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一個和事老
我是禦史,開局痛斥女帝 作者:吞雲吐霧老臘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天降大雨。
唐燦並沒離開高昌王都……
準確的說,不是他不走,而是還有一些事情要準備。
終歸,他這一次去燕然,不是孤身前往,去了就完了。
燕然歸順,高昌接手,很多人都要隨他一起去完成權利的更迭。
這件事情,自然由拓跋和童明德商量著辦,唐燦也剛好趁著這個時間,最後再叮囑一些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消息傳入他的耳朵。
高元一……好了。
雖然不能和之前一樣,但是總的來說,高元一的神智已經恢複,隻是這一次的入魔對他的身體有很大的影響。
本就有些難以支撐的身體,不堪重負……
胖的和球一樣的高元一,無法再站起來,隻能坐在輪椅裏……
這一點,實在是令人覺得有些悲涼。
尤其是唐燦……
他曾經親眼看過高元一在那個夜裏……
不過。
高元一倒是看得開,反而安慰唐燦和高銀柳:“本來走路就是很累的一件事情,現在不需要走了,我更開心。”
對此,無論是唐燦還是高銀柳,都隻能無奈的笑笑,附和兩句就算了。
但是從高元一的神態來看,這一次的事情,似乎對他的影響並不是特別的大。
他依舊滿臉笑意。
難得吃一次高銀柳親手做的飯菜,更是大快朵頤。
唐燦和高銀柳兩個人,都沒有他一個人吃得多。
吃過了午飯,高銀柳又一次去北院做自己的事情,高元一則是和唐燦留在家裏。
在屋簷下,眯著眼睛,看著雨線,輕鬆的聊著。
“魔人的事情,銀柳能做成這樣,實在是出人意料。”高元一說了一句,忽然轉過頭看著唐燦:“你為什麽要讓她這麽做?”
“總是一件好事兒。”唐燦笑了笑,輕聲說道:“本來隻是一個設想,我也沒想到銀柳能做到。”
高元一點了點頭,感慨道:“確實是一件好事兒。”
隻是感慨之餘,忽然想起了什麽,眉頭又皺了起來:“雖然現在看起來局勢還穩定,但是假以時日,消息越傳越遠,高昌極有可能變成眾矢之的。”
“你應該知道,走火入魔這種事兒……”
“無論大涼、高昌還是大非川,都不是最多的……”
唐燦微微一怔,知道高元一可能是誤會了他的想法。
很有可能,高元一是想到了東北破廟的那四個蠢貨。
唐燦搖了搖頭,低聲解釋了幾句。
高元一也沒有多說,隻是轉而問道:“你什麽時候去燕然?”
“估計這一兩天就要走。”
“這麽快?”高元一皺了皺眉:“你走了之後,我也得迴大涼了。不過,我應該會留在鎮北城。”
“為什麽?”
“你沒看出來?”
高元一似笑非笑的看了唐燦一眼,若有深意的說道:“聖上這一次北巡,名義上是北巡,但是實際上……是遷都。”
突如其來的驚人事實,令唐燦措手不及!
他一直認為女帝之事在神都待的悶了,就想出來走一走瞧一瞧,看看自己的天下究竟如何。
畢竟,曆朝曆代的帝王,沒有一個願意一直固收皇宮。
皇宮再好,也不過是一個大了許多的球籠罷了。歸根結底,還是出去玩兒,比較香。
可是現在……
“不能吧?”唐燦還是有些無法相信:“莫名其妙的遷什麽都?”
“就算遷都,她也沒有必要選擇鎮北城啊。”
“鎮北城才多大一點地方?”
“從哪看也不如神都啊。”
“更何況,就算遷都,她也可以選西京啊。”
高元一搖了搖頭,輕聲說道:“我也搞不懂她選擇鎮北城的原因是什麽。”
“但是……”
“如果不是她準備長流鎮北城, 不會將神都的大小官吏全都帶出來。”
“更不會親政。”
高元一深深的看了唐燦一眼:“你也知道,最近兩年陛下對於朝政非常懈怠,能交給別人做的事情,她絕對不會自己做。”
“如果北巡隻是為了巡守,就算方孝孺那些酸儒在宮門外跪死,她也絕對不會帶著他們一路北巡。”
唐燦皺眉,有些不解:“總不會她想對大非川動手吧?”
