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眼下韓王信的價值並沒有展現出來,尤其是在夏侯惇看來,更是如此。
於是乎,韓王信自然沒能達成洗白自己的想法,繼而與夏侯惇展開了對決。
夏侯惇勇猛非常,韓王信與之相較卻還是要略遜一籌。
不過,雙方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夏侯惇是初出茅廬,而韓王信卻是久經陣戰,所以夏侯惇雖然靠著先天上麵的優勢壓著韓王信,但是卻無法把握到給予韓王信致命一擊的機會,一時之間,雙方卻是鬥得如火如荼,激烈非常。
不過,這個時候鮑鴻的注意力已經不再關注戰場上的情況了,他正忙著查看對方那些家夥的屬性情報呢。
前一個俘虜劉三刀不去說他,武力不出意料的沒有達到九十,那什麽自學的連三刀也就是個半吊子武藝,唯一的亮點就是此人的決心,需要好好迴爐改造。
相較而言,另一個俘虜梅鋗才算得上是大收獲。
梅鋗屬性——統率90,武力94,智力77,政治82。
整體來說屬性還是比較亮眼的,屬於側重武力一點的將才,差不多屬於五子良將一級的名將。至於說後麵有沒有培養的潛力,那就不知道了。
不過,這種級別的人才,進入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再有提升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話說迴來,宇文成都已經把梅鋗這家夥擒迴來了,結果這邊一身小兵裝扮掩藏身份在一旁觀戰的李左車湊上去就是一句:“這不是十萬戶侯嗎?”
這話說的,尤其是對一個剛剛抓迴來的俘虜說,怎麽看都是滿滿的嘲諷來著。
梅鋗怒目望去,見到李左車以及旁邊陳平那熟悉的麵孔,一下子就懵逼了。這兩個家夥怎麽會在這裏?
要知道西漢開國時期的那些智者,張良、蕭何等人是屬於正派的陽謀、大略、政治為主,但說這個陰謀、計略之類的,就屬眼前這兩位了。這就相對於荀彧和郭嘉的區別,也可以說是正史豬哥和演義豬哥的區別,前者堂皇大氣固然令人敬畏,後者特麽太坑爹,太陰險,那是更加不敢得罪好不好!
所以看到眼前這兩位居然一身漢軍士卒的裝扮出現在這裏,梅鋗果斷認慫。
人要有自知之明,在大是大非上梅鋗是很有自己的判斷的,比如反秦,比起反項羽投劉邦,不過在有些事情上麵,既然眼前這兩個家夥在這裏,憑著上輩子那份香火情,相信自己也不會有啥問題,梅鋗果斷放棄了掙紮,坐等軍師指教!
不說梅鋗的反應,鮑鴻這邊還有剛剛衝上陣前的那幾個家夥的屬性。
英布屬性——統率96,武力100,智力78,政治52。镔鐵點鋼矛武力+3,超光纖離馬武力+1。
蒲將軍屬性——統率88,武力95,智力75,政治66。
韓王信屬性——統率88,武力90,智力62,政治70。
那麽到了這個時候,接下來自然秒不了所謂的爆表了。
這也就是鮑鴻沒心思關注戰場的原因了。
更主要的問題也在於,這次爆表的亂入名單有點大條,讓鮑鴻很吃驚。
“亂入第一名武將,冉魏建立者,武悼天王冉閔——統率94,武力100,智力61,政治43。”
冉閔,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以勇猛著稱。
冉閔一生經曆大小戰役無數,六場最惡戰。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裏,斬匈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十一萬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六戰又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十戰十捷。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
最能體現冉閔武力的是他最後一戰,以萬餘步卒被數十萬鮮卑騎兵包圍,當時,冉閔已經被餓的“饑疲交至”而鮮卑還有“鐵浮屠,拐子馬”這樣武器,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冉閔騎朱龍馬,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殺掉三百多人,還殺出重圍,由於朱龍馬的突然死亡(一說受傷而死,另一說累死),戰之最後一人才被擒。他也因此成為網絡盛傳的四大百人斬之一。
