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女帝匆忙迴宮,連夜召見高元一、謝安石等人。


    宮城內,一片肅殺之氣。


    宮外,安靜祥和。


    沒有人知道,他們究竟說了什麽。


    隻有極少數的人知道,百騎司連夜出城,不知去向。


    ……


    翌日。


    唐燦起床,伸了個懶腰,正想著練一練龍象功,就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接著,門外,高銀柳似乎在和來人說著什麽。


    “公子,女帝傳召,讓你去上朝……”


    “不去。”


    唐燦一口迴絕。


    昨天晚上,女帝出宮遊玩的舉動,令他非常反感。


    現如今,他對朝政沒有什麽太大的興趣。


    與之相比,小書袋的天書和龍象功,更讓他覺得有意思……


    與此同時。


    朝堂上。


    女帝高坐皇位,神情肅穆。


    “昨夜西北有變。”


    “高昌三千鐵騎,出現在朔方以西。現就駐紮在朔方五裏之外。”


    什麽!


    在場諸人一聽,神色驟變!


    朔方以西,代表著高昌鐵騎已經越過了鎮北軍,進入大涼腹地!


    朔方,雖是大城,可是大涼近年除了邊境,各城之中,並無重兵,隻有寥寥數百人,以防山賊匪患。


    不僅如此。


    三千高昌鐵騎,可以說已經如入無人之境。


    他們想的話,甚至可以直接進攻大涼神都。


    畢竟,沿途不過百裏,守軍不過幾千老弱病殘……


    難道說,鎮北軍出事兒!


    還是說鎮北軍叛了?


    一時間,文武百官,想了許多。


    而每一個想法,都是壞消息,都令他們完全無法淡定。


    “高昌使臣,也於昨夜抵達神都。”


    女帝開口,令群臣再度心驚,頭皮發麻。


    從她短短的幾句話之中,百官已經得出一個結論。


    高昌這一次,是有備而來!


    而且,準備十分充分!


    “聖上,鎮北軍絕不會叛!”


    一直在神都索取軍費,尚未返迴的鎮北軍將領沉悶的聲音,打破寧靜。


    一句話。


    仿佛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如果不是鎮北軍出現變故,高昌軍怎麽可能出現在朔方!”


    “早知道鎮北軍不如安南軍!”


    “聖上,臣將願領兵出征!”


    “鎮北軍鎮守北地多年,不會叛國,此高昌國詭計!”


    “聖上,千萬不要上當啊!”


    “鎮北軍數萬將士……”


    女帝看著他們的表現,微微搖頭,心中歎息一聲。


    明明她說了高昌使臣,這些人,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及。


    心裏想著,還是鎮北軍是不是叛亂。


    文臣武將,如此不和……


    “夠了!”


    女帝清冷的聲音響起,目光落在謝安石的身上:“謝安石,你意向如何?”


    昨夜,謝安石和女帝連夜商議,其實也沒有商量出一個結果。


    此時女帝再次開口,他依舊堅持昨夜的意見:“聖上,無論如何,應傳召使團。另外,命人去鎮北軍打探消息。”


    高元一緊隨其後:“臣以為,高昌此舉,與宣戰無異,當出兵討伐!”


    “若鎮北軍不足,當另調精兵!”


    “我大涼,豈容他人欺辱!”


    這一幕,和昨天夜裏的甘露殿發生的何其相似。


    兩邊,都有理。


    但是……


    想到戰事可能引起的其他變故,女帝沉吟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來人,去鴻臚寺,傳召使團。”


    在使團抵達之前,唐燦打著哈欠,懶洋洋的走進了神龍殿,在角落中隨意的站著。


    女帝看到,心中一鬆。


    畢竟,唐燦雖然經常罵他,但是看待問題的角度,總是和眾人不同。


    每每語出驚人,可以用最簡單的辦法,直接解決問題。


    很快。


    高昌使團在鴻臚寺禮官的帶領下,走入神龍殿。


    唐燦在人群中,眼睛一亮。


    這個高昌國,不錯啊!


    來的三十餘人,全是俊男美女!


    身姿高挑,金發碧眼!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平時牛奶、木瓜吃得多,身材凹凸有致。


    再加上剪裁非常得體的長裙,富有異域風情……


    俄頃。


    使團眾人在大殿中站定,拱手作揖之後,為首一名女子輕聲說道:“高昌國公主拓跋氏,見過皇帝。”


    聲音清脆,若銅鈴悅耳。


    雖然口音稍顯蹩腳,但是不影響唐燦對她的好印象。


    “公主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高昌公主展顏一笑,輕聲說道:“皇帝誤會了,我等並非因為國事,而是為家事而來。”


    家事?


    女帝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其他人,亦是不接受這個聽起來非常沒有誠意的解釋。


    高元一,則是臉色微變,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他早早就聽人說過,高昌國王非常垂涎女帝元殤。


    難道說……


    朝堂,鴉雀無聲,氣氛也因為女帝的臉色,變得有些壓抑。


    “撲哧~”


    高昌公主忽然輕笑一聲,笑吟吟的說道:“皇帝莫要誤會。”


    “拓跋今次來訪,是真的為家事而來。”


    “高昌王儲,在大涼多年,拓跋今次來,就是為了接王儲迴國。”


    嘛玩意兒?


