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獨特的勸諫方式
我是禦史,開局痛斥女帝 作者:吞雲吐霧老臘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這是謀反!作亂!”隆慶冷著臉,死死的盯著唐燦。
不禁是他有些無法接受。
就連拓跋,也是一陣頭大。
怎麽想,也想不到。
這麽幾天的功夫,唐燦就能一把火,燒了王庭的營帳!
如果不是運氣好,這兩天草原上的風不大。
估摸著,不是火燒連營,也差不多了。
而且,唐燦不僅沒有慌亂,反而在燒毀的帳篷之中,穩坐釣魚台,勸說她放棄營帳,轉而修建磚宮殿。
不得不說,這一幕,與大涼截然不同。
在大涼的時候,女帝無時無刻不想修行宮。那時候的唐燦、高元一、謝安石三人則是合力避免……
“高昌沒有那麽多錢!”拓跋揉著太陽穴,心中一陣哭笑不得:“再說了,王庭的營帳,與房子沒有太大的區別。遮風避雨,冬暖夏涼,有何不妥?”
“而且,你的營帳,孤特地讓人按照大涼的生活習慣進行布置,有何不妥?”
唐燦搖了搖頭:“畫虎不成反類犬。”
“你大膽!”隆慶臉色驟變,似乎下一刻就要命令手下齊射,將唐燦變成刺蝟。
隻不過……高銀柳就站在拓跋的身邊,手中長劍閃著寒芒,令在場之人投鼠忌器!
唐燦也沒有轉頭去看隆慶,隻是繼續說道:“營帳終是營帳,一把火燒了,隻是小事。”
“最關鍵的,營帳……能走。”
“中原大地,傳承何止千年?千百年來,戰亂不斷。”
“為何沒有一個王朝,選擇逃跑?”
“其中又一個原因,房子在那裏,土地在那裏,傳承在那裏,根,在那裏。”
“不紮根,隻是浮萍。”
“高昌若想發展,必須紮根!”
“就在這裏,真正建城!”
望著唐燦的灼灼目光,拓跋陷入了沉思。
不可否認,唐燦的說法,令她心動。
“若是邊關失守又如何?”一旁的隆慶,忍不住脫口而出。
唐燦轉頭看了他一眼,冷冷的說道:“你的話,剛好證明了我的擔憂。”
“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
“死戰!”
“中原大地,曆來死戰!何時懼過!”
“李藥師帶著久疏戰陣的老爺兵都敢在龍潭穀前卸甲,你要跟我說高昌鐵騎,打不過就想跑?”
“胡言亂語!”隆慶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喝道:“高昌鐵騎何時懼過!一直以來,高昌鐵騎都是來去如風!這是草原的規矩!”
拓跋也跟著皺眉說道:“草原不比中原,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文化,都是截然不同。適合中原的,未必適合草原。”
“總要試試。”唐燦微微搖頭,接著說道:“千百年前,難道中原就不是荒原?”
“甚至幾千年前,中原一樣茹毛飲血。”
“那時候,草原上甚至沒有人生活。”
“可是現在呢?高昌百姓數萬,中原更是數千萬之眾。”
唐燦深吸了一口氣,正色說道:“這幾日,我在王都行走。高昌百姓,生活甚苦!”
“每餐蔬菜甚少,僅能依靠粗茶去病、解膩、助消化。”
“不飲茶,多困於病。”
“可是,你們想沒想,如果高昌建城,自己耕種,又是什麽樣子?”
此時。
就連隆慶,都有些心動,脫口而出:“草原如何種菜?高昌百姓,也不通農事。”
“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唐燦輕聲說道:“隻要開始嚐試,總是有機會成功。草原怎麽樣?能長草,就不能種菜了?”
“我這幾天問過很多人,高昌氣候,與大涼相差不大。每年二月到十月,晝夜溫差不大,雨水充沛,為何不能種菜?”
拓跋有些動容,低下頭,仔細盤算。
曾幾何時,她也想過要種菜的事情。隻是後來,因為草原連年與鎮北軍作戰,種菜完全隻是一個奢望。
但是如今,情況確實不同。
高昌像大涼納貢稱臣,至少短時間內,高昌不動刀兵,應該無礙。
俄頃,拓跋終於下定決心,抬起頭,眼睛明亮:“你會蓋房子嗎?”
