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大戰聯動了劉備和劉封父子兩個人的命脈,而同樣為了準備這一戰雙方在這段時間裏都是做足了準備。


    劉備從蔡邕那裏可是要到了好大一批資源,將荊南荊北的諸多家族之中的學子要出來了不少之外。


    這諸葛亮和龐統兩人也被他提前帶了出來。


    學成是已經學成了,但是剩下的事情,蔡邕的意思是他們還需要遊曆和沉澱。


    不過現在劉備父子這裏再不動手就沒機會動手了,暫時先借用一下,日後若是想要迴爐重造那是他們的自由。


    畢竟荊州有賈詡,劉封也將劉曄送到了長安。


    但是這一場大戰,按照他們的計劃最起碼是三方同時爆發。


    甚至若是算是奇兵的話,可能還不止這個數兒。


    將校方麵長安有自己的體係,這一點無須太過於擔心。


    但是在謀士方麵,說實話,看看郭圖的水平,在聽聽劉曄在幽州經曆的事情。


    田豐沮授尚未出手,荀友若也不過算是冷眼旁觀,劉曄差點就沒能迴去。


    這北方豪傑不負其名望,卻有十足的本事。


    而劉備這裏,僅僅憑借一個成公英的話很難與之抗衡。


    就算是劉曄吸引了不少的勢力那也一樣,袁本初的實力太強,這個實力是硬實力,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


    一旦讓成公英和他們對上的話,很多事情都不太好辦了。


    所以,劉封在荊州這般艱難的情況下,仍然選擇了再給長安一份兒實力。


    荊州文風鼎盛,既然如此,那就將諸葛孔明送過去,此時的孔明也已經有了不少的理論,至於實際...在這場大戰之中正好可以磨煉一番。


    而諸葛亮也確實是如此。


    他一路一直保持著沉默不語的模樣,就是看著大軍行進,進攻,埋伏,收尾。


    他是天才,還是這天底下難得一見的天才,便是蔡邕對於諸葛孔明的評價都隻有一個。


    此間天下當真有如此天人乎?


    一看就會,一學就精通,隻要他想,似乎沒有他學不會的東西。


    兵法韜略,內政律法,甚至醫藥占卜,還有奇淫巧技,他都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他的很多想法會讓蔡邕都感覺到驚詫,為了教導他蔡邕第一次和眾多學堂的先生起了爭執。


    他覺得這等天賦之人,決不可讓其精修一門,因為他真的可以試著走到盡頭,可是一條路的盡頭反倒是浪費了他的這身本事。


    蔡邕說,若是這冠軍縣的學堂能夠一直承辦下去的話,諸葛孔明一定會成為這裏永遠的傳說。


    隻不過這等傳說現在仍然是理論大於實踐,他可以在策論上說的頭頭是道,讓無數人心生感慨大開眼界。


    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卻是有很多不可控製處。


    這不是諸葛孔明的問題,而是經驗的問題,便是賈詡都說過。


    諸葛孔明現在唯一沒有學透的隻有人心,若是這一條他學透了,他將是一個不下於荀文若的天下奇才。


    但是同樣的,他恐怕也會過早的結束他這一生。


    因為人心不可算。


    而此時,諸葛孔明仍然還沒有搞懂人心,不過他卻是忍不住自己想要動一動的這種心思了。


    他覺得,自己不但找到了明主,還找到了自己的路。


    看著那年紀輕輕的諸葛孔明,劉備反手將自己的一柄長劍交給了他。


    他隨身雙股劍,一柄在袁渙手中壓著張飛,另一柄交給了孔明。


    “你是封兒送來的重謀,他說你能幫助我等,那某自然就會相信你。


    如今指揮權盡在你手,便是某家都聽你調配!


    你大可放心施為。”


    劉備的話讓成公英大吃一驚,雖然他們剛剛錯估了那大戟士的實力,但是他仍然不認為這麽一個年輕人能夠做出什麽。


    “明公,此時我等應該緩緩撤退!”


    “還不用!”諸葛亮接過了長劍,同時也接過了指揮之權,“王雙將軍何在?”


    “末將在。”


    “你去將張飛將軍替換下來,無需充分,襲擾拖延便是,那些大戟士走的應該和先登死士走的同樣的路子。


    披掛重甲,身材高大,不過他們重在進攻而非防禦。


    你可將他們步步引誘,其他無需多言,不過一定要快,他們現在仍然在蓄勢等待,一旦張飛將軍的氣勢弱了,他們反衝之時,張飛將軍就要麻煩了。”


    “諾!”


    “尹奉,薑隱。”


    “末將在,帶輕騎前往左翼,連管亥將軍的匈奴騎兵,突襲來犯之人。


    匈奴人善於弓馬騎射,一路襲擾,同樣也是以拖延時間為主。”


    “我等領命!”


    諸葛亮此時再次看向了另一個方向,那是自己的右翼方向,在那個方向還有一支步卒。


    他們行進緩慢,但是卻步步為營,就這幅模樣諸葛亮就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玄德公,不知道如今執掌斥候營的是哪位將軍?”


