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李芾見謝枋得也答應下來,略作沉吟就道:“我願治建康。”
謝枋得眼睛一瞪,道:“好你個李芾,是覺得我不如你麽?”
程越大喜道:“謝大人多慮了,常州算什麽,以後我們把大都打下來,你們再爭一爭吧。”
眾人大笑起來,這下屋子裏全都是自己人。
程越道:“好,既然有了諸位的協助,那我就要說第三件事。第三件事就是規劃實行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五年計劃?”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程越想說什麽。
程越道看著眾人迷惑的表情,解釋道:“沒錯,就是第一個五年裏我們要做什麽。我們的地方太小,軍隊卻很多,作戰的責任也很重,如果不注意發展經濟,這些軍隊也能把我們拖垮。我剛才不是說過麽?打仗打的是綜合實力,打的是後勤,我們必須得有一個規劃,要達到什麽目標,要怎麽做,然後再分派下去,努力做成。每一年都要檢討,五年後要大檢討,再製定下一個五年計劃。”
在坐的很多都是多年為官,素有聲望,可是卻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治理辦法,乍聽之下不禁有些茫然無措。
楊霆的眼睛卻亮了。在眾人還在考慮的時候,他第一個站起來道:“公子這個想法真是天才。如此一來,各地再沒有太平官庸官可做,每個人都知道要達到什麽目標,各地還可以互相配合,官員的考核也簡單許多。”
程越向他豎起大拇指,道:“不錯,就是如此。我們在這裏定下大的五年計劃,各地要為完成這些任務再各自訂出自己的五年計劃。”
程越這樣一解釋,大家倒明白了些。尹榖問道:“不知公子要做什麽呢?”
程越道:“不是我要做什麽,是我們要做什麽。第一件事,我那裏有些非常好的農作物種子,產量高,對土地要求少,再加上我有些最新的農作物耕種法,三年後此時,我們的糧食可以增收這個數。”程越笑著伸出四個手指頭。
“四成?”眾人都不禁露出笑容。如果達成,就是大豐收啊。宋朝時占城稻已推廣,大家對高產的農作物都有很大的興趣。
“不是四成,是四倍!”
“什麽?!四倍!這絕不可能!”眾人都驚唿起來。
程越笑了笑道:“李大人,你久掌地方,可知占城稻一畝產量多少?”
李芾道:“一年兩熟,一畝可達三石左右。”
程越道:“這就是了,我給你的農作物叫紅薯,一年兩熟,畝產可達四十石以上!還有一種叫馬玲薯,畝產也在十五石以上。另有一種叫玉米的東西,倒沒有那麽多,但也至少三四石,還可以賣高價,很好吃,又能做爆米花。對了,大米也可以。這又是一條發財之道。”爆米花宋朝時已出現,不過不是玉米。
眾人全都被程越的話所驚呆。畝產二十石,這是什麽概念,如果能推廣,這天下還有餓著的人麽?
謝枋得嘴哆嗦著,好不容易才帶著一絲哭腔道:“公子,此事可是真的?”
程越道:“我騙過你們嗎?不過我種子沒多少。今年就讓你們看看,明年大量推廣。到時候,我們不但不用為軍糧發愁,還可以向外賣糧。我還會做這幾種東西的菜,我們再開一大堆的飯莊,你說能掙多少錢?”
眾人一聽程越會做菜,除了張貴脫脫等人,臉上都有些古怪。這年頭隻有家中很窮困,男人才可能親手做菜。
程越可不在乎這些,道:“我要成立一個農業司,這事情就得它來管。尹大人,你來如何?”
“好。”尹榖想到可以在自己的手裏解決糧食的問題,不禁為之神往,要知道,這可是完全可以載入史冊的。讀書人為了什麽?當然要留下名聲。一聽程越點將,立刻就答應下來。
“尹大人還有一件事,就是找一些幹過農活兒的讀書人,我有一些農業方麵的技術要傳授給他們,再由他們傳授給農民。農業司的所有人,包括尹大人都要來學習,不通農務可不成。”
“是,我盡快辦。”尹榖不禁對程越佩服起來。他一向看不起那些隻會做官卻不通實務的,程越如此務實,讓他終於覺得有了用武之地。
程越向李芾道:“李大人,建康還早。之前我有件事情想請您去做。”
李芾道:“請公子吩咐。”
程越也不客氣,道:“就是修路建房蓋碼頭。我會製造水泥和紅磚。李大人要派人跟我來學,相關的工廠也要建起來,嚴守機密。這些都弄好之後,就是蓋十幾丈的高樓也是輕而易舉。更重要的是,房子不會被燒,更加保暖和堅固。另外一點,我還會造出大量的玻璃,這不僅可以開辟財源,還可以讓住房更舒服,農業上也可以在北方建大棚。還有,我要大煉鋼鐵,是最好的鋼鐵。鋼鐵,是軍事能否成功的關鍵。這個不用李大人管,但你要負責運輸,把原料運進來。武器的事情我親自辦。”
李芾道:“那這個部門的名字是什麽?”
