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雍和蔡邕兩個人來到後院之中的時候,被眼前的一幕給驚了一下。


    尤其是蔡邕這位天下大儒,著實有些震驚。


    此時的後院之中,比之曾經更加的喧鬧。


    隻不過之前的喧鬧是因為他們要討論經義,經常會因為一句話的解讀不同而吵起來個沒完沒了。


    甚至還要在對外講解的時候互相批判。


    可是如今他們卻不是在單純的在注解經義,這麽一群人竟然在互相辯駁,而且十分的激烈。


    而他們辯駁的原因也並不是哪一篇儒家經典,而是寒門與世家....


    這個話題,可著實讓蔡邕有些驚訝的。


    “憲和,老夫怎麽看到了一個臉生的家夥,那人你可認識?”


    此時蔡邕直接從人群之中指向了與他隻有一麵之緣的劉琰,臉色也變得有些似笑非笑。


    似乎在等簡雍給他一個迴答。


    “豫州劉威碩,這家夥向來就是一個愛管閑事的人,可能是看到外麵那些寒門子弟的困苦,他心中有所感吧。”


    “哦?”


    “嗯!”


    蔡邕看著簡憲和沒有說實話的意思,也不再繼續多問下去,反倒是帶著王粲直接來到了眾人的身邊輕咳起來。


    “這都這般時辰,爾等也都是一方名宿大儒,如何這般喧嘩吵鬧?”


    蔡邕用眼神製止了這群已經分成了涇渭分明兩派的吵鬧之事,他也看出來了。


    這群人裏,宋仲子和龐德公,黃承彥三個人因為是荊州本土世家,或多或少還是有些世家的跟腳在場。


    他們對於寒門的態度是不壓製,但是也並不認可。


    畢竟天下資源就這般多,每年能夠被舉薦的名額也就隻有這些。


    寒門崛起了,就代表他們的好處一定會變少,這一點不能說錯。


    相反豫州這裏則是更加的開明一些,出身豫州的司馬德操與劉威碩,對與寒門的態度則是,能幫一把便幫一把。


    這和豫州本地的情況也頗為相似。


    畢竟天下腹地乃是中原,中原腹地乃是豫州。


    這豫州之地可以算的上是天底下世家最多的地方了,從古至今都很多的那種。


    他們的情況很特殊,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互相聯姻不說,其中更有不少當年諸侯王留下的子嗣後代。


    太長時間的變換除了讓他們世代姻親不斷,糾纏不休之外。


    最重要的是,還讓他們明白人生起起伏伏的道理,今日之寒門,未必就不能是明日之自己。


    所以他們對待寒門的態度,要更加的和善許多,隻要不影響自己,他們不介意對他們伸出自己的援手進行幫扶。


    當然,這也是因為豫州的世家一個個的在朝堂上都有不少的勢力,在天下間也有不小的名望。


    人家是真不怕這個,最起碼現在不怕這個。


    這是態度問題,不過在此之前他們從來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也從來沒必要為此辯駁。


    因為無論怎麽做,都說不上是錯。


    既然如此,何必浪費大好時光。


    可是簡憲和與劉威碩一出現,就將這件事拿了出來,這不得不讓蔡邕感覺到疑惑。


    他並不在乎世家或者寒門之間的關係如何,也不在乎天下之間的亂象。


    他都這個歲數了,還能活多久?


    但是蔡邕在乎的是,他好不容易有了這麽一個做學問的地方,何必非要這般折騰呢。


    讓自己在最後的時光中,好生做做學問,不好麽?


