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看著孫乾,這個剛剛還對自己說,他是自己父親的同門師兄弟,他是受到了恩師鄭玄的囑托前來幫扶於他。


    如今這話猶然在耳,可是孫乾這模樣,怎麽都讓劉封感覺,這家夥就是來給糜家當說客的。


    剛剛那一步一步地將自己引到這裏,結果直接給糜家提親,要說這事兒糜家不知道,他劉封是打死都不相信。


    與此同時,他劉封的牙花子也有些疼了。


    剛剛這莫名其妙的多了一個外祖父,這怎麽地,非要再給自己整出來兩個舅舅?


    蔡家昭姬之事,自己畢竟還能說上一聲,自己未在雍涼,父親並無大婦,所以可以不發表任何的意見,知道也全當不知道算了。


    如今這可倒好了,這家夥是要讓自己幫自己親爹納妾。


    劉封覺得迴頭自己迴家了,他咋和自己親娘交代,說自己在徐州被欺負了,沒辦法給自己找了兩個舅舅助助威,捎帶腳還給自己親爹納了一個妾。


    要臉不要?


    當然,雖然話是這麽說,雖然話說的也很難聽,但是事實的確如此。


    雖然劉封並不想承認,但是聯姻這種事情是真的好用。


    蔡邕在荊州的作用就不說了,若是真的能夠促成此事的話,恐怕這徐州也並非是全然沒有自己立足之地。


    當然,這個立足之地可不是讓自己在徐州久留,那是真正的作死。


    但是這卻是可以讓自己在徐州暫時的停下腳步,然後有足夠的時間收斂這徐州的好處,給自己逃迴荊州爭取足夠的時間。


    這好處自然是明擺著的...隻不過這心裏,總是感覺真的很別扭。


    不過縱然如此,劉封還是得咬牙將這件事情認了下來,因為不認是不行的。


    正如孫乾所說,這徐州現在能夠解決這種局麵的隻有下邳陳家和東海糜竺。


    糜竺這好歹還是有所求,陳家那是幾乎一丁點希望都沒有。


    “為何要選小子,這徐州諸多勢力小子應該是最不起眼的了。”


    這是劉封最後的疑惑了,徐州現在有未曾完全撤離的那些曹軍餘部,還有陶謙苟延殘喘。


    也有公孫越和田楷這遠道而來的援兵。


    甚至本土勢力也有以陳家為首的諸多世家,以及駐守開陽的臧霸大軍。


    劉封和他們相比…狗屁不是!


    可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糜竺仍然選擇自己,劉封絕對是不會相信什麽曆史的必然性的,這就是純胡鬧了。


    孫乾對於劉封的疑惑倒是給出十分合理的解釋。


    “徐州看似勢力駁雜,但是糜竺卻沒有其他的選擇,先不說曹孟德和徐州的仇恨,就說現在曹氏有衛家支持財力,完全不需要糜竺支撐。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投靠曹孟德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陶恭祖的兩個兒子的確也是可以聯姻,但是陶恭祖從心底裏並沒有看得起糜竺豪商的身份,給不了糜竺他想要的東西。


    將自家妹妹送給陶謙的兒子,最後換來的不過就是嘲笑罷了。


    至於臧霸,出身賊寇的臧霸想要在徐州立足,隻能依附與徐州世家,他的出身就已經決定了他的高度,不管他是不是一個梟雄,他都給不了糜芳想要的東西。


    而徐州本土世家,若是看得上糜竺,哪裏還需要讓糜竺等到這個時候。


    至於來援的公孫越與田楷二人,田楷雖然官至青州刺史,那這名號本就是自封,說白了他隻是公孫瓚將軍麾下一將罷了。


    比之臧霸也好不到哪裏去。


    至於公孫越.....嗯.....沒看上糜家,有些不愉快....”


    說道最後的時候孫乾其實也很尷尬,很明顯糜竺在公孫越這裏是遭到了什麽不太好的事情。


    不過劉封想一想這倒也是說得通的,畢竟公孫越也好,公孫瓚也好,除了出身大族之外,他們還是正經兒的邊軍出身。


    就這一點來說,糜家豪商這個身份就在他們這裏吃不開。


    大漢將門六成出自邊軍,邊軍之中八成出自大漢六郡良家子,而什麽是良家子?


    七科嫡內者或非醫巫商賈百工之子女視為良家子。


    其代表人物李廣,李蔡,李敢,李陵,王圍,甘延壽,傅介子,公孫賀,上官桀,趙充國,廉褒以及這些年湧現出來的皇甫規,張奐,段熲,皇甫嵩,董卓等等。


    這是大漢選拔兵將的一大根源,而邊境之中也是如此,除了勇武之外,他們同樣注重出身。


    而糜竺這一個商賈之身,直接會將公孫家拉到塵埃之中,就算是日後有了兒子,也會收到莫大的影響,而且公孫瓚並不認為大漢會如何....