程越道:“工業司,暫時就是這個。我知道大人素以才能聞名,但這個司管的事情太多,以後還會再多,到時候再另立新司來分擔,暫時就由李大人全權負責。”
李芾抱拳道:“是。”
程越又向謝枋得道:“謝大人,常州的事情你要兼著,我還有一件事情要交給你。”
謝枋得也肅然道:“請講。”
程越道:“就是衛生司,主管醫學。我要謝大人去召集大量想學醫的人和手段高明的醫生,我會一些醫學的知識和醫療的手段,要全部教給他們。但要讓他們知道,我要教給他們的,與他們之前所學過的幾乎完全不同,是另一種醫學的體係。與中醫相比,治療效果更為直接。還有,我要大人負責各地的衛生情況。垃圾與糞便不得亂丟,都要集中處理,有的可以堆肥的就盡量利用。不可以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隨意吐痰要罰款,各地要建清潔舒適的公廁,我會畫一些圖紙,迴頭給大人送去。這不光是衛生問題,更是杜絕疾病、造福子孫的大事,謝大人是名聞天下的大儒,做這件事最為方便。拜托大人。”程越向謝枋得一揖。
謝枋得一驚。本來他以為自己的工作最不起眼,但程越卻並沒有向前麵兩個人行禮,反而向他行禮,他才知道,程越居然更重視他的工作。再想一下,終於明白此事的難度。這是得罪人的工作,他的名聲用在這方麵當然比別人要有些條件的。當下也不猶豫,馬上應允。
程越對楊霆道:“要說你的工作最多,第一個就是你要做我的助手,我經手的事不可計數,其中有大量的機密,這些都要交給你。還有就是你要管理情報。我會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情報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這件事很複雜,很艱苦,此前由張貴負責,但他要隨我征戰,隻有你可以。需要什麽隻管向我來要。五年計劃的正式文本我會整理好送給你們。”
楊霆何嚐不知這是對自己最大的信任,忙起身深深一揖,什麽都沒說。
程越把這些事情吩咐下去,這才問張貴脫脫道:“各地有什麽消息?”
張貴忙起身道:“各地的官員都很配合,隻有幾個不願為公子效勞的,都自己迴到臨安,我已經派人補上。臨安沒什麽動靜,各地的錢糧被我們全都截留下來,朝中也沒說什麽。畢竟現在還在打仗,他們求得一個平安,暫時不會與我們為難。以後就很難說。市舶司的人大都分都被殺,現在能收上大量的稅銀,全都拿來造船,李世修招集了大量船匠開始按大人給的圖紙造船,船匠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船,不會太快造出來。不過大人的手套和烈酒都賣得很好,兩下加在一起,造船的費用就差不許多。烈酒送到不少,我已派人小心保管起來。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以蘇州府為主的許多富商都想參與造船和出海經商。送來大批錢財,我不知你會不會答應,先讓他們留下來,等你迴來處理。”
程越笑著點了點頭,道:“這些富商的嗅覺真是靈敏。要,為什麽不要?可以跟他們合夥,多造一些船就能多賺一些錢,以後他們還要為我們開疆辟土呢。送來的錢,正好做為我們工業發展的啟動資金,我還正愁錢不夠呢。哈哈哈哈……”
轉頭對劉順道:“你那兒怎麽樣?”
劉順忙道:“大致上蓋出個樣子了,公子這兩座高爐要求太高,工匠們一邊蓋,一邊檢查,唯恐出錯,再加上前幾天過年,耽誤了些時間,再過些天才能初步蓋出來,但行不行還要再試試看。公子吩咐要備下的原料也買了許多,都分開堆放好,石製的廠房也在開工,但公子的要求都是聞所未聞,工匠們一邊試一邊幹,沒那麽快。”
程越道:“這些工匠都要養起來,決不允許他們再為別人工作,明白麽?”
