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快滿6歲了,上下兩排乳牙還是整整齊齊,無一缺損。眼見著其他同齡孩子一個個笑嘻嘻,掉牙後露出粉紅的牙床,我不免替她著急,難道是缺鈣的緣故嗎?不會吧,我平素頗注意飲食結構,隔三差五便用骨頭熬湯給她喝,另外,我還將鮮魚蒸爛、搗碎,連肉帶骨喂她,總之,我認為她攝取的鈣應當不算少,可為什麽偏不掉牙,長新牙呢?看來凡事因人而異,醫書上的條條框框亦不可盡信。你看,女兒現在不是掉牙,並且一次掉下兩顆門牙了嗎?她捧著那兩顆門牙興衝衝要扔到床底下,我連忙問:“假如掉的是下牙呢?”“這還用問,”女兒說話顯然有點兒不利索了,“是下牙就仍到屋頂上唄!”
掉了兩顆門牙又掉了幾顆下牙的女兒從此有點像老太太。吃蘋果必須削成片兒,要不先讓善美阿姨咬開一個缺口;吃米飯、青菜如同老牛咀嚼,小嘴巴抿來抿去;對付雞腿、排骨之類的食物則歪著頭,張牙舞爪,跟食肉動物的吃相差不多;然而,最令人開心的要數她有幾次禁不住流出口水,我和善美笑她也笑,隻是她笑得怪不好意思,她竟害臊了。
女兒確實長大了,經過多少磨難,恰似破土的春筍茁壯成長,如今她的身高快齊我的胸前,作為父親,我怎能不感到欣慰?生命的進程畢竟不可阻擋,女兒如此健康活潑,我有什麽理由為她什麽時候換牙而發愁呢?事實上,我現在倒巴不得她別換掉那口乳臭未幹的乳牙,真的,我有時雖然希望女兒快快長大,有時又希望女兒慢慢長大,我甚至希望她如同童話中“長不大的泰萊莎”,永遠是個小乖乖,永遠保持一片天真爛漫,永遠在我身邊像美麗的小天使那樣頑皮、撒歡!
女兒隨前妻住了近七個月又迴到我的身邊,七個月來我擔驚受怕頓時一掃而光。我,女兒,還有善美,親如一家。新年初十五那天下午,女兒看過媽媽後,坐在床上把一片片白紙用蠟筆塗成紅色。我問她是不是做紅花,她說媽媽要她在夜間把白花扔在善美阿姨身上,她怕不吉利,所以塗成紅色。我氣得渾身發抖,想不到前妻如此惡毒,不惜逼女兒幹這種事情,我恨不得跑去一刀殺了這個老巫婆,為家除害!
咳,女兒攤上這麽一個媽,命苦呀!我連忙收起那些紅紅白白的紙片,說:“千萬別在善美阿姨麵前提起,她知道了會難過。”
一天,天氣陰冷,我正在書房伏案工作,一個東西從我頭上飛過,嚇我一跳,我抬頭一望,原來是一隻美麗的黃雀正在房間拚命突圍。我想,這隻小黃雀也許是來尋求溫暖和庇護的,她一定凍得夠嗆,所以才誤入人家。我連忙關閉所有的門窗,我要生擒她,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的女兒。我知道女兒特別喜歡這種飛向藍天,飛向白雲的天上小精靈。
小黃雀一頭撞在牆上,撲啦啦跌落在亂七八糟的雜物中。我像貓捉老鼠似的,圓睜雙目,連嘴上的胡子似乎也豎起了,一步一步移向獵物。我撥開一堆廢舊書報,發現她鬆散著羽毛,合眼打盹。看來這是一隻病鳥,需要好生護理。我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去捧,誰知她騰空而起,銳利的爪子在我的額前抓了一把。我的度量準比小鳥更小,受了這麽一點點委屈,竟生氣地撿起一把掃帚轟趕她。小黃雀尖叫著,被我逼得無處藏身,終於落入我的手心。
我用繩子拴住小黃雀的一條腿兒,大喊一聲:“看你跑!”小黃雀迴頭瞪我一眼,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我又討好它:“你就將就著吃點東西,好嗎?”我從鍋裏盛來一點米飯,又弄了一勺水,小黃雀仍舊昂起高貴的頭顱,不飲不食,並且不停地煽動翅膀試圖逃脫。可是到了下午,當善美把女兒從幼兒園接迴,我把它托付給女兒照看後,小黃雀乖多了,不再與人為敵。我不敢說小黃雀找到了最後的歸宿,顯然她將我的女兒認作了自己的姨媽,於是我便成了這個家中可惡的外公。是的,小黃雀是我親手囚禁鳥籠的,那天晚上我還強行掰開她的嘴兒,喂了小半片土黴素,女兒一時糊塗,忘記人鳥有別,在我旁邊大驚小怪:“大夫說吃土黴素牙會發黃的!”