    讓孫乾這麽一說,自己還真是“矮子裏麵拔高”的了,還真是謝謝他們了。


    而孫乾給劉封的不僅僅如此,既然是聯姻,劉備能夠給糜竺他想要的東西,那麽糜竺一定要付出自己相應的代價。


    “久聞玄德公雄踞金城郡,在雍涼之地也是名望深重之輩,既然坐鎮雍涼,如何能夠不打通那西域的絲綢之路。


    若是玄德公願意,糜家願意為玄德公打通此等要害之地,並且將其全部交出,放到玄德公心腹之人手中掌管。”


    這話說得,劉封都想要高喊一聲大義凜然了,如果不是他跟著管寧呆了幾年,天天被折騰的生死兩難,他還真就信了。


    糜竺他想要的是豪商到世家的轉變,手裏總是握著商路幹什麽?


    再說了,他這麽這折騰就是為了能夠擺脫一介商賈的身份,他恨不得這輩子都不碰商賈之事,怎麽可能留著那玩意取禍?


    說的直白點,現在糜竺要的是名,他兒子要的是權,糜家要的是傳承,這裏麵唯獨和商路財帛沒有什麽關係。


    既然如此,還不如做了事情等獎賞,將這些東西交出去換一個平平安安,換一個主上滿意。


    這套路,老手段了。


    劉封心中撇了撇嘴,不過臉上卻是沒有任何的表露,反倒是一副驚訝的模樣。


    “糜竺先生竟然如此大度,真是讓小子意料不到啊。“劉封讚歎過後就立刻話鋒一轉,”隻不過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今這徐州...”


    “從徐州到金城郡路途遙遠,糜家備了半數家財作為嫁妝自然是送不到金城郡,還要勞煩公子將此笑納。


    仆從家奴足有近萬之數,都是鄉間的精裝之人,稍加訓練便能征戰沙場。


    糜家糧秣充足,足以支撐公子在徐州盡情的招兵買馬,訓練士卒以備不時之需。


    與此同時,糜家在徐州也算是有些名望,安撫流民之事自然不在話下,糜竺先生之子糜威乃是自幼便有名師教導。


    弓馬嫻熟,頗有勇力,雖然稱不上什麽勇猛之將,但也能為公子牽馬墜蹬,護衛身旁。”


    兵馬,糧草,質子.....標準的投靠三件套。


    而這也算是讓劉封知道了糜竺為何要讓孫乾來找自己,說白了糜家想要投靠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家財來辦這件事情。


    但是他周圍的人沒有合適的聯姻之人,要麽他看不上,要麽看不上他。


    萬般無奈之下隻能往遠處發展,而劉封的出現就讓劉備進入了他們的選擇之中,並且讓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是路途遙遠,家財無法送到怎麽辦?


    不用擔心,給兒子和給父親那不是一樣的麽,看看劉備為了劉封這四處求人的狀態,就知道劉封在劉備的心中還是很受寵的。


    隻要劉封這裏同意了,劉備自然會念糜家的好。


    再加上糜家之後若是真的能夠幫助劉備打通西域的道路,從西域換來足夠的錢帛和糧秣支撐他的用度。


    那麽這糜家的地位,也就真的穩了。


    豪賭,但是卻又有著充足的把握,因為糜竺要做的都是他最擅長的事情,支持已經有些手段有些底氣和後路的劉封。


    同時支撐已經站住腳的劉備,用自家最擅長的手段去幫助劉備打開局麵。


    加上自家妹妹再嫁到了劉備的後宅之中,隻要劉備不是和那陶謙一樣是個翻臉不認人的主兒。


    那麽糜竺的目的就一定能夠達到。


    至於劉備是不是一個翻臉不認人的主....哎,隻能說糜竺的運氣是真的好。


    麵對這種局勢,麵對這些好處,雖然劉封怎麽想都覺得這事兒有些別扭,不過最終還是將這件事情答應了下來。


    慢慢的,雖然自己還不到娶妻生子的時候,但是給自家老爹找女人....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


    劉封點頭之後,孫乾也沒有再多做停留,他先是手書一封讓劉封前去拜訪陳家,緊跟著就前往廣陵而去。


    他的確是要去找糜家,但是在找糜家之前,他必須先找公孫越。


    否則別說送妹妹去金城郡了,陶謙非得將糜家滿門殺絕了不成,這都算是赤裸裸的背叛了。


    而公孫越是唯一一個能夠讓陶謙將這件事情咬牙應承下來的人,畢竟現在陶謙對劉封視而不見也是因為公孫家和劉備父子的關係。


    若非如此,對於這等趁火打劫之人,陶謙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孫乾去廣陵,劉封入陳家,而在他離開之前,則是直接告訴霍峻和正在與開陽軍對峙的關羽。


    “從今日開始,招兵,招兵,從流民之中招募兵馬,咱們有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小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煙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煙慕並收藏三國之小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