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崔斌不服地道:“可是高麗卻因此而安享太平。況且這是高麗王的請求,也不是我們大元要公主下嫁的。”
程越立刻打斷他道:“不要騙自己,更不要強詞奪理。你我都清楚所謂的下嫁是怎麽迴事。你聽著,更要記著。任何違反人性的做法,如果不加改正,遲早有一天會被反噬。我不在乎你們怎麽對待高麗人,我隻提醒你們,你們今天這樣對高麗人,高麗人明天也可以這樣對你們。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惟有變化才是永恆的。”
柴椿與崔斌聽完程越這番話,都不禁身體一涼,他們都明白,程越這是在拿高麗人比喻漢人,高麗人的力量不堪一擊,但漢人就不一樣了,而且還有程越這樣的英雄人物。
江東自古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兩人同時想到了這句話。
而程越剛才所說的幾乎是字字珠璣,雖然不如那首臨江仙那般讓人驚豔,但迴味起來,卻是更加深刻雋永。
兩人反複品味著程越的這幾句話,一時間思緒凝結,竟然癡了。
過了半晌,柴椿大歎了一聲,道:“好一句惟有變化才是永恆的。道盡了世事變遷,滄海桑田,柴某受教了。”
崔斌也歎道:“現在再迴頭看大都督那首臨江仙,體會又深了一層,下官拜服。”說完深施一禮。
程越淡然一笑,道:“你們迴去告訴伯顏,常州屠城的事情,我希望他做些什麽來給我一個交待,這不是條件,隻是個建議。他要如何做,我拭目以待。”
柴椿與崔斌麵麵相覷,不禁都有些心虛。他們雖然看不慣元軍的屠城傳統,但一直沒覺得這是什麽大的事情。但剛才聽了程越的一番話,卻有一股難以遏製的冷意直衝腦際,他們才明白,在程越笑容可掬的麵孔下,藏著一股無比強韌的意誌。程越從來沒有忘記漢人所遭受的苦難與殺戳,他一直在流淚,但總是流在肚子裏,沒有顯露出來給任何人看到。這股恨意如果得不到舒緩,隻怕大元朝以後會付出慘烈的代價,想到這個可能性,他們就不寒而慄。
柴椿勉強道:“大都督的話我等自將轉告。不過兩國既然達成和議,大都督又要與我們大汗成為一家人,自然是以和為貴。伯顏丞相深受大汗器重,大都督若與他為難,大汗也不好說話。”
程越很平靜地道:“所以我說這不是個條件,而是我的一個建議,一個出於良心的建議。要不要做,怎麽做完全取決於你們。如果你們認為無所謂,殺了就殺了,是代天伐罪,我也無話可說,以和為貴嘛。我知道你們心裏想什麽,也知道伯顏根本不認為自己有什麽錯,也什麽都不會做,甚至你們也不認為伯顏做錯了什麽。我不會怪你們,你們隻要將話帶給他就足夠了。你們放心,兩國和議和公主下嫁,不會受任何影響,我說的話,從來算數。”
崔斌道:“如果丞相願意做些什麽,大都督希望丞相做什麽呢?”
程越有些疲憊地搖了搖頭,道:“他什麽都不會做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崔斌,你我雖然隻是初次見麵,但我知道你才華出眾,為人又忠誠耿直,但也正因為如此,你非常容易得罪當權者。一旦無辜獲罪,我要你記住一件事,如果我已經是大汗水附馬了,不論你獲得的罪名是什麽,你隻管說此事是我私下得到大汗的同意要你做的,讓他們來問我就是。你得罪的人沒那麽快動手,總要等朝中的人走了才行,希望這樣能保住你的性命吧。唉,你如果能像柴尚書這樣,就不用我操這份心了。”
崔斌一下子被程越這番苦口婆心的話給說得呆住了,連柴椿也震驚了。程越雖在千裏之外,卻似乎對元朝中的事情洞若觀火,這番說法絲絲入扣,說得一點都不錯。柴椿其實也想過要對崔斌說這些話的,但交淺不能言深,就沒有開口,沒想到卻被剛剛見麵的程越說了出來。
崔斌卻更加惶恐,他因直言進諫,曾經得罪過阿合馬,所以被阿合馬打發到了河南行省去,而沒有如安童所願留在大都。他本以為此事就此了結,但程越說的話卻讓他突然想到了阿合馬的手段。
阿合馬怎麽肯放過自己?他隻是個沒什麽深厚背景的行省左丞,雖然安童很賞識他,但安童現在也自身難保,與阿合馬的鬥爭中明顯居於下風,恐怕不久就會也被打發到別的地方去了。到時候他怎麽辦?沒有了安童的保護,阿合馬隨便安一個罪名就可以殺了他,而這對阿合馬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一點困難都沒有。
崔斌被程越一下子點醒,想到了之前從沒想過的事情。但最沒有想到的竟然從一個初次見麵的敵人口中得知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想想都覺得有些荒謬,卻是無比真實的荒謬。
崔斌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道:“大汗聖明,不會讓我受到冤屈,多謝大都督關心。”
程越淡淡地道:“你隻要記住我說的話就是了,如果能救下你的性命,也不用感謝我。安童丞相我是素來敬佩的,你是他賞識的人,我知道你也是難得的人才,這才想幫你活下去罷了。這裏隻有我們三人,想必柴尚書不會泄漏出去吧?”