唿……
唐燦終於鬆了一口氣。
在原本的預想中,他還以為這件事情要上演幾次,多燒幾個帳篷才能成功。
沒想到,今天一次就說動了拓跋。
就連隆慶,也隻是嘴巴動了動,沒有接著反駁。
可以說,大獲成功!
當然,蓋房子的事情,唐燦不會。
但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
高昌也不是沒有中原人士,其中也有些是工匠。
隻是草原之中沒有樹木,令他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對此,唐燦自然有他的辦法。
就是,燒磚!
土法燒磚,其實並不複雜。
其中最主要的東西,隻有兩樣:黏土、磚窯。
與之前在大涼的做法一樣,唐燦負責出主意,至於實踐的事情,自有南樞密院來想辦法。
有了拓跋的支持,樞密院自然上下齊心,開始嚐試。
短短幾日,雖然黏土沒有找到,卻也嚐試著通過黃土燒磚。
此外,具有試驗性質的磚窯,也在王庭之外,順利搭建。
這樣的進度,令唐燦有些欣喜。
如果一切順利。可能要不了多久高昌王城,就會變成令大涼震驚的地方。
與此同時。
女帝帶著高元一等人,已然離開神都,趕赴西北。
這一日,正在秦府休息。
高元一邁步一臉笑意,輕聲說道:“山房查到了消息。”
“數日之前,陝州有一個販酒的商隊,其中有一個夥計,就叫唐燦。”
女帝不置可否。
良久,才輕啟朱唇:“知道了。”
不過,在高元一告退之際,她再次開口:“讓山房把人找來,讓他們看看畫像,是不是同一個人。”
“是。”高元一笑嗬嗬的答應一聲,挪動圓潤的身軀擠出房間,隨口吩咐幾句。
一切安排妥當,他也沒有走遠,就在院子裏隨意的坐著,手中拿著陝州特產青蘭酒,輕輕抿了一口,喃喃自語:“說起來,你和這青蘭酒,倒是有些像……”
房間裏。
女帝緩緩抬起頭,望著天花板,秀眉微蹙,不知道想到了什麽。
好半晌,才輕聲開口:“朕不介意再殺你一次。”
不禁是他有些無法接受。
就連拓跋,也是一陣頭大。
怎麽想,也想不到。
這麽幾天的功夫,唐燦就能一把火,燒了王庭的營帳!
如果不是運氣好,這兩天草原上的風不大。
估摸著,不是火燒連營,也差不多了。
而且,唐燦不僅沒有慌亂,反而在燒毀的帳篷之中,穩坐釣魚台,勸說她放棄營帳,轉而修建磚宮殿。
不得不說,這一幕,與大涼截然不同。
在大涼的時候,女帝無時無刻不想修行宮。那時候的唐燦、高元一、謝安石三人則是合力避免……
“高昌沒有那麽多錢!”拓跋揉著太陽穴,心中一陣哭笑不得:“再說了,王庭的營帳,與房子沒有太大的區別。遮風避雨,冬暖夏涼,有何不妥?”
“而且,你的營帳,孤特地讓人按照大涼的生活習慣進行布置,有何不妥?”
唐燦搖了搖頭:“畫虎不成反類犬。”
“你大膽!”隆慶臉色驟變,似乎下一刻就要命令手下齊射,將唐燦變成刺蝟。
隻不過……高銀柳就站在拓跋的身邊,手中長劍閃著寒芒,令在場之人投鼠忌器!
唐燦也沒有轉頭去看隆慶,隻是繼續說道:“營帳終是營帳,一把火燒了,隻是小事。”
“最關鍵的,營帳……能走。”
“中原大地,傳承何止千年?千百年來,戰亂不斷。”
“為何沒有一個王朝,選擇逃跑?”
“其中又一個原因,房子在那裏,土地在那裏,傳承在那裏,根,在那裏。”
“不紮根,隻是浮萍。”
“高昌若想發展,必須紮根!”
“就在這裏,真正建城!”
望著唐燦的灼灼目光,拓跋陷入了沉思。
不可否認,唐燦的說法,令她心動。
“若是邊關失守又如何?”一旁的隆慶,忍不住脫口而出。
唐燦轉頭看了他一眼,冷冷的說道:“你的話,剛好證明了我的擔憂。”
“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
“死戰!”