女兒從此充當小黃雀的監護人,吃喝拉撒全由她一人管。一個6歲的孩子,虧她獻出無私的母愛!善美說,這是人之本能,當你麵對一個更弱小的生命嗷嗷待哺時,哪怕是個孩子也會盡心盡力“早當家”。倒是我這個不中用的大人,不解鳥意,隻會拿著筷子胡鬧,往鳥籠裏戳戳弄弄,逢到這種損害小黃雀尊嚴的行為,女兒必撕破情麵,責備我不道德。女兒真的好懂事,我擔心飼養這隻小鳥兒,她會早熟,會失去童年的天真爛漫。
轉眼之間又是春暖花開,女兒的生日近在眼前。我打算在這天正式將小黃雀送給女兒。我從一本賞鳥的小冊子了解到,馴服的黃雀能戴假麵具表演各種滑稽的動作。我特地上街買了黃雀愛吃的蘇子預備作為對她的獎賞。我興致勃勃把我的計劃告訴女兒,女兒對我說了一個“不”字,她居然要在她生日的那天放飛,她說得何其有理:讓小黃雀去大自然尋找她真正的媽媽,一個丟失了孩子的媽媽!
夜裏,善美哄孩子睡著後對我說:“你這個女兒心思多,想媽媽了!”我問道:“依你看,怎樣才能讓她忘掉媽媽?”
“忘掉媽媽?”善美說,“這種話你也說得出口,誰能忘掉媽媽,忘掉媽媽還算人嗎?依著我,你不如跟前妻複婚好了!”
“你這是什麽意思?”我關掉電腦,“孩子一句話,何必認真?童言無忌嘛!”
“我沒有別的意思,隻是可憐孩子。你一天到晚坐在電腦前,以為孩子不哭不鬧就好,其實,越是不哭不鬧,她心裏就想得越多。她想媽媽的時候就織辮子,織了又拆,拆了又織,難道你沒注意?下午我去幼兒園接她,趕巧她媽站在門口給她織辮子。我不敢驚動她們,躲在一邊觀察。她的辮子也許有點兒亂,也許好好的根本不亂,總之,媽媽就是想替不在身邊的女兒梳梳頭,織織辮子。我每天早上為她織辮子,她總是提醒我織羊角辮。剛才,我抱她上床,她用手護著辮子,生怕壓壞,不信你去瞧瞧,她肯定是趴著睡!”
掉了兩顆門牙又掉了幾顆下牙的女兒從此有點像老太太。吃蘋果必須削成片兒,要不先讓善美阿姨咬開一個缺口;吃米飯、青菜如同老牛咀嚼,小嘴巴抿來抿去;對付雞腿、排骨之類的食物則歪著頭,張牙舞爪,跟食肉動物的吃相差不多;然而,最令人開心的要數她有幾次禁不住流出口水,我和善美笑她也笑,隻是她笑得怪不好意思,她竟害臊了。
女兒確實長大了,經過多少磨難,恰似破土的春筍茁壯成長,如今她的身高快齊我的胸前,作為父親,我怎能不感到欣慰?生命的進程畢竟不可阻擋,女兒如此健康活潑,我有什麽理由為她什麽時候換牙而發愁呢?事實上,我現在倒巴不得她別換掉那口乳臭未幹的乳牙,真的,我有時雖然希望女兒快快長大,有時又希望女兒慢慢長大,我甚至希望她如同童話中“長不大的泰萊莎”,永遠是個小乖乖,永遠保持一片天真爛漫,永遠在我身邊像美麗的小天使那樣頑皮、撒歡!
女兒隨前妻住了近七個月又迴到我的身邊,七個月來我擔驚受怕頓時一掃而光。我,女兒,還有善美,親如一家。新年初十五那天下午,女兒看過媽媽後,坐在床上把一片片白紙用蠟筆塗成紅色。我問她是不是做紅花,她說媽媽要她在夜間把白花扔在善美阿姨身上,她怕不吉利,所以塗成紅色。我氣得渾身發抖,想不到前妻如此惡毒,不惜逼女兒幹這種事情,我恨不得跑去一刀殺了這個老巫婆,為家除害!