柴椿道:“大都督盡管放心,不瞞大都督,本官與阿合馬還算友善,但並非阿合馬一黨,決不會透露半句出去。”
程越笑道:“我不是信不過柴大人,也知道柴大人不是阿合馬一黨,否則怎麽肯說這些話?”
崔斌想了想,又站起來深施一禮,道:“崔斌無狀,受大都督恩惠多矣。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崔斌今日方知自己淺薄至此。今後還請大都督不吝賜教,崔斌誠心誠意地多謝大都督。”
程越也走下來,親自扶起他,道:“不過一件我捕風捉影的小事罷了,不值得崔先生行如此大禮。崔先生乃國之棟梁,今後還請保重。柴尚書也是,來日方才,我們必有相見的機會。你們迴去就說我會盡快安排,決不讓兩位公主等得太久。雖然具體的時間不能確定,但年內應該可以成行,請大汗放心便是。”
說著拿起筆寫了幾個字道:“這張紙條你收好,給你當信物,緊急的時候好配合你的說詞。我也隻能幫你這麽多了,你一切要小心,如果不行的話,能跑就不要在那裏等死。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阿合馬遲早必死,你決不能死在他前頭。”
崔斌心中感激,簡直比當年安童對他青眼有加還令人激動,這可是救命啊。而且程越眼下還是敵人,居然就替他著想,努力地想救他一命,這人情,自己根本還不上。
崔斌又深施一禮,與柴椿一起得告別而去。
兩人一邊走,崔斌一邊道:“柴大人,您說如果程越不是我大元的敵人該有多好?憑借他附馬的身份和如此卓越的才能,我大元必將更加昌盛啊。
柴椿也感慨道:“之前本官聽說有眾多我大元朝的虎將都投奔了程越,心中還覺得疑惑。現在看來,大都督能得這麽多的人才相助,實在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唉,說多了,你就當沒聽到好了。”
崔斌心中一動,忙道:“剛才風大,下官確實沒聽到什麽。”
柴椿道:“那張紙條你不妨好好收著,說不定就會派上用場。老夫有一種預感,這位程大都督一旦進了大都,必然是一場大戲,你我不妨拭目以待。”
崔斌道:“大汗把公主下嫁這一著棋真是高著,下官估計程越也沒想到,看他的樣子還真有些不情願。”
柴椿道:“這就是大汗了不起的地方了,宋朝與程越不能合力,彼此牽扯,我們大元就可以趁機想辦法破解程越的武器。如果再能有公主做內應,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增,大汗深謀遠慮,確實不是我等比得了的。”
崔斌點頭稱是,也是非常佩服。
兩人說著話,已經來到伯顏府上。
伯顏聽了兩個轉述程越的話,微微吃了一驚。雙手背後,在大堂裏走來走去,卻是一句話也不說。
柴椿與崔斌都是高官,但在伯顏麵前卻絲毫不敢托大,見伯顏陷入長思,兩人也不敢說話打斷他的思維,隻有靜靜地陪著站在一邊,腳都要站麻了。
阿塔海走進來,見此情景,也不敢說話,隻好一起陪著罰站。
伯顏也不知轉了多少圈,才終於停了下來,道:“不行,我們什麽都不做。要是如那個程越所說,豈不讓將士寒心?難道我們此次南征就隻是來劫掠的嗎?常州城的百姓抵抗我大元天軍,我已再三勸降,卻依然不肯投降,還殺傷我無數將士,屠城有什麽錯?這個程越,休想嚇住我。他如果敢報複,我接著就是。”
崔斌不服地道:“可是高麗卻因此而安享太平。況且這是高麗王的請求,也不是我們大元要公主下嫁的。”
程越立刻打斷他道:“不要騙自己,更不要強詞奪理。你我都清楚所謂的下嫁是怎麽迴事。你聽著,更要記著。任何違反人性的做法,如果不加改正,遲早有一天會被反噬。我不在乎你們怎麽對待高麗人,我隻提醒你們,你們今天這樣對高麗人,高麗人明天也可以這樣對你們。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惟有變化才是永恆的。”
柴椿與崔斌聽完程越這番話,都不禁身體一涼,他們都明白,程越這是在拿高麗人比喻漢人,高麗人的力量不堪一擊,但漢人就不一樣了,而且還有程越這樣的英雄人物。
江東自古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兩人同時想到了這句話。
