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更加的強,可他們仍然沒有想到諸葛孔明到底有多麽強。


    從進入荊州的那一刻開始,進化版的諸葛孔明就知道自己要踩著什麽人上位了。


    劉封生前最後見的人就是他,或許劉封自己也沒有想到繼承自己遺誌在這條不歸路上走下去的會是他這個天縱之才。


    劉封知道這件事情的第一反應就是找打了諸葛孔明,然後問了他一句。


    “你是覺得自己這個開局太順了麽,非要給自己找點刺激?


    你心裏,是不是有點什麽大病?”


    諸葛亮到現在都記得自己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那種心情,那是滿腔的激動,然後被一盆涼水給澆了下來,最後少君還不死心的往上麵踩了一腳。


    不過雖然他們的開局很艱難,但是他們的過程很順利。


    本應該在建安十四年左右出鎮一方,開始籌備兵事的諸葛孔明硬生生的是挺到了建安十八年。


    同時用了足足四年的時間將整個荊州乃至長安勢力藏了起來。


    諸葛孔明的地一條諫言。


    “十年的休養生息麵對的不僅僅是百姓,還有各方勢力,大家都太久不互相交手了,很多人很多事情都已經忘記了。


    當年有如靈光乍現的那些人,正好借助這次機會再次隱藏起來,到時候可以給某些人一個天大的驚喜。”


    沒錯,他將蔣琬,廖立,寇封,秦朗乃至已經出仕的徐庶還有被稱之為南陽謀主的婁圭等人全都藏了起來,讓他們極可能的減少露麵。


    每日就是處理處理公文,私底下交交朋友。


    拖了當年少君書信川四方的福氣,這荊州的人,時不時的就和天下的某個人來一場書信之交。


    頗有古之先賢之風。


    比如曹氏的郭嘉和少君兩個人就和古之先賢孟子與莊子有那麽幾分相似之處。


    都想把對方活活的罵死,這麽多年了,好像誰都沒成功....


    諸葛亮真正想要踩著的不是曹氏,諸葛亮也知道自己威望不足不想和曹孟德死磕,這個時候和孫仲謀在權謀上可以比一比。


    在諸葛孔明看來,如今的局勢,袁本初就算是死中求活,他也就到這裏了,畢竟他立足朔方等地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實力。


    在這種局麵之下,他依靠當初在北方尤其是幽並之地的根基,和烏桓西安北匈奴人合作。


    讓他們幫助自己蓄養戰馬,從他們的身上學習他們的騎戰之法,從他們這裏得到牛羊等物作為自己的糧秣輜重。


    當然,作為代價,袁本初自然也不能隻靠掠奪。


    雖然沒有證據,但是大家都很清楚袁本初的想法,他和異族,尤其是鮮卑人做了交易。


    北疆不斷的在與塞外的異族私自交易,這裏麵除了利潤之外,還有那個一直消失不見的家夥。


    許攸沒有去朔方,但是也同樣沒有投降任何人,他在北疆為袁本初乃至整個鮮卑打造了一條固定的商路。


    中原的諸多糧秣器械,還有農具書籍,換取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這算不算以虎謀皮沒人說得清,畢竟經過了一場聯合大戰,鮮卑匈奴和烏桓人的底已經讓他們摸出來了已經。


    雖強但散,在這種時候,袁本初也不擔心他會養虎為患,在他看來這異族恐怕都算不上是一頭幼年的虎,最多算是一匹自作聰明的狼崽子。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孔明可以確定袁本初沒有再迴中原的機會了,當年的那個為了大業的袁本初如今也已經走向了另一條道路。


    天下隻能從他們或者曹氏之中角逐,可在這種局麵下,袁本初和孫仲謀都要拚命的,他們也想要活下去。


    就算是不能成功,他們也想要活下去,那麽幽並之地或者是荊州,那就一定會成為他們兩個人眼中的肥肉。


    背叛會成為定局,隻不過時機很重要。


    諸葛孔明給了他一個機會,同樣他也知道,以孫權的這種性格,他不會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一條線上。