“是,也不是。”高元一搖了搖頭,解釋道:“早在你對大非川動手之前,大涼就一直覬覦大非川。”
“隻是以前國力不行,沒有錢糧大動幹戈。”
“哪怕想,也隻能讓安南軍勉勉強強的吊著,穩定安南的局勢。”
“但是後來有錢了,西南的諸羈縻州就直接吃下來了。”
“你也知道,安南軍的戰力不弱於鎮北軍,隻是一南一北,一個窮一個富。”
“不過……”
“也未必會很快動手。”
“我猜,她想的可能也是離著大非川近一些,很多事情能夠更快的安排。”
唐燦認真的聽著,心中盤算著種種可能性。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高元一在女帝這件事情上的判斷應該沒有錯誤。
兩個人,一說起女帝,說起大非川,就有非常多的話。
從晌午,一直說。
一直說道傍晚雨過天晴……
斜陽下,一道彩虹掛在天邊,很是美好。
隻可惜……
還在交談的兩個人並沒有注意到這種美景……
當然。
到後來,兩個人聊的已經不單單是大非川。
從大非川、大涼、高昌,說到燕然、金山……
從正事兒,說到閑談,又說起各種各樣的鄉野傳聞……
說到最後,高元一忽然一拍大腿,意氣風發:“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女婿的份上,我就跟你拜把子了!”
聽到他的話,唐燦微微一怔。
接著起身,整了整衣襟,鄭重其事的對高元一拜倒,喊了一聲“嶽父”。
一時間……
爽朗的笑聲,遠遠的傳了出去……
隻是笑過之後,王帳來人,帶來了一個唐燦一直在等待的消息。
去往燕然的時間終於定了下來,就在三日之後。
此外,王帳還送來了另外一個消息。
唐燦這一次去燕然,還要將金山收入囊中。
對此,他也不覺得意外。
畢竟,燕然金山,作為距離高昌王都最近的兩個大型部族,一直都是並肩作戰。
拿下燕然,金山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而且……
他也能猜到,這件事情,估計是童明德提出來的,拓跋為了安撫童明德,就做了一個和事老……
唐燦並沒離開高昌王都……
準確的說,不是他不走,而是還有一些事情要準備。
終歸,他這一次去燕然,不是孤身前往,去了就完了。
燕然歸順,高昌接手,很多人都要隨他一起去完成權利的更迭。
這件事情,自然由拓跋和童明德商量著辦,唐燦也剛好趁著這個時間,最後再叮囑一些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消息傳入他的耳朵。
高元一……好了。
雖然不能和之前一樣,但是總的來說,高元一的神智已經恢複,隻是這一次的入魔對他的身體有很大的影響。
本就有些難以支撐的身體,不堪重負……
胖的和球一樣的高元一,無法再站起來,隻能坐在輪椅裏……
這一點,實在是令人覺得有些悲涼。
尤其是唐燦……
他曾經親眼看過高元一在那個夜裏……
不過。
高元一倒是看得開,反而安慰唐燦和高銀柳:“本來走路就是很累的一件事情,現在不需要走了,我更開心。”
對此,無論是唐燦還是高銀柳,都隻能無奈的笑笑,附和兩句就算了。
但是從高元一的神態來看,這一次的事情,似乎對他的影響並不是特別的大。
他依舊滿臉笑意。
難得吃一次高銀柳親手做的飯菜,更是大快朵頤。
唐燦和高銀柳兩個人,都沒有他一個人吃得多。
吃過了午飯,高銀柳又一次去北院做自己的事情,高元一則是和唐燦留在家裏。
在屋簷下,眯著眼睛,看著雨線,輕鬆的聊著。
“魔人的事情,銀柳能做成這樣,實在是出人意料。”高元一說了一句,忽然轉過頭看著唐燦:“你為什麽要讓她這麽做?”