劉順躬身道:“若有泄漏,唯我是問。”;
李芾見謝枋得也答應下來,略作沉吟就道:“我願治建康。”
謝枋得眼睛一瞪,道:“好你個李芾,是覺得我不如你麽?”
程越大喜道:“謝大人多慮了,常州算什麽,以後我們把大都打下來,你們再爭一爭吧。”
眾人大笑起來,這下屋子裏全都是自己人。
程越道:“好,既然有了諸位的協助,那我就要說第三件事。第三件事就是規劃實行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五年計劃?”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程越想說什麽。
程越道看著眾人迷惑的表情,解釋道:“沒錯,就是第一個五年裏我們要做什麽。我們的地方太小,軍隊卻很多,作戰的責任也很重,如果不注意發展經濟,這些軍隊也能把我們拖垮。我剛才不是說過麽?打仗打的是綜合實力,打的是後勤,我們必須得有一個規劃,要達到什麽目標,要怎麽做,然後再分派下去,努力做成。每一年都要檢討,五年後要大檢討,再製定下一個五年計劃。”
在坐的很多都是多年為官,素有聲望,可是卻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治理辦法,乍聽之下不禁有些茫然無措。
楊霆的眼睛卻亮了。在眾人還在考慮的時候,他第一個站起來道:“公子這個想法真是天才。如此一來,各地再沒有太平官庸官可做,每個人都知道要達到什麽目標,各地還可以互相配合,官員的考核也簡單許多。”
程越向他豎起大拇指,道:“不錯,就是如此。我們在這裏定下大的五年計劃,各地要為完成這些任務再各自訂出自己的五年計劃。”
程越這樣一解釋,大家倒明白了些。尹榖問道:“不知公子要做什麽呢?”
程越道:“不是我要做什麽,是我們要做什麽。第一件事,我那裏有些非常好的農作物種子,產量高,對土地要求少,再加上我有些最新的農作物耕種法,三年後此時,我們的糧食可以增收這個數。”程越笑著伸出四個手指頭。
“四成?”眾人都不禁露出笑容。如果達成,就是大豐收啊。宋朝時占城稻已推廣,大家對高產的農作物都有很大的興趣。
“不是四成,是四倍!”
“什麽?!四倍!這絕不可能!”眾人都驚唿起來。
程越笑了笑道:“李大人,你久掌地方,可知占城稻一畝產量多少?”
李芾道:“一年兩熟,一畝可達三石左右。”
程越道:“這就是了,我給你的農作物叫紅薯,一年兩熟,畝產可達四十石以上!還有一種叫馬玲薯,畝產也在十五石以上。另有一種叫玉米的東西,倒沒有那麽多,但也至少三四石,還可以賣高價,很好吃,又能做爆米花。對了,大米也可以。這又是一條發財之道。”爆米花宋朝時已出現,不過不是玉米。
眾人全都被程越的話所驚呆。畝產二十石,這是什麽概念,如果能推廣,這天下還有餓著的人麽?
謝枋得嘴哆嗦著,好不容易才帶著一絲哭腔道:“公子,此事可是真的?”
程越道:“我騙過你們嗎?不過我種子沒多少。今年就讓你們看看,明年大量推廣。到時候,我們不但不用為軍糧發愁,還可以向外賣糧。我還會做這幾種東西的菜,我們再開一大堆的飯莊,你說能掙多少錢?”
眾人一聽程越會做菜,除了張貴脫脫等人,臉上都有些古怪。這年頭隻有家中很窮困,男人才可能親手做菜。
程越可不在乎這些,道:“我要成立一個農業司,這事情就得它來管。尹大人,你來如何?”
“好。”尹榖想到可以在自己的手裏解決糧食的問題,不禁為之神往,要知道,這可是完全可以載入史冊的。讀書人為了什麽?當然要留下名聲。一聽程越點將,立刻就答應下來。
“尹大人還有一件事,就是找一些幹過農活兒的讀書人,我有一些農業方麵的技術要傳授給他們,再由他們傳授給農民。農業司的所有人,包括尹大人都要來學習,不通農務可不成。”
“是,我盡快辦。”尹榖不禁對程越佩服起來。他一向看不起那些隻會做官卻不通實務的,程越如此務實,讓他終於覺得有了用武之地。
程越向李芾道:“李大人,建康還早。之前我有件事情想請您去做。”
李芾道:“請公子吩咐。”
程越也不客氣,道:“就是修路建房蓋碼頭。我會製造水泥和紅磚。李大人要派人跟我來學,相關的工廠也要建起來,嚴守機密。這些都弄好之後,就是蓋十幾丈的高樓也是輕而易舉。更重要的是,房子不會被燒,更加保暖和堅固。另外一點,我還會造出大量的玻璃,這不僅可以開辟財源,還可以讓住房更舒服,農業上也可以在北方建大棚。還有,我要大煉鋼鐵,是最好的鋼鐵。鋼鐵,是軍事能否成功的關鍵。這個不用李大人管,但你要負責運輸,把原料運進來。武器的事情我親自辦。”
李芾道:“那這個部門的名字是什麽?”
