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郭圖隻能算是暗示,但是如今荀彧算是將所有的話都說到了明麵上了。


    唯才也好,以德也好,其實舉薦的人是沒有太大變化的,因為這天下能夠當官的也就隻有這些人。


    或者說,有門路能夠讓人知道,也就隻有這些人。


    除非曹孟德現在將“求賢令”頒布出來,正式設立招賢館,向天下招納賢良。


    但是他為何不這麽做?


    因為做不到,因為還沒必要。


    所謂唯才是舉,真正的重點再於如何判定其有才,這才才是和德治最大的不同。


    德行好歹還可以拿出來說一說,那才如何判斷,因為在幽州及遼東一帶有這麽一個詞兒。


    嘴炮!


    雖然他不能幹,但是他能說!


    遼東多驍勇善戰之輩,這種地方也能夠盛產出來這種玩意,那你說他算不算是有才。


    最起碼在不上手的情況下,他真的讓人感覺到這是大才!


    可是曹孟德不是蠢貨,他是不可能讓這種人出現在他的身邊的,那麽如何能夠讓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在他身邊。


    很簡單,因為所謂的唯才是舉從根子裏還是那個察舉製,隻不過在這個製度中將可以明麵化的德行換成了無法說的才學。


    這個才並不包括諸多工匠,那個東西仍然還是被規劃到了奇淫巧技方麵,他隻是以治理,兵事等才學而稱。


    這麽做是因為當初曹孟德經過了兗州叛變之後,主動像寒門子弟示好,願意放棄德行對他們的壓製而換取他們的支持。


    大量寒門子弟進入其麾下,的確是讓他麾下一度變得人才濟濟,不但如此。


    也讓曹孟德麾下的寒門能夠與現在的世家想抗衡,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最起碼對於他曹孟德來說這是真的很好。


    他能夠完美的平衡雙方。


    這就是妥協,也是唯才是舉真正出現的原因之一。


    當然,現在這些東西現在在荀彧看起來,已經走偏了。


    寒門沒有那麽多德才兼備之人,也沒有出現諸如曲逆侯這種人物,在雙方你追我趕的不斷舉薦之下,可以說現在的地方郡縣,實在是良莠不齊。


    甚至說一聲烏煙瘴氣也不為過。


    荀彧在今年的奏報之中,竟然看到了三個縣報上來了豐收,並且真的送上來了足夠的糧秣。


    這種事情他真以為自己能夠糊弄的過去不成,今年什麽一個年景大家是不知道麽?


    可是冀州需要平定,中原需要穩定,江東需要防禦,荊州需要防禦,還得把袁潭驅趕迴去。


    這不斷的大戰和折騰,讓他們迫切的需要這份兒糧秣,當然那也讓他們默認了這三個地方真的是豐收了。


    這不是肉脯,但是這比肉脯還讓人惡心。


    “其實大家都不想自己的身上再次綁上這個規矩,也不想讓這個規矩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德行之事,看似輕鬆實則艱難,否則這千百年來,又為何隻有那麽稀少的聖人出世?


    某家不求諸位以聖人行而要求自己,但隻求我等莫要做那竭澤而漁之事。


    這天下已經亂了太久了,這百姓已經在最為掙紮的邊緣。


    某就隻求讓這天下靜一靜吧。”


    最後一刻,荀文若還是妥協了,他知道這件事情的阻力有多麽的大。


    或許孫仲謀,袁本初都可以接受德治之事,因為這件事情對他們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或許諸如自己,楊彪,還有諸多的老人也能夠接受這件事情,因為他們本就有著德行在身。


    但是其他人,他們並非是自私,他們隻是人性使然。


    現在荀彧能夠做到的隻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盡可能的為天下百姓爭取更多的時間,恢複生機。


    曹孟德看著突然就頹然下去的荀彧,似乎有了那麽一瞬間的不忍,當初所有人都斥責他是宦官之後對他極盡嘲諷之事。


    當初無人相信他也有赤膽忠心的時候。


    就是這個人毫無保留的站在了自己的麵前,給自己介紹著自己的朋友,為自己張目,為自己揚名天下。


    甚至為自己舉薦和謀劃。


    曹孟德這一生朋友不多,但是荀文若絕對算是一個,最起碼現在算是一個。


    “文若且先等等!”這一次叫停的是曹孟德,“諸位都說完了,那麽老夫是否也可以就此說上幾句了?”


    曹孟德突然的動靜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驚,不知道這位本應該是最不讚成德治之人,為何在即將勝利的時候出現這種反應。


    “司空請說,朕與諸公洗耳恭聽。”


    “謝陛下!”曹孟德輕笑一聲,然後沉聲說道,“臣請立禦史大夫!”


