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帶著自己的諸多學子來到了荊州,來到了襄陽。


    即將離開荊州的蒯越親自接待了管寧等人,而一直宣稱自己是管寧弟子的劉封,卻是選擇了閉府不出未曾吭聲。


    似乎是有意避嫌一般。


    管寧看著大門緊閉的荊州刺史府,想要說些什麽,卻最後隻是歎息一聲。


    蒯越確實是做到了他所說的那般,與管寧徹夜長談之後,第二日不但宣布了蒯家將正式遷入長安之中,更是宣布了蒯家將會成為又一個打開山門有教無類之人。


    同時拿出蒯家家學《雋永》教導所有想要學習之士子。


    論述戰國時說士權變,並自序其說,凡八十一首,這就是對《雋永》的評價。


    這是蒯家先祖蒯通所著的縱橫之術,博大精深,蒯家多智者,多是有此道也。


    蒯家拿出來了《雋永》之外,還有諸多儒家經典由其兄長蒯良親自教導天下,自己出鎮金城郡郡守也算是做出了極大的讓步。


    當然,蒯家如此那麽劉封也不會虧待了他。


    賈詡親自舉薦蒯家蒯祺為荊州別駕,接替了同樣辭官遊曆天下的張羨。


    楊慮入駐襄陽學堂成為新一任的山長,作為道德楊君,楊慮乃是荊州翹楚,便是諸葛孔明在這方麵也要對其恭敬萬分。


    讓他為官著實是有些過分了,讓他入駐學堂教導學子,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當然,這也是因為張仲景看出來楊慮早年因為種種原因底子薄弱,現在就算是拚命的挽救,恐怕也難以長壽。


    在這種情況下,進入荊州幕府繼續操勞,他可能走的就更早了。


    對於這種人,能夠多活一陣子,那就多活一陣子吧。


    相比較於蒯家,黃家做出來的更加的靠譜一下。


    他沒有說要遷徙,他選擇了留在荊州之中,當然作為代價他也選擇了廣開山門,但是傳出話來隻會教導些基礎的東西。


    由黃承彥負責此事。


    當然,黃祖為此而被劉備舉薦為江夏太守,接替文聘坐鎮江夏,同時將文聘變為南郡都尉。


    龐統進入江夏為主簿,同時負責看著黃祖,莫要讓江東占了便宜。


    畢竟在某種情況下來說,江東的某種特性,那真的是很讓人說不準的。


    在黃祖做出決定之後,荊州的各大家族也都順勢而為,一個個緊跟著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願意效仿當年的潁川舊事,大家一同開山門,廣納天下士子,可入其門,聽其家中講學。


    當然,所講的也都是最基本的東西,諸如春秋等等,亦或者說黃老之學,真正的精髓大家並不會拿出來。


    但是這也給了荊州的一種文壇盛世到來之感,大量的學子在荊州聚集之後,互相探討學問本就會成為一件盛世,對大家都好的盛世。


    不過在這裏麵,似乎黃祖再次讓人們打開了眼界。


    “當當當當.......”


    一陣銅鑼聲響起,襄陽城中嗓門最大的數十人被黃祖叫在了一起,沒日沒夜的說著一件事情。


    “黃家將會教導天下士子,識文斷字!”


    黃家是最先表態自己要教導人們學習基礎的東西,但是黃家是最後一個告訴大家,什麽才是真正的基礎。


    誰也沒想到,黃家竟然會教導人識文斷字!


    這玩意,誰需要學這種東西!


    不過當眾人轉念一想之後.....仿佛知道黃家要幹什麽了。


    果不其然,黃祖的手段永遠都是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黃祖願意教導天下人讀書識字之後的第二天,黃祖就將自家先祖黃香的雕像放在了江夏郡之中。


    緊跟著....黃香雕像前麵幾乎日日夜夜有人拜祭焚香,雖然那些受了黃家恩惠的人不能幫助黃家什麽,但是給黃家的這位先祖雕像上一炷香還是可以的。


    看到這一幕之後,負責留守荊州的閻忠與賈詡皺著眉頭久久無言。


    “要不讓少君把他帶走吧,這個禍害自從跟了少君之後,他似乎變得越來越過分了。”


    閻忠不由的歎息了一聲,他覺得黃祖這個家夥和他絕對不是一路人,看著這個家夥,他總感覺自己心口動輒疼上一下子。


    不過閻忠雖然受不了黃祖,但是賈詡還是真的不敢讓他離開。


    “你讓少君將他帶到哪裏去,前一陣子他為啥迴荊州你是不知道麽?”


    “聽說這家夥是因為和笮融吵起來了?”


    “那是吵起來麽?和笮融兩句話說的不對付了,他直接給笮融藥翻了,從甄薑姑娘那裏要了兩個秦樓楚館的姑娘送到笮融床上去了。


    還給他嘴裏塞了半隻烤雞,為這事兒笮融非要自焚以謝罪。


    若非是少君將他給叫迴來了,這家夥和笮融非得死一個不可。”


    “老夫記得當年這個家夥在荊州也算是一個名士來著?”


