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李藥師的擔心
我是禦史,開局痛斥女帝 作者:吞雲吐霧老臘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燦心頭一動!
那種好像自己遺忘了什麽關鍵信息的感覺,越發強烈。
不過……
當著李藥師、秦壽等人的麵,他並不想說什麽,隻是不動聲色,輕聲說道:“梁朝早亡,指著劉裕複國,玩笑了吧。”
李藥師目光灼灼,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唐燦:“很簡單,因為劉裕本就是前梁皇子!”
“哪又如何?”唐燦聳了聳肩,語氣平淡:“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大涼立國之際,朝堂上,不,應該說大涼的官員,都是梁朝官員。”
李藥師冷聲說道:“今時不同往日。”
“有什麽不同?”
“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官員們,也隻是想給百姓一條生路。”
“嗬。”唐燦嗤笑一聲,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語氣平淡:“有一句話不知道李將軍聽說過沒有。”
他頓了頓,秦壽有些茫然的問道:“什麽?”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唐燦表情平靜,語氣平淡:“要說事兒就說事兒,沒有必要拿百姓出來說什麽大義。”
“要論大義,這世上,又有幾人配?”
“再說了,我不過一個馬倌兒,李大將軍和我說這些,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李藥師怔怔的望著唐燦。
完全沒有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唐燦竟然會說出這一句話。
簡簡單單,八個字。
通俗易懂!
天下疾苦,莫不是以百姓……
一時間。
李藥師竟是有些語塞。
之前想好了要說的話,竟是說不出口。
沉默半晌,輕歎了一口氣:“你信也好,不信也罷。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梁朝死灰複燃。”
“前梁已亡。”唐燦輕飄飄的說出四個字,顯然是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而且,他覺得這個話題,讓他有些心亂,索性話鋒一轉:“李將軍沒有其他要跟我說的了?”
“有。”
“什麽?”
“耶律春才。”
“哦?”唐燦有些詫異的看了李藥師一眼,愕然問道:“李將軍怎麽忽然提起他了,我前幾天聽說,他好像是去大非川了吧?”
“對。”李藥師點了點頭,目不轉睛的看著唐燦:“我讓他去大非川追殺隆慶。唐禦史,是不是應該謝謝我?”
唐燦聳了聳肩:“跟我有什麽關係,我和隆慶,一沒有過節,二沒有交情。”
“是嗎?”
“自然。”
兩個人,說話語速不慢,而且說的事情,都是秦壽沒聽說過的事情。
一時間,秦壽更是懵逼,苦笑著打岔:“那啥,你們能不能說點我能聽懂的事情?”
“像是……咱們是不是該吃飯了?”
“將軍,俺真的有點餓了。”
他這麽一打岔,場間的氣氛,倒是變化了一些。
李藥師笑了笑,也不再多說什麽,當即招唿手下,準備酒宴。
時間不長,酒菜準備妥當,涼菜、熱菜、葷菜、素菜,倒是準備了不少。
幾個人,喝酒吃菜閑聊,一如從前,似乎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尤其是秦壽,說起當初唐燦帶著他去把酷吏侯封的侯家集抄了之後,帶著幾十萬兩銀子趕迴安南,更是一陣情緒激動,拍著桌子大喊大叫,高唿要不是唐燦那幾十萬兩來的及時,別說這一次滅掉南蠻子,能不能守住安南,都是個大問題。
李藥師對此,也沒有否認,甚至一臉認真的強調,大涼南北兩邊軍,能有今天的局麵,唐燦居功一半。
關於大涼的事情,唐燦也不想過多的說什麽,隨口打岔,又聊起了鎮北軍大營的事情。
東拉西扯,等到天色漸晚,唐燦便提出告辭。
李藥師也沒有過多挽留,隻是臨別之際,還是神色凝重的再次強調:“梁朝之事,某放心不下,唐禦史若是想到了什麽,還望與我一言!”
說罷,由著秦壽送唐燦離開。
目送唐燦遠離之後,李藥師端起桌上的酒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接著,又倒了一杯,一飲而盡。
一連三杯酒,這才放下酒杯,皺眉問道:“你怎麽看。”
“難說。”
花廳旁門,本不應該出現再鎮北軍大營的小書袋,捧著一本天書,苦著臉從裏麵走了出來:“我越來越看不懂他了。”
……
另一邊。
離開鎮北軍大營之後,唐燦和秦壽並肩而行,遠遠的,已經能夠看到自己的營地。
秦壽勒馬停下,輕聲問道:“秦壽,你見過小書袋嗎?”