而程越剛才所說的幾乎是字字珠璣,雖然不如那首臨江仙那般讓人驚豔,但迴味起來,卻是更加深刻雋永。
兩人反複品味著程越的這幾句話,一時間思緒凝結,竟然癡了。
過了半晌,柴椿大歎了一聲,道:“好一句惟有變化才是永恆的。道盡了世事變遷,滄海桑田,柴某受教了。”
崔斌也歎道:“現在再迴頭看大都督那首臨江仙,體會又深了一層,下官拜服。”說完深施一禮。
程越淡然一笑,道:“你們迴去告訴伯顏,常州屠城的事情,我希望他做些什麽來給我一個交待,這不是條件,隻是個建議。他要如何做,我拭目以待。”
柴椿與崔斌麵麵相覷,不禁都有些心虛。他們雖然看不慣元軍的屠城傳統,但一直沒覺得這是什麽大的事情。但剛才聽了程越的一番話,卻有一股難以遏製的冷意直衝腦際,他們才明白,在程越笑容可掬的麵孔下,藏著一股無比強韌的意誌。程越從來沒有忘記漢人所遭受的苦難與殺戳,他一直在流淚,但總是流在肚子裏,沒有顯露出來給任何人看到。這股恨意如果得不到舒緩,隻怕大元朝以後會付出慘烈的代價,想到這個可能性,他們就不寒而慄。
柴椿勉強道:“大都督的話我等自將轉告。不過兩國既然達成和議,大都督又要與我們大汗成為一家人,自然是以和為貴。伯顏丞相深受大汗器重,大都督若與他為難,大汗也不好說話。”
程越很平靜地道:“所以我說這不是個條件,而是我的一個建議,一個出於良心的建議。要不要做,怎麽做完全取決於你們。如果你們認為無所謂,殺了就殺了,是代天伐罪,我也無話可說,以和為貴嘛。我知道你們心裏想什麽,也知道伯顏根本不認為自己有什麽錯,也什麽都不會做,甚至你們也不認為伯顏做錯了什麽。我不會怪你們,你們隻要將話帶給他就足夠了。你們放心,兩國和議和公主下嫁,不會受任何影響,我說的話,從來算數。”
崔斌道:“如果丞相願意做些什麽,大都督希望丞相做什麽呢?”
程越有些疲憊地搖了搖頭,道:“他什麽都不會做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崔斌,你我雖然隻是初次見麵,但我知道你才華出眾,為人又忠誠耿直,但也正因為如此,你非常容易得罪當權者。一旦無辜獲罪,我要你記住一件事,如果我已經是大汗水附馬了,不論你獲得的罪名是什麽,你隻管說此事是我私下得到大汗的同意要你做的,讓他們來問我就是。你得罪的人沒那麽快動手,總要等朝中的人走了才行,希望這樣能保住你的性命吧。唉,你如果能像柴尚書這樣,就不用我操這份心了。”
崔斌一下子被程越這番苦口婆心的話給說得呆住了,連柴椿也震驚了。程越雖在千裏之外,卻似乎對元朝中的事情洞若觀火,這番說法絲絲入扣,說得一點都不錯。柴椿其實也想過要對崔斌說這些話的,但交淺不能言深,就沒有開口,沒想到卻被剛剛見麵的程越說了出來。
崔斌卻更加惶恐,他因直言進諫,曾經得罪過阿合馬,所以被阿合馬打發到了河南行省去,而沒有如安童所願留在大都。他本以為此事就此了結,但程越說的話卻讓他突然想到了阿合馬的手段。
阿合馬怎麽肯放過自己?他隻是個沒什麽深厚背景的行省左丞,雖然安童很賞識他,但安童現在也自身難保,與阿合馬的鬥爭中明顯居於下風,恐怕不久就會也被打發到別的地方去了。到時候他怎麽辦?沒有了安童的保護,阿合馬隨便安一個罪名就可以殺了他,而這對阿合馬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一點困難都沒有。
崔斌被程越一下子點醒,想到了之前從沒想過的事情。但最沒有想到的竟然從一個初次見麵的敵人口中得知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想想都覺得有些荒謬,卻是無比真實的荒謬。
崔斌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道:“大汗聖明,不會讓我受到冤屈,多謝大都督關心。”
程越淡淡地道:“你隻要記住我說的話就是了,如果能救下你的性命,也不用感謝我。安童丞相我是素來敬佩的,你是他賞識的人,我知道你也是難得的人才,這才想幫你活下去罷了。這裏隻有我們三人,想必柴尚書不會泄漏出去吧?”
