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被委以重任,直接帶著大軍就朝著金城郡而去。


    當初劉備攻克長安之後,將長安交給了閻忠與張既兩人打理,而他自己則是將這半個關中的各項事務吩咐完畢之後,直接讓牽招將大營放在了長安外麵。


    他不入長安。


    劉備最起碼到現在也認可大漢朝廷的存在,他自己也說就算宗正還沒有恢複他大漢皇親的這個特殊身份,他也是大漢的護羌校尉,是大漢的金城郡太守。


    未曾皇詔,不得擅自進入大漢都城之中。


    這是他的底線。


    當然,這不是說他一直就不進去,隻不過是現在不進去罷了。


    想要進入長安有兩個辦法。


    其一,皇帝劉協遷都洛陽,再次將大漢的都城放迴去,那個時候長安雖然仍然十分重要,但卻不再是大漢都城了。


    這樣,隻要劉備不作死的去一些他不該去的地方,那麽他就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名譽。


    當然,這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最好的辦法是另一個。


    在劉協遷都洛陽之後,趙雲成功朝貢陛下,一般在這種時候朝貢的話,劉協會給劉備些許賞賜。


    劉備想要的是司隸校尉一職。


    這玩意不但可以鉗製雍涼之地,最重要的是還可正式坐鎮非國都的長安。


    這也是為何劉備進入關中之後,第一時間就派遣趙雲前去朝貢。


    而劉備當初把大營放在長安城外就是為了表態,哪裏想到這倒是為他又節省了不少時間。


    看著牽招帶著大軍離開,劉備雖然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但是心中的那種煩悶仍然是祛除不掉。


    所以劉備幹脆一點,直接叫上張飛,親自開始了對關中地區的清掃。


    這些年關中先後經曆了董卓,李傕郭汜,還有之前的匈奴人,黃巾賊寇等等的騷擾。


    當年的千裏沃土直接被糟蹋的不成樣子,老生常談的荒草遍地白骨累累,而除了這些,關中現在最多的不是百姓,不是世家,甚至不是各方勢力的兵馬。


    這關中最多的,是山賊,流寇,匈奴等等等等。


    本來關中之地因為經曆了太多的磨難,那些大家族能夠自保,小家族能夠遷徙逃竄,可是百姓們怎麽辦。


    他們運氣好的可以跟在那些小家族的屁股後麵,一起逃到荊州,逃到漢中,甚至逃到西川。


    若是運氣再好點,或許還能保住自己的孩子不被人吃了,自己的家人不會死在自己的懷裏。


    可是這畢竟是那些運氣很好,並且膽子足夠大的人才能夠做得到的。


    可是更多的人呢,他們最開始或許是因為故土難離,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想背井離鄉,去受那個遷徙之苦。


    等到沒有辦法之後,他們會發現那些有先見之明的人已經離開了,他們就算是想走,也不知道該去哪裏了。


    這個時候,他們有的鑽進了深山老林裏,有的幹脆躲藏起來四處遊走。


    最後在生存的壓力之下,他們變成了那山中的悍匪,路上的流寇。


    他們從被欺負的人變成了欺負別人的人。


    或許這也是亂世之中的無奈,而這也是劉備麵臨的第一個問題。


    既然選擇讓牽招去處理雍涼之事,那麽劉備就要給牽招足夠的信任,最起碼他要告訴牽招,他相信牽招能夠解決雍涼的問題,他相信眭固能夠保護好允吾城的百姓,能夠保護好他們的家眷。


    或許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劉備終於明白亂世之中的種種無奈。


    在這種無奈之下,有的人選擇了隨波逐流,有的人選擇了保全自身,也有的人幹脆就選擇了融入其中成為那最大的惡。


    但是劉備對這些路,他都不打算選擇。


    此時的劉備看著麵前被張飛斬殺的賊寇首領屍體,還有那跪了一地,在那裏瑟瑟發抖的流寇。


    他直接喝止了那一副要趕盡殺絕的張飛。


    “益德,退下!”


    劉備緩緩上前,將張飛拉到了自己的身後,然後迎麵走向了那些跪在地上的流寇。


    看到劉備這動作,後麵的張飛當時就驚了。


    “大哥不可!”說完不顧剛剛劉備的命令就要上去將劉備攔迴來,“大哥,他們都已經不是當初的良善百姓了,他們是流寇,殺人不眨眼的流寇!”


    張飛當然著急,因為就在他們發動突襲,張飛斬殺賊首之前,這群家夥可是在圍著一大口鐵鍋爭相吃食。


    而他們吃的,赫然是一個大卸八塊,煮的稀爛的人。


    裏麵還有諸如老鼠,麻雀等物,看著就讓人作嘔。


    他們已經不能稱之為人了。


    不過張飛剛剛衝了過去還沒來得及有所動作就聽到了劉備的一聲怒吼。


    “益德停下,退迴去!”


