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張弘範道:“程公子,兩軍罷兵之後,我可以為公子引薦伯顏丞相,大家不動刀兵,坐而論道,豈不快哉?”
程越鼓掌道:“說得好。我正想在襄陽宴請幾位丞相,聽說那裏景色絕佳,不禁心向往之。”
什麽?襄陽?張弘範與孟祺氣得差一點破口大罵。心道這也太不要臉了吧?一下子就把元兵幾年的征戰成果全都要收迴去,是以為我們好欺負嗎?如果放手一搏,你隻有這些人馬,承受得起嗎?
張弘範心知不能示弱,笑道:“襄陽比之廣州大有不如,聽說那裏四季如春,水草豐美,是個養馬的好地方,不如就定在那裏如何?”
張弘範的意思很明白,我與你程越打得不可開交,但另一邊進展卻頗為順利,不要惹毛了我們。
程越早料到他會這麽說,大笑道:“南方多雨陰濕,哪裏會是個養馬的地方?我倒是聽說你們上都的白水濼是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忽必烈每到那裏,都要呆上很久,不如我去拜訪一下,說不定就此交上了朋友,把大都賜給我當食邑也未可知。”
張弘範見他臉皮如此之厚也不禁有些莞爾,道:“白水濼是圍獵的好地方,公子若是想去,我們大汗必然歡迎備至。不過公子的見麵禮可是要備好啊。”
程越也笑道:“借花獻佛,我再抓一個丞相什麽的送過去也就是了,他總不能說我的禮物不好吧?”
張弘範聲音冷了下來,道:“哦,若是沒有叛徒內應,程公子怕是連誰是丞相都弄不清楚吧?”
程越依然笑道:“怎麽會不清楚?看哪個最怕死不就知道了?”
孟祺忍不住插道:“不知程公子的意思是不是我大元的丞相都是貪生怕死之徒?”
程越連忙擺手道:“你可別胡說,我對伯顏丞相、阿術丞相還有安童丞相的敬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啊——哈哈哈哈……”張弘範、孟祺和劉師勇被程越誇張的說法逗得捧腹大笑,他們哪裏見過這種無厘頭的表達,笑得滿臉都是淚水,幾乎都要滿地打滾了。
張弘範笑到全身無力,他向來以風範自許,現在胡子全亂了,也沒辦法整理,揉著肚子直想喊疼,卻止不住這笑聲。隻覺得這個程越處處出人意料,剛才還讓他們恨得牙根癢癢,現在卻逗得他們都要笑瘋了。
笑了好一陣子三個人才大致上停了下來,一邊揉肚子一邊擦眼淚,一邊還迴味著笑幾下。
又平複了一會兒,張弘範咳嗽幾聲道:“那不知程公子是什麽意思?兩軍談判,若是程公子辱罵我們丞相,那我們也談不下去,隻好迴去稟報了。”
程越嘿嘿笑道:“我聽說有個叫阿合馬的,光老婆都有四百多個,此人若不是個大大的貪官那才是怪事了。既然你們大汗不管,安童伯顏阿術管不了,我倒想幫你們這個忙。再說,我對美女一向興趣濃厚,你們說怎麽樣?”
張弘範與孟祺聞言心中狂跳!
他們不是不想把阿合馬扳倒,但他們哪裏來的能力做這件事?忽必烈四處征戰,打仗就需要錢,誰能弄到?隻有阿合馬。所以阿合馬根本就倒不了,誰勸諫都沒有用。他們偶爾談到此事,也是喟然長歎,無可奈何。可是這個程越居然說他有辦法除掉阿合馬?如果真能借程越的手除掉這顆毒瘤,那真是大好事一件哪!