    如果荊州走不通,那麽淮泗之地,他一定不會放棄,尤其是當他看到這偷襲荊南的竟然隻是這呂岱的一支偏師,他就更加的肯定了。


    孫仲謀想要的是兩手準備,或者說兩個戰場。


    不管呂岱這裏能不能夠成功,都會讓天下人的目光聚集在荊南乃至荊州之地,曹孟德劉玄德乃至諸葛孔明自己都會覺得戰場在荊州上。


    可如果這個時候,他在揚州再次放上一支兵馬。


    甚至都不需要是放上一支兵馬,他轉入長江的那支大軍從新登陸,就可以給曹孟德一個天大的驚喜出來。


    到時候他可以徹底的占領淮泗,甚至因為當初曹孟德先是屠殺徐州,再是遷徙徐州淮泗的諸多百姓。


    讓這裏的人對曹孟德這個人可謂是恐懼到了極點,突破這條防線在孫仲謀的眼中,應該不算是多麽的困難。


    諸葛孔明將這些事情推算出來之後,立刻就讓步騭提前出動,先去交州布局,然後讓鄧芝再次出使揚州。


    這一次直接將孫權的計劃點了出來,同時也逼了孫權一把,告訴他再不動手,這個機會可能就真的沒有了。


    鄧芝迴轉荊州,而孫權這一次沒有再說出什麽廢話來,更沒有說出什麽,公乃大才,荊州不肯重用何不來揚州如何如何。


    隻不過這一次孫權看向鄧芝離開的身影,眼神變得很是深沉。


    “子敬,你說這荊州我等還有希望麽?”


    “主公無須擔心,若是這諸葛孔明真的這般厲害,那麽他在荊州定然是呆不久的。


    等到他走了,我等再行算計便是,如今最為重要的是,要如何挽救交州的危局。


    另外就是,這壽春之外,曹孟德正在讓人築關隘要害,我軍斥候已經前去打探消息,想來很快就會將消息傳來了。”


    “好,子敬辦事穩妥,務必要小心謹慎,這一次我大軍壓境,不但要奪迴壽春,更是要攻破淮泗之地,徹底占據徐州!”


    “諾!”


    荊南的呂岱朱然呂蒙乃至其麾下殘留的兵馬已經匯聚在了一起,他們沿著來時的路正在狼狽的逃迴交州。


    他們當然知道交州現在也是死路一條,可那裏畢竟還有生機隱現,如果繼續留在荊南之地,等到黃漢升將他們徹底合圍之後。


    他們想要出去,可就真的難了。


    荊南的廝殺讓呂岱有些心力憔悴的感覺,而黃射則是在徐庶的指點之下死守要道,他不求將呂岱朱然等人全都斬殺在此。


    隻要堵住他們的大軍,逼迫他們從小道離開。


    這樣一來,這大軍就別想走了,而且到了那個時候,他們降服起這些士卒來,可就容易太多太多了。


    呂岱也明白徐庶等人的意思,他咬牙繼續堅持下去,希望能夠有這麽一線生機。


    曹孟德與諸葛孔明之間的戰場也同樣陷入了僵持之中,諸葛孔明焚燒了兩座城池,但是換來了曹仁夏侯惇前部大軍的覆滅。


    同時於禁在弘農抗住了前往荊州的援軍,在這種情況下長安終於再次派出援兵,由從漢中趕迴來的徐晃帶領衝了出來。


    益州張飛也親自帶領援軍要出兵荊州,這些事情逼得曹孟德也不敢輕舉妄動,在這個時候一個不慎也容易出現拚死之像。


    雙方在克製之間,本應該退出戰場,轉入長江迴轉揚州本部的孫權大軍卻是再次衝殺了出來。


    這一次他們的實力更大,兵馬更多,直接匯聚在長江邊上,朝著壽春方向前行。


    “斥候來報,如今情況如何?”


    作為前進之兵,孫權這一次可是親自統領大軍,要拿走這奪取淮泗之天功。


    而為了保證這件事情的成功,為了保證斥候帶迴消息的準確性,不會被哄騙,所有的斥候之事全部都由魯肅負責。


    這可算是保證了萬無一失了。


    魯肅此時朝著孫權躬身行禮,“迴主公,消息已經確定,前方乃是曹孟德築新城之地,兵馬不多絕大部分都是徭役。”


    在曹孟德奪走了壽春之後便將壽春變成了夏侯惇的東路二十六軍將校駐紮之地,也就是夏侯元讓的駐紮之地。


    不過鑒於夏侯元讓的性格和本事,所以在壽春前方再次築城,將前方的諸多縣城也連成了一片變成了一道守護壽春的防線。


    不過這個工程雖然算不上浩大,卻也絕對算是不小的一個工程,最重要的是現在這東邊防線的士卒本就不足。


    加上徭役,倒是頗為混亂。


    “這看守如何,徭役幾許,統兵將領乃是何人?”孫權雖然勝率不高,但畢竟也是孫家的兒子。


    這麽多年跟著他大哥也是征戰過許多地方,對於行軍打仗這種事情倒是相當熟悉的。


    而魯肅也從懷中拿出來了一卷布帛送到了孫權的麵前,朝著他繼續說道。


    “修築新城的共計徭役三萬青壯,絕大部分都是淮泗的青壯,沒有什麽忠心可言,留守的兵馬也並不算多,隻有不足千人罷了。


    而且沒有城池駐紮,隻有一座簡陋的大營罷了。


    駐守將領乃是...”


    “張遼。”同樣打開布帛的孫權也看到了這個名字,“聽說有幾分勇武,但不過就是一個沒本事的老家夥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小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煙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煙慕並收藏三國之小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