    不過蔡邕雖然心中有些不滿,卻也沒有多說什麽,這兩個家夥千裏迢迢的出現在這裏,若是沒有什麽想法。


    那才是真的可笑。


    畢竟是自家女婿,自己也沒辦法說些什麽。


    劉威碩看到蔡邕製止之後也立刻就閉上了自己的嘴巴,帶著些許的微笑退到了一旁。


    之後宴請之上,劉琰再次談笑風聲,他能夠成為一方名士,最起碼這諸子百家也是學的頗為不錯的,和這群大儒聊起來,也是能夠融入進去。


    加上一旁簡雍的風趣幽默,還有蔡邕時不時的打打下場,一群人當真算是十分融洽。


    然後“喝醉”了的兩人壓根就沒打算從這裏離開,反倒是讓陳到找人告訴鄧縣的劉封一聲,他倆決定在這裏住上幾天。


    以簡憲和與蔡邕之間的關係,到也沒有人會多嘴說些什麽,而且這地方夠大,倒也真的不差他們兩個住的地方。


    陳到被他倆安排到了外麵,直接紮起來了一座簡陋的營地,弄得和守衛冠軍縣的守軍一樣。


    夜半時分,這大宅之中已經陷入了寂靜之中,包括蔡邕在內的眾多大儒名士都已經開始了鼾聲四起,沉沉的睡去。


    反倒是那早早就說自己喝醉了的劉琰和簡雍,如同夜貓子一樣竄了起來。


    兩個人幾乎同時從房間之中走了出來,然後來到了宅院的前麵。


    那裏橫七豎八的躺著不少人,雖然此時乃是夏季,可夜間的溫度仍然算是有些寒冷。


    一群人蜷縮在角落之中,懷抱自己視若珍寶的祖傳竹簡,沉沉睡去。


    這不是他們不懂禮數,在這個時代,能夠讀書需要的不僅僅是天賦和運氣,更多的還需要錢帛。


    這群人,能夠有有這般的運氣在這裏聽講已經是得天之幸了。


    他們沒有足夠的錢帛讓他們過的舒適一些,也沒有人願意接濟救濟他們,讓他們能夠安身立命。


    這或許也是那些好不容易學成的寒門士子最後一個個的都早早去世的原因。


    求學路上的坎坷和艱辛,已經讓他們耗費了太多的精力和元氣。


    而蔡邕等人也並不是任憑他們如此委屈,也不出手相助,就是心狠。


    而是這種事情著實幫不過來,讓他們在這裏生活,在這裏給他們找一個擋雨遮陽的地方,那已經是蔡邕所能做到的極致了。


    看著這群人,簡雍也是深深的歎息一聲。


    和劉琰不同,他就算再沒落,其實日子也還是挺不錯的,而且人家是得到了宗正承認的正統漢室宗親。


    而他簡雍就不同了,這些人的模樣,讓他想到了自己曾經四處漂泊求學的日子。


    那日子,不好受啊。


    “憲和莫要迴味了,趁著那群家夥沒睡醒,趕緊動手吧,省的一會兒他們醒了還得讓蔡公為我等做難。”


    劉琰的話讓簡雍微微點頭,然後兩人直接分開行動,一一走到這群可憐兮兮的寒門子弟身邊。


    正在蜷縮著酣睡的寒門子弟突然驚醒,就看到了簡雍或者劉琰的那張大臉,還有那阻止自己說話的姿勢。


    “莫要聲張,認得某家(那人)麽?”


    此時簡雍伸手指著自己,而劉琰則是指著燭台照耀下的簡雍朝著那驚醒的寒門子弟詢問起來。


    白日裏,他們兩個一前一後進入庭院,並不是因為兩人各幹各的,反倒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默契配合。


    劉琰負責探路,看看蔡邕是否在這裏麵。


    若是在,則告知蔡邕那救他性命的簡憲和來了。


    若是不在,則由簡憲和將蔡邕堵在門外。


    他們這麽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這庭院之中的寒門士子們親眼看到簡憲和和他們心中敬佩的那位蔡公之間的關係多麽的和睦。


    這樣,他自然能夠在這些寒門士子心中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或者說,讓他們信任的印象。


    果不其然,當那驚醒之人見到簡雍的時候,並未驚唿或者退縮,反倒是口唿先生,詢問他將自己叫醒是所謂何事。


    “你等今夜就在此處休憩?還是說日日夜夜都如此?”


    聽到簡雍兩人的詢問之後,那學子也是有些迷茫,不過仍然是如實迴答。


    “學生有一睡覺之地,已經是十分滿足了....”


    “胡鬧,爾等身子本就不算健碩,這般風吹日曬雨淋,日後還未學成,人都沒了!”


    此時簡雍和劉琰兩人仿佛一個嚴厲且溫存的師長一般的訓斥他們,並且讓他們配合自己將所有人全部叫醒再說。


    “將人都叫醒,日日夜夜的睡在這裏,那算是個什麽事情,你等且和我等來,某家給你們找一個安頓之地。”


    那學子對此還是有些不敢應承,可是簡雍直接拿出他和蔡邕兩個人的關係,一副你若是不信我便是不信蔡公的模樣。


    最後一群寒門士子在簡雍和劉琰的連哄帶騙之下被他們帶到了城外。


    那裏已經矗立起來一座簡陋但是堅固的大營,大軍統帥陳叔至已經在外麵等候多時了。


    “兩位先生,營帳和食物已經準備妥當。”


    “給他們一人弄些吃喝,兩人一頂帳篷,從今天開始所有在蔡公那裏求學者,都可以住在軍營之中,管吃管住。


    一日雙餐,三日一頓肉食,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找陳到將軍解決。


    我家玄德公最是見不得勤奮的士子受苦。”


    “你等安心讀書便是,日後出仕朝廷,定要記住今日之事,當力有所及之時,也莫要忘記幫助他人。”


    “陳到將軍乃是豫州豪傑,也曾是寒門子弟,與你等一樣,他會給你們準備吃喝用度,也會保證你們的安全。”


    簡雍和劉琰你一言我一語的將這群士子說的口幹舌燥。


    尤其是當他們看到一碗碗濃稠的米湯被端上來的時候,他們更加的手足無措。


    終於有學子忍不住上前一步,問出來了他們等待許久的那個問題。


    “不知道先生口中的玄德公是....”


    “金城郡,劉玄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小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煙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煙慕並收藏三國之小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