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高昌的奇怪傳統
我是禦史,開局痛斥女帝 作者:吞雲吐霧老臘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閉嘴,老子讓你們說話了嗎?”
隆慶開口,其他人馬上閉嘴。
畢竟,不閉嘴的話,那就是打到閉嘴。
對於簡單粗暴的隆慶,他的手下,都是近乎於本能的畏懼。
隆慶目光冷冷的掃過眾人,見手下都是老老實實的低頭,不敢與之對視,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冷聲開口:“事情,該做還是要做。”
一聽這話,在場諸人,全都鬆了一口氣。
正想著拍個馬屁,隆慶又接著說道:“但是大王的麵子不能不給。”
“今後做事兒,都手腳麻利點。”
“要是有誰被捉住了,自己想辦法。”
眾人紛紛點頭,連聲答應。
隻是在幾個手下離開之後,隆慶卻是冷笑了一聲,目光變得陰鷙了不少。
……
入夜。
唐燦和高銀柳在帳篷裏相對而坐。
唐燦在看書,高銀柳在修煉,
隻是等到夜半,高銀柳耳朵動了動,輕聲說道:“公子,有人來了。”
說完,也不等唐燦開口,直接起身,站在營帳門口。
俄頃,賬外傳來聲音:“唐禦史,睡了嗎,我是安旭啊。”
安旭,算是唐燦在高昌的眼線。
其父是高昌人,曾是隆慶帳下的小兵,其母是隆慶帶人從大涼擄劫來的村婦。
生下他的時候,難產死了。
好在他命大,倒是平安長大。
幾年前運氣好,被一個高昌商人看重,跟著一塊跑前跑後,打雜做夥計,日子過的倒是不錯。
前些天唐燦開窯燒磚,他也是過來湊熱鬧。
因為手腳勤快,還算精明,倒是在唐燦的麵前混了個臉熟。
“銀柳,讓他進來吧。”唐燦輕聲吩咐一聲,高銀柳自然讓開門口,將安旭讓了就進來。
賊眉鼠眼的安旭,一看到唐燦,馬上規矩了許多。
當然,也有可能是被高銀柳冷漠的氣息嚇到了。
“唐禦史,您讓小人盯著的事兒,出事兒了。”
唐燦瞳孔微縮。
之前他就擔心燕然奴的事情沒有那麽容易了解,特地讓安旭盯著。
沒想到,這麽快就有動靜了。
“幾個人?”
安旭麵露難色,拇指和食指搓了搓:“唐禦史,您看……”
唐燦微微一笑,不以為意,直接從懷裏摸出幾顆銅錢,輕輕疊在桌子上。
銅錢的聲音,清脆悅耳。
安旭頓時眉開眼笑:“七個人,都是隆大爺手底下的人抓的。”
“這會兒估摸著已經離開了王都,往黨項沙漠去了。”
“好,去吧。”
唐燦擺了擺手打發走了安旭。
眯起眼睛,沉思片刻:“銀柳,你去一趟吧,除了燕然奴,全都殺了。”
高銀柳不由得一怔,有些詫異的看了唐燦一眼。
唐燦揉著眉心,沒有過多的解釋他對販賣燕然奴的反感,隻是輕聲說道:“放心,我在這裏,沒有人能對我怎麽樣。”
“好。”
高銀柳沉默片刻,答應一聲。
身形一閃而逝。
唐燦眉頭依舊緊鎖。
殺的了一時,殺不了一世。
終歸,都是高昌人,死了對高昌而言也是損失。
這件事情,還是要想辦法解決才是。
究其根本,隆慶做這件事情,一來掙錢,二來買人,幫助高昌繁衍生息。
不管手段如何,出發點總是好的。
眼下賺錢的事情,唐燦並沒有什麽特別好的辦法。
畢竟,高昌物產,基本上就是些珠寶玉器。
這種東西,說貴就貴,說不值錢也不值錢。
至於人口的事情……更是難辦。
誰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人來。
等等……
唐燦腦袋裏靈光一現。
他還真的能憑空變出人來!
鎮北軍那麽多的人,總不會是擺設啊!
畢竟,鎮北軍的軍鎮之中,男女老幼,數十萬……
當然,這事兒卻不能去搶。
他的想法,永遠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高昌人口增長緩慢,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高昌女子,在生孩子的過程中,死亡率高的驚人!