“見過。”秦壽點了點頭,忙不迭說道:“這小王八蛋壞得很,比他爹還壞,一看他拿著書的模樣,我就覺得他肚子裏不定憋著什麽壞水。”
唐燦一怔。
完全沒有想到,秦壽對於小書袋會是一個這樣的看法。
半晌,搖了搖頭,苦笑道:“你在鎮北軍大營見到他的?”
“那倒沒有。”秦壽摸了摸後腦勺,有些木訥:“我昨天來的時候,聽說他就走了。”
“那你是什麽時候見到他的?”
“就是那一次會神都要錢的時候啊。”
唐燦瞳孔微縮,追問道:“他跟你說過什麽?”
“也沒說什麽啊。”
秦壽歪著頭,想了半天:“哦,我想起來了。當時他跟我說,這一次要錢,有驚無險。”
有驚無險嗎?
唐燦眯起了眼睛,沒有再說什麽,笑道:“好了,我迴去了,你也迴去吧,有什麽事情,改天再聊。”
“好嘞。”秦壽也幹脆,當即擺了擺手。
唐燦則是催馬向前,不多時,兩人的距離拉開。
時間不長,已經迴到自己的營帳。
坐下來之後,再次思索起來。
隻是剛剛想了一會兒,有人在外頭說話:“唐禦史,是你迴來了嗎?”
“嗯,說。”
“唐禦史,今天讓小的送的信,有信息迴來了。”
這麽快?
唐燦不由得一愣:“進來,我看看。”
話音剛落,一個手下走了進來,將嚴立本的迴信,交到唐燦的手中。
拆開看了看,信上的內容,算是個好消息。
開篇內容,照舊是嚴立本對唐燦一陣五體投地的佩服,到末尾,才說了一句“能做”,但是打造、雕琢模具,需要一段時間。
長則十日,短則五日,必有消息。
除此之外,嚴立本還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高昌無鐵礦,因而鐵器價格高昂。
馬蹄鐵若想大規模推廣,要麽想辦法從大涼買鐵,要麽,就得想辦法找到鐵礦。
看著這個內容,唐燦又是一陣苦笑。
鐵啊……這玩意兒,從哪搞?
那種好像自己遺忘了什麽關鍵信息的感覺,越發強烈。
不過……
當著李藥師、秦壽等人的麵,他並不想說什麽,隻是不動聲色,輕聲說道:“梁朝早亡,指著劉裕複國,玩笑了吧。”
李藥師目光灼灼,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唐燦:“很簡單,因為劉裕本就是前梁皇子!”
“哪又如何?”唐燦聳了聳肩,語氣平淡:“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大涼立國之際,朝堂上,不,應該說大涼的官員,都是梁朝官員。”
李藥師冷聲說道:“今時不同往日。”
“有什麽不同?”
“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官員們,也隻是想給百姓一條生路。”
“嗬。”唐燦嗤笑一聲,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語氣平淡:“有一句話不知道李將軍聽說過沒有。”
他頓了頓,秦壽有些茫然的問道:“什麽?”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唐燦表情平靜,語氣平淡:“要說事兒就說事兒,沒有必要拿百姓出來說什麽大義。”
“要論大義,這世上,又有幾人配?”
“再說了,我不過一個馬倌兒,李大將軍和我說這些,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李藥師怔怔的望著唐燦。
完全沒有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唐燦竟然會說出這一句話。
簡簡單單,八個字。
通俗易懂!
天下疾苦,莫不是以百姓……
一時間。
李藥師竟是有些語塞。
之前想好了要說的話,竟是說不出口。
沉默半晌,輕歎了一口氣:“你信也好,不信也罷。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梁朝死灰複燃。”
“前梁已亡。”唐燦輕飄飄的說出四個字,顯然是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而且,他覺得這個話題,讓他有些心亂,索性話鋒一轉:“李將軍沒有其他要跟我說的了?”
“有。”
“什麽?”
“耶律春才。”
“哦?”唐燦有些詫異的看了李藥師一眼,愕然問道:“李將軍怎麽忽然提起他了,我前幾天聽說,他好像是去大非川了吧?”
“對。”李藥師點了點頭,目不轉睛的看著唐燦:“我讓他去大非川追殺隆慶。唐禦史,是不是應該謝謝我?”
