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福晉聽了下人的匯報,心中開懷,雖然當晚上八阿哥與人商量事情,並沒有迴來,依舊命人準備了美酒小菜,準備小酌幾杯。
她心情不錯,她身邊的丫環卻噤若寒蟬。
自從八福晉早產下一個死胎,性情就比之前更喜怒無常了,之前雖然驕縱,但是如果順毛捋的時候,八福晉的心思還是挺好猜的。
現在就不一樣了。
上一秒心愛的,下一秒可能就砸的粉碎,一會兒心情低沉,一會兒心情卻亢奮的詭異。
眼下看著八福晉的心情不錯,誰也不知道下一秒,哪個丫環會不會倒黴。
八福晉心情不錯,八阿哥心情可就不怎麽好了。
他倒是不會太在乎眼下的康親王府的事情,孤兒寡母,想要翻身,就算是淑慧生出來的是個兒子,那也要等到二十年後,到時候康親王府多半已經敗落。
便是沒敗落,等那小子成人,也是二十年後的事情了。
他在乎的是眼下朝上的局勢。
他交遊廣闊,消息靈通,最近得了個消息,說有人傳言康親王和四阿哥落水的事並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在背後謀害。
不然,早不落水,晚不落水,偏等了傳聖旨的到了後,堤壩決堤,康親王和四阿哥落水?
若隻是傳這話,便也罷了,關鍵是告訴八阿哥這個流言的人對八阿哥說,有人說這背後的人很有可能是八阿哥。
畢竟當日派去傳聖旨的人是姓郭絡羅氏的,這世上誰不知道,八福晉就是郭絡羅氏的。
哪有那麽巧的?
八阿哥的野心和奮鬥,明眼人其實也不是完全看不明白的。
上頭,康親王不說,那是宗室親王,大阿哥是庶長子,四阿哥在庶子中算是比較尊貴的,又是上麵有競爭力的哥哥,八阿哥起了什麽心,動手也不是不可能嘛。
尤其大阿哥黨,如果大阿哥真是意外死了,還能轉而支持太子不成,必然要支持別的皇子,除了曾經養在惠妃名下的八阿哥,還有誰呢?
這麽算來,八阿哥的嫌疑可是十分充分呢。
聽到這個消息,八阿哥如何不會心驚?
別說這事,他根本沒做過,就是做過了,也不能與之沾上分毫。
唐太宗在玄武門事變之前,還是一副好哥哥好弟弟的模樣呢,何況他如今羽翼未豐,一方麵要愛惜羽毛,另一方麵,若是消息傳到康熙耳朵裏,對他起了嫌隙懷疑,不用說野心事業,便是小命,都很難說能夠保得住。
因此八阿哥當即就急了,一方麵派人去查流言源頭以及那郭絡羅氏的背景,另一方麵抓耳撓腮的在想如何洗清自己身上可能的嫌疑。
畢竟這次熱河巡獵,成年的阿哥隻八阿哥沒有去,完全是有機會的。
當然,太子也一如既往的在京中留守。
焦頭爛額的八阿哥愁了半下午,與老師兼謀士何淖道,“要說起來,如果此事並非天災而是*的話,動手的也隻可能是太子了。”
這也不是什麽難想明白的,大阿哥,四阿哥總不能自己害自己,那麽除開這兩人,除開八阿哥自己,有機會動手的顯而易見。
何淖自然也想到了這個事,歎了口氣與八阿哥道,“話是這麽說,可是一,我們沒有證據。”
“二,也就是最關鍵的一點,就算是有證據,除非十分的確鑿,皇上也不會對太子怎麽樣吧。”
“皇阿瑪從來偏心,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八阿哥想起此事,心中就鬱悶的厲害。
自己樣樣都不錯,至少不比太子差,可惜生母不同,命還真不一樣。
“還是想想如何洗脫爺身上的嫌疑吧。”何淖顯然不想對康熙的偏心眼多說些什麽,畢竟已經二十多年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這邊八阿哥和他的幕僚心中煩憂,那邊太子宮中,太子胤礽卻是心情輕鬆。
中肯的說,太子其實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
一方麵地位在那裏,雖然住在宮中,有時候處置起來事情不方便,但是外麵還有索額圖作為臂膀。
另一方麵,太子其實也是康熙精心養育了二十幾年,培養了二十幾年的儲君,手腕相較於康熙自然還很稚嫩,性格也過分傲慢,但是也是有些手段城府的。
不然每次康熙禦駕親征,或者出巡塞外,也不會放心讓太子監國不是?