張弘範與孟祺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張弘範假咳一聲道:“不知程公子是否知道,阿合馬是我大元朝中書平章政事,總攬六部,大汗視之為左膀右臂,須臾不離左右。權勢之大,尚在安童丞相之上,已是位極人臣。而且,阿合馬丞相勇於任事,從來沒聽過他貪生怕死。”
程越知道他們已是動心了,笑嘻嘻地道:“人總有一死嘛,怕也沒用,該死的時候自然就死了。運氣不好喝口水都能嗆死,阿合馬得罪了那麽多人,總有運氣不好的時候嘛。”
張弘範不禁有些心急,程越很明顯是話中有話。聽他的意思似乎是有人想弄死阿合馬,程越想必是有辦法幫忙的。但是誰?怎麽幫?用什麽手段?這些都讓他們一頭霧水,偏偏又不能把這件事攤開來談。
孟祺道:“阿合馬丞相護衛向來森嚴,縱有暗算,也不必擔心。”
程越道:“世上沒有絕對的事,就看想不想去做而已。可惜像安童這樣的賢相也是有誌難伸啊,也不知下場如何。”
曆史上阿合馬是被一名千戶誘騙刺殺而死,時間就在三年後。一開始忽必烈非常痛心,等到阿合馬的罪狀被一一揭開後,忽必烈又命人將他鞭屍,所以程越才有了這番話。但也不知被程越這麽一攪合,這件事還會不會按時發生。
張弘範道:“程公子未免危言聳聽,大元朝的主人是我們大汗,不是阿合馬。就算安童丞相被遷到邊塞,也是掌一方雄兵,何患之有?”
程越笑道:“不知北方諸王最近還安生嗎?如果不安生會如何呢?你說安童去了會如何呢?好了,你們朝中的事情我不想管。一大堆諸王就會爭權奪利,打仗好玩嗎?殺人有意思嗎?大家各退一步不就行了嗎?把別人逼得太緊,隻能取得暫時的和平,最後得到的是更大的戰爭,這點都不明白嗎?總想著占便宜,可便宜是好占的嗎?遼國占北宋的便宜,最後如何?它要滅亡時拚命討好宋朝,又說唇亡齒寒,北宋也不幫它,王公貴族,幾乎被殺光,北宋終於報了仇。”
“金國呢?欺負宋朝比遼國還狠,有前車之鑒在那兒擺著,還不吸取教訓,你說它蠢不蠢?亡國的時候宗室被殺光,嬪妃成了玩物,宋朝又報了血海深仇。曆朝曆代,有哪一個蠻夷的國家能永遠強盛下去不被消滅?遲早得被我們漢人報複迴來。可是偏偏就有些白癡不信邪,借著一時兵勢強大,肆意妄為,隻貪圖一時的享樂和榮耀,而不考慮之後所付出的代價。這些人,當時看起來好像風光得很,聰明得很,厲害得很,但最後他們都成了罪人,被亡族以後,連祭祀都斷絕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張弘範當然明白他意有所指,程越似乎很清楚伯顏打的那些小算盤,驚訝之餘,又有些不服氣,反駁道:“我大元居塞外已有上千年,現如今應時而起,威震天下,怎麽就不可能成為傳承幾百年的皇朝?”
程越早就知道他不會服輸,道:“幾百年的王朝?你真的以為幾百年的王朝說建就建了?哪一個王朝初建的時候不是生氣蓬勃,蒸蒸日上,威加海內?但有幾個能堅持幾百年的?”