程越道:“工業司,暫時就是這個。我知道大人素以才能聞名,但這個司管的事情太多,以後還會再多,到時候再另立新司來分擔,暫時就由李大人全權負責。”
李芾抱拳道:“是。”
程越又向謝枋得道:“謝大人,常州的事情你要兼著,我還有一件事情要交給你。”
謝枋得也肅然道:“請講。”
程越道:“就是衛生司,主管醫學。我要謝大人去召集大量想學醫的人和手段高明的醫生,我會一些醫學的知識和醫療的手段,要全部教給他們。但要讓他們知道,我要教給他們的,與他們之前所學過的幾乎完全不同,是另一種醫學的體係。與中醫相比,治療效果更為直接。還有,我要大人負責各地的衛生情況。垃圾與糞便不得亂丟,都要集中處理,有的可以堆肥的就盡量利用。不可以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隨意吐痰要罰款,各地要建清潔舒適的公廁,我會畫一些圖紙,迴頭給大人送去。這不光是衛生問題,更是杜絕疾病、造福子孫的大事,謝大人是名聞天下的大儒,做這件事最為方便。拜托大人。”程越向謝枋得一揖。
謝枋得一驚。本來他以為自己的工作最不起眼,但程越卻並沒有向前麵兩個人行禮,反而向他行禮,他才知道,程越居然更重視他的工作。再想一下,終於明白此事的難度。這是得罪人的工作,他的名聲用在這方麵當然比別人要有些條件的。當下也不猶豫,馬上應允。
程越對楊霆道:“要說你的工作最多,第一個就是你要做我的助手,我經手的事不可計數,其中有大量的機密,這些都要交給你。還有就是你要管理情報。我會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情報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這件事很複雜,很艱苦,此前由張貴負責,但他要隨我征戰,隻有你可以。需要什麽隻管向我來要。五年計劃的正式文本我會整理好送給你們。”
楊霆何嚐不知這是對自己最大的信任,忙起身深深一揖,什麽都沒說。
程越把這些事情吩咐下去,這才問張貴脫脫道:“各地有什麽消息?”
張貴忙起身道:“各地的官員都很配合,隻有幾個不願為公子效勞的,都自己迴到臨安,我已經派人補上。臨安沒什麽動靜,各地的錢糧被我們全都截留下來,朝中也沒說什麽。畢竟現在還在打仗,他們求得一個平安,暫時不會與我們為難。以後就很難說。市舶司的人大都分都被殺,現在能收上大量的稅銀,全都拿來造船,李世修招集了大量船匠開始按大人給的圖紙造船,船匠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船,不會太快造出來。不過大人的手套和烈酒都賣得很好,兩下加在一起,造船的費用就差不許多。烈酒送到不少,我已派人小心保管起來。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以蘇州府為主的許多富商都想參與造船和出海經商。送來大批錢財,我不知你會不會答應,先讓他們留下來,等你迴來處理。”
程越笑著點了點頭,道:“這些富商的嗅覺真是靈敏。要,為什麽不要?可以跟他們合夥,多造一些船就能多賺一些錢,以後他們還要為我們開疆辟土呢。送來的錢,正好做為我們工業發展的啟動資金,我還正愁錢不夠呢。哈哈哈哈……”
轉頭對劉順道:“你那兒怎麽樣?”
劉順忙道:“大致上蓋出個樣子了,公子這兩座高爐要求太高,工匠們一邊蓋,一邊檢查,唯恐出錯,再加上前幾天過年,耽誤了些時間,再過些天才能初步蓋出來,但行不行還要再試試看。公子吩咐要備下的原料也買了許多,都分開堆放好,石製的廠房也在開工,但公子的要求都是聞所未聞,工匠們一邊試一邊幹,沒那麽快。”
程越道:“這些工匠都要養起來,決不允許他們再為別人工作,明白麽?”
劉順躬身道:“若有泄漏,唯我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