唐燦聳了聳肩:“跟我有什麽關係,我和隆慶,一沒有過節,二沒有交情。”
“是嗎?”
“自然。”
兩個人,說話語速不慢,而且說的事情,都是秦壽沒聽說過的事情。
一時間,秦壽更是懵逼,苦笑著打岔:“那啥,你們能不能說點我能聽懂的事情?”
“像是……咱們是不是該吃飯了?”
“將軍,俺真的有點餓了。”
他這麽一打岔,場間的氣氛,倒是變化了一些。
李藥師笑了笑,也不再多說什麽,當即招唿手下,準備酒宴。
時間不長,酒菜準備妥當,涼菜、熱菜、葷菜、素菜,倒是準備了不少。
幾個人,喝酒吃菜閑聊,一如從前,似乎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尤其是秦壽,說起當初唐燦帶著他去把酷吏侯封的侯家集抄了之後,帶著幾十萬兩銀子趕迴安南,更是一陣情緒激動,拍著桌子大喊大叫,高唿要不是唐燦那幾十萬兩來的及時,別說這一次滅掉南蠻子,能不能守住安南,都是個大問題。
李藥師對此,也沒有否認,甚至一臉認真的強調,大涼南北兩邊軍,能有今天的局麵,唐燦居功一半。
關於大涼的事情,唐燦也不想過多的說什麽,隨口打岔,又聊起了鎮北軍大營的事情。
東拉西扯,等到天色漸晚,唐燦便提出告辭。
李藥師也沒有過多挽留,隻是臨別之際,還是神色凝重的再次強調:“梁朝之事,某放心不下,唐禦史若是想到了什麽,還望與我一言!”
說罷,由著秦壽送唐燦離開。
目送唐燦遠離之後,李藥師端起桌上的酒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接著,又倒了一杯,一飲而盡。
一連三杯酒,這才放下酒杯,皺眉問道:“你怎麽看。”
“難說。”
花廳旁門,本不應該出現再鎮北軍大營的小書袋,捧著一本天書,苦著臉從裏麵走了出來:“我越來越看不懂他了。”
……
另一邊。
離開鎮北軍大營之後,唐燦和秦壽並肩而行,遠遠的,已經能夠看到自己的營地。
秦壽勒馬停下,輕聲問道:“秦壽,你見過小書袋嗎?”
“見過。”秦壽點了點頭,忙不迭說道:“這小王八蛋壞得很,比他爹還壞,一看他拿著書的模樣,我就覺得他肚子裏不定憋著什麽壞水。”
唐燦一怔。
完全沒有想到,秦壽對於小書袋會是一個這樣的看法。
半晌,搖了搖頭,苦笑道:“你在鎮北軍大營見到他的?”
“那倒沒有。”秦壽摸了摸後腦勺,有些木訥:“我昨天來的時候,聽說他就走了。”
“那你是什麽時候見到他的?”
“就是那一次會神都要錢的時候啊。”
唐燦瞳孔微縮,追問道:“他跟你說過什麽?”
“也沒說什麽啊。”
秦壽歪著頭,想了半天:“哦,我想起來了。當時他跟我說,這一次要錢,有驚無險。”
有驚無險嗎?
唐燦眯起了眼睛,沒有再說什麽,笑道:“好了,我迴去了,你也迴去吧,有什麽事情,改天再聊。”
“好嘞。”秦壽也幹脆,當即擺了擺手。
唐燦則是催馬向前,不多時,兩人的距離拉開。
時間不長,已經迴到自己的營帳。
坐下來之後,再次思索起來。
隻是剛剛想了一會兒,有人在外頭說話:“唐禦史,是你迴來了嗎?”
“嗯,說。”
“唐禦史,今天讓小的送的信,有信息迴來了。”
這麽快?
唐燦不由得一愣:“進來,我看看。”
話音剛落,一個手下走了進來,將嚴立本的迴信,交到唐燦的手中。
拆開看了看,信上的內容,算是個好消息。
開篇內容,照舊是嚴立本對唐燦一陣五體投地的佩服,到末尾,才說了一句“能做”,但是打造、雕琢模具,需要一段時間。
長則十日,短則五日,必有消息。
除此之外,嚴立本還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高昌無鐵礦,因而鐵器價格高昂。
馬蹄鐵若想大規模推廣,要麽想辦法從大涼買鐵,要麽,就得想辦法找到鐵礦。
看著這個內容,唐燦又是一陣苦笑。
鐵啊……這玩意兒,從哪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