“夏商周以分封治天下,實際上天子統治的地方隻有幾百裏方圓,這個我們不講。漢有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唐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宋朝因為得位有些不正,所以對士大夫與百姓甚為優渥,又有太祖太宗仁宗真宗連續出現這樣的千古名君,這才傳承了幾百年。我想問你,你大元有什麽?秦始皇兵威之盛,除了沒有一直遠征,比你們如何?三世而已。隋文帝一時盛世,餘蔭一直至中唐,兩代而絕。”
“你們大元,鐵木真不過就是個莽夫罷了,接下來的幾個大汗跟他有什麽兩樣?可有一個會治理國家?忽必烈用了這麽多漢人,勉強算是可以治國的。但他的才能比我剛才說的幾位盛世帝王如何?簡單一句話,連邊都蹭不到。以忽必烈的才能,最多隻能治理一個行省,還不能是大行省。開國皇帝都沒有這樣的恩德,又想成為幾百年以上的王朝,可能嗎?僅靠武力就可以延續國祚幾百年,可能嗎?以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生搬硬套在漢人生活的地方,可能嗎?以一百多萬蒙古人而在中國立國幾百年,可能嗎?歧視漢人,卻想讓漢人對他們忠心效命,可能嗎?上層的貴族至今依然以沒有文化為榮,這樣的國家要延續下去,可能嗎?我可以斷定,就算我不來,你大元朝在忽必烈之後不過幾十年的光景。你們也是飽讀之士,我說的可有道理?”
兩人聽得渾身發冷,呆了一下,孟祺勉強道:“皇太子真金必為明君,程公子你言過其實了。”
程越笑道:“真金這個人,不是壞人,但性格暗弱,才能普通。而且恕我直言,你們朝中奸人太多,忽必烈對他也明顯有提防之心。他能不能順利登上皇位,我是不抱太大希望的。他的那幾個兒子,也都不成樣子,守成也做不到,朝政陷入混亂是肯定的。這些人你們都認識,當知我不是虛言。”
曆史上1285年有禦史奏請元世祖禪讓給真金,阿合馬餘黨塔即古等人得悉此事後便借理算為名封存禦史台奏章,把此事上報給忽必烈。結果忽必烈大怒,真金由此憂懼不自安,致疾而死。忽必烈悔恨之餘,立鐵穆爾為皇太孫。
忽必烈死後,鐵穆爾繼位,是為成宗。成宗初期因為有老臣輔政,還有一些作為,但總體來看,昏聵無能,去世之後,元朝又掀起奪位之爭,更加衰落了。
張弘範道:“程公子,兩軍罷兵之後,我可以為公子引薦伯顏丞相,大家不動刀兵,坐而論道,豈不快哉?”
程越鼓掌道:“說得好。我正想在襄陽宴請幾位丞相,聽說那裏景色絕佳,不禁心向往之。”
什麽?襄陽?張弘範與孟祺氣得差一點破口大罵。心道這也太不要臉了吧?一下子就把元兵幾年的征戰成果全都要收迴去,是以為我們好欺負嗎?如果放手一搏,你隻有這些人馬,承受得起嗎?
張弘範心知不能示弱,笑道:“襄陽比之廣州大有不如,聽說那裏四季如春,水草豐美,是個養馬的好地方,不如就定在那裏如何?”
張弘範的意思很明白,我與你程越打得不可開交,但另一邊進展卻頗為順利,不要惹毛了我們。
程越早料到他會這麽說,大笑道:“南方多雨陰濕,哪裏會是個養馬的地方?我倒是聽說你們上都的白水濼是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忽必烈每到那裏,都要呆上很久,不如我去拜訪一下,說不定就此交上了朋友,把大都賜給我當食邑也未可知。”
張弘範見他臉皮如此之厚也不禁有些莞爾,道:“白水濼是圍獵的好地方,公子若是想去,我們大汗必然歡迎備至。不過公子的見麵禮可是要備好啊。”
程越也笑道:“借花獻佛,我再抓一個丞相什麽的送過去也就是了,他總不能說我的禮物不好吧?”
張弘範聲音冷了下來,道:“哦,若是沒有叛徒內應,程公子怕是連誰是丞相都弄不清楚吧?”
程越依然笑道:“怎麽會不清楚?看哪個最怕死不就知道了?”
孟祺忍不住插道:“不知程公子的意思是不是我大元的丞相都是貪生怕死之徒?”
