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韜被刺殺於學堂之中,他的一聲可謂平凡。


    相比較於曆史上他如今更加的寂寂無名,建安九年,他是第一批被郭圖說動,選擇離開學堂也不加入仕途的人。


    當初他的成績在冠軍學堂可為一流,能夠勝過他的寥寥無幾。


    蔡邕對其評價,允文允武,聰慧異常,有大略在胸,有良謀在腹,內可治理一方,外或可為將。


    雖無頂尖之才,卻有中庸之道。


    那個時候,石韜可以去出鎮荊州主簿,甚至有希望在兩年之內外放縣令,五年之內升任太守。


    可石韜沒有這麽選擇,他選擇了進入蜀中,選擇了前往南中。


    他見到了那南中懵懂無知的蠻夷之輩,看著他們好勇鬥狠之下還有諸如班洪之地這種重信輕利之人的存在。


    隻可惜語言不通,習性不同,沒有完整的教導,讓他們和大漢之民成為了水火不容的兩個勢力。


    他遊曆蜀中各地,進入了巴郡拜訪過劉封,同樣也經過劉封的引薦,拜訪了巴郡隱居的臥虎公。


    並且在他的引導下,他代替劉封走訪了當年蜀中的諸多老人,也知道這些老人曾經在蜀中做了什麽又為何受到川蜀之人的愛戴。


    他們說到底,就是教化二字罷了。


    無論是那五鬥米教還是那景公等人,都隻不過是教化二字,川蜀之人崇尚巫蠱,信天信命卻唯獨不信自己。


    他們生死全憑運氣,是這些人一個村子一個村子走出來的,一座山一座山訪出來的。


    川蜀多隱士,卻隻有這些人願意為了這一地百姓而努力,所以石韜拒絕了眾人的挽留。


    最終選擇留在了南中。


    他教導過南中的蠻夷,支援過巴郡之中的巴賨,最後定居在了武陵的群山之中。


    一間簡陋的茅草屋,這一待就是十年,石韜從醫術上學習治病救人的手段,從冠軍學堂借來墨家的諸多典籍。


    從農家那裏從新學習如何耕種,如何在山中耕種。


    他教導武陵之蠻夷如何識文斷字,如何打井耕田,如何打造器皿,如何更好生活。


    人心總歸是肉長的,這些事情,終歸還是能夠打動蠻人。


    慢慢的武陵之地的蠻夷接受了石韜,也接受了大漢,就和天下各地的先生們一樣,他們明明有著更好的未來。


    去進入山中村落,進入貧困之家,將教化之事傳遍四方。


    直到今日,他被殺死在自己的院落之中。


    鮮血在他的身下匯聚成了一個小小的血泊,血腥味引動了鳥雀飛舞,第二日武陵蠻中的孩童再次前來拜會的時候,看到這一幕他們呆愣的不知所措。


    這一日武陵暴動,數萬名武陵蠻再次出山,他們這一次不是去攻打城池,劫掠糧秣。


    他們就隻做一件事情。


    “誰殺了我們的先生,血債血償!”


    武陵蠻的暴動立刻被傳向了襄陽,而諸葛孔明也知道了石韜的死訊,當他知道石韜是被人刺殺的時候,他就明白了曹丕和孫權在謀劃什麽。


    “這是要絕戶斷根!”


    諸葛孔明直接給了這件事情一個定位,同時一旁的楊儀有些覺得自家使君過於緊張了。


    “使君,如今石韜先生被刺殺身亡,這件事情確實是讓我等始料未及也頗為可惜。


    可說到底元廣不過是教書先生罷了,並無官職在身,也無甚地位。


    這種....這種事情傷不到我等根基,使君是否有些過於緊張了?”


    “公威可知為何那曹氏和孫權這般費力的聯手,從而隻是刺殺元廣?”


    “額...還望使君見諒。”楊儀想了想還是準備實話實說,“其實某家甚至並不覺得這件事情是那曹氏和孫權合謀。


    更像是一場意外....


    元廣在武陵多年,雖然其威望頗高的,但是武陵蠻人之間向來不通教化,或許是他們自己賊喊捉賊也不一定。


    尤其是如今他們大舉出山,四處搜查,甚至可以說擾民無數。


    小人覺得甚至應該提防他們犯上作亂,請調大軍前往!”


    相比較於其他人,楊儀少年老成,心高氣傲,加上出身楊家一門三傑,他對於石韜他們這種舍棄仕途官位去教書的行為。


    其實都不是那麽的喜歡,或者說無法理解。


    當初雖然他未曾嘲諷這些人,但也不敢苟同...