這一次,太子固然是下了狠手想要除掉大阿哥和四阿哥,也準備的很是周詳。
但也不能不考慮,萬一露出馬腳了怎麽辦。
正好,八阿哥在京城,正好背鍋。
而起八阿哥不是沒野心的人,太子心裏也看的明白,這一下如果順利的話能除掉兩個,不順利也能除掉三個,豈不是一箭雙雕,不一箭三雕的事情?
因此,太子額外刻意的拉攏了姓郭絡羅氏的侍衛,之前還授意此人去親近安郡王府和郭絡羅氏的族長,就是為了防備這一天。
如今,他自覺,算是高枕無憂了,隻是可惜沒有真正幹掉大阿哥,自然心情輕鬆。
於是,他與八福晉一樣,也來了幾個佳肴上了兩壺美酒,命幾個姬妾過來侍奉取樂。
太子妃聽說了後,卻覺得太子這個行為非常不妥。
四阿哥和康親王雖然未必人真死了,但是從消息傳來也有四五天了,還沒有找到人的消息在,大家都默認人估計是沒了。
死了一個親兄弟,一個堂弟,太子還有心情尋歡作樂?
太子之位多少人盯著啊,若是被人捅出來,一個不恤兄弟的名聲肯定是少不了的。
便是皇上,因為對太子的偏愛,不計較不追究,也不見得了樂意見這些吧。
因此,太子妃石氏,猶豫了一下後,還是決定去打斷太子的宴席,勸說一下她。
然而,還沒等到她出了自己的院子,一個大宮女就急急忙忙的進來稟報。
“看你這臉色,是有什麽大事?”
“我也不知道對我們來說算不算大事,不過康親王府出事了,消息泄露了,康親王福晉果然不太好,王府派人來求太醫,驚動了皇上。”
“這可是真的?”太子妃石氏聞言一驚,“皇上不是下了旨意,讓瞞著淑慧嗎?”
“具體緣由不止,但是鬧起來了,卻是真的。”
她心情不錯,她身邊的丫環卻噤若寒蟬。
自從八福晉早產下一個死胎,性情就比之前更喜怒無常了,之前雖然驕縱,但是如果順毛捋的時候,八福晉的心思還是挺好猜的。
現在就不一樣了。
上一秒心愛的,下一秒可能就砸的粉碎,一會兒心情低沉,一會兒心情卻亢奮的詭異。
眼下看著八福晉的心情不錯,誰也不知道下一秒,哪個丫環會不會倒黴。
八福晉心情不錯,八阿哥心情可就不怎麽好了。
他倒是不會太在乎眼下的康親王府的事情,孤兒寡母,想要翻身,就算是淑慧生出來的是個兒子,那也要等到二十年後,到時候康親王府多半已經敗落。
便是沒敗落,等那小子成人,也是二十年後的事情了。
他在乎的是眼下朝上的局勢。
他交遊廣闊,消息靈通,最近得了個消息,說有人傳言康親王和四阿哥落水的事並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在背後謀害。
不然,早不落水,晚不落水,偏等了傳聖旨的到了後,堤壩決堤,康親王和四阿哥落水?
若隻是傳這話,便也罷了,關鍵是告訴八阿哥這個流言的人對八阿哥說,有人說這背後的人很有可能是八阿哥。
畢竟當日派去傳聖旨的人是姓郭絡羅氏的,這世上誰不知道,八福晉就是郭絡羅氏的。
哪有那麽巧的?
八阿哥的野心和奮鬥,明眼人其實也不是完全看不明白的。
上頭,康親王不說,那是宗室親王,大阿哥是庶長子,四阿哥在庶子中算是比較尊貴的,又是上麵有競爭力的哥哥,八阿哥起了什麽心,動手也不是不可能嘛。
尤其大阿哥黨,如果大阿哥真是意外死了,還能轉而支持太子不成,必然要支持別的皇子,除了曾經養在惠妃名下的八阿哥,還有誰呢?
這麽算來,八阿哥的嫌疑可是十分充分呢。
聽到這個消息,八阿哥如何不會心驚?