咳,女兒攤上這麽一個媽,命苦呀!我連忙收起那些紅紅白白的紙片,說:“千萬別在善美阿姨麵前提起,她知道了會難過。”
一天,天氣陰冷,我正在書房伏案工作,一個東西從我頭上飛過,嚇我一跳,我抬頭一望,原來是一隻美麗的黃雀正在房間拚命突圍。我想,這隻小黃雀也許是來尋求溫暖和庇護的,她一定凍得夠嗆,所以才誤入人家。我連忙關閉所有的門窗,我要生擒她,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的女兒。我知道女兒特別喜歡這種飛向藍天,飛向白雲的天上小精靈。
小黃雀一頭撞在牆上,撲啦啦跌落在亂七八糟的雜物中。我像貓捉老鼠似的,圓睜雙目,連嘴上的胡子似乎也豎起了,一步一步移向獵物。我撥開一堆廢舊書報,發現她鬆散著羽毛,合眼打盹。看來這是一隻病鳥,需要好生護理。我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去捧,誰知她騰空而起,銳利的爪子在我的額前抓了一把。我的度量準比小鳥更小,受了這麽一點點委屈,竟生氣地撿起一把掃帚轟趕她。小黃雀尖叫著,被我逼得無處藏身,終於落入我的手心。
我用繩子拴住小黃雀的一條腿兒,大喊一聲:“看你跑!”小黃雀迴頭瞪我一眼,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我又討好它:“你就將就著吃點東西,好嗎?”我從鍋裏盛來一點米飯,又弄了一勺水,小黃雀仍舊昂起高貴的頭顱,不飲不食,並且不停地煽動翅膀試圖逃脫。可是到了下午,當善美把女兒從幼兒園接迴,我把它托付給女兒照看後,小黃雀乖多了,不再與人為敵。我不敢說小黃雀找到了最後的歸宿,顯然她將我的女兒認作了自己的姨媽,於是我便成了這個家中可惡的外公。是的,小黃雀是我親手囚禁鳥籠的,那天晚上我還強行掰開她的嘴兒,喂了小半片土黴素,女兒一時糊塗,忘記人鳥有別,在我旁邊大驚小怪:“大夫說吃土黴素牙會發黃的!”
女兒從此充當小黃雀的監護人,吃喝拉撒全由她一人管。一個6歲的孩子,虧她獻出無私的母愛!善美說,這是人之本能,當你麵對一個更弱小的生命嗷嗷待哺時,哪怕是個孩子也會盡心盡力“早當家”。倒是我這個不中用的大人,不解鳥意,隻會拿著筷子胡鬧,往鳥籠裏戳戳弄弄,逢到這種損害小黃雀尊嚴的行為,女兒必撕破情麵,責備我不道德。女兒真的好懂事,我擔心飼養這隻小鳥兒,她會早熟,會失去童年的天真爛漫。
轉眼之間又是春暖花開,女兒的生日近在眼前。我打算在這天正式將小黃雀送給女兒。我從一本賞鳥的小冊子了解到,馴服的黃雀能戴假麵具表演各種滑稽的動作。我特地上街買了黃雀愛吃的蘇子預備作為對她的獎賞。我興致勃勃把我的計劃告訴女兒,女兒對我說了一個“不”字,她居然要在她生日的那天放飛,她說得何其有理:讓小黃雀去大自然尋找她真正的媽媽,一個丟失了孩子的媽媽!
夜裏,善美哄孩子睡著後對我說:“你這個女兒心思多,想媽媽了!”我問道:“依你看,怎樣才能讓她忘掉媽媽?”
“忘掉媽媽?”善美說,“這種話你也說得出口,誰能忘掉媽媽,忘掉媽媽還算人嗎?依著我,你不如跟前妻複婚好了!”
“你這是什麽意思?”我關掉電腦,“孩子一句話,何必認真?童言無忌嘛!”
“我沒有別的意思,隻是可憐孩子。你一天到晚坐在電腦前,以為孩子不哭不鬧就好,其實,越是不哭不鬧,她心裏就想得越多。她想媽媽的時候就織辮子,織了又拆,拆了又織,難道你沒注意?下午我去幼兒園接她,趕巧她媽站在門口給她織辮子。我不敢驚動她們,躲在一邊觀察。她的辮子也許有點兒亂,也許好好的根本不亂,總之,媽媽就是想替不在身邊的女兒梳梳頭,織織辮子。我每天早上為她織辮子,她總是提醒我織羊角辮。剛才,我抱她上床,她用手護著辮子,生怕壓壞,不信你去瞧瞧,她肯定是趴著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