唐燦不是婦科大夫,鎮北軍大營也沒有婦科大夫。
但是,鎮北軍大營之中,經驗豐富的接生婆,倒是有不少。
如果有她們的幫助,問題最起碼就解決了一半。
翌日天明,唐燦照舊趕赴拓跋的王帳。
一見麵,要說還沒說,拓跋就皺著眉頭,低聲說道:“高銀柳昨晚去哪了?”
“去做了點事情。”唐燦隨口說了一句,話鋒一轉:“不重要,我想和大王商量一件事情。”
拓跋搖了搖頭,賭氣似的說道:“殺人不重要,什麽事情重要?”
“救人!”
嗯?
救人?
拓跋怔了一下,到了嘴邊的嗬斥,也變成了疑惑:“救什麽人?”
“產婦。”
唐燦一臉認真:“我今天早上特地找人問了一下,高昌女子,生產之後,死亡者逾七成。”
“若是從大涼征集接生婆,可能就會很大程度上的緩解這個問題。”
這件事情,事實上拓跋也並非沒有想過。
但是事關高昌傳統,這件事情卻沒有那麽容易說通高昌男子。
簡單的說,高昌人認為,產子是很神聖的一件事情,是上天的恩賜。
產婦在產子的過程中,是在和上天溝通。
任何人在旁邊照料,都會影響到產婦和上天的聯係。
這樣的話,生出來的孩子,就不會被高昌國的神明賜福。
得不到賜福的孩子,不配成為高昌的戰士。
故而……
高昌產婦,生產之際,從來都是自己孤身一人。
產後,若是能夠自己抱著孩子,走出帳篷,更是會被認為是英雄!
孩子,也能夠因此在幼年,就得到諸多的好處。
像童明德,當年就是因為這樣,備受喜愛,同齡人根本都不知道有字的時候,他就能夠讀書、識字,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這個傳統,根深蒂固。
說迷信也好,瘋狂也罷。
高昌的傳統,就是如此。
唐燦嚐試著說服拓跋,但是拓跋卻一口咬定:“別的事情好說,這件事情,沒得商量。”
“以後要是你生孩子,也是孤身一人,孩子死了,你也死了,又怎麽樣?”
“而且,若是沒有人管,母子雙亡,又當如何?”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接生婆,可以活下多少女子?”
隆慶開口,其他人馬上閉嘴。
畢竟,不閉嘴的話,那就是打到閉嘴。
對於簡單粗暴的隆慶,他的手下,都是近乎於本能的畏懼。
隆慶目光冷冷的掃過眾人,見手下都是老老實實的低頭,不敢與之對視,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冷聲開口:“事情,該做還是要做。”
一聽這話,在場諸人,全都鬆了一口氣。
正想著拍個馬屁,隆慶又接著說道:“但是大王的麵子不能不給。”
“今後做事兒,都手腳麻利點。”
“要是有誰被捉住了,自己想辦法。”
眾人紛紛點頭,連聲答應。
隻是在幾個手下離開之後,隆慶卻是冷笑了一聲,目光變得陰鷙了不少。
……
入夜。
唐燦和高銀柳在帳篷裏相對而坐。
唐燦在看書,高銀柳在修煉,
隻是等到夜半,高銀柳耳朵動了動,輕聲說道:“公子,有人來了。”
說完,也不等唐燦開口,直接起身,站在營帳門口。
俄頃,賬外傳來聲音:“唐禦史,睡了嗎,我是安旭啊。”
安旭,算是唐燦在高昌的眼線。
其父是高昌人,曾是隆慶帳下的小兵,其母是隆慶帶人從大涼擄劫來的村婦。
生下他的時候,難產死了。
好在他命大,倒是平安長大。
幾年前運氣好,被一個高昌商人看重,跟著一塊跑前跑後,打雜做夥計,日子過的倒是不錯。
前些天唐燦開窯燒磚,他也是過來湊熱鬧。
因為手腳勤快,還算精明,倒是在唐燦的麵前混了個臉熟。
“銀柳,讓他進來吧。”唐燦輕聲吩咐一聲,高銀柳自然讓開門口,將安旭讓了就進來。
賊眉鼠眼的安旭,一看到唐燦,馬上規矩了許多。
當然,也有可能是被高銀柳冷漠的氣息嚇到了。
“唐禦史,您讓小人盯著的事兒,出事兒了。”
唐燦瞳孔微縮。
之前他就擔心燕然奴的事情沒有那麽容易了解,特地讓安旭盯著。
沒想到,這麽快就有動靜了。
“幾個人?”