    一言既出,滿座嘩然。


    禦史大夫,太尉加上丞相,這便是最開始的三公之製。


    但是這裏麵三公的權利著實太大了一些,其中丞相和禦史大夫更是被稱之為兩府,幾乎掌控著朝堂大大小小所有權利。


    而太尉更是天下兵馬之魁首。


    這種三公製度在這樹百年裏不但的更改和恢複,其中現在的司空就是由禦史大夫變換而來。


    但是兩者相比權利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眾人嘩然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禦史大夫,往往伴隨著丞相而出現。


    相比較於現在算是有名無實的太尉,這丞相可並非如此的,尤其是曹孟德附設的丞相。


    劉協聽到這句話之後臉色頓時變的蒼白起來,立刻就想要出言拒絕,但是還未等他想好用什麽理由的時候,曹孟德後麵的話已經說出口了。


    “複設禦史大夫,並設禦史台,廢除州牧而設立刺史。


    設諸多監察禦史於禦史台中,監察天下各地州郡縣之中,查訪百姓冤屈,官員貪腐。


    若有所得,則匯合廷尉府之人,聯合徹查,一經確認則可緝拿迴朝,直達陛下之耳。


    同時設立校事府,令諸多校事暗訪進入民間,若有不法之徒,可上稟丞相,之後聯合禦史台進行徹查之事。


    雙管齊下,以保證百姓之安康,天下之穩定。”


    曹孟德說完這些之後並沒有停下,同時緩緩看向了郭圖,魯肅,荀諶三人。


    “另外老夫希望能夠和諸位共同商議一件事情,老夫希望這天下十年之內不再有戰亂之事。


    為天下計,為百姓計,十年不再出現內亂之事,該驅除異族的驅逐異族,該平定蠻夷的去平定蠻夷,為中原百姓保留一分元氣。”


    曹孟德一口氣兒說了兩件事情。


    其一,化解了這次危機,劉封逼迫他要施行德政,甚至讓荀文若等人參與其中,稍有不慎那便會是一場劫難,對曹孟德的劫難。


    但是他卻劃危機為機會,借助這件事情複設禦史大夫,同時也可以順水推舟設立丞相。


    這可以讓他大權獨攬,但是同樣也可以通過禦史台再次設立監察禦史,廢除州牧製之後,以監察禦史行走天下。


    這樣既不會廢掉唯才用人,同樣也可以保證官吏的德行操守。


    就算是保證不了他們的德行,也可以廢掉他們的未來。


    在這種壓迫之下,也算是在某種情況下對荀彧做出了讓步,他要百姓活,那他曹孟德就給他們活下去的路。


    在這一刻,曹孟德的眼神似乎在告訴荀彧。


    若與天下相比,老夫更在乎你荀文若。


    曹孟德沒有說,但是荀彧卻是真的懂了。


    他直接躬身行禮,一躬到底。


    在這一刻,兩個人似乎迴到了當初的模樣。


    而曹孟德的第二件事則是天下,十年的平穩,用劉封的手段遏製劉封。


    劉封不但心別人影響到益州的平定,然後肆無忌憚的去影響別人,那麽曹孟德就幹脆順水推舟以百姓的名義去要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的時間,大家誰也別折騰,畢竟百姓大義在手,袁本初幹不出背盟的事情。


    劉備劉封父子兩個就靠著大義活著。


    而孫權.....他似乎是真的幹得出來,不過這十年他能夠把自己的揚州玩明白了那就一百一了。


    還嘚瑟什麽!


    可以說,就在剛剛曹孟德用兩件事情證明了,他曹操能夠走到這一步絕對不是什麽浪得虛名,他是曹孟德。


    現如今大漢最強諸侯曹孟德!


    郭圖魯肅還有荀諶相互對視一眼,不得不為曹操感覺到驚歎,他們不擔心這件事情能不能通過那位陛下的決斷。


    這位陛下這是經曆了這麽一次大陣仗可能有點飄了,竟然剛剛還猶豫了,這萬一不是明擺著欠敲打麽?


    不過如今氣氛被他們主動烘托到了這裏,曹孟德借助這件事情完成了第二次的進程,當然也做出了足夠的妥協。


    剩下的事情,就不是他們所能管得了的了。


    當然後麵還會有很多事情,但那就是曹孟德要解決的了,幾人朝著曹孟德躬身行禮之後,表示了這件事情要通稟自家主公才是。


    當然,這裏麵唯一的插曲就是簡雍滿臉糾結的看著他們四個,伸出手不斷的朝自己指著。


    似乎是想要表達著什麽,卻是被一旁的管寧直接拉了迴來,摁在了座位上。


    事情似乎是皆大歡喜,但是在這皆大歡喜之後,還需要一個人為今日之事做出一個交代。


    或者說,需要有一個人為這種改變找一個理由,也需要一個人來給那些被波及到的利益團體一個交代。


    毫無疑問,這一次的所有問題,都會放在那位臭名昭著的荊州牧劉封的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小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煙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煙慕並收藏三國之小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