“中原大地,曆來死戰!何時懼過!”
“李藥師帶著久疏戰陣的老爺兵都敢在龍潭穀前卸甲,你要跟我說高昌鐵騎,打不過就想跑?”
“胡言亂語!”隆慶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喝道:“高昌鐵騎何時懼過!一直以來,高昌鐵騎都是來去如風!這是草原的規矩!”
拓跋也跟著皺眉說道:“草原不比中原,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文化,都是截然不同。適合中原的,未必適合草原。”
“總要試試。”唐燦微微搖頭,接著說道:“千百年前,難道中原就不是荒原?”
“甚至幾千年前,中原一樣茹毛飲血。”
“那時候,草原上甚至沒有人生活。”
“可是現在呢?高昌百姓數萬,中原更是數千萬之眾。”
唐燦深吸了一口氣,正色說道:“這幾日,我在王都行走。高昌百姓,生活甚苦!”
“每餐蔬菜甚少,僅能依靠粗茶去病、解膩、助消化。”
“不飲茶,多困於病。”
“可是,你們想沒想,如果高昌建城,自己耕種,又是什麽樣子?”
此時。
就連隆慶,都有些心動,脫口而出:“草原如何種菜?高昌百姓,也不通農事。”
“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唐燦輕聲說道:“隻要開始嚐試,總是有機會成功。草原怎麽樣?能長草,就不能種菜了?”
“我這幾天問過很多人,高昌氣候,與大涼相差不大。每年二月到十月,晝夜溫差不大,雨水充沛,為何不能種菜?”
拓跋有些動容,低下頭,仔細盤算。
曾幾何時,她也想過要種菜的事情。隻是後來,因為草原連年與鎮北軍作戰,種菜完全隻是一個奢望。
但是如今,情況確實不同。
高昌像大涼納貢稱臣,至少短時間內,高昌不動刀兵,應該無礙。
俄頃,拓跋終於下定決心,抬起頭,眼睛明亮:“你會蓋房子嗎?”
唿……
唐燦終於鬆了一口氣。
在原本的預想中,他還以為這件事情要上演幾次,多燒幾個帳篷才能成功。
沒想到,今天一次就說動了拓跋。
就連隆慶,也隻是嘴巴動了動,沒有接著反駁。
可以說,大獲成功!
當然,蓋房子的事情,唐燦不會。
但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
高昌也不是沒有中原人士,其中也有些是工匠。
隻是草原之中沒有樹木,令他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對此,唐燦自然有他的辦法。
就是,燒磚!
土法燒磚,其實並不複雜。
其中最主要的東西,隻有兩樣:黏土、磚窯。
與之前在大涼的做法一樣,唐燦負責出主意,至於實踐的事情,自有南樞密院來想辦法。
有了拓跋的支持,樞密院自然上下齊心,開始嚐試。
短短幾日,雖然黏土沒有找到,卻也嚐試著通過黃土燒磚。
此外,具有試驗性質的磚窯,也在王庭之外,順利搭建。
這樣的進度,令唐燦有些欣喜。
如果一切順利。可能要不了多久高昌王城,就會變成令大涼震驚的地方。
與此同時。
女帝帶著高元一等人,已然離開神都,趕赴西北。
這一日,正在秦府休息。
高元一邁步一臉笑意,輕聲說道:“山房查到了消息。”
“數日之前,陝州有一個販酒的商隊,其中有一個夥計,就叫唐燦。”
女帝不置可否。
良久,才輕啟朱唇:“知道了。”
不過,在高元一告退之際,她再次開口:“讓山房把人找來,讓他們看看畫像,是不是同一個人。”
“是。”高元一笑嗬嗬的答應一聲,挪動圓潤的身軀擠出房間,隨口吩咐幾句。
一切安排妥當,他也沒有走遠,就在院子裏隨意的坐著,手中拿著陝州特產青蘭酒,輕輕抿了一口,喃喃自語:“說起來,你和這青蘭酒,倒是有些像……”
房間裏。
女帝緩緩抬起頭,望著天花板,秀眉微蹙,不知道想到了什麽。
好半晌,才輕聲開口:“朕不介意再殺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