正事。
說來也奇怪,外麵天色已全黑,程越的兩個小妾卻還是沒有迴來,謝堂越想越不對勁,道:“楊大人,不知兩位小夫人平時都什麽時候迴來?莫讓文相公等得太久。”
謝堂是謝道清的內侄,同知樞密院事,為人懂得變通,與眾大臣的關係都不錯,身段軟的時候,與小吏都能套套近乎。以他的身份,常常讓人感到平易近人,所以在朝中頗能吃得開。
楊霆也怪道:“這真是奇了,平時兩位小夫人現在就應該迴來了,是不是在外麵聽到什麽風聲,趕去給大都督報信了?那也不用都去啊。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得等張大人找了大都督迴來才能處理此事。請諸位大人再等上一等。”
南宋基本上宵禁很晚,夜市也頗繁華,所以迴家晚了,不算什麽怪事。
正說話間,就聽到府門口有石秀的喊聲遠遠傳來:“小蘇夫人迴府!掌燈!”(未完待續。。)
程越衝著張世傑直翻白眼,道:“世傑兄,你就饒了我吧。我現在家中有四個小妾,還有六個等著進門,定娘再進門,蒙古那邊又有一個公主,算起來已經十二個了。你也知道我還買了八個歌妓,另外聽說蒙古公主還有一堆陪嫁,我都不知道最後得有多少個老婆。世傑兄,我真是不缺女人,你的好意我心領,若我與你侄女有緣,那也以後再說。”
張世傑有些遣憾地輕輕歎了口氣,然後道:“那我們現在是不是該動身了?”
程越起身笑道:“當然要走,而且要快馬加鞭,連夜趕迴去尋人。世傑兄,辛苦你了,咱們迴去吧。”
張世傑起身跟在程越身後,見程越拿出了兩個手電筒,喜得搶過一個來,大聲道:“大都督,你這次可欠我一個人情,這東西我聽說過,叫手電筒是吧?不還了,這東西歸我了,嘿嘿,咱們兩清,兩清。”
程越搖頭道:“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東西用不了多久很快就沒電了,到時候你還得還給我。不過,就讓你用到沒電為止吧。千萬別摔壞了,我有大用,夜間做手術都得靠它,救命用的。”
張世傑是個知道輕重的人,連忙道:“跟大都督開個玩笑,這東西這麽重要,我可不敢要,不過人情大都督可要記著啊,以後得還給我。”
程越笑道:“我讓你帶我的海軍陸戰隊,你怎麽感謝我?一萬條漢子在你手下,你欠我一萬份人情呢。”
張世傑見講不過他。隻好打著哈哈道:“快走快走。晚上馬跑得慢。別讓人起了疑心。”
兩人打著手電,騎著馬一路小跑,快三更的時候終於迴到臨安。
另一路陸秀夫等人趕到文府的時候,文天祥正在裝模作樣地整頓家丁,擦拭鎧甲,刀出鞘,弓上弦,看起來已經準備好要殺到程府。連文天祥一介書生。也在腰間跨了一把刀。
陸秀夫等見狀,顧不上客套,急忙上前攔住文天祥。
禦史孫嶸叟伸手按在文天祥腰間的刀把上,道:“文山(文天祥的自號)且慢,大小姐之事,純屬一場誤會,張世傑已縱馬到城外尋大都督去了,想必大都督接到消息後,很快就能趕迴臨安處理此事。文山素與大都督交好,何必因一個誤會而刀兵相見?此事尚有可為。文山千萬沉住氣,不要一時憤怒。就讓朝中上下動蕩不安。聖人派我等前來,正為此事,文山且請寬心,此事不難解決。”說完,把住刀把怎麽也不鬆手。
孫嶸叟以正直聞名,不管是之前的賈似道,還是現在的留夢炎、陳宜中,都被他多次彈劾過,文天祥敬他一身傲骨,與他十分友好。見他不肯讓自己動彈,長歎一聲道:“唉,我又何嚐願意與大都督翻臉。隻是我那寶貝女兒是賤內的心頭肉,一聽說被程府的家將擄走,賤內哭得昏天黑地,我若是再沒有什麽舉動,怕是女兒還沒搶迴來,夫人先沒了一個。不得已,隻有用家兵去程府圍上一圍,讓他們盡快把定娘交出來,也好保住定娘的名聲。”
右正言陳仲微道:“文山莫急,大都督也不是個不講理的,諒他的家將也不敢把大小姐如何。若是文山真的以家兵包圍大都督府,大都督的家兵一時不忿,雙方起了衝突,反而會讓事情無法收拾。不如我們陪著文山到大都督府要人,大都督雖不在,但他府上的人見你親自登門,豈有拒不放人之理?不怕沒辦法向大都督交待麽?”