別說這事,他根本沒做過,就是做過了,也不能與之沾上分毫。
唐太宗在玄武門事變之前,還是一副好哥哥好弟弟的模樣呢,何況他如今羽翼未豐,一方麵要愛惜羽毛,另一方麵,若是消息傳到康熙耳朵裏,對他起了嫌隙懷疑,不用說野心事業,便是小命,都很難說能夠保得住。
因此八阿哥當即就急了,一方麵派人去查流言源頭以及那郭絡羅氏的背景,另一方麵抓耳撓腮的在想如何洗清自己身上可能的嫌疑。
畢竟這次熱河巡獵,成年的阿哥隻八阿哥沒有去,完全是有機會的。
當然,太子也一如既往的在京中留守。
焦頭爛額的八阿哥愁了半下午,與老師兼謀士何淖道,“要說起來,如果此事並非天災而是*的話,動手的也隻可能是太子了。”
這也不是什麽難想明白的,大阿哥,四阿哥總不能自己害自己,那麽除開這兩人,除開八阿哥自己,有機會動手的顯而易見。
何淖自然也想到了這個事,歎了口氣與八阿哥道,“話是這麽說,可是一,我們沒有證據。”
“二,也就是最關鍵的一點,就算是有證據,除非十分的確鑿,皇上也不會對太子怎麽樣吧。”
“皇阿瑪從來偏心,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八阿哥想起此事,心中就鬱悶的厲害。
自己樣樣都不錯,至少不比太子差,可惜生母不同,命還真不一樣。
“還是想想如何洗脫爺身上的嫌疑吧。”何淖顯然不想對康熙的偏心眼多說些什麽,畢竟已經二十多年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這邊八阿哥和他的幕僚心中煩憂,那邊太子宮中,太子胤礽卻是心情輕鬆。
中肯的說,太子其實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
一方麵地位在那裏,雖然住在宮中,有時候處置起來事情不方便,但是外麵還有索額圖作為臂膀。
另一方麵,太子其實也是康熙精心養育了二十幾年,培養了二十幾年的儲君,手腕相較於康熙自然還很稚嫩,性格也過分傲慢,但是也是有些手段城府的。
不然每次康熙禦駕親征,或者出巡塞外,也不會放心讓太子監國不是?
這一次,太子固然是下了狠手想要除掉大阿哥和四阿哥,也準備的很是周詳。
但也不能不考慮,萬一露出馬腳了怎麽辦。
正好,八阿哥在京城,正好背鍋。
而起八阿哥不是沒野心的人,太子心裏也看的明白,這一下如果順利的話能除掉兩個,不順利也能除掉三個,豈不是一箭雙雕,不一箭三雕的事情?
因此,太子額外刻意的拉攏了姓郭絡羅氏的侍衛,之前還授意此人去親近安郡王府和郭絡羅氏的族長,就是為了防備這一天。
如今,他自覺,算是高枕無憂了,隻是可惜沒有真正幹掉大阿哥,自然心情輕鬆。
於是,他與八福晉一樣,也來了幾個佳肴上了兩壺美酒,命幾個姬妾過來侍奉取樂。
太子妃聽說了後,卻覺得太子這個行為非常不妥。
四阿哥和康親王雖然未必人真死了,但是從消息傳來也有四五天了,還沒有找到人的消息在,大家都默認人估計是沒了。
死了一個親兄弟,一個堂弟,太子還有心情尋歡作樂?
太子之位多少人盯著啊,若是被人捅出來,一個不恤兄弟的名聲肯定是少不了的。
便是皇上,因為對太子的偏愛,不計較不追究,也不見得了樂意見這些吧。
因此,太子妃石氏,猶豫了一下後,還是決定去打斷太子的宴席,勸說一下她。
然而,還沒等到她出了自己的院子,一個大宮女就急急忙忙的進來稟報。
“看你這臉色,是有什麽大事?”
“我也不知道對我們來說算不算大事,不過康親王府出事了,消息泄露了,康親王福晉果然不太好,王府派人來求太醫,驚動了皇上。”
“這可是真的?”太子妃石氏聞言一驚,“皇上不是下了旨意,讓瞞著淑慧嗎?”
“具體緣由不止,但是鬧起來了,卻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