安旭麵露難色,拇指和食指搓了搓:“唐禦史,您看……”
唐燦微微一笑,不以為意,直接從懷裏摸出幾顆銅錢,輕輕疊在桌子上。
銅錢的聲音,清脆悅耳。
安旭頓時眉開眼笑:“七個人,都是隆大爺手底下的人抓的。”
“這會兒估摸著已經離開了王都,往黨項沙漠去了。”
“好,去吧。”
唐燦擺了擺手打發走了安旭。
眯起眼睛,沉思片刻:“銀柳,你去一趟吧,除了燕然奴,全都殺了。”
高銀柳不由得一怔,有些詫異的看了唐燦一眼。
唐燦揉著眉心,沒有過多的解釋他對販賣燕然奴的反感,隻是輕聲說道:“放心,我在這裏,沒有人能對我怎麽樣。”
“好。”
高銀柳沉默片刻,答應一聲。
身形一閃而逝。
唐燦眉頭依舊緊鎖。
殺的了一時,殺不了一世。
終歸,都是高昌人,死了對高昌而言也是損失。
這件事情,還是要想辦法解決才是。
究其根本,隆慶做這件事情,一來掙錢,二來買人,幫助高昌繁衍生息。
不管手段如何,出發點總是好的。
眼下賺錢的事情,唐燦並沒有什麽特別好的辦法。
畢竟,高昌物產,基本上就是些珠寶玉器。
這種東西,說貴就貴,說不值錢也不值錢。
至於人口的事情……更是難辦。
誰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人來。
等等……
唐燦腦袋裏靈光一現。
他還真的能憑空變出人來!
鎮北軍那麽多的人,總不會是擺設啊!
畢竟,鎮北軍的軍鎮之中,男女老幼,數十萬……
當然,這事兒卻不能去搶。
他的想法,永遠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高昌人口增長緩慢,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高昌女子,在生孩子的過程中,死亡率高的驚人!
唐燦不是婦科大夫,鎮北軍大營也沒有婦科大夫。
但是,鎮北軍大營之中,經驗豐富的接生婆,倒是有不少。
如果有她們的幫助,問題最起碼就解決了一半。
翌日天明,唐燦照舊趕赴拓跋的王帳。
一見麵,要說還沒說,拓跋就皺著眉頭,低聲說道:“高銀柳昨晚去哪了?”
“去做了點事情。”唐燦隨口說了一句,話鋒一轉:“不重要,我想和大王商量一件事情。”
拓跋搖了搖頭,賭氣似的說道:“殺人不重要,什麽事情重要?”
“救人!”
嗯?
救人?
拓跋怔了一下,到了嘴邊的嗬斥,也變成了疑惑:“救什麽人?”
“產婦。”
唐燦一臉認真:“我今天早上特地找人問了一下,高昌女子,生產之後,死亡者逾七成。”
“若是從大涼征集接生婆,可能就會很大程度上的緩解這個問題。”
這件事情,事實上拓跋也並非沒有想過。
但是事關高昌傳統,這件事情卻沒有那麽容易說通高昌男子。
簡單的說,高昌人認為,產子是很神聖的一件事情,是上天的恩賜。
產婦在產子的過程中,是在和上天溝通。
任何人在旁邊照料,都會影響到產婦和上天的聯係。
這樣的話,生出來的孩子,就不會被高昌國的神明賜福。
得不到賜福的孩子,不配成為高昌的戰士。
故而……
高昌產婦,生產之際,從來都是自己孤身一人。
產後,若是能夠自己抱著孩子,走出帳篷,更是會被認為是英雄!
孩子,也能夠因此在幼年,就得到諸多的好處。
像童明德,當年就是因為這樣,備受喜愛,同齡人根本都不知道有字的時候,他就能夠讀書、識字,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這個傳統,根深蒂固。
說迷信也好,瘋狂也罷。
高昌的傳統,就是如此。
唐燦嚐試著說服拓跋,但是拓跋卻一口咬定:“別的事情好說,這件事情,沒得商量。”
“以後要是你生孩子,也是孤身一人,孩子死了,你也死了,又怎麽樣?”
“而且,若是沒有人管,母子雙亡,又當如何?”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接生婆,可以活下多少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