    “某家舊部,跟隨某家多年的裨將軍士仁!”


    “哦,看來士仁將軍真是一個不錯的將軍。”諸葛亮輕笑一聲之後不再繼續,而是直接看向了剛剛迴轉的張飛。


    “益德將軍可能再戰?”


    “有何不可!”張飛剛剛說完,然後就看向了自己身後長劍在手的袁渙,直接冷哼一聲,“隻不過你且讓他離開,否則俺老張打的不痛快。”


    “益德不可放肆!”此時劉備立刻怒吼起來,“不可不分輕重!”


    “...諾!”


    諸葛亮看著如此情況仍然不慌不忙的劉備不由的會心一笑,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如此氣度。


    不說其他,最起碼就算是遇到了困難,麾下士卒也不會喪失信心。


    這位玄德公果然和那位劉荊州一樣,每日看上去似乎不慌不忙,也沒有顯露出什麽王霸之氣,但是在關鍵時刻,卻永遠都是無比的靠譜。


    水潤萬物而細膩無聲,此乃大道。


    “還請益德將軍再戰一場,此次左翼方向想來問題不會太大,還請將軍前去破敵。”


    “你且放心,看我老張前去!”


    張飛大笑一聲之後,便直接帶著兵馬再次衝殺而去,此時的劉備麵前就隻剩下了不足三千甲士,這些人都是他的親衛兵馬。


    連同王雙管亥等心腹之人都已經讓諸葛亮派了出去,然後一同廝殺去了。


    而此時,成公英看到了這一幕之後不由的心中寒氣湧現。


    “諸葛孔明,你知不知道你剛剛幹了什麽?”


    “調走玄德公麾下兵馬,告訴麵前的那所謂大戟士,他們可以動手了。”


    諸葛亮此時完全沒有擔心,反倒是痛痛快快的承認了這件事情。


    這就讓成公英更加的驚悚。


    “那可是袁紹....”


    “剛剛先生不是說他們不足為慮麽?”


    “我....某家剛剛確實是看走了眼,但是如今我等隻有這些兵馬恐怕繼續下去會有大禍。”


    “先生還是不要想著撤退的好,此時我等的後方,想來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諸葛孔明的話讓成公英將想要說出的話語咽了迴去,但是此時他看到已經再次起身的大戟士他還是滿心的驚恐。


    “他們乃是袁軍的精銳....”


    “某家知道,冀州大戟士,當年界橋一戰白馬將軍公孫瓚連戰連贏,當初袁本初最為窘迫之時便隻有冀州強弩數十人,加上一小隊的大戟士罷了。


    就是這些人將袁本初從公孫將軍的手中保了出去.....


    在來之前,少君就已經將所有能夠打探到的消息全都送給了小子。”


    “既然你知道冀州大戟士如此本事,你為何還要如此?”


    “要!”


    諸葛孔明的話音剛落,那大戟士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開始了反擊。


    長戟揮舞,帶出來一片片的血腥,同時大軍開始大踏步的前進,諸葛亮猜測的沒有錯。


    他們和先登營的確是頗有幾分關係,他們的訓練方法和路數乃至他們的衣甲兵刃都算是如出一轍的。


    但是他們走的方向卻是截然不同的。


    相比較於先登死士的終於防守拖延,而大戟士更是會進攻。


    不斷的進攻,才是大戟士的王道。


    諸葛孔明剛才的話語隻說了一半,袁本初當時殘存的那大戟士乃是被白馬將軍公孫瓚用弓弩騎射給打崩了的。


    他們的進攻如今想來會更加的慘烈一些。


    王雙早就得到了諸葛亮的提醒,在張合暴起的那一刻,立刻就選擇了扯斷,不斷的襲擾騷擾,仗著大戟士行動緩慢笨重這個缺點,不斷的擊殺他們。


    但是袁紹敢於讓大戟士獨立成軍在這裏呆著,自然也是算準了各種情況的。


    此時的王雙就算再如何襲擾,也阻止不了劉備和他們距離太近這一點的。


    “大戟士,進攻!”


    張合一聲令下,不管旁邊的王雙襲擾,直接就是衝鋒向前要和劉備決一死戰。


    劉備的身邊隻有為數不多的兵馬了,隻要他們衝殺過去,他們想不撤退也難。


    隻要他們敢於撤退,那麽等待他們的就是無窮無盡的伏擊和殺戮。


    “殺!”


    “殺!”


    “殺!”


    一聲聲的怒吼直接讓張合麾下大戟士開始了瘋狂的攻擊,此時的成公英再次看向了諸葛孔明。


    “我等還不撤?”


    “來之前,少君隻告訴了小子一句話。”諸葛亮突然笑了起來,同時將手中長劍交還了迴去。


    “他說他可以小覷任何人,但是不能小覷了他的父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小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煙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煙慕並收藏三國之小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