對於這個人,鮑鴻在沒有接觸網絡之前其實是一無所知的,後來因為網文、論壇、貼吧等關係,這才聽說了這個廣為網絡流傳,廣受爭議的人物。
一方麵,粉絲們針對民族英雄以及所謂‘殺胡令’或者是正史記載的百人斬等大為推崇。
另一方麵,這些的真實性、含金量卻也被另一個陣營的人大為爭議。
這倒不僅僅是粉絲們所認為的,所謂的妨礙民族融合的罪責而被遮掩的人物,實實在在的是爭議太大,連官方都沒法給予準備的定義。
鮑鴻對此也隻能說是不置可否,說白了還是那句話,動機是什麽不重要,結果是什麽才是關鍵。
至於極端者所說,沒有他就華夏漢族早就滅亡了的觀點,鮑鴻則是並不十分讚同。在這個事情上麵,說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有著自己的貢獻也就罷了,極端的去說沒了誰就咋樣咋樣,根本沒什麽意義,中華民族的覺醒的確是需要帶頭的,但是不代表除了你就沒其他人站出來。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奇怪的心理,這種鼓吹民族英雄的思想和當初偉人的崇拜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問題是那些鼓吹的人卻大多數持有偉人的個人崇拜是要不得的矛盾觀點。
言歸正傳,這個不去多說,繼續看係統公布的名單。
“亂入第二名武將,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楊大眼——統率94,武力100,智力75,政治49。”
楊大眼,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他擅長奔跑,勇猛善戰,眼睛比較大,因為眼睛大,而被稱為“大眼”,敵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傳說其“眼如車輪”。楊大眼跟從孝文帝征戰,軍功顯赫,被封為直閣將軍,加輔國將軍。
楊大眼每戰必身先士卒,衝突堅陣,出入不疑,與其鋒者,莫不摧拉。南梁前後所派攻魏的將領,軍未渡江,皆已心懷畏懼,當時淮,泗,沔,荊之間的小兒啼哭,隻要說一聲“楊大眼至”無不聲止,可見楊大眼影響之巨。楊大眼曾徒手博殺猛虎,威懾蠻人首領,也曾一迴合斬梁之輔國將軍王花,一迴合斬梁龍驤將軍申天化,三迴合敗當時猛將王茂。(未完待續。)
於是乎,韓王信自然沒能達成洗白自己的想法,繼而與夏侯惇展開了對決。
夏侯惇勇猛非常,韓王信與之相較卻還是要略遜一籌。
不過,雙方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夏侯惇是初出茅廬,而韓王信卻是久經陣戰,所以夏侯惇雖然靠著先天上麵的優勢壓著韓王信,但是卻無法把握到給予韓王信致命一擊的機會,一時之間,雙方卻是鬥得如火如荼,激烈非常。
不過,這個時候鮑鴻的注意力已經不再關注戰場上的情況了,他正忙著查看對方那些家夥的屬性情報呢。
前一個俘虜劉三刀不去說他,武力不出意料的沒有達到九十,那什麽自學的連三刀也就是個半吊子武藝,唯一的亮點就是此人的決心,需要好好迴爐改造。
相較而言,另一個俘虜梅鋗才算得上是大收獲。
梅鋗屬性——統率90,武力94,智力77,政治82。
整體來說屬性還是比較亮眼的,屬於側重武力一點的將才,差不多屬於五子良將一級的名將。至於說後麵有沒有培養的潛力,那就不知道了。
不過,這種級別的人才,進入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再有提升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話說迴來,宇文成都已經把梅鋗這家夥擒迴來了,結果這邊一身小兵裝扮掩藏身份在一旁觀戰的李左車湊上去就是一句:“這不是十萬戶侯嗎?”
這話說的,尤其是對一個剛剛抓迴來的俘虜說,怎麽看都是滿滿的嘲諷來著。
梅鋗怒目望去,見到李左車以及旁邊陳平那熟悉的麵孔,一下子就懵逼了。這兩個家夥怎麽會在這裏?
要知道西漢開國時期的那些智者,張良、蕭何等人是屬於正派的陽謀、大略、政治為主,但說這個陰謀、計略之類的,就屬眼前這兩位了。這就相對於荀彧和郭嘉的區別,也可以說是正史豬哥和演義豬哥的區別,前者堂皇大氣固然令人敬畏,後者特麽太坑爹,太陰險,那是更加不敢得罪好不好!