柴椿道:“大都督盡管放心,不瞞大都督,本官與阿合馬還算友善,但並非阿合馬一黨,決不會透露半句出去。”
程越笑道:“我不是信不過柴大人,也知道柴大人不是阿合馬一黨,否則怎麽肯說這些話?”
崔斌想了想,又站起來深施一禮,道:“崔斌無狀,受大都督恩惠多矣。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崔斌今日方知自己淺薄至此。今後還請大都督不吝賜教,崔斌誠心誠意地多謝大都督。”
程越也走下來,親自扶起他,道:“不過一件我捕風捉影的小事罷了,不值得崔先生行如此大禮。崔先生乃國之棟梁,今後還請保重。柴尚書也是,來日方才,我們必有相見的機會。你們迴去就說我會盡快安排,決不讓兩位公主等得太久。雖然具體的時間不能確定,但年內應該可以成行,請大汗放心便是。”
說著拿起筆寫了幾個字道:“這張紙條你收好,給你當信物,緊急的時候好配合你的說詞。我也隻能幫你這麽多了,你一切要小心,如果不行的話,能跑就不要在那裏等死。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阿合馬遲早必死,你決不能死在他前頭。”
崔斌心中感激,簡直比當年安童對他青眼有加還令人激動,這可是救命啊。而且程越眼下還是敵人,居然就替他著想,努力地想救他一命,這人情,自己根本還不上。
崔斌又深施一禮,與柴椿一起得告別而去。
兩人一邊走,崔斌一邊道:“柴大人,您說如果程越不是我大元的敵人該有多好?憑借他附馬的身份和如此卓越的才能,我大元必將更加昌盛啊。
柴椿也感慨道:“之前本官聽說有眾多我大元朝的虎將都投奔了程越,心中還覺得疑惑。現在看來,大都督能得這麽多的人才相助,實在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唉,說多了,你就當沒聽到好了。”
崔斌心中一動,忙道:“剛才風大,下官確實沒聽到什麽。”
柴椿道:“那張紙條你不妨好好收著,說不定就會派上用場。老夫有一種預感,這位程大都督一旦進了大都,必然是一場大戲,你我不妨拭目以待。”
崔斌道:“大汗把公主下嫁這一著棋真是高著,下官估計程越也沒想到,看他的樣子還真有些不情願。”
柴椿道:“這就是大汗了不起的地方了,宋朝與程越不能合力,彼此牽扯,我們大元就可以趁機想辦法破解程越的武器。如果再能有公主做內應,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增,大汗深謀遠慮,確實不是我等比得了的。”
崔斌點頭稱是,也是非常佩服。
兩人說著話,已經來到伯顏府上。
伯顏聽了兩個轉述程越的話,微微吃了一驚。雙手背後,在大堂裏走來走去,卻是一句話也不說。
柴椿與崔斌都是高官,但在伯顏麵前卻絲毫不敢托大,見伯顏陷入長思,兩人也不敢說話打斷他的思維,隻有靜靜地陪著站在一邊,腳都要站麻了。
阿塔海走進來,見此情景,也不敢說話,隻好一起陪著罰站。
伯顏也不知轉了多少圈,才終於停了下來,道:“不行,我們什麽都不做。要是如那個程越所說,豈不讓將士寒心?難道我們此次南征就隻是來劫掠的嗎?常州城的百姓抵抗我大元天軍,我已再三勸降,卻依然不肯投降,還殺傷我無數將士,屠城有什麽錯?這個程越,休想嚇住我。他如果敢報複,我接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