程越連忙擺手道:“你可別胡說,我對伯顏丞相、阿術丞相還有安童丞相的敬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啊——哈哈哈哈……”張弘範、孟祺和劉師勇被程越誇張的說法逗得捧腹大笑,他們哪裏見過這種無厘頭的表達,笑得滿臉都是淚水,幾乎都要滿地打滾了。
張弘範笑到全身無力,他向來以風範自許,現在胡子全亂了,也沒辦法整理,揉著肚子直想喊疼,卻止不住這笑聲。隻覺得這個程越處處出人意料,剛才還讓他們恨得牙根癢癢,現在卻逗得他們都要笑瘋了。
笑了好一陣子三個人才大致上停了下來,一邊揉肚子一邊擦眼淚,一邊還迴味著笑幾下。
又平複了一會兒,張弘範咳嗽幾聲道:“那不知程公子是什麽意思?兩軍談判,若是程公子辱罵我們丞相,那我們也談不下去,隻好迴去稟報了。”
程越嘿嘿笑道:“我聽說有個叫阿合馬的,光老婆都有四百多個,此人若不是個大大的貪官那才是怪事了。既然你們大汗不管,安童伯顏阿術管不了,我倒想幫你們這個忙。再說,我對美女一向興趣濃厚,你們說怎麽樣?”
張弘範與孟祺聞言心中狂跳!
他們不是不想把阿合馬扳倒,但他們哪裏來的能力做這件事?忽必烈四處征戰,打仗就需要錢,誰能弄到?隻有阿合馬。所以阿合馬根本就倒不了,誰勸諫都沒有用。他們偶爾談到此事,也是喟然長歎,無可奈何。可是這個程越居然說他有辦法除掉阿合馬?如果真能借程越的手除掉這顆毒瘤,那真是大好事一件哪!
張弘範與孟祺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張弘範假咳一聲道:“不知程公子是否知道,阿合馬是我大元朝中書平章政事,總攬六部,大汗視之為左膀右臂,須臾不離左右。權勢之大,尚在安童丞相之上,已是位極人臣。而且,阿合馬丞相勇於任事,從來沒聽過他貪生怕死。”
程越知道他們已是動心了,笑嘻嘻地道:“人總有一死嘛,怕也沒用,該死的時候自然就死了。運氣不好喝口水都能嗆死,阿合馬得罪了那麽多人,總有運氣不好的時候嘛。”
張弘範不禁有些心急,程越很明顯是話中有話。聽他的意思似乎是有人想弄死阿合馬,程越想必是有辦法幫忙的。但是誰?怎麽幫?用什麽手段?這些都讓他們一頭霧水,偏偏又不能把這件事攤開來談。
孟祺道:“阿合馬丞相護衛向來森嚴,縱有暗算,也不必擔心。”
程越道:“世上沒有絕對的事,就看想不想去做而已。可惜像安童這樣的賢相也是有誌難伸啊,也不知下場如何。”
曆史上阿合馬是被一名千戶誘騙刺殺而死,時間就在三年後。一開始忽必烈非常痛心,等到阿合馬的罪狀被一一揭開後,忽必烈又命人將他鞭屍,所以程越才有了這番話。但也不知被程越這麽一攪合,這件事還會不會按時發生。
張弘範道:“程公子未免危言聳聽,大元朝的主人是我們大汗,不是阿合馬。就算安童丞相被遷到邊塞,也是掌一方雄兵,何患之有?”