所以看到眼前這兩位居然一身漢軍士卒的裝扮出現在這裏,梅鋗果斷認慫。
人要有自知之明,在大是大非上梅鋗是很有自己的判斷的,比如反秦,比起反項羽投劉邦,不過在有些事情上麵,既然眼前這兩個家夥在這裏,憑著上輩子那份香火情,相信自己也不會有啥問題,梅鋗果斷放棄了掙紮,坐等軍師指教!
不說梅鋗的反應,鮑鴻這邊還有剛剛衝上陣前的那幾個家夥的屬性。
英布屬性——統率96,武力100,智力78,政治52。镔鐵點鋼矛武力+3,超光纖離馬武力+1。
蒲將軍屬性——統率88,武力95,智力75,政治66。
韓王信屬性——統率88,武力90,智力62,政治70。
那麽到了這個時候,接下來自然秒不了所謂的爆表了。
這也就是鮑鴻沒心思關注戰場的原因了。
更主要的問題也在於,這次爆表的亂入名單有點大條,讓鮑鴻很吃驚。
“亂入第一名武將,冉魏建立者,武悼天王冉閔——統率94,武力100,智力61,政治43。”
冉閔,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以勇猛著稱。
冉閔一生經曆大小戰役無數,六場最惡戰。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裏,斬匈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十一萬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六戰又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十戰十捷。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
最能體現冉閔武力的是他最後一戰,以萬餘步卒被數十萬鮮卑騎兵包圍,當時,冉閔已經被餓的“饑疲交至”而鮮卑還有“鐵浮屠,拐子馬”這樣武器,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冉閔騎朱龍馬,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殺掉三百多人,還殺出重圍,由於朱龍馬的突然死亡(一說受傷而死,另一說累死),戰之最後一人才被擒。他也因此成為網絡盛傳的四大百人斬之一。
對於這個人,鮑鴻在沒有接觸網絡之前其實是一無所知的,後來因為網文、論壇、貼吧等關係,這才聽說了這個廣為網絡流傳,廣受爭議的人物。
一方麵,粉絲們針對民族英雄以及所謂‘殺胡令’或者是正史記載的百人斬等大為推崇。
另一方麵,這些的真實性、含金量卻也被另一個陣營的人大為爭議。
這倒不僅僅是粉絲們所認為的,所謂的妨礙民族融合的罪責而被遮掩的人物,實實在在的是爭議太大,連官方都沒法給予準備的定義。
鮑鴻對此也隻能說是不置可否,說白了還是那句話,動機是什麽不重要,結果是什麽才是關鍵。
至於極端者所說,沒有他就華夏漢族早就滅亡了的觀點,鮑鴻則是並不十分讚同。在這個事情上麵,說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有著自己的貢獻也就罷了,極端的去說沒了誰就咋樣咋樣,根本沒什麽意義,中華民族的覺醒的確是需要帶頭的,但是不代表除了你就沒其他人站出來。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奇怪的心理,這種鼓吹民族英雄的思想和當初偉人的崇拜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問題是那些鼓吹的人卻大多數持有偉人的個人崇拜是要不得的矛盾觀點。
言歸正傳,這個不去多說,繼續看係統公布的名單。
“亂入第二名武將,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楊大眼——統率94,武力100,智力75,政治49。”
楊大眼,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他擅長奔跑,勇猛善戰,眼睛比較大,因為眼睛大,而被稱為“大眼”,敵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傳說其“眼如車輪”。楊大眼跟從孝文帝征戰,軍功顯赫,被封為直閣將軍,加輔國將軍。
楊大眼每戰必身先士卒,衝突堅陣,出入不疑,與其鋒者,莫不摧拉。南梁前後所派攻魏的將領,軍未渡江,皆已心懷畏懼,當時淮,泗,沔,荊之間的小兒啼哭,隻要說一聲“楊大眼至”無不聲止,可見楊大眼影響之巨。楊大眼曾徒手博殺猛虎,威懾蠻人首領,也曾一迴合斬梁之輔國將軍王花,一迴合斬梁龍驤將軍申天化,三迴合敗當時猛將王茂。(未完待續。)