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對於大涼百姓而言,異常重要。


    無論有錢的富戶,還是平頭百姓,總要在元日吃頓餃子。


    當然。


    鎮北軍大營和遠在高昌的唐燦沒有這樣的口服。


    但是神都內的女帝,自然少不了吃餃子。


    正所謂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


    女帝對於吃餃子,有著非常大的熱忱。


    從元日,到初一,頓頓是餃子。


    哪怕元日大朝會開始之前,她也沒忘了端一盤餃子,走進神龍殿。


    過往幾年,女帝都是這麽做的,百官們也覺得意外。


    真正讓他們覺得意外的是,改名狂人,又改名了。


    準確的說,應該是又改年號了。


    改年號的理由,倒是和以往有些不同。


    “過去一年,大涼所受襲擾頗多。”


    “無論是神都,還是天下各道,都有一定損失。”


    “朕已決定,大赦天下,百姓可捕食魚蝦,改元長壽。”


    不管年號怎麽樣,大赦天下,總是一件好事兒。


    文武百官,當即連連叩謝,高唿“萬歲。”


    說白了。


    他們都習慣了。


    女帝本就是改名狂人。


    如果今天不改年號,他們還會覺得詫異。


    除此之外,元日大朝會,倒是沒有什麽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


    畢竟,小書袋還在北邊沒迴來。


    方孝孺雖然迴來了,可是因為女帝的手段,老頭兒最近日子過的著實有些焦頭爛額。


    好不容易查到了幾個人,適逢大赦,又難以繼續追查。


    而且,元日大朝,他也不能駁了女帝的麵子。


    隻能讓哪一樁事情,不了了之。


    而為了補償方孝孺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女帝大手一揮,在元日大朝會上,直接加封方孝孺上柱國。


    雖然這隻是一個正二品勳號,並非實權官職,但是卻也足夠唬人。


    尤其是,偌大朝廷,隻有方孝孺和高元一兩個人,有上柱國的勳號。


    毫無疑問。


    女帝的做法,隱隱讓方孝孺坐穩了文官第一人的位置,和高元一分庭抗禮。


    至少。


    看起來是這個樣子。


    除他之外,神都官員或多或少都得了些封賞。


    若是有心人細看,就能發現,封賞最重的,還是那些文閣之中官員。


    至於其與各部,則是要差了許多。


    散朝之後。


    女帝留下了高元一和方孝孺,在甘露殿中召見。


    唐燦離開之後,甘露殿中總是會掛著一道厚厚的簾子,將百官和女帝隔開。


    “方孝孺。”女帝沉默了一會兒,輕聲說道:“你往高昌一行,和前次一樣,帶著嚴立本。”


    “迴來的時候,就不用帶他了,朕自己安排。”


    “此外,去勸一勸李藥師,告訴他,什麽時候想迴神都了,早點迴來。”


    說起這件事情,方孝孺心中還是有些不爽。


    南邊羈縻州的事情,他本來已經有打算,按照唐燦離開之前提過一嘴的“改土歸流”來解決南邊的困境。


    結果沒想到,女帝大手一揮,極其粗暴的選擇讓安南軍碾壓羈縻州。


    可是木已成舟,軍令一出,萬難更改。


    他也隻能硬著頭皮:“是,臣到達北邊之後,會和將聖上的話,轉達給李將軍。”


    隻是說完這一句話,本來打算不多說的方孝孺,還是忍不住開口:“聖上,臣請聖上保證,無論如何,不要趁著臣不在神都的時候,對東邊動兵!”


    簾子之後。


    女帝心裏歎了口氣。


    東邊,朕沒那個打算。


    你們這些人,又哪知道朕為什麽要讓李藥師迴京?


    “朕答應你。”


    女帝揉了揉眉心,語氣有些反感:“等你迴來,朕再對東邊動兵。”


    “聖上!”


    “行了,別一驚一乍的。”


    女帝又吃了個餃子,含糊不清的訓斥:“朕封你上柱國,不是為了聽你大唿小叫。”


    “東邊的事情,朕要做,自然會和文閣商量,你先管好北邊的事情。”


    聽她這麽說,方孝孺終於鬆了一口氣。


    說完了這件事情,又說了幾句閑話,女帝話鋒一轉:“之前朕與高昌議定。”


    “草原之地,大涼可前去放牧。”


    “這件事情的人選,你覺得選派何人?”


    方孝孺沒有多想,直接說道:“嚴立本。”


    “高昌農事,本就有嚴立本和唐燦議定。議和之時,嚴立本也曾參加。”


    “此事由他來做,最合適不過。”


    “不妥。”女帝直接否定:“嚴立本朕另有安排,像個別的人。”


    別的人……


    放牧這種事情,絕對是小事一樁。


    但是難就難在這個牧場就是高昌的草原。


    所以若是以往那樣從軍方的軍馬場挑人,實在難以保證其人不和高昌其衝突。


    可是若選文官,第一不會養馬、放牧,第二又怕落了下風。


    為難之際,高元一嘴角扯動,忽然怪笑一聲,滿臉肥肉都跟著顫抖:“聖上,臣有個大膽的想法。”


    “說說看。”


    “唐燦。”高元一非常開心,笑眯眯的說道:“聖上不妨讓人跟唐燦說一聲,要是不去草場放牧養馬,就把當初賜給唐雎的文正換成野偽!”


    大涼諡號。


    華言無實曰誇,行事不公曰偽。


    這兩個字,絕對是惡諡中的惡諡。


    對了費了很大的力氣才給親爹贏得文正的唐燦而言,這絕對是不能接受的一件事情。


    別說唐燦,就連方孝孺,也無法接受!


    歸根結底,當初的唐雎,絕對當得起文正二字!


    隻是不等他開口,厚厚的帷帳後,就傳來女帝銀鈴一樣的笑聲:“甚好!此事就依梁王的建議。”


    “方孝孺,你去北邊的時候,把這事兒辦了。”


    “聖上!”


    方孝孺臉色難看:“如此行事,於理不合。”


    “唐燦判離大涼,朕本應將唐雎挫骨揚灰。”女帝冷冰冰的說道:“難道他唐燦做事,就合情合理?”


    “記住,告訴她,朕封他做圉官,主管高昌草原放牧、養馬!”


    話到這個份上,方孝孺也不好再說別的,隻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當然。


    這種事兒不可能光明正大的下詔,隻是方孝孺要自己想辦法說服唐燦。


    與此同時。


    高昌王都,唐燦依舊很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禦史,開局痛斥女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吞雲吐霧老臘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吞雲吐霧老臘肉並收藏我是禦史,開局痛斥女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