    高昌王儲在大涼?在神都?


    這個事情……怎麽可能!


    高元一心中一凜,隨即對一旁的手下使眼色,讓他們趕緊去查!


    上官婉兒,亦是調動蛛網!


    這種事情,實在是令人毛骨悚然!


    皇位上,女帝不動聲色,但是心中,亦是震驚不已!


    “高昌王儲在大涼,你以為朕會讓他活著迴去嗎?”


    女帝聲音冰冷:“高昌屢屢進犯大涼,難道你高昌國忘了?”


    “不敢。”高昌公主再次拱手作揖,行禮過後,一臉歉意:“拓跋今次來,也是代表父王向皇帝表達歉意。”


    “隻要皇帝答應拓跋可將王儲帶迴高昌,高昌願讓出北地十六州,沙坨以南,全都歸於大涼。”


    “雲、夷兩地,高昌亦願拱手相讓。”


    “另,為了表達歉意,高昌願賠款三千萬兩白銀,明年起,每年一百萬兩!”


    “此外,高昌在朔方外三千鐵騎,悉數歸降大涼!皇帝可以悉數斬殺,以消心頭恨意!”


    割地,賠款,還送上三千顆人頭。


    高昌公主口中說出的一番話,令大涼朝堂諸公,全都呆住了。


    女帝心中,同樣震驚不已。


    如果高昌公主所言非虛。


    那麽對她而言,對大涼而言,都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此事,朕需要時間考慮。”


    “理當如此。”


    高昌公主再次行禮,帶著使團眾人,告退離開。


    ……


    俄頃。


    朝堂,炸了。


    一眾百官,歡欣鼓舞,一個個大唿小叫,這是外交的勝利,這是大涼的勝利,這是女帝的勝利。


    至於鎮北軍是否反叛,已經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就連那三千鐵騎怎麽會跑到朔方,他們也不在意。


    然而,他們似乎又忘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高昌公主始終不曾提及的王儲,究竟是誰。


    他在大涼,究竟做了什麽。


    高昌,又為什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大張旗鼓的來迎接王儲迴國?


    為什麽,不選擇悄悄摸摸的帶走?


    這一係列的疑問,盤亙在女帝的心頭,令她更是費解!


    “嗬,嗬!”


    高元一,陰陽怪氣的


    幹笑兩聲,打斷了眾人的吵鬧,笑眯眯的說道:“聖上,不良人在神都搜索,暫時沒有關於王儲的消息。”


    “但是,臣以為,無論如何,不能讓高昌王儲迴國!”


    “而且,應該留住使團!或者……一個不留!”


    “兩國開戰,尚且不斬來使,梁王此舉,無異於宣戰!”有文官開口反駁。


    “蠢貨!”


    武將直接開啟罵戰模式。


    “高昌蠻子能入朔方,已經宣戰!”


    “你懂個屁!”


    “高昌此舉,乃先禮後兵!”


    “臣將以為,當兵發朔方!”


    “定是鎮北軍叛亂,不然高昌蠻子怎麽可能越過北地!”


    “你……你……你個粗人,懂什麽!”


    “高昌公主都說了,那三千人,是為了送給聖上消氣的!”


    “而且,年年納貢百萬,這是何等的幸事!”


    “那你說,為什麽他們要這麽光明正大的來接王儲?”


    “那還不簡單,王者,豈能藏頭露尾!定是高昌王國想要高調的將王儲接迴去,安撫高昌百姓!”


    “告訴他們,高昌王儲在大涼學習禮法,迴去之後,能讓高昌和大涼一樣昌盛!”


    “此,不過蠻夷的向往罷了!”


    “我大涼上國……”


    文官們,越說越得意,直接將高昌認定為未開化之地。


    言語間,滿是高傲的鄙夷。


    自大……盲目……坐井觀天者,不在少數!


    “閉嘴!”


    謝安石終於忍不住開口,喝住眾人之後,深吸了一口氣,正色說道:“聖上,臣以為,此事太過蹊蹺!”


    “梁王所言極是,應該即刻囚禁高昌使團,決不許王儲離開!”


    “至於朔方……”


    “鎮北軍不能動,朔方,唯有……死戰!”


    “謝安石,你想沒想過,朔方以南,一片平原,數萬手無寸鐵的百姓!”哪怕文官,也不讚成謝安石的建議。


    但是不可否認,謝安石的說法,是最正確。


    鎮北軍守著北境,本就捉襟見肘,如果再抽調兵力迴頭對付那些突然出現的高昌鐵騎,北境難免出現缺口。


    倘若,這就是高昌的謀劃,北境很可能出現極大的變故!


    而今,似乎隻有以血肉之軀,築長城……


    女帝眉頭緊鎖,心有些亂。


    如果不是她當初為了修建行宮,壓縮軍費,致使各道無兵,眼下也不會麵臨如此困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禦史,開局痛斥女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吞雲吐霧老臘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吞雲吐霧老臘肉並收藏我是禦史,開局痛斥女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