“總是一件好事兒。”唐燦笑了笑,輕聲說道:“本來隻是一個設想,我也沒想到銀柳能做到。”
高元一點了點頭,感慨道:“確實是一件好事兒。”
隻是感慨之餘,忽然想起了什麽,眉頭又皺了起來:“雖然現在看起來局勢還穩定,但是假以時日,消息越傳越遠,高昌極有可能變成眾矢之的。”
“你應該知道,走火入魔這種事兒……”
“無論大涼、高昌還是大非川,都不是最多的……”
唐燦微微一怔,知道高元一可能是誤會了他的想法。
很有可能,高元一是想到了東北破廟的那四個蠢貨。
唐燦搖了搖頭,低聲解釋了幾句。
高元一也沒有多說,隻是轉而問道:“你什麽時候去燕然?”
“估計這一兩天就要走。”
“這麽快?”高元一皺了皺眉:“你走了之後,我也得迴大涼了。不過,我應該會留在鎮北城。”
“為什麽?”
“你沒看出來?”
高元一似笑非笑的看了唐燦一眼,若有深意的說道:“聖上這一次北巡,名義上是北巡,但是實際上……是遷都。”
突如其來的驚人事實,令唐燦措手不及!
他一直認為女帝之事在神都待的悶了,就想出來走一走瞧一瞧,看看自己的天下究竟如何。
畢竟,曆朝曆代的帝王,沒有一個願意一直固收皇宮。
皇宮再好,也不過是一個大了許多的球籠罷了。歸根結底,還是出去玩兒,比較香。
可是現在……
“不能吧?”唐燦還是有些無法相信:“莫名其妙的遷什麽都?”
“就算遷都,她也沒有必要選擇鎮北城啊。”
“鎮北城才多大一點地方?”
“從哪看也不如神都啊。”
“更何況,就算遷都,她也可以選西京啊。”
高元一搖了搖頭,輕聲說道:“我也搞不懂她選擇鎮北城的原因是什麽。”
“但是……”
“如果不是她準備長流鎮北城, 不會將神都的大小官吏全都帶出來。”
“更不會親政。”
高元一深深的看了唐燦一眼:“你也知道,最近兩年陛下對於朝政非常懈怠,能交給別人做的事情,她絕對不會自己做。”
“如果北巡隻是為了巡守,就算方孝孺那些酸儒在宮門外跪死,她也絕對不會帶著他們一路北巡。”
唐燦皺眉,有些不解:“總不會她想對大非川動手吧?”
“是,也不是。”高元一搖了搖頭,解釋道:“早在你對大非川動手之前,大涼就一直覬覦大非川。”
“隻是以前國力不行,沒有錢糧大動幹戈。”
“哪怕想,也隻能讓安南軍勉勉強強的吊著,穩定安南的局勢。”
“但是後來有錢了,西南的諸羈縻州就直接吃下來了。”
“你也知道,安南軍的戰力不弱於鎮北軍,隻是一南一北,一個窮一個富。”
“不過……”
“也未必會很快動手。”
“我猜,她想的可能也是離著大非川近一些,很多事情能夠更快的安排。”
唐燦認真的聽著,心中盤算著種種可能性。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高元一在女帝這件事情上的判斷應該沒有錯誤。
兩個人,一說起女帝,說起大非川,就有非常多的話。
從晌午,一直說。
一直說道傍晚雨過天晴……
斜陽下,一道彩虹掛在天邊,很是美好。
隻可惜……
還在交談的兩個人並沒有注意到這種美景……
當然。
到後來,兩個人聊的已經不單單是大非川。
從大非川、大涼、高昌,說到燕然、金山……
從正事兒,說到閑談,又說起各種各樣的鄉野傳聞……
說到最後,高元一忽然一拍大腿,意氣風發:“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女婿的份上,我就跟你拜把子了!”
聽到他的話,唐燦微微一怔。
接著起身,整了整衣襟,鄭重其事的對高元一拜倒,喊了一聲“嶽父”。
一時間……
爽朗的笑聲,遠遠的傳了出去……
隻是笑過之後,王帳來人,帶來了一個唐燦一直在等待的消息。
去往燕然的時間終於定了下來,就在三日之後。
此外,王帳還送來了另外一個消息。
唐燦這一次去燕然,還要將金山收入囊中。
對此,他也不覺得意外。
畢竟,燕然金山,作為距離高昌王都最近的兩個大型部族,一直都是並肩作戰。
拿下燕然,金山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而且……
他也能猜到,這件事情,估計是童明德提出來的,拓跋為了安撫童明德,就做了一個和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