陳仲微也向來以敢言著稱,頗有治名,所轄之處,皆有民望。
幾位大臣也都深表讚同,一同勸說起文天祥來。
文天祥見已達到目的,便裝作猶豫再三才道:“致廣(陳仲微的字)此言甚是,我一時心急,竟沒想到此間。那好,就請幾位大人與我一起到程府,一定要他們把人交出來。”
幾位大臣見總算及時勸住了文天祥,都喜不自禁,不辭勞苦地又陪他往程府而去,文天祥腰間的那把刀自然被丟給家兵保管。隻有陸秀夫若有所思,一言不發地跟在後麵。
文天祥與幾位大臣來到程府,天色已快要暗下來。丁義和石秀見文天祥和眾大臣果然上門,連忙一個進府通稟一直等在那裏的楊霆等人,另一個就把他們讓了進來,陪著他們慢慢往裏走。
楊霆等四人接報,相視一笑,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齊齊迎了出來。
雙方都是步履匆匆,在偏廳迎頭碰上,楊霆十分惶急地先施一禮,把眾大臣先讓進偏廳。剛一落座,也等不及上茶,就馬上問道:“大都督不在府中,文相公和眾位大人突然來此,可是有什麽賜教?”
文天祥憤然道:“楊大人休要裝糊塗,你們程府的人今天把我的長女定娘抓進府中,是何道理?如果有意如此,那你們程府必須要給我一個交待。定娘生性恬靜,什麽時候得罪了程府?若是誤會,那就更要請問,為何到現在還不放人?程府是沒人管了嗎?”話說得極重,但都是於理有據,說得眾臣都頻頻點頭。
楊霆等人都“大驚失色”,馬福一下子跳了起來,快步走到文天祥麵前下跪道:“不想馬福竟闖下大禍!末將本隻是想將歌妓順利地接迴府中,卻不料那些歌妓竟上了大小姐的馬車。末將隻道是她們提前雇好的馬車,也不顧車夫的解釋,就將馬車押入府中,車上的女子全都送入了後宅,等大都督迴府後發落。”
文天祥怒道:“原來是你!你也算大都督的心腹,怎地如何魯莽?我文府的馬車也有人敢隨便冒充麽?何況又是在臨安,你難道就不能到我府上查證一下嗎?荒唐!實在荒唐!”
馬福老老實實地跪在那裏聽文天祥一句接著一句地怒罵他,心道文相公不愧是狀元出身,戲演得也這麽好,與大都督真是一對好翁婿。
楊霆見火候差不多了,忙上前施禮道:“文相公息怒,此事我也有不對的地方,貿然就相信了他,也不查證。待此事雨過天晴之後,我等自會到府上請罪。”
僉樞密院事吳堅沉聲道:“此事你們既然認錯,何不馬上請出文大小姐,好生賠禮再送迴文府?”
吳堅是謝道清的表妹夫,一生仕宦,皆有政績,官聲甚佳。曆史上留夢炎與陳宜中在元軍大軍圍城後逃跑,吳堅則堅持與謝堂等幾個學士留了下來,後來還奉命去大都送降表,並且病死在大都。但程越的橫空出世,卻無意中救了他老人家一命。他卻“恩將仇報”,跑到程越府上興師問罪來了。曆史,真是有趣。
趙孟頫為難地道:“諸位大人,大都督的內宅,豈是我等可以擅闖的?更不要提向內宅發號施令了。請諸位大人稍待,大都督的兩位小夫人馬上就要迴府,到時隻要由兩位小夫人吩咐一下,就可以馬上將文大小姐送出。我們定會好好賠罪,大都督那裏,也會自請處分。”
眾大臣知道趙孟頫是宗室,禮數甚嚴,說得也在理。現在天色已暗,程越的兩個小妾應該馬上就會迴來,不差這一會兒的工夫,於是紛紛點頭。
文天祥歎了口氣道:“好吧,你們知錯就好。馬福,你也起來吧。我們就在這兒等上一會兒,現在是晚飯時候,你們府上有飯沒有?快給幾位大人端上來。他們辛苦一天也該餓了,快些去辦,我們邊吃邊等。”
楊霆等人心道這位大都督的老泰山,不是專程來蹭飯的吧?看他理直氣壯頤指氣使的樣子,很可能就是借題發揮,先拿點好處再說。畢竟女兒要嫁到程家做妾,心中不痛快是當然的。
四人哪敢得罪程越這位未來的老丈人,趕緊吩咐廚房做幾樣菜送過來,他們也在這裏陪著。
因為正是晚飯的時辰,廚房裏飯菜都準備了不少,勻出來一些給他們送來很輕鬆。
飯菜上來後,眾大臣雖是滿腹心事,但還是吃得有滋有味,氣氛也輕鬆許多,險些忘了這趟來要辦的正事。
說來也奇怪,外麵天色已全黑,程越的兩個小妾卻還是沒有迴來,謝堂越想越不對勁,道:“楊大人,不知兩位小夫人平時都什麽時候迴來?莫讓文相公等得太久。”
謝堂是謝道清的內侄,同知樞密院事,為人懂得變通,與眾大臣的關係都不錯,身段軟的時候,與小吏都能套套近乎。以他的身份,常常讓人感到平易近人,所以在朝中頗能吃得開。
楊霆也怪道:“這真是奇了,平時兩位小夫人現在就應該迴來了,是不是在外麵聽到什麽風聲,趕去給大都督報信了?那也不用都去啊。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得等張大人找了大都督迴來才能處理此事。請諸位大人再等上一等。”
南宋基本上宵禁很晚,夜市也頗繁華,所以迴家晚了,不算什麽怪事。
正說話間,就聽到府門口有石秀的喊聲遠遠傳來:“小蘇夫人迴府!掌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