程越笑道:“不知北方諸王最近還安生嗎?如果不安生會如何呢?你說安童去了會如何呢?好了,你們朝中的事情我不想管。一大堆諸王就會爭權奪利,打仗好玩嗎?殺人有意思嗎?大家各退一步不就行了嗎?把別人逼得太緊,隻能取得暫時的和平,最後得到的是更大的戰爭,這點都不明白嗎?總想著占便宜,可便宜是好占的嗎?遼國占北宋的便宜,最後如何?它要滅亡時拚命討好宋朝,又說唇亡齒寒,北宋也不幫它,王公貴族,幾乎被殺光,北宋終於報了仇。”
“金國呢?欺負宋朝比遼國還狠,有前車之鑒在那兒擺著,還不吸取教訓,你說它蠢不蠢?亡國的時候宗室被殺光,嬪妃成了玩物,宋朝又報了血海深仇。曆朝曆代,有哪一個蠻夷的國家能永遠強盛下去不被消滅?遲早得被我們漢人報複迴來。可是偏偏就有些白癡不信邪,借著一時兵勢強大,肆意妄為,隻貪圖一時的享樂和榮耀,而不考慮之後所付出的代價。這些人,當時看起來好像風光得很,聰明得很,厲害得很,但最後他們都成了罪人,被亡族以後,連祭祀都斷絕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張弘範當然明白他意有所指,程越似乎很清楚伯顏打的那些小算盤,驚訝之餘,又有些不服氣,反駁道:“我大元居塞外已有上千年,現如今應時而起,威震天下,怎麽就不可能成為傳承幾百年的皇朝?”
程越早就知道他不會服輸,道:“幾百年的王朝?你真的以為幾百年的王朝說建就建了?哪一個王朝初建的時候不是生氣蓬勃,蒸蒸日上,威加海內?但有幾個能堅持幾百年的?”
“夏商周以分封治天下,實際上天子統治的地方隻有幾百裏方圓,這個我們不講。漢有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唐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宋朝因為得位有些不正,所以對士大夫與百姓甚為優渥,又有太祖太宗仁宗真宗連續出現這樣的千古名君,這才傳承了幾百年。我想問你,你大元有什麽?秦始皇兵威之盛,除了沒有一直遠征,比你們如何?三世而已。隋文帝一時盛世,餘蔭一直至中唐,兩代而絕。”
“你們大元,鐵木真不過就是個莽夫罷了,接下來的幾個大汗跟他有什麽兩樣?可有一個會治理國家?忽必烈用了這麽多漢人,勉強算是可以治國的。但他的才能比我剛才說的幾位盛世帝王如何?簡單一句話,連邊都蹭不到。以忽必烈的才能,最多隻能治理一個行省,還不能是大行省。開國皇帝都沒有這樣的恩德,又想成為幾百年以上的王朝,可能嗎?僅靠武力就可以延續國祚幾百年,可能嗎?以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生搬硬套在漢人生活的地方,可能嗎?以一百多萬蒙古人而在中國立國幾百年,可能嗎?歧視漢人,卻想讓漢人對他們忠心效命,可能嗎?上層的貴族至今依然以沒有文化為榮,這樣的國家要延續下去,可能嗎?我可以斷定,就算我不來,你大元朝在忽必烈之後不過幾十年的光景。你們也是飽讀之士,我說的可有道理?”
兩人聽得渾身發冷,呆了一下,孟祺勉強道:“皇太子真金必為明君,程公子你言過其實了。”
程越笑道:“真金這個人,不是壞人,但性格暗弱,才能普通。而且恕我直言,你們朝中奸人太多,忽必烈對他也明顯有提防之心。他能不能順利登上皇位,我是不抱太大希望的。他的那幾個兒子,也都不成樣子,守成也做不到,朝政陷入混亂是肯定的。這些人你們都認識,當知我不是虛言。”
曆史上1285年有禦史奏請元世祖禪讓給真金,阿合馬餘黨塔即古等人得悉此事後便借理算為名封存禦史台奏章,把此事上報給忽必烈。結果忽必烈大怒,真金由此憂懼不自安,致疾而死。忽必烈悔恨之餘,立鐵穆爾為皇太孫。
忽必烈死後,鐵穆爾繼位,是為成宗。成宗初期因為有老臣輔政,還有一些作為,但總體來看,昏聵無能,去世之後,元朝又掀起奪位之爭,更加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