    “那都是認識少君之前了,當初郭公則也是個名士,後來這不是認識了少君了麽?”


    “話說郭公則去哪兒了,從洛陽離開之後,未曾見到他迴轉荊州啊。”


    “聽聞是心中不順,帶著人去豫州了,不過具體的老夫卻也不知道。”


    “他不會幹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來吧?”


    “你見郭公則什麽時候規矩過?”


    “......哎,少君這都是帶出來一群什麽人來!”


    “可是這群人卻是改變了天下,最起碼他們現在改變了天下!”


    賈詡看著麵前已經開始外出清理道路積雪的百姓,看著那些朝著自己耕地走去的農夫。


    賈詡似乎看到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象,今年的風雪不大,氣候也還很好,似乎老天爺也知道今年的天下會變得平靜下來。


    願意給這天下的老百姓,一場久違的豐收。


    “去通知下去,今年開渠引水,務必要保證荊州的年景,這天下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了,這荊州的百姓也該吃上一頓飽飯了。”


    賈詡的話變得幽深了起來,而閻忠也揉了揉自己的鼻梁,似乎是安撫了一下自己的頭痛。


    “人口是個大問題,打算如何?”


    “廖立剛剛上任太守之位,給了老夫一封信帛,希望能夠從荊州調集兵馬圍剿武陵一帶的蠻人。


    同時馬家的小子和龐家的那個龐統也同時說了武陵蠻人之時。


    這些家夥也該清理清理了,現在天下都缺少青壯。


    留著他們在山裏總是給自己找麻煩也挺不好的。”


    “君之所言,大善!”


    閻忠與賈詡互相對視一眼,然後撫掌大笑。


    不管新任的荊州刺史是誰,他們隻認可劉封一人,不管是誰都不能破壞了劉封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局麵。


    就在荊州緊鑼密鼓的在處理著各種遺留問題的時候,長安在經曆了十分艱難的探討之後,終於將新任荊州刺史定了下來。


    “關羽將軍雖然才華不俗,又曾跟隨少君多年,但畢竟性格太過於高傲,荊州乃是世家豪族縱橫之地,其勢力根深蒂固。


    便是少君都隻能緩緩圖之,不可輕易冒進。


    關羽將軍執掌荊州兵馬尚可,若是執政荊州政務卻有諸多不可之處。


    如今牽招將軍出鎮漢中,與公明鎮守漢中不可輕動。


    子龍與子泰還有國讓等人均在北地圖謀朔方,益德將軍坐鎮長安威懾關中。


    張繡將軍鎮守雍涼仍有些許不足之處,隻能將傅燮將軍調迴才是,馬超龐德馬岱閻行幾人均在益州坐鎮。


    成公英長於軍略,憲和與叔父需要行走四方。


    主公何不讓威碩先生坐鎮荊州?”


    “威碩?”劉備看著麵前侃侃而談的諸葛亮,若非是這一次他出力頗多,加上確實是才華不俗的話,他真的要考慮一下,這個家夥是不是應該迴爐重造了。


    雖然威碩是最早跟隨他的人之一。


    從討伐黃巾之時就開始跟在了他的身邊。


    這些年的確也是頗受重用,為他行走四方堪稱勞苦功高,與此同時就算是劉備手中最為窮困的時候都沒有苛待過劉琰。


    但是這麽多年劉琰從來沒有出鎮過任何一個郡守乃至縣令,哪怕劉備當年人手最是缺少的時候他都沒有想過讓劉琰出任。


    就算是給他封賞,那也是將他高高的掛了起來。


    能不動他則不動他,這已經是規矩了。


    因為劉備十分清楚,劉琰這個人,談笑風生,和一群名士在一起吃吃喝喝,談笑間將他的名聲擴散出去,這是他的本事。


    但是除此之外,他是什麽都不行。


    帶兵打仗不行,治理地方也不行,非要讓他上的話,他一定會將這個地方弄得亂成一團。


    荊州何等重要,如何能夠讓他來治理?


    “主公莫要擔憂,其實荊州刺史隻是隸屬於禦史大夫之下,負責監管荊州的八百石官員,論其地位尚不如太守之位。


    如今荊州本就已經讓少君治理的井井有條,各方勢力均已安撫,各地郡守都尉也都恪盡職守。


    此時的荊州需要的並非是一個才幹不俗之人治理,而是真的需要一個八百石的監管之官,當然威碩先生還能順帶的和荊州諸多家族拉攏關係,這也是極好的事情。”


    劉備聽到了諸葛亮的理由之後這才沉吟了起來。


    這麽一說.....似乎也很有道理.....可是又覺得這裏似乎有哪裏不太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小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煙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煙慕並收藏三國之小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