    一聲怒吼直接讓張飛停下來腳步,他從來沒有見到過自家大哥這般的爆裂過,這般的和自己說話過。


    “大哥....”


    “他們也都是大漢的百姓,你退下!”劉備的語氣稍微溫和了一些,但是仍然還是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就這麽一步一步的朝著他們走了過去。


    就在劉備剛剛走到他們身邊,蹲下身子想要將他們其中的一個老人攙扶起來的時候。


    那老人的身後突然出現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直接飛撲到劉備的麵前,同時從懷中摸出來了一把短刀,架在了劉備的脖子上。


    “賊子敢爾!”


    “混賬,放開主公!”


    “賊寇安敢放肆!”


    一聲聲的怒吼從眾多士卒將校的口中發出,他們朝著那些賊寇怒吼,一下子整個氣氛再次火爆起來不說,張飛身後的士卒更是彎弓搭箭瞄準了對方。


    若非是顧念劉備,現在這些人就已經慘遭屠殺了。


    不過他們的動作再次被叫停了,而叫停他們的仍然是劉備。


    “別那麽緊張,將兵刃收迴去,某家沒事!”


    劉備的聲音十分的沉穩,沒有絲毫的慌亂和顫抖的感覺。


    他喝止了麾下士卒將校的動作之後,看向了那脅持自己,將短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少年,突然露出來一個輕笑。


    “看你的年紀想來也就十四五歲,這個年紀正是應該求學的時候,真是苦了你了。”


    那少年聽到劉備的話語之後隻是冷笑不止,似乎還在得意自己生擒了這個蠢家夥,給他們找到了一條活路。


    不過還未等他說出自己的得意之事,那劉備繼續開口說道。


    “看到你,就想起某家的那個臭小子,突然想起來某家也有好久沒見到他了,不知道他的日子過得怎麽樣了。”


    聽到劉備突然就開始嘮家常了,那少年的臉色一僵,然後冷哼起來。


    “你們這些大人物的兒子,那當然是吃好喝好,享受的很,你擔心個屁!”


    “哈哈,若真是如此那倒是好了。”劉備突然笑了起來,然後絲毫不在意自己脖子上還放著一把短刀,自顧自的說道,“若是你不介意,某家可就坐下來了,這麽蹲著也挺累的。”


    雖然是詢問,不過劉備是一丁點想要等他迴答的意思都沒有,直接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那少年一愣之下竟然沒有跟上,讓短刀和劉備的脖子直接拉開了距離。


    就在那少年心中一慌覺得完了的時候,一隻大手直接握住了他的手還有手中的短刀,然後緩緩的拉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握緊了,別亂晃,若是你將某家抹了脖子,恐怕你就白折騰了。”


    聽到劉備的話,看著劉備那再次將自己送到刀下的模樣,別說那少年,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別那麽驚訝,要專心。”劉備再次輕笑,讓那少年迴過神來,然後才繼續說了起來,真的就和那些難民說起話來。


    “某家那個臭小子啊,當年也是頑皮的很,那時候某家總想著出人頭地,將他扔給了他娘就再也沒管過他什麽。


    從小就對某家頗為不滿,不知道多少次當眾頂撞某家,好幾次都讓某家下不來台。


    一想想那時候是真的覺得心中堵氣,感覺自己絕對被那臭小子氣的短命十年不可。”


    劉備說著說著竟然笑了起來,似乎想到了當初那小子梗著脖子和自己吵吵的模樣,自己明明和他講道理將他說的啞口無言,他就是不服。


    一副我說不過你,我還不服你的模樣。


    看著這個模樣的劉備,眾多流寇雖然還是跪地不起,眼中驚慌,但是卻不再是那瑟瑟發抖的模樣了。


    那持刀的少年更是讓劉備這模樣給弄得有些呆愣,他從來沒見過這種人。


    甚至他都不由自主的順著劉備的話問了下去。


    “你不打他麽?”


    說完這句話之後,那少年都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這什麽玩意就打他,現在是和這人嘮家常的時候麽。


    可是問完之後,他心中還是有那麽一絲絲的期待。


    似乎在期待著這個與眾不同的人會如何迴答,期待他繼續說下去。


    “不打,開始是因為不舍得,覺得他太小了,是某家自己疏於管教了,可是後來,是想打卻怎麽也打不到了。


    他走了,這一走就好多年。”


    “他是離家出走了,這般的不知珍惜好日子...”


    “他沒有離家出走,是我這個當爹的,沒能保護好他。”劉備的眼神突然寂寥了下來,讓那些看向他的流寇們的心也隨著他的眼神慢慢的寂寥下去。


    “某家當年未曾保護好自己的兒子,如今某家想保護好所有大漢百姓的孩子,你們可能再相信某家一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小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煙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煙慕並收藏三國之小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