    若是想要教書育人,他們大哥楊慮,那才是真的大儒,真正的大儒。


    對於楊儀的說法,諸葛孔明不置可否,當然也沒有反駁什麽,隻是看著那慢慢陰沉下來的天空歎息一聲。


    “看著吧,這件事情還沒有結束,刺殺還會繼續的。”


    “若是使君覺得這真的是那曹丕孫權的陰謀,那不如我等派出諸多兵馬,解決此事就是。”


    “解決不了,某家知道他們要做什麽,但是某家攔不住。”


    諸葛孔明說完之後立刻迴轉府衙之中,緊跟著數道命令就傳了出去。


    其一要黃祖文聘立刻出兵驅逐孫權水軍,同時讓魯山的黃忠攻打豫州境內,逼曹仁迴軍,也逼曹孟德結束這場亂戰。


    再之後他下令荊州各地郡縣全部擴建學堂,並邀請荊州諸多世家家主前來襄陽赴宴。


    甚至明目張膽的調撥兵馬進入各地,一副緊張的氣氛頓時興起。


    “傳令各村三老,嚴防陌生人進入其中,各個村落設立簡陋烽火,一有發現立刻點燃。


    調馮習張南鄧方鄧展四人,各自帶兵以前遊走荊州,聞烽火而動,四麵合圍。


    不用在乎城中,這一次那些人的目標是荊州三老和諸多學堂的先生。”


    諸葛孔明的行動已經十分的快了,而且也確實如他所料,在命令傳下去不久,各地刺殺之事就已經出現了。


    而目標,確實是一名名學堂先生,還有村落之中的三老。


    楊儀到現在哪怕不想相信也不得不信,這一次諸葛孔明是對的。


    “荊州隻是開始,也隻是在恐嚇罷了,這件事情他們不會持續太久。


    我主之所以能夠如此發展,無非是擺脫了世家豪族的鉗製,有足夠的學堂為臂助。


    諸多先生不斷的開枝散葉,用這種辦法將學識普及。


    這樣一來,雖然仕途之中絕大部分仍然是世家豪族之人,但是其已經做不到一言以蔽之。


    那麽禦史督郵等人的巡查也就不用擔心被官官相護。


    無需依靠酷吏而造成政治清明,這是良政。


    但如今正是關鍵時期,一旦我等學堂之事後繼乏力,那麽之前的先生迴歸朝堂,雖然一時間寒門士子和百姓勢力大漲。


    可最多二十年,當其家業已成,子嗣長大,這就成為了最後的曇花一現。


    他們脫離了百姓和寒門的範疇,也就脫離了這活水之源。


    到時候我等反倒是會因為此時而變的混亂起來。


    相反,本就依靠豪族世家力量的曹氏和孫氏,可以利用這件事情想麾下勢力示好。


    聽聞曹孟德想要重新啟用九品中正之法,那麽....這就是契子。”


    “所以使君要擴建郡縣之學,是要....合並?”


    “隻能如此,村落之中本就艱苦卓絕,他們對此常有吃不得苦楚之人。


    如今若是再有生命之危,那麽進入其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


    如今合並下麵的私塾學堂,雖然會讓貧民百姓之子更加的困難,卻也是為了大局。”


    “此法恐怕治標不治本...”


    “破壞遠遠要比建立要容易,少君的這句話,某家也是越來越清楚了。”


    一聲苦笑之後,諸葛孔明的眼中更加的無奈,他知道荊州隻是一個序章罷了,真正的危機在於天下之間。


    一旦曹氏和北方中原等地的豪族打成了共識,很難想象他們會有什麽力量出現。


    但不管是什麽力量,都是讓人看著就感覺到恐慌的。


    “隻希望曹孟德能夠盡快迴轉洛陽,能夠遏製他那個兒子的瘋狂才是....”


    而此時洛陽城中,曹丕看著下麵遞交上來的諸多名單,這都是被謀逆牽連之人。


    說實話,這一場謀逆在劉協看來簡直就是笑話,他甚至什麽都不知道就聽到了一句,他們已經聯係內外忠臣,請劉備為外援,一同抗擊曹賊。


    劉協這個皇帝,甚至在自己的忠臣麵前,都沒有拒絕的權利。


    都沒有機會說出來一句,劉備與曹賊何異?可能還政於朕?


    就被帶上了這艘破船,成為了他們反抗曹賊的旗幟。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現在什麽都幹不了,除了曹家的女兒之外,他身邊什麽都沒有。


    所有的兒子要麽死了,要麽走了,反正不在他的身邊。


    他甚至連一個內侍都要指揮不動了,不過不要緊,劉協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日子啊。


    就這樣了。


    封賞劉備為雍王的詔書想來已經送出去了,想來雍王劉玄德很快就要麵世了。


    想來自己,也很快就要去見列祖列宗了。


    而曹丕,也終於開始了自己的清理。


    “為何這裏麵還有鍾繇?”曹丕看著麵前的第一個名字,不由的臉色有些讓人迴味,“罷了,如今鍾繇尚在追擊馬孟起。


    這麽長時間他也是徒勞無功,先將其召迴長安,應對此間局勢,前線追殺之事交給仲達便是。


    還有長文啊....這九品如何定,你可想好了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小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煙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煙慕並收藏三國之小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